第131節
書迷正在閱讀:前男友,不要了(1v1)、男朋友是個兔子精(1v1H)、懷孕女星的秘密、[綜]骨科床位還沒滿、重生之影帝你快醒醒、愛或不愛都走開、本尊不開心、百歲之好,一言為定、我的女主她不求上進、貼身女王
五皇子不只是要祭天地,到臘月底,還得帶著兒子們祭祖宗,他爹還活的好好的,主要是祭他祖父,從未做過一天皇帝的世祖皇帝,還有他祖母他嫡母們。祭祖之事,家廟已提前建好,五皇子就打算在自己藩王府的家廟中舉行。 藩王府的建設進程,讓閩地官員大開眼界,因為先時按閩地官員預計,藩王府能三年建好都是快的,絕不會存在磨洋功夫的事。但謝王妃接手后也不過倆月,藩王府的主要建筑都差不離了,怪道先時謝王妃不滿他們的工程進度,人家絕不是在吹牛啊。 當然,這藩王府能這般迅速,謝王妃能干吧,可她手下使喚的也是人而不是神,藩王府建的快,主要是,規制上節儉了許多。的確是節儉,譬如藩王府要用的金絲楠木,閩地不產此木,這倒還是小節,此木價值高昂,一根百年的楠木就得幾千兩,閩王府干脆沒用。謝王妃不喜琉璃,正殿大面積的琉璃頂也未按制用。倒是閩地山多林密,就地取材,開采了些夠年頭的中上木材用的,且整個藩王府并無描金繪彩,而是用玄、朱、白三色,再加上飛檐斗拱,倒也氣派非常! 工匠役夫們也得回家過年,如今藩王府派了親衛看守,五皇子祭過祖先,帶著兒子們參觀了回自己的王府,深覺滿意,回家還與謝莫如絮叨了一回,“氣派的了不得,花木長勢也好?!?/br> “那就好?!庇薪涷灥幕ń?,便是數九天移樹也可活的,帝都那樣的寒冬,移栽樹木都無恙,何況閩地?謝莫如遞上溫茶,問,“殿下手腕覺著如何了?這幾天有些冷的?!?/br> 五皇子接茶喝一口,道,“可能是忙的,沒覺著不舒坦。你說也奇,要是閑時,總要三不五時的或酸或麻,這忙了,反倒不覺?!?/br> 謝莫如笑,“可見閩地是咱們的福地,原本我想著,閩地氣候潮濕,怕是不比帝都??勺栽蹅儊砹?,我算著,咱們到閩地,殿下這手腕倒比在帝都時舒坦些?!?/br> “是啊?!蔽寤首舆€有事,與謝莫如道,“我與唐總督、蘇巡撫他們說好了,年初一不必過來拜年,年下戲酒也免了,我倒要去軍中看望一下兵士。來這許久,還沒去軍中看一看?!?/br> “殿下想的周全?!?/br> 五皇子忽然露出個鬼頭鬼腦的笑容,悄悄說與妻子道,“其實是我跟九江商量好的,用初一巡視軍營做個暖場,初二就開始全境巡視。到時,你與我同去?!?/br> 謝莫如道,“年下沒什么要緊事,早些巡視也好,這事兒你與唐總督他們說一聲才好?!?/br> “這是應當?!蔽寤首拥?,“我還想著,初一你也與我同去,到時讓唐總督帶上唐夫人。讓她給你做個掩護?!?/br> “掩護什么?” “你眼光素來比我好,我想你一道去軍營看看,可這兒雖是咱們的封地,也是有御史的。哪怕御史不多嘴,我就怕有多嘴的人,說婦道人家如何如何的,咱們在帝都也有幾家不對付的,那等小人,什么話說不出來。事緩則圓,這回叫上唐夫人,她不敢不去。何況,若只你一個女人去,興許有人挑刺,再加上唐夫人,便是挑刺也得想想。到時把江姑娘也叫去,你們三個人,估計也就是有人唧咕兩聲,不敢明說的。如此次數多了,待大家習慣了,也就成了?!?/br> 謝莫如一時說不出話,五皇子自顧自的絮叨了一陣,摸著茶盞呷口茶道,“所以,我想先這么著?!毕胨眿D一向有主見,五皇子問,“你覺著如何?” 謝莫如道,“殿下如此厚愛,如何敢當?!?/br> “你我夫妻,有什么不敢當的?!?/br> 謝莫如眼中流光一閃而過,良久無言。五皇子道,“媳婦?” “嗯?” “你剛剛是感動的哭了嗎?” 謝莫如唇角一綻,笑了。 五皇子正色道,“你的是我的,我的也是你的?!?/br> “殿下的話,我會記得?!?/br> “只管記得?!?/br> 她從來不掩飾對權力的關注,他當然會察覺,會知曉,會明白。只是,此諾不可輕許。既已許諾,我會當真。 她一步步的輔佐他,引導他,為他出謀劃策,撫養兒女,鋪就大道……這一切,當然需要報償。不,眼淚是世間最沒用的東西。感激感動感懷也并不是我需要的報償,你的父親有沒有感激感動感懷過輔圣公主。據說,你的父親還深愛過我的母親……所以,我不需要這些空洞的報償,我所需要的,只有一樣。 ☆、第179章 五皇子的信 親王妃不是容易的差使,如五皇子忙著外頭官員的事,謝莫如在府里也不會清閑,當地官員的家眷,也得時常交流溝通。更有這種,五皇子要巡視藩地,謝莫如亦會相隨。女主人,在任何一個家庭都不是可有可無的存在。 五皇子到閩地就沒清閑過一日,俗語講,上頭動動嘴,底下跑斷腿,五皇子都忙成這樣了,底下官員就更甭提。 唐夫人聽丈夫說大年初一要陪五皇子去軍營的事,道,“王爺真是心系百姓,仁德之人?!逼鋵嵭睦镉X著,這位王爺真是勤奮的過了頭,年也不用過了。 唐總督道,“王爺愛民如子,是我等的福氣哪。你與我一道,到時相陪王妃?!?/br> “王妃也去軍中?” “對?!?/br> 唐夫人深覺不可思議,但他們做臣子的,不好這樣說皇家。既叫她去,她就去唄,只是,她穿什么衣裳啊,唐夫人問丈夫,“我著誥命服,還是家常衣裳,還是大禮服?” 唐總督一時也給難住了,朝廷未有女眷去軍營,對衣裳規制還真沒有規定。不,也不是,唐總督有些年歲,見證過歷史,當初,輔圣公主就巡視過軍營…… 實在是不大美妙的聯想,唐總督道,“為求萬全,還是差人去王府問問?!碑吘谷ボ姞I什么的,一定要慎重才好。 唐家著人去問,謝王妃不久就命人給唐夫人送了衣裳來,不是誥命服,也不是家常衣裳,也不是大禮服,謝王妃說的樣式,針線繡娘高級定制。 唐夫人雖然年歲不輕,好在身材保養不差,時下女子流行長裙廣袖,富貴風流,這種衣裳宴會時謝莫如也常穿的,不過如果出門去軍中之類肯定不便宜。謝莫如就給改了改,長裙依舊是長裙,廣袖就算了,改為窄袖,唐夫人是一品誥命,紫緞繡翟鳥,頗為精致。唐夫人笑,“王妃這衣裳做的真正好?!?/br> 媳婦孫媳等人紛紛贊嘆,一則拍長輩馬屁,二則謝王妃賜下的衣裳的確好看,用料繡工都是極講究的,就是尺寸,穿在唐夫人身上不差分毫。 唐夫人穿著這衣裳心里不由更加慎重,這衣裳不是王府里隨便拿出來的,肯定是提前做的,而且,肯定是合著她的身量做的。 見微知著,唐夫人將此事與丈夫說了,唐總督道,“王爺與王妃都是心里有數的人哪?!北就躅^一遭皇子就藩,五皇子在帝都就頗干了幾件實事,這新來封地,自然要盼著有一番做為。但看五皇子將這一套收攏人心的事做的流暢,就知人家是有主見有設想的,如今連件衣裳都做在前頭,唐總督想著,五皇子若不是初次就藩興奮過了頭,那必是個深謀遠慮的人。 五皇子是深謀遠慮,還是雞血上頭,唐總督尚且沒個論斷。帝都的圣旨在年前到了,穆元帝同意五皇子任征兵大將軍一職,同時讓閩地官員配合重新征兵一事。同時發來的還有五十萬兩銀子,做為一期征兵的費用。 五皇子感動的了不得,道,“年下戶部也吃緊,父皇還能挪出這些銀子來,此事辦不成,是再沒臉回帝都見父皇了?!?/br> 于是,諸人皆說,陛下圣明,殿下賢孝。 五皇子給他皇爹感動了一回,他皇爹給了銀子,就不用動他媳婦的私房了。他皇爹可真是個體貼兒子的好爹啊。 其實,五皇子倒不必這般感動,原本穆元帝也沒想這么體貼他,倒不是穆元帝不關心五兒子,主要是年下朝廷事多,像五皇子說的,戶部銀錢緊張,怕要是等到夏天才有銀子的。事實上也的確是這樣,但五皇子左一封信右一封信的跟他皇爹抒情,自帝都啟程后一路見聞,到在閩地后入住總督府督建藩王府的事,還有閩地的情勢,五皇子看到的聽到的,都跟他爹寫信上,端得是忠孝節義四樣俱全的好兒子。 五皇子有一樣好處,他不是個打腫臉充胖子的人,有什么說什么,說到閩地不寬裕的時候,還說把自己藩王府的貴重木材都省下了,琉璃頂也未建,足省了好幾萬銀子,想來能為百姓做些實事啥的,也著實將穆元帝感動了一臉。想著五兒子哪里受過這樣的辛苦啊,以前在帝都有自己看著,哪樣不是上上等的,當然,穆元帝自己也不是奢侈的人,但也不能叫兒子自藩王府上節省啊。而且,老穆家對兒子一向看的頗重,哪怕以前五皇了不算穆元帝最看重的兒子,但近年來,父子相處極為融洽,感情一步步升溫的階段,五兒子去閩地收拾爛攤子了。今自信中見五兒子過得辛苦,穆元帝十分心疼??删瓦@樣,穆元帝也沒打算年根底下就給五兒子撥銀子去,年底下太忙了,戶部銀錢緊張,故而穆帝帝想著,閩地正是修整的時候,明夏有了錢,先給五兒子那里。 關鍵,五兒子在信里多么體貼啊,都說了,知道朝廷這時候銀子緊,知道父皇必定心疼兒子,所以,先送上預算,朝廷不必急著給銀子,明夏給就行,他這里同媳婦商量了,他媳婦賢良,把私房銀子都拿出來了。他先用夫妻倆的私房銀子墊上。 五兒子多么善解人意的一封家書啊。 穆元帝見著這用私房暫且支應征兵費用的事卻是大皺眉頭,要是五兒子用自己的私庫啥的,穆元帝倒覺著沒啥,反會說五兒子大公無私,仁義,是個好藩王,好兒子。但,要兒媳婦拿私房出來支應,不要說穆元帝一國之君,就是平民百姓家的公公聽到這事也是面上無光??! 何況,穆元帝一國之君! 雖然穆元帝私心認為,謝莫如嫁妝私房的絕大部分都是繼承輔圣公主的,當然,那也是謝莫如應得的。不過,穆元帝還是不愿意兒子緊巴到要動媳婦私房的地步。雖然依謝莫如的性子,實不是那樣小氣人,但,穆元帝是親爹,是親爹,就得考慮到兒子的面子。 為了五兒子的面子,穆元帝咬牙擠出這筆軍費給五兒子送了去。當然,兒子要取代永定侯為大將軍的事,穆元帝一并允了。 對于前者,大皇子是贊同的,反正是太子管戶部,沒錢,哼哼,讓太子為難去吧。 對于后者,太子是贊同的,早該把永定侯抹成白板,上次五弟非要給永定侯求情。唉喲,我小看五弟了,原來五弟留著永定侯是想過去方便啊。 所以: 對于后者,大皇子是皺眉的,老五這是要做甚,你堂堂一個藩王,至于搶我岳父的差使么?當初保我岳父,你別有目的的吧? 對于前者,太子犯難,戶部的銀子可不多了啊,五弟你這么急著征兵做甚,剛到閩地,你站住腳了么?有點兒爭功近利??! 于是,倆人分批次在他們皇爹面前表達了自己對五皇子的贊賞與不滿之處。 穆元帝做這么多年皇帝,什么事不曉得,一眼就看穿倆兒子的私心,雖不好明說,心下也有幾分來氣,這一年間,頗有幾分不太平,閩地海軍大敗之后,西寧關也有幾分不安寧,好在陜甘李總督能干,謝柏與西寧將軍等有所防備,方未釀成大事,擊退西蠻。南安州那里也有南越擾邊的折子上奏,穆元帝都動了讓南安侯回南安州的心思,好在安夫人驍勇,蘇不語還在其中立了一功,被穆元帝升作南安知府。南越王特意譴使說都是誤會。 誤會,哼哼! 皇帝都不缺腦補,穆元帝更是其中翹楚,好幾地差不多的時間不太平,穆元帝直接懷疑這其間有什么聯系。的不只是穆元帝,蘇相想想也慶幸朝內不少能臣,不然西寧南安一并亂起來,國家就要亂了。 君臣倆慶幸不已,很默契的打算明年增加軍費開支,并且給西寧關、南安關去了圣旨,連帶北昌那里的駐軍也得了指示,必要嚴加駐守,防備突襲。 在這種情形下,一個太子,國之儲君,心里最重要的兒子。一個大皇子,諸皇子之兄,頗為器重的兒子??催@都是些什么私心,五皇子征兵的事提的是不是早了,奪了永定侯大將軍的職是不是有私心,不論公義,就私人關系上說,老五可是你們的弟弟,他想征兵,難道是為了他自己?太子,江山以后都是你的,你弟弟這是在為自己cao心忙碌么?這以后可是你的江山!還有老大,岳父近還是你弟弟近?你弟弟這完全是私心么?你岳父先前折進去多少人,他再征兵,百姓且不說,其他官員能心服么? 穆元帝心下來氣,又考慮到皇家的臉面,還有他五兒子做為丈夫的尊嚴,實在不想他五兒子動用謝莫如的私房,穆元帝就把這筆銀子給他五兒子撥了過去。 ☆、第180章 商議 五皇子見著銀子很是感慨了一番他爹的情義,當然,還有他爹對他的關懷,他爹對征兵一事的支持,對閩地信心,總之,五皇子從禮部出來的,那一番滔滔不絕的感嘆,絕不辜負他先前數年在禮部的歷練。 穆元帝非但給了銀子,這銀子不算多,但省著些用也夠的,而且,五皇子現在打算先練陸軍了,海軍的事以后再說吧。所以,五皇子對他皇爹的感激就甭提了。 非但在諸官員面前很一番感嘆,回到家還在謝莫如耳邊絮叨。穆元帝爽快給錢,謝莫如也高興,笑,“陛下這般看重王爺,王爺更得勤于軍政,不負陛下所托才好?!?/br> “是啊?!蔽寤首拥?,“父皇還賜了不少東西給咱們過年?!庇指袊@一聲他這好爹。 五皇子抒情大半日才說到正事,“近來諸邊不寧,想來父皇也是因此這么快的撥來銀子讓咱們練兵?!蓖耆粫缘?,里頭還有他倆哥的功勞。 謝莫如敏感的眉心一動,問,“怎么說?” 五皇子就將西蠻南越蠢蠢欲動的事說了,謝莫如道,“幸而西寧南安均有精兵強將,不然真叫人得逞,后果不堪設想。征兵一事還是要盡快的好?!?/br> 五皇子深以為然。 西蠻南越的動靜,如唐總督永定侯蘇巡撫這樣的高官也都知曉了,穆元帝又這么痛快的撥來了銀子,三人與五皇子商量著,征兵之事,越早越好。只是,征兵如何個征法,一時還沒個結論。 征兵的法子有兩種,一種是兵役,就是按村按戶強征,必須出人打仗。另一種是募兵,自由參加。 五皇子道,“不論哪種征法,都巡視之后再說?!睂⒛旰笱惨暦獾氐氖抡脚c二人說了。 二人倒是沒反對,倒是唐總督道,“正月天仍是寒的,王爺心系百姓,老臣愿附驥尾?!鼻胺瑧饠?,他不是指揮將領,所以,只是受到一些波及,但身為閩地總督,仍受到朝廷訓斥。眼下的情勢,閩地再禁不起一場敗了,不然,他能安安生生的卷著鋪蓋卷回家都是福氣。 五皇子道,“我這人嘴拙,不會說些激昂的話。不過,你們放心,我不會讓你們身上一直背著戰敗的不是?!?/br> 激昂的話有啥用啊,這三人在官場的歷練,啥激昂的話沒聽過。反是五皇子這實實在在的話方令人覺著是肺腑之言,哪怕憑三人老練心性,聽此言也不禁有些感動。 三人當然也知道,五皇子要巡視封地定不是今日才有的想頭,五皇子就是今天通知他們而已。就是五皇子大年初一去閩安州軍營看望將士的事,怕也就是個巡視的引子。要是在往時,藩王與地方官員,在權柄上怕也要有個默契的。但閩地這會兒,從總督侯爵到知府等人,都貼著戰敗的標簽,五皇子本人并不是激進的性子,對他們都以禮相待。其實,哪怕沒有戰敗之事,他們也不會同五皇子有權柄之爭。畢竟,他們是流水的過路官,五皇子是鐵打的一地藩王。何況此時此地呢。 五皇子愿意抗起這一攤事兒,他們是大力支持啊,永定侯敗的那番慘,唐總督并不幸災樂禍,他慶幸的是,當時直面海匪的不是他,不然,他今時今日就要與永定侯的處境換上一換了。 當然,不跟五皇子爭,但他們本身的地位尊嚴也是要有保證的才行。畢竟,五皇子治理閩地就得用人,咱們不爭是不爭,可五皇子您可不能只用屬官啊。所以,唐總督問了一個極刁鉆的問題,唐總督道,“王爺出巡,非同小可,別的暫且不論,護衛軍殿下想用哪支?” 五皇子早有準備,“我的親衛軍倒是閑著,從里面抽調三千人。再有,年初一咱們去廣威將軍麾下看看,從中抽調兩千,永定侯麾下我去瞧過了,那日我與永定侯商議了,年邁與傷殘兵士若愿意,年前發銀返鄉。剩下的兵士里,寧缺毋濫,擇出了一千三百勁卒,也一道同去。你們看呢?” 唐總督心悅誠服,“王爺所慮周全,老臣這就命廣威準備呢?!?/br> 五皇子笑,“好?!?/br> 如此,五皇子出巡的事算是定了,年初一去廣威將軍那里看望將士算是暖場,初二正式啟程??偠窖矒嶙杂幸环β蛋才?,五皇子這里的屬官們也是各司其職,而且,年下最重要的祭祀之事已經結束,還有明年官學開學,這會兒就得準備著,薛長史說了,“此事只管交給微臣,微臣必能籌備妥當?!背鲅仓碌闹匾?,薛長史也是知道的,他是個干練人,實干家,但于謀略一事稍有不足,不然不能窩禮部大半輩子才熬了個郎中之位。所以,薛長史極有自知知明的,把自己擅長的一攤接過來,不令主上cao心,主上就可去做更重要的事了。 而且,與薛長史一樣明智的是張長史,這倆人還放棄了隨駕的名額,倒不是不想跟著去,可王府外頭得有個主事的人。明顯李九江、柳扶風兩人,不論從年紀,還是從智謀上,都更勝他們一籌。這倆人不傻,不會以為他們王爺這趟就是坐著車駕一路游山玩水去的。 巡視里頭的事兒多了。 柳扶風從朱雁那里打聽了不少閩地糧田稅賦之事,朱雁也是能臣,干脆總結了一套書面資料給柳扶風,柳扶風謝過朱雁,拿來給五皇子做糧田稅賦知識普及。李九江一直管著軍需,非但能與永定侯說得上話,連帶永定侯手下的李王兩位將軍也能聊上幾句,而且在李王二位將軍打聽官學事的時候,李九江還給他們走了后門,先把他們家孩子錄取了。李九江算是新貴,永定侯一系正是忍辱時,兩方都有意,自然有話說。李九江就是這樣把軍務抓起來的,永定侯這種外派征兵的是一個路數,地方駐軍又是一個路數。尤其永定侯一系大敗,雖然不是地方駐軍引起的,但一者慘敗,一者無恙,慘敗這方哪怕圣人,也要有幾分酸的。何況,原本海軍與地方駐軍就是兩個系統,就這么著,李九江連地方駐軍的底細也摸了個差不離。 兩人略摸了摸閩地軍政的底細,才與五皇子商議,先時五皇子不論修孔廟還是辦官學修衙門,都是有益士紳階層的。此次出巡,必要向封地百姓施恩方好。就是新皇帝登基也得有些減稅減糧的仁政,五皇子出巡亦是如此。但施恩的前提是,你得了解當是軍政,才能知道恩施何處。 五皇子先時只在禮部,對軍政了解有些不足也是真的。好在李柳二人得用,三個臭皮匠商量著,也商量出一套法子來?,F今的稅啊,尤其閩地,先時又是征兵又是打仗的,不可能朝廷全部貼補,銀錢不湊手時,就得加重賦稅,所以,稅賦委實不輕。 柳隨風道,“蘇巡撫實在是個能臣?!本瓦@樣重的稅賦,蘇巡撫也沒少擠出錢來做些民生建設,修橋鋪路的事做得不少,閩地多水,碼頭也建了多處。而且,鼓勵商事,像一些進城售賣的小商販,只要是不推車的,都不收取入城費。每年夏秋糧熟,更會派人去下面穩定糧價,以免有人趁機壓低糧價,傷了農人。想來這也是閩地百姓日子還能過得的原因。 五皇子深以為然。 柳扶風說了“蘇巡撫真乃能臣”后卻是深深皺起眉頭,道,“閩地的稅實在簡單,除了農稅、商稅就是抽的軍稅了?!泵饽膫€都不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