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節
書迷正在閱讀:前男友,不要了(1v1)、男朋友是個兔子精(1v1H)、懷孕女星的秘密、[綜]骨科床位還沒滿、重生之影帝你快醒醒、愛或不愛都走開、本尊不開心、百歲之好,一言為定、我的女主她不求上進、貼身女王
		
		    永安侯道,“也好?!标P鍵是長泰公主無同胞兄弟,與諸皇子牽連就少,更可貴的是,長泰公主生母褚皇后為今上元配皇后,論出身,長泰公主更勝永福公主,更不必說性情了,有永福公主這一反襯,長泰公主簡單就是真善美的化身。    胡太后是個存不住事兒的,傍晚皇帝兒子來慈安宮請安,就把閨女想親上作親的事同兒子說了,還一臉神秘地,“文康托哀家跟你說,你覺著長泰與阿宣如何?”    穆元帝笑,“果然極好?!彼矘返酶鷐eimei做個兒女親家,就是meimei這眼力當真不差,一挑就挑走了元嫡公主。都是他的閨女,再者李宣的性子,在宮里當差這些日子,穆元帝也看得分明,做女婿也不錯。    穆元帝又笑,“長泰還小永福倆月,難不成母后只想著長泰的親事,永福的親事,母后可有眉目了?”    胡太后一臉遺憾,“我原想讓長泰嫁你舅家,文康勸我半日,說不大合適。世子長子已經成親了,余下子弟不大般配,我想了想,也有理?!?/br>    果然是朕的親meimei!穆元帝在心里謝自家meimei一回,笑與胡太后道,“朕倒是看好一個孩子,吳國公府的世子,懂禮,學識也不錯,在朕跟前做侍衛,明兒個朕宣他進宮來,母后也瞧一瞧?!?/br>    胡太后自然稱好。    自筑書樓出來,謝莫如與江行云在街上略逛了逛,便各回各家。    謝太太就笑瞇瞇的等著謝莫如回來呢,一臉慈祥,“先回去換衣裳,中午過來吃飯?!?/br>    謝莫如回杜鵑院換過衣裳問張嬤嬤,“今天家里有什么事么?”謝太太那面部表情,像是有什么事兒似的。    張嬤嬤道,“早上素藍姑娘把姑娘下個月的新衣送了來,姑娘要不要看看?”    “沒其他的事嗎?”    張嬤嬤仔細想了想,“太太打發素馨姑娘送了兩只野雞,我想著,燉湯吧,就得晚上喝了,奶奶和姑娘晚上都是菇素的,晚上喝湯不相宜,就命咱們小廚房一只取了雞丁來炒,另一只留待晚上燉湯,燉一晚上,明兒早正可喝雞湯,或者吃雞湯面,姑娘說如何?”    謝莫如慢慢的喝了口茶,耐心的聽張嬤嬤說了一通野雞的兩種吃法,待張嬤嬤說完,謝莫如笑,“嬤嬤看著吩咐吧,都好?!笨磥碓豪餂]什么別的事,謝莫如道,“太太叫我中午過去吃,嬤嬤好生陪母親一道用飯?!?/br>    張嬤嬤連忙應下。    待謝莫如換好衣裳,喝過茶,午飯時辰將至,謝莫如起身去了松柏院。謝莫憂也在,姐妹兩人打過招呼,謝莫憂問起謝莫如去筑書樓的事。    謝莫如大致說了,“剛開業,還成?!?/br>    謝太太道,“這位李先生真是能干,見著李先生了嗎?”    謝莫如點頭,“見了?!?/br>    謝莫憂想了想,“就是二叔認識的那個李世子的哥哥么?以前名聲特別差的那個?!?/br>    “那都是以訛傳訛,如今這位李先生跟著北嶺先生張羅筑書樓的事兒呢。要是李先生真有什么不好,北嶺先生能叫他跟在身邊兒么,你二叔也不能跟他做朋友是不是?”謝太太略說幾句,道,“行了,也到了用飯的時辰,咱們這就用飯去吧?!?/br>    兩個孫女都過來用飯,午飯自然豐盛,用過午飯,謝太太照例要小憩片刻,兩姐妹起身告辭,謝太太卻道,“莫如留下陪我說說話?!?/br>    謝莫憂瞧謝莫如一眼,便先回自己院去了。    謝莫如心里已有所覺,謝太太果然又問起李樵諸如脾氣性情之類的話,謝莫如大致說了說,李樵性格當然不錯,堅忍緊韌,相貌才學更是一等一,但是,謝太太心里的那個打算,怕是不容易達成。    問過李樵,謝太太又問起蘇不語,謝莫如便又跟謝太太說了說,反正這倆人她都認識。    謝太太問謝莫如,“你覺著,他們倆,哪個更出眾?”謝太太更相信女人的感覺,男人就知道看前程,可這兩口子過日子,脾性相投方能長久。    謝莫如思量片刻,“春蘭秋菊,各擅勝場,要說哪個更好一些,實在不好說?!?/br>    謝太太道,“你覺著,比你二叔如何?”    “差不多吧?!敝x莫如盡量客觀公正,“他們兩個都是庶出,論門第,當然是永安侯府更勝一籌,但蘇相為內閣首輔,更實惠。李先生很難從家族獲得幫助,蘇才子與嫡母蘇太太關系很好。從才學上看,李先生要較蘇才子略勝一籌。我看明年春闈,他們落榜的機會不大?!?/br>    謝莫如這樣一說,謝太太愈發猶豫,不知選哪個好了。    謝太太的猶豫,謝莫如并未放在心上,倘謝莫憂是尚書家的嫡女倒罷了,尚書府的孫女,這個身份恐怕不夠。畢竟,李樵蘇不語兩人的出眾,長眼的都能看出來,世人對女孩兒嫡庶較為挑剔,但對男人,只有一個要求,有出息有前程,至于是嫡是庶,還真不打緊。    這事,謝尚書的盤算怕要落空。    第二日休沐,謝尚書正在家,穆七過來給方氏請安。    謝尚書道,“魏國夫人一直在清修,久不見外人,七公子的好意,不如我代為轉達吧?!?/br>    穆七從善如流,將禮單交給謝尚書,略寒暄幾句,便起身告辭,謝尚書欲留飯,穆七言說有事,告辭離去。    謝尚書嘆口氣,爾后把禮單給謝莫如,猶豫半晌,問謝莫如,“要不要請娘娘在陛下跟前提一句?!?/br>    禮單頗為豐厚,頭一項就是大東珠八顆,謝莫如道,“要出手了?!?/br>    ☆、第91章 表章    謝莫如向來不打誑語,她說“要出手了”,謝尚書不由心下一緊。好在,老家伙狐貍多年,面兒上倒還穩得住。    謝莫如一目十行看過禮單,就將禮單交給大丫環紫藤,道,“祖父可有空?我有事想與祖父商議?!?/br>    謝莫如主動要跟他商議事,且神色鄭重,又處在穆七剛送來不少東西的時間,謝尚書情知不是小事,立刻起身,“咱們去書房說?!?/br>    祖孫二人一前一后的去了書房,留下謝太太實在有些莫名,心說,也就是靖江王府給方氏送些東西,其實這也在應有之義,太祖那一代的事情比較復雜,但論起親緣來,方氏與靖江王是甥舅之親,穆七奉父命來朝,過來看望方氏,走一走禮,再正常不過。    就這么點事兒,也值當去書房說么?    謝尚書的內書房,就是自己在內宅讀讀書啥的,如今他事務煩忙,讀書的時間已不多,好在打掃的還算勤快,只是時久未用,在這春末夏初時節,書房很有股子縈繞不去的清冷勁兒。    謝莫如推開軒窗,上午的陽光自窗而入,帶進些許暖意。    祖孫倆分主賓坐了,丫環捧上茶來,謝尚書將人打發了出去。謝莫如茶未喝,身體微微前傾,沒什么廢話,也沒什么特別的表情,直接道,“有許多事,在我看來,非常詭異。就譬如我隨祖母出門,委實得罪過不少人,結果竟沒受到什么為難報復,委實奇怪,是不是?”    謝尚書聽到那句“委實得罪過不少人”,感動的險飆出兩行淚來,唉喲,難得謝莫如也知道她出門凈得罪人了。又聽她一幅遺憾口吻說“結果竟沒受到什么為難報負,委實奇怪”,謝尚書心說,你這種戰斗力,等閑人誰敢報復你??!再者,老謝家也不是吃素的,不會坐視謝莫如吃虧。當然,謝莫如更不是吃素的。    謝尚書對謝莫如還是有一些了解的,謝莫如并不是個愛顯擺的人,她提及舊事,亦不過輕描淡寫,略略一提,但很顯然,謝莫如提及舊事,目的不過為了引出后面的話。就聽謝莫如道,“其實從第一次去承恩公府給壽安夫人賀壽,我就一直有些疑慮,哪怕母族獲罪,我又不是姓方的,何況方家之事也過去十來年了,憑祖父在朝中地位,這些誥命夫人,起碼對我在大面兒上應該與莫憂相同的。但許多人對我的態度很不尋常,開始我也只是懷疑,直待永福公主去了靜心庵,我才確定,我這里或者我母親這里,肯定有一件讓今上都猶豫的原因。不然,將心比心,便是圣人也不能坐視有人掃了自己親閨女的臉面。從那時起,我就一直在想,這個原因是什么?”    謝莫如定定的望入謝尚書微微收縮的瞳仁,問,“祖父,你知道么?”    謝尚書仿佛周身浸在冰水中一般,腦袋里唯一的想法就是:她知道了?她真的知道了?    不,現在說謝莫如知道有些不大準確,確切的說,謝莫如察覺到了。    謝莫如耐性十足,她再問一遍,“你知道么,祖父?”    謝莫如第二次發問,謝尚書的眼神已恢復淡然,不過,他并沒有回答謝莫如的問題,而是想到很久以前寧平大長公主對他說過的一句話,那是陛下剛剛賜婚魏國夫人,彼時,謝尚書還不是謝尚書,只是謝侍郎,他戰戰兢兢的去大長公主府商量親事,寧平大長公主對他說,“以后,謝氏會得到報償?!?/br>    謝氏會不會得到報償,謝尚書不知道,但他尚書銜升的艱難是真的,這些年,長子仕途亦是不順,報償二字,謝尚書一度覺著改為報復更合適。如今,他方似有所覺,卻又不大相信,寧平大長公主故去十幾載,她過逝的時候,謝莫如還沒出生,寧平大長公主又不是神仙,怕也看不到謝莫如有這樣的機敏。但,如果真的有寧平大長公主所謂的報償,那就是謝莫如了。    這是他謝家的骨血。    謝莫如看向謝尚書,謝尚書的眼神卻不經意的留駐在了窗外一枝桃花已落,結出小小青果的桃枝上。良久,謝尚書方道,“莫如,你也知道,我畢竟是外臣,皇家的事,我并不清楚。陛下登基后,我給陛下講過一段時間的史書,也算做過陛下的師傅,但也只是給陛下講史,能稱得上帝師的只有薛帝師一人。你說的事,我還真不知道?!?/br>    謝莫如顯然也未希冀從謝尚書身上得到答案,謝尚書如此一說,她如此一聽,然后道,“那祖父方不方便哪天進宮,跟陛下提一句?!?/br>    謝尚書實在為難了,他試圖跟謝莫如解釋,“莫如,這畢竟只是你的推測?!敝x莫如能在這里跟他憑推斷說話,他卻不能如此回答皇帝陛下。    謝莫如道,“如果一件東西令皇室都心動,祖父,你說靖江王府會不會心動?靖江王較今上年長十七歲吧?皇室秘辛,祖父是外臣,不知不足以為奇,但您說,靖江王知不知道?要我說,非但靖江王知道,怕是寧榮大長公主都會隱有所覺。而眼下,他們出手的機會就在眼前,祖父忠心朝廷,自當提醒陛下一聲?!?/br>    “機會?”謝尚書一時沒轉過彎兒,道,“這你只管放心,我總能護你周全?!?/br>    “如果是我,我會設計一個讓謝氏無能為力的局面?!?/br>    “什么局面?”    謝莫如笑,“這我如何知曉?但肯定是從我的親事入手?!?/br>    謝莫如提起親事之坦蕩,讓謝尚書不由黑線,他孫女果然不是正常人。別人家,哪怕大方爽郎的女孩子說到親事也要羞一羞的,更有膽小軟糯的,怕是提都不會提,唯謝莫如,說起親事來的口氣簡直就像討論今天的天氣,“啊,今天天氣不錯”就是這種口氣。    謝莫如道,“親事,對于女孩子都是大事。如果錯過這次機會,怕是靖江王等不到第二次機會了,他今年五十幾歲的人,再不動手,就要入土了?!?/br>    謝尚書終于道,“要不,你寫個折子,我替你遞上去?!边@些事,叫他當面同今上講,畢竟事涉皇家,他比較難開口。    謝莫如點頭,“好?!?/br>    奏章有奏章專用的格式紙張,更像一個折疊的小冊子,這種東西,還真得大臣家才有。謝尚書又提醒謝莫如開篇如何寫,用語一定要恭敬啥的。謝莫如自小念書,書法相較同齡人很是不錯,寫起來也很快,待寫好就晾在桌間,墨跡干后,收拾起來交給謝尚書,“有勞祖父?!?/br>    謝尚書道,“我份內之事,談何有勞。若你哪里覺著不對,一定及時跟我講,我總不會坐視你吃虧?!?/br>    謝莫如告辭離去。    謝莫如中午回杜鵑院吃的,天氣漸熱,張嬤嬤安排的幾道小菜很合心意,謝莫如中午多喝了一碗湯,午后寫了幾篇大字,繼續翻看《神仙手記》打發時間。    謝尚書的午間時光可沒這般悠閑,當時謝莫如寫奏章時他沒好細看,這會兒拿到手里從頭到尾看了兩遍才知道,原來謝莫如不只是憑空猜測,她還試探過永毅侯夫人了。雖然成篇都是推論,但謝莫如整體還是比較傾向朝廷的,這一點讓謝尚書放心。    只是,謝尚書隱隱的想,難不成靖江王令穆七來朝是想與謝莫如聯姻的?不!這是甭想,單是他也不能同意這門親事!    不要說他,就是陛下也不能應允的吧?!    謝尚書大半輩子的政治斗爭經驗告訴他,絕不可能這樣簡單。    一個謝氏家族無能為力的局面……    真的會有這樣的局面出現嗎?    謝莫如畢竟是姓謝的,謝家對于謝莫如的親事擁有一定的話語權,甚至謝尚書有把握利用自己在朝廷與宮闈的影響力來影響謝莫如的歸宿。但是……撣一撣謝莫如寫的這道表章,謝莫如是有意皇子妃的位子嗎?如果真有一件讓皇室心動的東西,皇室怎會將她外嫁?    說到皇子妃,謝尚書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自己的親外孫三皇子……    還有,那樣東西是什么呢?    唉喲,謝尚書寧可不知道。    不過,肯定與寧平大長公主相關……那個女人,難不成最后真留了一手,藏了什么寶貝……謝尚書真是好奇又不敢知道,種種矛盾的心情,就跟揣了一千只貓在撓一般,種種滋味,難以言喻。    謝尚書腦補了一個休沐日,第二天上朝,尋了個單獨陛見的時機,悶不吭聲的把謝莫如的折子遞了上去。穆元帝見謝尚書一句話不言,直接遞折子,還以為是什么為難的事兒。將折子打開,這也不是謝尚書的筆跡啊,往下一目十行看完,穆元帝將折子扣在御案上,這位皇帝甭看年輕,實不愧他十八歲干掉寧平大長公主的美名,道行非謝尚書能比。穆元帝沒說什么,“哦”了一聲,示意自己知道了,就打發謝尚書退下了。    待謝尚書走后,穆元帝一笑,難得謝尚書想出這種法子,竟然讓謝莫如自己上表章。還有永毅侯夫人,哼,永毅侯府!    那件事,難不成真的確有其事?    不論是與不是,其實,都不要緊,都是機會。    曲指在奏章上輕輕一扣,你是想從中得到什么呢?    ☆、第92章    謝尚書替謝莫如遞了折子,然后,不論家里還是衙門,謝尚書都頗是小心翼翼,暗中關注帝都動靜,尋思著靖江王什么時候放大招啥的。    結果,從春末夏初,一直到皇長子開府大婚、永福公主、長泰公主賜婚,一直到夏盡秋來,黃葉落盡,秋闈結束,雪花飄舞時接到次子打發下人捎來的家書……不論帝都城,還是朝廷衙門、靖江王,都依舊是四平八穩的樣子。依謝尚書之身份地位都未曾覺察出有何不妥,可見是真的沒什么不妥。    謝尚書吊了大半年的一顆老心覺著,這次可能是謝莫如推斷錯誤。當年今上親政那么亂的時節,靖江王府都沒什么動作,何況如今天下承平日久,今上也已牢牢的坐穩江山,且靖江王這把年紀了,頂多再熬個一二十年,這位王爺也要入土為安了,還折騰個啥啊。    難道,謝莫如猜錯了?    想到次子捎來的家書,不,也有可能是時機未到。    謝尚書問老妻這些天謝莫如有沒有什么不對頭的地方,謝太太將個白底紅梅套的手爐放手畔,一面剝了幾粒松子仁,搓去細皮,道,“莫如挺好的,怎么了?”謝太太沒覺出長孫女有啥不對頭的,繼而同丈夫說到家中事務,“我還說呢,殿下同阿柏在外頭,永福公主長泰公主大婚,殿下不在,咱們替殿下出一份賀禮才好,不想殿下倒提前打發人送了回來?!闭f到這個,謝太太倒想起來了,“哦,莫如不是同李世子相熟么,她與我商量著,打算在家里的禮單里再加一份她單獨給李世子的賀禮?!敝x太太問丈夫,“這沒什么不妥吧?”    還真沒有。謝尚書又問,“宮里娘娘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