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節
連紀成和陸宸也都露出了重視的神色。 紀海慢慢道:“不光是上都的人口規模超過了京師,據我恩師的測算,大周全國的人口規模也超過了大齊?!?/br> 陸清嵐道:“這不可能吧?當年大齊、大周、大梁三家分夏,大齊得州十二、大周得州八,大梁得州五,大周的面積只有大齊的三分之二,怎會人口反而比我大齊還多?” 要知道在那個時代可不是近現代的人滿為患,資源不堪承受,反而人口多了,兵源也就多了,國力才會強盛。所以每一位皇帝都希望自己治下人口越變越多。 這個道理在坐的每一個人都懂得。 紀海道:“這事兒說來話長,還要從大周永平帝維新變法說起,永平帝改革了大周的稅制,取消了人頭稅,采取了地丁合一的稅制,按照土地面積收取稅收……”他不用多作解釋,眾人就全明白了。 從前老百姓交稅是按人頭算的,多生一個孩子就多交一份稅,如今按照每家擁有土地多少收稅,一個孩子和五個孩子,收取的稅是一樣多的,小老百姓自然會多生幾個,因為不用額外多交稅嘛。 紀成是朝中大員,對國家政策了解十分透徹,他嘆道:“這件事朝中的有識之士早已提出過,地丁合一的稅制,不但可以鼓勵人口增長,還能減輕底層窮苦百姓的收稅負擔,因為占有大量土地的富裕階層,上交的稅收就會越多。大皇子便極想效法大周進行此項改革,可稅制之事太過事關重大,如今國庫吃緊,圣上怕改革之后稅源流失,一直不敢有所動作……二皇子和一群保守派大臣也是極力反對?!?/br> 兩位皇子都有自己不同的政策主張,通過不同的政策主張,也可以團結相同政見之人來到自己的旗下,這也是題中應有之義。 紀成說到這里有些無奈,他其實是贊成稅制改革的。 紀海道:“其實大周的好政策不只這一項,大周鼓勵工商業發展,向西開辟了一條絲綢古道,和遠在西方的波斯大食等國開展貿易,上都城工商業發達,街上隨處可見高目深鼻的外國客商,我和恩師問過大周的官員,大周單單是工礦稅這一塊的收入,就占到了國庫收入的三分之一還多。而我國朝廷到現在還在為是否開征工礦稅吵鬧不休……” 陸文廷是個狂熱的愛國主義分子,一直以自己是大齊人為榮,見紀海處處為大周說話,就有些不高興了?!氨砀邕@么說起來,好像大齊哪兒哪兒都不如大周似的?我大齊有上百萬的軍隊,豈是大齊所能望項背的?” 紀海微笑著看了他一眼,道:“表弟且莫如此自信,我瞧著大周兵雖不多,可因為實行的是募兵制,兵員素質比起大齊來,其實高上了不少,要是真打起仗來,大齊現在未必就是大周的對手?!?/br> 他不過是實話實說,陸文廷卻是不干了,忽地站了起來:“表哥去了一次大周,就處處為其說話,把自己當成周人了一般。渾然忘了這里才是生你養你的土地,沒想到表哥是這樣的人,也罷,我不與你這樣的人吃飯?!彼は驴曜泳推鹕硗庾?。 陸文廷平日里雖然頑劣,但大事上是從來不糊涂的,這樣發作登時所有人都愣住了。 紀海連忙解釋:“表弟,我不是那個意思……” 陸文廷頭也不回,也不聽他解釋。那邊陸清嫻也急了,這邊還沒和表哥成親呢,未婚夫就和弟弟鬧僵了,她夾在中間怎么做人呢?急急叫了一聲:“三弟?!?/br> 陸清嵐便當即起了身,道:“我去勸勸他?!本妥妨顺鋈?。 剩下幾個人面面相覷。紀氏打圓場道:“這孩子性子倔,都是我平日沒教好他。大哥大嫂還有海哥兒,你們別和他一般見識?!?/br> 紀??嘈Φ溃骸皼]事,表弟的心情我能理解。其實我剛到了大周的時候,見大周的政治經濟文化甚至兵制處處比我們大齊高出一截的時候,我也十分難以接受。所以……我不怪表弟?!碑吘勾簖R的朝廷上也好,民間輿論也好,一直都把自己當成是三國的老大自居,這么多年來,從未把大周和大梁當成一個平等國家對待過,驟然知道這樣的事實,誰也不能接受。 說完這些,他還是有些不放心地看了陸清嫻一眼。 陸清嫻低聲道:“三弟最聽寶兒的話,有她在你放心?!?/br> 這邊陸清嵐追了出來,見陸文廷靠在院子里的一顆大榕樹上生悶氣,她慢慢地走了過來,道:“好端端的,你和未來姐夫發什么脾氣嘛?!?/br> 陸文廷氣呼呼地道:“我就是看不慣他言必稱大周,簡直就是一個賣國賊!” 陸清嵐“噗嗤”一聲笑了出來?!叭?,在我心里,你可不是這么不敢面對現實的人???” 陸文廷道:“你說什么呢?” 陸清嵐道:“你明明知道表哥說得都是實話,你之所以生氣,就是因為你不愿意相信這些事實。你一直覺得大齊比大周強大,而且強大很多,就像是一個人一直認為自己是名門之后高人一等,可后來有人告訴他,他不過是個小老百姓是個泥腿子,他無法接受一樣?!?/br> 陸文廷用手指點著她的額頭:“你你你……”他的確是這種心理,他這個小妹也太會在人傷口上撒鹽了。他氣得跳腳,可又拿meimei沒法。 陸清嵐繼續說:“其實海表哥不說,你心里也有答案了。近些年來,大齊上流社會流行的那些東西,衣裳布料也好,磁碗茶具也好,全都是大周的好過大齊的,就連他們那邊的樂師畫師,也開始引領大齊的風潮,而這一切早就讓你彷徨……” 陸文廷差點跳了起來;“你你你,你怎么什么都知道?” 陸清嵐拉著他的袖子柔聲道:“三哥,你是一個男人,你得頂天立地,你得承擔責任。圣人說知恥而后勇,知道咱們叫大周超過了沒什么,咱們從哪跌倒了就從哪爬起來,奮起直追,早晚有一天,咱們還能趕到他們的頭里去。但是這一切,首先要在你面對現實的基礎上……” 陸文廷看了她半天,有些泄氣地道:“真是什么話都被你說了?!边@個meimei雖然淘氣,但有時候卻極為貼心,有什么話他都會對meimei說?!拔沂呛ε掠幸惶?,兩國的大軍在戰場上真的相遇了,我們大齊國的軍隊一敗涂地,堂堂大齊要受到小國的羞辱,那將是我們這一代人的恥辱……” 恥辱嗎?陸清嵐是知道未來的走向的。前世陸文廷死后沒多久,大齊和大周果然在邊界打了一仗,大周軍力強悍,補給充足,大齊一敗涂地,迫得蕭少玹將燕州割讓給大周,又賠款白銀十萬兩,絹十萬匹,茶三萬斤。 那場戰爭之后,整個國家的所有讀書人都覺得奇恥大辱。 陸清嵐道:“所以你才要發憤圖強,不論大周還是大梁,不論哪個國家敢冒犯咱們的邊境,你就帶著大軍將他們攆回老家去,豈不是痛快!” 陸文廷看著小姑娘一雙眼睛亮晶晶地看著自己,眼中滿是崇拜,不由豪氣干云:“meimei說得對,我一定不負你的期望?!?/br> 陸清嵐笑瞇瞇地:“既然這樣,就和我回去吧?!?/br> 拉著陸文廷回到了席上。 陸文廷不是個拖泥帶水的,對著紀海一揖到地道:“表哥,剛才是我一時糊涂,冒犯了表哥,表哥別和我這粗人一般見識?!?/br> 紀海服起陸文廷道:“表弟也是一顆拳拳為國之心,我完全能夠理解。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我一開始在周國所見所聞,也實在難以接受?!?/br> 陸文廷拉著紀海坐到一處,“那表哥你多說些周國的風物給我聽聽?!?/br> 紀氏見兩人這么快和好如初,笑道:“這便好了?!?/br> 陸清嫻也跟著松了口氣。 當日紀海喝得微醺,回到家后第二天果然送來整整一車東西,各種料子、尺頭、首飾應有盡有,最難得的是還有一小匣子珍珠,與大齊白色的珍珠不同,這一小匣子珍珠都是粉色的,個個飽滿圓潤看著就知價值不菲。 紀海沒說這些東西是送給誰的,可是大家心照不宣地把料子分了,把那一匣子珍珠留給了陸清嫻。 千里送鵝毛禮輕人意重,更何況是這一車東西,陸宸和紀氏對紀海的這番表現非常滿意。 紀?;丶抑缶烷_始閉門不出,一門心思準備即將到來的春闈。 作為未婚妻,陸清嫻親自給紀海繡了筆袋和護膝,差了丫鬟送到了紀府。兩人已經定親,送這樣的東西也在情理之中,沒人會說什么。 紀海美滋滋地穿上未婚妻給自己的護膝,拿著筆袋去參加春闈,會試的考場上,簡直如有神助。 到了看榜那一天,陸宸和紀氏早早就派了小廝出去打聽,陸清嫻也在家中焦急地等待。過了好一陣子那小廝跑了回來,興高采烈地道:“中了!中了!表少爺中進士了!” 一家子甚至連榮哥兒在內全都露出了興奮的神色來。 紀氏急急問道:“中了第幾名?”她還是有些擔心,紀海畢竟年紀太小,能中已經是萬幸,若是中了三甲成了同進士可就有些得不償失了。 小廝喘了口氣,才大聲道:“表少爺中了第一名會元?!?/br> “什么?”紀氏登時傻在當場,整個人欣喜若狂。 陸清嵐摸著下巴想了又想,上一世的表哥似乎是第二名還是第三名來著,這次卻變成了會元。 她饒有興趣地看著陸清嫻,笑吟吟地道:“恭喜jiejie了?!?/br> 陸清嫻羞澀地垂下頭:“表哥中了會元和我有什么關系?”說是這樣說,她心里還是極高興的。 紀海連中兩元的消息傳出來,一時整個京師都沸騰了。要知道大齊立國一百多年,迄今為止連中三元的人物也一共就出過兩個,可見這個難度有多大。更何況,紀海才僅僅是一個十七歲的少年。 甚至連宮中的嘉和帝都聽說了此事。眾人議論紛紛,說什么的都有。等到四月二十一日殿試完畢,讀卷官八人輪流閱卷已畢,將成績最好的前十本送呈預覽,由皇帝欽定御批。 嘉和帝選定了文章最好的一份卷子打算選為狀元,叫太監看了名字,竟然就是紀海。嘉和帝就想起那日殿試的時候,他特意留意了這位大齊歷史上最為年輕的會元,果然是長得一表人才,風度翩翩。他雖然是個皇帝,可還是比較傾向于看臉的,對紀海就多了幾分喜愛。 可要點他作為狀元,嘉和帝卻又有些猶豫。紀海年輕又有才華,科舉考試又是一帆風順,若是這樣讓他連中三元,會不會養成他驕矜自傲的性子呢?皇帝想得十分深遠,這樣有才華的年輕人是國家最為需要的人才,可不能讓他走入歧途,皇帝想了想,決定還是磨礪一番他的性子,因此竟將他點為探花。 殿試的成績張榜公布。紀海以十七歲的年紀榮膺一甲第三名探花,和上一世的成績一樣。 雖然沒有獲得連中三元的殊榮,可是十七歲的探花,也刷新了大齊的記錄了。況且又是這么英俊瀟灑,風度翩翩的探花郎。紀海雖然有些遺憾,到底還是極為高興的。 又過了數日,紀海免試進入翰林院成為一名正七品的翰林院編修,整個長興侯府都去了紀府祝賀。 紀氏便同陳氏商量:“孩子們都不小了,海哥如今進士也中了,官也授了,咱們還是趕快把孩子們的婚事給辦了吧?!?/br> 陳氏笑道:“我也正要同你說這件事呢。我可是想今年就抱上那孫子呢?!奔o氏也呵呵笑了起來,她也盼著女兒早日成婚生子呢。 兩家商議了一番,將成親的日子定在了七月二十。 陸清嫻一出生,陸宸和紀氏就在給長女準備嫁妝,這些年增增減減的,她的嫁妝早就備齊了。 這一日,陸清嵐進了紀氏的屋子,看見紀氏和耿嬤嬤正打著算盤珠子算賬??匆婈懬鍗勾┲簧硖壹t色的褙子裊裊婷婷地走進來,紀氏便叫她:“寶兒你來的正好!” 陸清嵐坐到紀氏身邊的椅子上,榮哥兒也在屋子里,高興地叫了一聲六jiejie,然后就撲到了她的腿上。陸清嵐伸手捏了捏弟弟的胖臉,覺得手感不錯,這才笑著問:“娘親,什么事兒呀?” 紀氏道:“這是我給你jiejie的嫁妝單子,你也瞧瞧?!?/br> 陸清嵐道:“這些娘做主就是了?!闭f著還是好奇地拿起來看了一遍,紀氏給長女準備的嫁妝共有一百抬,十分豐厚長臉,可又不算出格。 陸清嵐看了一遍,覺得娘親想得十分周到,畢竟紀海十七歲就以探花郎的身份進了翰林院,要是婚事還大cao大辦,那可就太招搖了?,F在不知有多少雙眼睛盯著紀海呢,槍打出頭鳥,所以紀海如今是越低調越好。 陸清嵐看完了,拍拍手掌道:“很好,我沒有意見?!?/br> 榮哥兒在一旁淘氣地學著jiejie的聲調:“很好,我沒有意見?!?/br> 陸清嵐伸手去揪他的耳朵:“小胖子,你敢淘氣?” 榮哥兒哎呦叫了起來,陸清嵐前世沒有孩子,把榮哥兒當成自己的孩子似的疼愛,哪里舍得真下狠手,見榮哥一張胖嘟嘟的小臉都皺了起來,她趕忙松了手,又去幫他揉耳朵,瞪他道:“誰叫你學我說話的!” 榮哥兒知道jiejie就是個刀子嘴豆腐心,蹬蹬蹬跑遠了,又學了一句:“誰叫你學我說話的!” 陸清嵐作勢欲要起身,榮哥兒哈哈笑著跑出了屋子。紀氏見孩子們相處融洽,心里自然十分高興。嗔道:“你別逗你弟弟了,趕快看你jiejie的嫁妝?!?/br> 陸清嵐攤手道:“我哪里逗他了?是榮哥兒淘氣。娘親有了榮哥兒就不喜歡寶兒了?!边@話自從有了榮哥兒都不知說了多少遍了,基本每次說這話的時候都是在向著母親撒嬌。說著就抱住了紀氏的胳膊。 紀氏拿手點了點她的額頭,“都十二了,馬上要說親了,還這么孩子氣還撒嬌?” 陸清嵐吐了吐舌頭;“就算我八十歲,只要在母親跟前,我還是一樣撒嬌?!?/br> 連一旁的耿嬤嬤都聽不下去了,捂著嘴偷笑。紀氏其實也十分享受次女對她的撒嬌依戀,笑著幫她整理了鬢角散出來的頭發道:“好了好了,說正事?!?/br> 陸清嵐這才坐直了身子。 紀氏道:“按照咱們長興侯府的規矩,每個女孩兒出嫁,公中出兩千兩銀子置辦嫁妝,老太太早就差人把銀票給送過來了?!闭f到這里紀氏頓了頓,又道:“老太爺后來又差人送了兩千兩過來?!边@就是私下里給的了。從前大房的姑娘們出嫁,老太爺可沒有這么大方。 畢竟陸清嫻是老太爺的親孫女,又是孫輩第一個和他有血緣關系的孩子,他自小就十分寵愛陸清嫻的。 “還有你幾個出嫁的姑母都有回來給你jiejie添妝,雜七雜八地加起來,差不多有三千來兩?!奔o氏頓了頓又道:“除了這些,我們打算再拿出七千兩來,湊足一萬兩給你jiejie帶過去,都不上嫁妝單子?!?/br> 二房并未和侯府分家,一應吃穿用度都是走侯府的公賬,所以陸宸當官的那點俸祿銀子也都交到了侯府的公中去,紀氏拿出的這七千兩,都是這些年她經營自己的嫁妝所得,是他們二房的私房錢。 七千兩絕對不是一個小數目了。更何況二房四個孩子,紀氏還要留些銀子給長子娶親,給次女置辦嫁妝呢。 至于這一萬兩銀子不列入嫁妝單子,只放在壓箱底讓陸清嫻悄悄帶過去,卻是為了照顧紀府的面子。要知道按規矩,紀府送來的彩禮是要比照著侯府的嫁妝規格的,紀家雖然一門出了兩位進士,但是紀成為官清廉,家中并沒有多少積蓄,讓他再準備一萬兩的彩禮,那不是難為人呢嗎? 陸清嵐自然明白這些彎彎繞繞,“只要jiejie和姐夫過得好,那些面子上的虛禮可以不必理會的。況姐夫剛入了官場,上下打點應酬正是用錢的時候,母親直接把銀子陪送過去真是再好沒有了?!?/br> 紀氏見女兒懂事,十分高興地摸了摸她的腦袋?!耙院竽愠黾薜臅r候,咱們也如此行事?!?/br> 陸清嵐微微一愕,她出嫁?嫁給誰?經歷了前世的那些風風雨雨,放眼整個京師,又有哪個男人能被她看在眼里? 陸清嵐微微一笑,心中有些苦澀。為了不讓母親覺察她的情緒,還是假裝羞澀地道:“娘親說這些做什么,我一輩子不嫁,就在家里陪著娘親?!?/br> “哈哈,你看這孩子,竟說傻話?!奔o氏笑了起來,對著耿嬤嬤說道。 耿嬤嬤柔聲道:“六小姐還小呢,不懂這些?!?/br> 紀氏便又拿出了一疊地契,說到了正事上頭?!斑@些是我在西山陪嫁莊子的地契,共有500畝地,都是一等一的好地,我打算給你jiejie陪嫁過去,也不上嫁妝單子?!?/br> 陸清嵐抬頭看了看母親,500畝地可不是個小數目啊,單靠這五百畝地,就夠小兩口衣食無憂了。從前沒聽說娘親在西山有這么多地,娘親還真是經營有道。 紀氏道:“這些地是連成一片的,我花了不少心思,一小塊一小塊,慢慢買進來的?!?/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