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節
東宮,太子和朱允炆被錦衣衛強行送回,呂側妃見丈夫兒子都凍得臉皮青紫,忙命宮人熬了nongnong的姜湯灌下去。 馬氏挺著大肚子剛剛進來,被呂側妃攔住了,埋怨道:“哎喲,你要小心肚子,允炆怕是凍得染了風寒,萬一過了病氣,后果不堪設想,快快回去,一切有我照顧著,你有什么不放心的?” 雖在孕中,馬氏依然規矩的扶著腰行禮,“側妃照顧夫君,我當然放心了?!?/br> 看著聽話懂事的馬氏,呂側妃說道:“這就對了,子嗣為大,凡事都以你的身體為重,快回去休息吧?!?/br> 馬氏行禮告別,想了想,說道:“我聽父親說,皇上打算要鄭國公和開國公從邊關回京,穩定朝局。常家兩兄弟,連同小姨常槿都要回來了?!?/br> 呂側妃眼神一冷,抓住馬氏的手腕,“你知道什么?” 馬氏姿態依然謙虛柔順,“我剛才說,常家兄妹三人要回京城了?!?/br> 呂側妃緊緊盯著馬氏的雙眼,想要從中探究一些東西,可是馬氏眼神深邃,面對準婆婆的逼視,沒有絲毫慌張之色。 或許是我想多了。呂側妃放開了馬氏的手,換上和顏悅色的面容,“哦,我知道了,還是剛才那句話,你只需要照顧好身子,外面的事情都不用理會?!?/br> 馬氏點點頭,上了暖轎,馬氏挽起衣袖,手腕上已經有一圈紅印,方才呂側妃抓疼她了,她一直忍著沒吭聲。其實呂側妃已經將常家在東宮的力量壓制得抬不起頭來,為何對常家三兄妹回京的消息如此震驚?還問我“知道什么”? 難道……馬氏想起東宮那個聳人聽聞的謠言,雪白的牙齒緊咬著嫣紅的唇。 臥房里,朱允炆喝著姜湯,呂側妃惱怒教訓兒子:“你們父子兩個都是木頭腦袋!放眼整個官場,凡是卷進胡惟庸、李善長謀反案的那個能逃脫頭上一刀?連駙馬李祺都送了性命!你們還去御書房門外跪求!真是不長眼!你父親跟著宋濂讀書讀迂了,不懂得拐彎,你不勸著點,還跟著起哄!” 朱允炆喝著姜湯,頭也不抬的說道:“宋濂是我們的老師,江南文人泰斗,我和父親今天不過是受了一些皮rou之苦,但卻能得天下士子之心,這筆買賣太值得了?!?/br> 兒子涼薄,對恩師也無真感情,呂側妃不禁打了個寒噤,說道:“縱使如此,你和太子逆了皇上的心,恐怕得不償失吧?!?/br> 朱允炆將姜湯一飲而盡,說道:“皇爺爺始終是疼我們的,不然也不會派錦衣衛將我們強行送回東宮。等馬氏生了重孫,皇爺爺自然消氣了,到時候我重獲皇爺爺的寵愛,并且兼得天下士子之心,一舉兩得,豈不妙哉?” 對面機關算盡的兒子,呂側妃無話可說,只得轉了話頭,說道:“馬氏剛來來瞧你,我找了借口把她打發走了……有些事情,暫時不方便讓她攙和進來,這女人吶,一定要生了孩子,尤其是兒子,才能真正和你一條心?!?/br> 朱允炆不以為意,說道:“馬家既然和我們聯姻,已經沒有退路,馬氏是個聰明人,她知道該怎么做?!?/br> 呂側妃見到胸有成竹的兒子,心下冷笑,忍不住說道:“如果馬氏知道你和常槿的私情,她未必能和你一條心,女人嘛,哪有不吃醋的?!?/br> 這對互相傷害的親母子,因共同的利益不得不相依為命,也時?;ハ嗖宓?,且招招致命,因為他們太了解對方的弱點和軟肋了。 朱允炆手中茶碗一顫,而后穩穩的擱在案幾上,“常槿的事情,母親不說,誰都不會知道。馬氏不是那種捕風捉影、爭風吃醋的女人?!?/br> 呂側妃柳眉一豎,“你的意思是為娘太小氣了?” 朱允炆淡淡一笑,“母親若不爭風吃醋,如何拴得住父親的心呢?還是老規矩,母親做好母親的事情,我做好我的事情,馬氏是我的妻子,我自有安排,母親別攙和進來攪局?!?/br> 呂側妃冷笑:“好啊,如今你娶妻生子,翅膀硬了,嫌棄為娘礙手礙腳!” 朱允炆說道:“我是為了我們的將來。母親只需記著,我們母子一榮俱榮,一損俱損?!?/br> 呂側妃呵呵笑道:“方才馬氏說常家三兄妹,包括常槿就要回來了,我覺得馬氏這句話有深意,她或許已經有所察覺,你打算怎么辦?” 常槿要回京城?朱允炆有些恍惚,呂側妃眼神嘲笑之意比方才入喉的姜湯還要辛辣。 朱允炆回過神來,說道:“常槿回京,她也不會來東宮,馬氏即將臨盆,母親莫要為逞一時之快,因小失大,壞了我們的大計?!?/br> 呂側妃氣極反笑,“你若沒有和常槿勾搭成jian,這些麻煩都不會出現,一切因你而起,你反而還怪我壞了大事!哦,對了,常槿這次回來,不會恰好收養了一個剛出生的孩子吧?倘若是個兒子,那孩子若長得和你相似,比馬氏肚子里的還大幾個月,你猜馬氏還會不會和你一條心?” 沒想到母親會說出這種惡毒之言,朱允炆氣得渾身發顫,“常槿她……她割脈自盡,病得快要瘦成紙片了,不可能有孕?!?/br> 呂側妃乘機又補了一刀,“不可能有孕?哈哈,我只是隨便試探,沒想到你居然已經和她做成了丑事!外甥勾搭上了小姨,真是千古奇談??!” 朱允炆被母親攻得潰不成軍,他幾乎懷疑自己是不是呂側妃親生的,為什么母親非要在他心口里捅刀子,一刀又一刀,將他的尊嚴碾碎,踩踏在泥里。 他越是痛苦,母親就越開心! 聽著母親尖利刺耳的笑聲,朱允炆雙目赤紅,說道:“我明天就對皇爺爺說,立朱允熥為東宮世子?!?/br> “什么?”呂側妃停止了狂笑,提著兒子的衣領,“你瘋了!” 朱允炆甩開母親的手,“是我們都瘋了。你敢傷害常槿,我就讓你畢生算計毀于一旦!” 作者有話要說: 來吧,母子互相傷害吧。 昨天好容易雙更一次……留言反而少的刷新了記錄,舟的積極性被森森傷害了,今天單更。 請各位用評論刺激一下舟爆發小宇宙,雙更,三更不是夢。 ☆、第253章 步入死局 呂側妃被親兒子氣得肝疼,吃藥也不管用,心病還需心藥醫,她本想將常槿這個心腹大患借著馬氏的壓力除掉,可是朱允炆發起瘋來,她這個親娘都害怕,為了常槿,朱允炆活活將呂側妃心腹嬤嬤用一鍋開水煮熟了,還殺了她派去云南的刺客。 招招致命。 而呂側妃其他兩個兒子有不似長子這般出眾,只得因生生忍住了。 不過呂側妃不甘心這樣認輸,一腔怒火無處發泄,靈機一動,下了帖子請秦王側妃鄧銘來東宮賞雪。 人到中年,鄧銘依然明艷動人,只是眼底的青黑連脂粉都掩飾不住,身子也明顯清減了,應是王音奴即將回□□,最近心情不佳的緣故。 呂側妃親手煮著梅花茶,時不時閑話拉家常,鄧銘是個急脾氣,沒說幾句話就不耐煩了,瞪著杏眼說道:“呂側妃有話就直說,要是賞雪賞梅我就回去了——又不是你東宮才有雪景看!我秦王/府的花園比東宮還大呢?!?/br> 呂側妃似乎沒覺得被冒犯了,依然慢悠悠的說道:“你的王府?按照欽天監算的日子,秦王要去山莊接秦王妃回府了,到時候是你的王府,還是她的王府?” 鄧銘白了一眼,“別以為我不知道你的心思,不就是想推我出去對付秦王妃和燕王妃,你東宮坐收漁翁之利嗎?我上過一回當了,不會在同一個地方栽倒第二次,秦王,還有我娘家衛國公府都不準我再找這兩個王妃的麻煩?!?/br> 呂側妃惋惜的說道:“其實我上次真的是為你好,可是你和秦王太心慈手軟,只是打傷了秦王妃,本來這事帝后都懶得過問的,不料燕王來攪局,帶了五萬北元降軍回京城,皇上為了懷柔這些北元人,就壓著秦王賠禮道歉,迫使夫妻重歸于好,給王音奴撐腰?!?/br> 呂側妃湊到鄧銘耳邊,低聲說道:“你想過沒有?如果當時秦王失手打死了王音奴,一個和親的棄子,死了就死了,秦王頂多被罵一頓,皇上不可能為了一個王妃殺了自己的親兒子——畢竟那個時候北元降軍還沒進京城呢,之后皇上隨便找個理由,說王音奴暴病而亡,掩蓋真相,等風波平息,秦王必定會將你扶正??上а?,你和秦王心慈手軟,白白浪費了大好良機?!?/br> 鄧銘想了想,覺得呂側妃說的有些道理。 呂側妃又附耳說道:“我們都是做側妃的,有些話就開門見山了。東風壓倒西風太容易,而西風想要壓倒東風就難了,我們必須心狠手辣,不放過任何機會,才能無往不勝?!?/br> 鄧銘神色一動。 呂側妃心下冷笑,又說道:“東宮太子妃常氏出身開平王府呢,她父親常遇春是皇上最信任的武將,身份夠高貴吧,娘家還有兩個國公爺親哥哥撐腰,我不也照樣把嫡支壓的無法翻身?太子妃死了,嫡長子朱雄英也死了,剩下一個朱允熥資質平庸,不足為懼。虧你還是將門虎女呢,怎么膽子連我這個出身書房門第的淑女都不如?” 鄧銘大驚,“你……太子妃和朱雄英都是你殺的?” 呂側妃淡淡道:“朱雄英死于痘癥,太子妃因痛失長子而郁郁而終。鄧銘啊,只要你找準時機,撇清自己還不簡單?最重要的是你娘家強大,秦王也站在你這邊呢。哪怕有一點點小紕漏,他們也會替你圓回去的?!?/br> 鄧銘心動了,遲疑道:“可是王音奴在燕王妃的山莊里,徐妙儀心思縝密,山莊幾乎水潑不進,我鞭長莫及?!?/br> 呂側妃說道:你就不能放出誘餌把魚兒調出嗎?” 鄧銘拉著呂側妃的手,急切的問道:“怎么掉?教教我?!?/br> 呂側妃伸出一個巴掌,“這就是最香甜的魚餌?!?/br> 鄧銘一愣,“用手?” 長了一副豬腦子,難怪一手好牌都打的稀爛。呂側妃強忍住嘲笑,低聲說道:“王音奴和老五有情?!?/br> 鄧銘還是不解,“這事我早就知道了,可是他們兩個從不敢越雷池一步,周王整天泡在醫館里,兩耳不聞窗外事?!?/br> 呂側妃只得手把手的教她,“老五經常開藥方,你找人臨摹他的字跡有什么難的?記得寫的動情一些,王音奴如果不出現,他就尋死。再偷一個信物一起送去。然后你隨便找個男人赴約,迷倒王音奴……然后捉jian在床,逼王音奴羞憤自盡?!?/br> 鄧銘拍手叫好:“果然妙計!如果王音奴忍辱偷生,不肯自盡謝罪,帝后也不會容一個失貞的女人當王妃!到時候也會賜她一死,以保全皇室的名聲!” 呂側妃笑道:“真是個聰明人,一點就通?!?/br> 鄧銘歡呼雀躍的離開東宮,在馬車上就迫不及待的密謀此事。朱允炆從屏風后走出來,“這個傻女人真能得逞?” 呂側妃冷冷道:“如果得逞,鄧銘當了秦王妃,憑她的性格,終于翻身當了正室王妃,必然要擺一擺長媳的架子,壓燕王妃一頭,秦王和燕王都是疼媳婦的,兩個王爺必然交惡,我們坐收漁翁之利。如果鄧銘沒有得逞,我們就主動把此事捅出去,鄧銘得到嚴懲,連累衛國公府鄧家都造貶斥,秦王必定因治家不嚴再次圈禁皇陵,皇上從此對秦王絕望,我們東宮就少了二皇子這個勁敵。成與不成,對東宮都是有利的?!?/br> 有了呂側妃這個“人生贏家”珠玉在前,鄧銘開始重拾信心,計劃對付王音奴,連做夢都是她戴著親王妃的九翟冠領旨謝恩的場面。 “銘兒!醒醒!” 芙蓉帳里,美夢被枕邊人秦王朱樉吵醒了,鄧銘閉著眼睛蜷縮著身子,惱怒的隨手將枕頭扔過去,“滾!不要打擾我睡覺?!?/br> 枕頭正好砸到了朱樉的面門,從小就讓著鄧銘,他并不往心里去,依然搖晃著她的肩膀,“宮里敲響了云板,五城兵馬司半夜走上街頭,四處張貼告示,皇后娘娘去世,皇上罷朝三日,快快給孩子們換上孝服,我們要進宮舉哀?!?/br> 馬皇后走了,洪武帝守在妻子遺體旁邊,不眠不休,不飲不食,皇子公主們跪求勸食,尤其是東宮太子哭得最為凄慘,他前幾日和朱允炆在御書房雪地里給老師宋濂求情,朱允炆年輕力壯,一碗姜湯沒事了,但是朱標身體虛一些,染了風寒,即將病愈時,又遇到馬皇后國喪,病體不堪重負。 朱標端著燕窩粥,跪在洪武帝膝下,“父皇,您就用一點吧?!?/br> 洪武帝不理會,朱標將粥碗高高舉起,不肯放下,身后的皇子公主也跟著一起勸食。 洪武帝置若罔聞。朱標只覺得頭暈目眩,眼冒金光,粥碗在手中猛顫起來,一旁朱允炆見勢不妙,忙幫父親端起粥碗,就在這時,朱標終于支撐不住,撲通一聲暈倒在洪武帝腳邊。 “父親!”朱允炆和朱允熥慌忙扶起太子。 “大哥!”皇子公主們也都圍了過去。 又是一陣慌亂,周王朱橚懂得醫術,幾根針下去,將太子喚醒了,這時胡善圍帶著太醫進來,太醫診脈過后說道:“太子并無大礙,就是連日勞累,加上病體尚未康復,故眩暈倒地?!?/br> 妻子去世,長子病倒。洪武帝的怒火終于爆發了,他一腳將可憐的太醫踢翻了,罵道:“庸醫!太子不過是傷風,怎么還不見好?皇后的病那幾天明明有所好轉,還陪朕去御花園賞雪了,怎么突然就去世了?是不是你開錯了藥,害死了朕的皇后!” 太醫忍痛跪地,“微臣冤枉??!傷風這個病癥因人而異,有的幾天就好了,有的十天半月也不見好轉;至于皇后娘娘的病……娘娘并沒有宣微臣瞧病?!?/br> 洪武帝怒道:“太醫院派了誰來給皇后看???把太醫院院判叫來!” 院判大人抖抖索索的來了,說道:“回稟皇上,太醫院最近派太醫去坤寧宮給皇后請脈,都被皇后拒絕了,說身體無礙,微臣也不能強行給皇后診脈啊?!?/br> 周王朱橚長嘆一聲,站出來跪下說道:“父皇,母后前幾日好轉,其實是回光返照。母后慈悲,菩薩心腸,拒絕太醫院診脈,是自知大限已到。將來病逝,父皇盛怒之下,可能斬殺治病的太醫,所以只宣過兒臣進宮針灸,緩解疼痛而已?!?/br> 馬皇后太熟悉自己丈夫的脾氣了,胡惟庸、李善長謀反案牽連著甚眾,朝中血流成河,詔獄里擠滿了罪臣,日夜哀嚎不絕。唯一能勸阻洪武帝放下屠刀的只有馬皇后,馬皇后一死,第一個倒霉的就是太醫。 所以馬皇后拒絕太醫院的請脈,只要周王朱橚進宮,因為朱橚是皇子,洪武帝絕對不會對自己兒子下狠手。 這是馬皇后對大明帝國最后的守護。 太醫院院判大人和諸位太醫逃過劫難,先是一愣,而后齊齊大哭,“皇后娘娘!” 這是妻子最后的遺愿,洪武帝捏了捏拳頭,忍住將太醫院的太醫全部砍頭,送去陪葬的念頭,罵道:“還不快滾!好好醫治太子,將功折罪,否則朕活剝了你們的皮!” 除了身懷六甲的馬氏和徐妙儀在家里養胎,其他皇室成員都親眼見到太醫院逃過了滅頂之災。秦王妃王音奴穿著一身重孝站在角落,寬大的緇麻袍袖里,藏著一封密信。 作者有話要說: 今天雙更,一口氣寫完鄧銘的作大死 ☆、第254章 鴛鴦□□ 雞鳴山燕王府行宮。 王音奴將密信交給了徐妙儀。徐妙儀打開一看,“字跡雖然是周王的,但老五我是知道的,他娶了馮氏之后就不會糾纏你了,這封信必有蹊蹺?!?/br> 王音奴點點頭,“我進宮哭靈的時候,是一個面生的小內侍塞給我的。周王他生性純良,即使想要見我,也不會這樣鬼鬼祟祟的,假以人手,何況他從來不愿讓我涉險,何以半夜約我在雞鳴寺見面呢?可能又是鄧側妃興風作浪,覺得我快要回□□了,干脆放手一搏,污蔑我的清白?!?/br> 徐妙儀想了想,說道:“八成是鄧銘,不過東宮也有嫌疑。你和周王畢竟是叔嫂,又有過一段孽緣,瓜田李下的,隨便一點風言風語就能中傷你們,到時候一盆臟水潑過來,你們即使躲過去了,也會看得惡心。不如將計就計,給鄧銘一個教訓,讓她永遠不敢再動你?!?/br> 王音奴說道:“一切由你安排,我聽候差遣便是?!?/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