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節
徐妙儀掉進黝黑的地窖里,索性下面鋪著柔軟的稻草,跌下來并沒傷著身體,她抬起頭猶如井底之蛙似的看著圓形的天空,瞥見蓋上地窖機關的大漢是熟人——承恩伯王金剛,王音奴的二哥! 北元丞相王保保有一弟一妹,二弟脫因帖木兒,小名耐驢,漢名叫做王金剛,去年投降大明,朱元璋為了懷柔最棘手的對手王保保,對王金剛十分優待,先是封了千戶,賜給金銀田地豪宅,王金剛后來做主將親meimei王音奴嫁給二皇子秦王朱樉,朱元璋更加厚待王金剛,封了他為一等承恩伯。 王金剛剛開始投降大明時,不少人覺得他是詐降,但是當他做主同意朱元璋賜婚王音奴和秦王,并且還屢屢寫信勸降哥哥王保保和舊日元朝同僚們,大家都以為王金剛是真心投降大明,愿意做大明順臣。 可是王金剛今日此舉,證明他是詐降,以前嫁親妹也好,勸降北元官員也罷,都只是假象,王金剛在大明厚顏無恥的當叛徒,其實是忍辱負重,接應被俘虜的北元世子買的里八刺而已。 徐妙儀不禁暗中佩服王金剛:此人看似是個貪慕虛榮富貴的傻大個,其實心思深沉縝密,叛徒的偽裝欺瞞了所有人,包括多疑的朱元璋。如今陰溝翻船載到他手里,不冤。 地窖一片黑暗,也不知過了多久,買的里八刺打開密室暗門,舉著蠟燭,提著食盒進來,“餓了吧,市井吃食粗陋,委屈徐大小姐了,你先墊一墊,等隨我回到北元,定奉你為上賓好好招待?!?/br> 好女不吃眼前虧,徐妙儀已經餓的快沒力氣,她吃下兩塊梅菜rou燒餅,喝了半壺茶水,恢復了精力,微弱的燭光下,臉色陰晴不定:“昨晚是你建議我們躲在這個柴房,我看只是普通民居,從庭院晾曬的衣服來看,是一對夫妻帶著稚兒幼女住在這里,就沒起防備之心。加上外面風聲鶴唳,敵我難辨,就同意藏身于此,沒想到這里是你們北元的暗樁,民居夫妻是北元jian細,在承恩伯手下做事,果然瘦死駱駝比馬大,我小看你們了?!?/br> 買的里八刺厚著臉皮湊過去坐在徐妙儀身邊,“呵呵,我確實存心挑選了這座民居,留下暗號和脫因帖木兒接頭。不過我發誓,昨晚下藥的絕對是別人做的,我的侍衛侍女都死了,現在全城戒嚴,都在尋找我們?!?/br> 徐妙儀往旁邊挪了挪,“滾,離我遠一點?!?/br> 可惜了,昨晚為了逃出酒樓,她使出了身上所有的防身的兵器,袖箭和佛珠等物也在游水時丟失,她身無長物,無法對付狡詐的買的里八刺。 買的里八刺狡辯道:“對不起,唐突佳人本非我意,可能是昨晚藥性未消,我情不自禁——你要做什么?” 徐妙儀反客為主,突然朝著買的里八刺咽喉抓去,買的里八刺早有戒備,靈活的避開了。 突然襲擊失敗,徐妙儀靈機一動,掩飾的說道“沒什么,我就是想提醒你,以后遇到這種下三濫下藥的招數,不要總是想著委屈女人當解藥,這個借口太爛了。其實春/藥的解藥就在你自己手里?!?/br> 買的里八刺一怔,攤了攤手,“那里有?” 徐妙儀鄙夷的看著他,說道:“男人天生有左手右手兩個五姑娘,癢癢撓似的不求人?!?/br> 買的里八刺難得臉紅了,“你你你!堂堂世家千金,如何說得出這等——這等污言穢語!” 徐妙儀白了他一眼,“我在市井行醫十年,在軍營當軍醫兩年,男人什么沒見過,什么葷段子沒聽過?不過是教你知道,別總是想用這些小招數調戲我,我不高興了,你都別想好過?!?/br> 調戲不成,反被調戲的買的里八刺沒撈著便宜,這個被困的徐妙儀不哭不鬧,也不大罵他陰險狡詐,總之不做任何無用的口舌和徒勞掙扎,靜靜的坐在那里,好像一只伺機而動的孤狼,默默的養精蓄銳,等待時機——和他在大明當質子的表現幾乎一模一樣。 買的里八刺頓時有種惺惺相惜之感,這樣的人,才是值得尊敬的對手,才是他一心想要征服的對手。 徐妙儀不吃這套,強撩計劃失敗。買的里八刺決定改變策略,施展美男計,俘獲對手,他笑容溫和,一副人畜無害的樣子:“待會脫因帖木兒要帶我們離開,為了以防萬一,還請你喝下這杯酒,美美補個眠就出城了?!?/br> 看樣子不喝就要被灌藥,徐妙儀接過酒杯,一飲而盡,亮出了杯底。買的里八刺接過空杯,提著食盒敲了敲密室門。 徐妙儀側身過去,在衣袖的掩飾下吐出了酒水。買的里八剌突然回頭笑道:“對付徐大小姐這樣的人物,我豈敢掉以輕心?待會有助眠的迷煙送上,以防萬一?!?/br> 密室門轟然關上,從門縫里涌來帶著花香味的煙霧,徐妙儀可以不喝酒,但不能憋著不呼吸,一盞茶時間后,她就被煙霧放倒了…… 承恩伯王金剛的馬車在聚寶門被五城兵馬司的人攔住,前面家丁拿出了名帖,守門的小旗見是伯爵府出行,面上陪著笑臉,卻牢牢攔住了去路,說道:“今日戒嚴,上頭命我們逐一搜查,不準敷衍,否則人頭落地,還請承恩伯屈尊下馬車,我們的人很快就搜完放行?!?/br> 承恩伯是出了名的好脾氣,招降的這些北元官員中,他是最配合大明的降臣。王金剛人如其名,長的五大三粗,舉止卻是彬彬有禮,連洪武帝都夸贊他的禮儀,聞言要搜馬車,王金剛并不生氣,配合的下了馬車。 四個兵士上車搜查,看門的小旗問道:“敢問伯爺今日出行所為何事?” 一旁家丁呵斥道:“區區一個小旗,敢質問我家伯爺?!?/br> “不要緊,這位小旗也是奉命行事,莫要為難他?!蓖踅饎傉f道:“久聞中都鳳陽是風水寶地,大明起源于此,本伯爺前幾日和皇上說過,想去看看龍興之地,皇上允過了,看黃歷今日利出行,就驅車前往鳳陽?!?/br> 王金剛身為降臣,自投降之后就深得朱元璋信任,關鍵在于他十分聽話,不僅將親meimei送來和親,寫信勸降北元朝臣,而且只要出金陵城,他必然主動先請求朱元璋同意才出門,小心謹慎,所以誰都沒有防著他。 士兵搜完馬車,連隨行的箱籠都打開翻檢了,一無所獲,小旗命人搬開柵欄放行。馬車出了聚寶門,行到金陵郊外的菊花臺附近停下,誠意伯打開馬車頂上的暗門,買的里八刺抱著還在昏睡的徐妙儀跳下來。 “幸虧是初秋,若是夏天,藏在那么狹小的地方還不得憋死?!辟I的里八刺松了松筋骨。王金剛遞給買的里八刺一套衣服,說道:“換上吧,前面或許還有關卡,不能大意?!?/br> 這是一套侍女的服裝,買的里八剌祖母和母親都是絕世大美女,他穿上女裝,梳起了雙環髻,豎領褙子遮住了喉結,將英氣的劍眉剃成了柔和的柳葉眉,看上去就是一個貌美大丫鬟的模樣。 眉如遠山青黛,唇如紅梅初綻。如此容顏,看得王金剛都是一怔,將胭脂收了回去,“看來世子用不上這個了?!?/br> 穿上了女裝,買的里八刺并不以為恥,反而得意洋洋的照著鏡子問道:“我與徐妙儀孰美?” 王金剛顯然很了解世子sao包的秉性,說道:“君美甚?!?/br> 這時徐妙儀在榻上翻了個身,嘴里發出幾句模糊的夢囈。王金剛看了看腰間的西洋懷表,說道:“怕是要醒了,她是我們重要的人質,要好好守著她?!?/br> 言罷,王金剛拿出一個藥丸用黃酒化開,要喂給徐妙儀。買的里八刺接過藥盞,說道:“我親自來——這是什么藥,對身體可有損傷?” 王金剛說道:“不敢傷到徐大小姐,只是讓她渾身無力,逃跑不能罷了?!?/br> 買的里八剌笑道:“真是好東西啊,可以和玫瑰花在一起,又不用擔心被她刺傷?!?/br> “不過?!辟I的里八剌看著徐妙儀的睡顏,說道:“玫瑰要是沒有刺,就不是玫瑰花了……” ☆、第120章 燕王心機 承恩伯王金剛長著張飛的容貌,卻藏著一顆諸葛軍師的心。 鳳陽之行,一路上打著全幅的伯爵儀仗,銅鑼開道,排場了得,招搖前行,沿路驛臣縣官們紛紛設宴款待迎接,王金剛欣然赴宴,甚少推卻,并不趕路。 王金剛宴席上對洪武帝各種歌功頌德,雖然背后不少人鄙視他這個降臣,但也不得不佩服這位伯爵舌燦蓮花的功夫,難怪洪武帝會如此寵信他。 王金剛不緊不慢的前進,沒有絲毫的疑點,連朱棣都被蒙騙了,沒有懷疑到他一路上帶著買的里八刺和徐妙儀。 王金剛尚且如此,就更沒有人懷疑到鄧銘鄧鋌這對始作俑者頭上了!誰會想到鄧銘居然因為徐妙儀堅持不肯給她接生這等小事,就記恨在心,想出下藥的法子侮辱妙儀,借此想毀掉她一生??! 鄧鋌甚至膽大妄為到了借北元世子之手,挑撥大明和北元兩國關系的伎倆,視人命和平如糞土,只為逼迫秦王妃王音奴讓位,滿足兄妹兩人的私欲。 兩個暗中的兇手都藏得如此之深,并不按常理出牌,結果當然是任憑金陵眾人跑斷腿都一無所獲。 北元世子失蹤,使節們在四夷館撒潑要人,賊喊捉賊,朱棣命人將四夷館圍的水泄不通,整個使團都被扣下。 兩國交戰,不斬來使,何況大明和北元目前處于休戰狀態。使團打不得罵不得,更殺不得,朱棣命人好吃好喝的伺候,使節優厚的待遇不變——唯獨不準睡覺! 平均五個燕王府府兵“伺候”一個使節,只要對方閉眼超過一盞茶時間,立馬就強行叫醒,各種提神的茶水甚至珍貴的冰塊管夠,府兵們態度也都很恭敬,使節困的時候,輪流上去幫忙聊天解困,從今日心情如何,想要吃些什么,到你家中老母身體好不好等等。只是幾個話題過后,就立馬例行問常規問題:“你來大明真實目的是什么?” “背后的支持者是誰?” “北元世子在那里?” …… 不管對方是否有回應,燕王府府兵們都不厭其煩的問,如此反復循環,剛開始北元使節們以為是兒戲,嗤之以鼻??傻搅说谌?,已經有使節受不住精神的摧殘,開始道出實話了,各種北元宮廷朝野的黑料猛料陳出不窮:“宣光帝繼位后身體不好,已經病了好幾場。世子遲遲不歸,儲位不定,奇太后擔心后繼無人,為子嗣考慮,挑選易男相的女子進宮。權皇后擔心有了其他皇子后,在大明當人質的世子淪為棄子,不滿太后的選秀之舉,婆媳生了間隙,暗斗不止,大元宮廷血雨腥風……” “我奉太后密令,試探世子對祖國和黃金家族的忠誠,倘若世子已經屈服大明國力之下,淪為附庸,當顧全大局,斷臂求生……” 不愧為把持過大元末年朝政的奇女子,為了延續自己對皇權的控制,不惜犧牲親孫。 “太后從蒙古衛拉特部落選的女子已經生下皇子,封了嬪位。衛拉特部落首領馬哈木給了我兩百頭牛和一個草場,暗示我來大明除掉世子……不不!不是我!我沒那個本事對世子動手,也沒有那個膽子,不過是做做樣子而已?!?/br> 關系到軍國大事,朱棣將這些都回稟了朱元璋。朱元璋沉吟片刻,說道:“連一個小小的使團都各懷鬼胎,并不同心同德,可見北元朝野上下人心渙散,黃金家族氣數已盡?!?/br> 朱棣說道:“當場就有使節倒戈投降,說回去帶著家眷和親友一起投大明,連帶北元的各種機密情報一并托盤脫出,可見父皇這一年對北元懷柔招降的策略確實有效。他們已經從內部開始亂起來了,不僅是黃金家族,整個北元,包括蒙古部落很快也會土崩瓦解?!?/br> 朱元璋點點頭,略有欣慰之色,“你做的很好,這些情報對大明至關重要?!?/br> 朱元璋奪了朱棣宗人府右宗令的位置給了三皇子,見四兒子無所事事,便暫由他和新成立的錦衣衛一起查北元世子失蹤案。 只是如今聽到父皇的夸獎,朱棣心中毫無成就感,他擔心徐妙儀的安危,但又不好在父皇面前顯示出來,只得婉言說道:“北元世子去年曾經設計綁架了五弟為人質,借此逃出大明,幸而有徐家大小姐相助,五弟才安然無恙。如今徐大小姐和北元世子同時失蹤,很可能是被世子綁架了,一來有報復的意思,二來以此為把柄,威脅大明?!?/br> 朱元璋搖搖頭,說道:“如今下定論尚且還早,買的里八刺不是這等行事魯莽簡單之人。其實如果是世子綁走了徐妙儀倒好說,我們封鎖邊關,一路上嚴加搜索,總會找到蛛絲馬跡將其尋回,朕擔心的連世子也被人綁架甚至謀害,我們白白失去一枚制衡北元的棋子?!?/br> 見朱元璋閉口不提徐妙儀的安危,注意力全在北元世子身上,朱棣暗暗有些心寒:妙儀救過五弟,還在城墻上護駕有功——哪怕看在魏國公的面子上,也不該對妙儀不管不問啊…… 正思忖著,朱元璋說道:“魏國公是大明第一功臣,你要好好安撫,千萬不可怠慢,徐妙儀能救則救,若實在不能——” 朱元璋遲疑片刻,說道:“無論國事家事,定當以大局為重,不得徇私。朕一直以此為戒,魏國公是忠臣,他知道該如何取舍?!?/br> 言下之意,就是以保住買的里八刺為主要任務,徐妙儀的安危并不重要。朱棣心中很震驚,暗想倘若去年買的里八刺成功綁架了弟弟,恐怕父皇也會選擇犧牲朱橚…… 朱棣只覺得心中涼透,說道:“魏國公每日幾次派人到燕王府和錦衣衛問消息,徐增壽干脆住在燕王府不肯走了,徐家父子對徐妙儀十分牽掛,倘若她真出事了,徐家恐怕不好安撫,兒臣覺得徐大小姐的安危也很重要——” 朱元璋打斷道:“這個徐妙儀確實有幾分本事,可是她固執己見,冥頑不靈,執意干涉謝再興案,堂堂千金大小姐,居然半夜私會北元世子,她到底要做什么?我看她混跡市井多年,早已不知什么是規矩、什么是女子本分。希望這一次她能吃一塹,長一智,莫要再給家族和國家添亂了?!?/br> 徐妙儀在酒樓私會買的里八刺,是毛驤告訴朱元璋的。無論兩人見面的目的是什么,孤男寡女半夜相見,畢竟不光彩。 朱棣忍不住為徐妙儀解釋道:“北元世子十分狡詐,他定利用徐大小姐急著尋找謝再興案的弱點,將她引出家門,說起來錯還是在買的里八刺居心不良?!?/br> 朱元璋不滿的說道:“女子未嫁從父,她是徐家的女兒,為何總是和謝家往事糾纏不清?謝再興案雖然迷霧重重,但是當年謝再興叛變之后,親自帶著張士誠的軍隊來攻打我們!戰場上人人都看見了,這還能有假?” “不管欒鳳夫妻之死有多少疑問,包括有人暗中攔截她查案的線索,甚至放火燒她,背后之人確實可惡,朕已經命錦衣衛盯著了,絕不會善罷甘休。但是這些難道能夠改變謝再興謀反的事實?朕當年如此信任謝再興,和他結為兒女親家。還撮合他女兒和魏國公的婚事,對謝家待遇優厚,可偏偏是謝再興背叛了朕,謝家死有余辜!” 說道最后朱元璋明顯動氣了,他想起當年的四面楚歌艱難,不禁感慨道:“朕和陳友諒決一死戰的時候,謝再興在背后捅刀子,若不是朕洪福齊天,絕處逢生,休有今日大明萬里江山,國破家亡,覆巢之下焉有安卵?那時候你也才八歲,恐怕難逃一死。這才過了幾年安穩日子,就忘記當年的艱難了?” 朱棣忙說道:“兒臣不敢忘,兒臣永遠都記得母后帶著我們逃亡遷移,舟車勞頓的歲月,五弟在路上生病了,身體如火炭般guntang,那時候又找不到藥物,五弟差點沒熬住,那時候兒臣就發誓,要快點強大起來,幫助父親平定江山,永遠不要再過那種顛沛流離的日子?!?/br> 朱元璋問道:“既然如此,你為何還幫著徐妙儀查謝再興案?” 在這種時候,朱棣當然不能說出真相,他解釋說道:“因為兒臣覺得徐妙儀是個重情義之人。當年她效仿花木蘭替兄從軍,在北伐軍里當軍醫,為的是成全義兄一家團圓?;氐叫旒液?,得知當年外祖父和母親的慘死,她自覺不能白白享受富貴,便決心查清十年前的舊案,兒臣見她一片赤子之心,有情有義,難得可貴,何況查清謝再興案,對父皇肅清朝綱也有好處,所以兒臣為她提供了一些幫助?!?/br> 不知不覺中,對父親絕對服從的朱棣已經開始說謊了。 朱元璋問道:“錦衣衛已經在查了,難道你覺得朕的心腹軍隊比不過一個徐妙儀?” “錦衣衛是父皇挑選的精銳,當然比徐妙儀強多了,但是在謝再興案上,錦衣衛并不占優勢?!敝扉Υ鹑缌?,說道:“父皇經常教導兒臣,要多看事實,而非人們的口舌。而現在的事實是謝再興案關鍵線索幾乎都是徐妙儀找出來的,錦衣衛收效甚微。兒臣對她提供幫助,其實也是一種監督,隨時將她知道的消息暗中告訴錦衣衛和父皇?!?/br> 朱元璋蹙眉說道:“豈有此理,率土之濱莫非王臣,難道徐妙儀要執意瞞著朕不成?!?/br> 朱棣說道:“此女幼年經歷巨變,性格多疑偏執,不過她確實有過人的才華,立下不少功勞,要掌握一柄劍,最好是順勢而為捏著劍柄,而不是硬碰硬把著鋒利的劍刃?!?/br> 聽兒子的話好像有道理,朱元璋這才改口說道:“好吧,在保住北元世子的前提下,盡量保護徐妙儀的安全。留她的命可以勾出幕后真兇。一想到這些人有本事在朕的眼皮子底下做出這些事情,朕就寢食難安啊,這些人八成就是朝中大員,到底是誰呢?朕一定要把他揪出來!” 朱棣從皇宮回到燕王府,他的府邸其實還沒竣工,只建了一半,本來想找個合適的機會將內宅的房舍、池塘,景觀等圖紙的樣式給徐妙儀看,要她親自挑選喜歡的,以此來再次表白心跡,心想她一定是歡喜的,可是她卻不見了…… 徐增壽已經賴在燕王府住下不肯走,見朱棣回來,忙跑過去問道:“怎么樣?有消息了沒?我meimei在哪里……” 朱棣置若罔聞,他回想起今日和父皇在御書房的一番問答,不知不覺中,本該父子坦率無間的對話,已經用上了揣摩應變的君臣之計,可是為了徐妙儀的安危,這一切都值得。 ☆、第121章 英雄末路 金陵城外,莫愁湖,魏國公徐家別苑。這里本是皇家園林,皇室消暑納涼之地。洪武帝將這座風景優美的園林賜給了徐達。 觀棋樓上,魏國公徐達和曹國公李文忠對飲,兩人都是曠世名將,善豪飲,很快一壇花雕酒就見頂了。 李文忠看著莫愁湖的景致,這里最美的時候是盛夏,湖中蓮葉蓮花遮天蔽目般,格外熱鬧,如今到了初秋,雨滴敲打著殘荷,柔弱的花瓣在風雨中搖擺,花自飄零水自流。 李文忠說道:“聽聞皇上和你在這座樓里下棋,你用棋子走出了‘萬歲’二字,皇上龍顏大悅,便將這座園林賜給你?!?/br> 都說外甥像舅,李文忠大頭圓臉,鳳目細眉,和朱元璋相貌相似,只是身形更為魁梧,有種猛將不怒自威之感。相比李文忠的氣質而言,大明戰功最多的徐達顯得內斂含蓄。 徐達坦言說道:“其實是謠傳罷了,你我相識多年,還不知我有幾兩墨水?棋藝我只是略知一二,哪里有本事用棋子布局萬歲二字。是皇上體恤我們這些老臣,多加照顧而已?!?/br> 李文忠面有惆悵之色,“這事常遇春生前告訴我的,他很羨慕這個園子,說等北伐回來,一定要來觀棋閣長嘆痛飲??上覀冞@些武將,他最年輕,也走的最早,天妒英才啊?!?/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