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節
“什么!”徐增壽如遭雷劈似的,“爹爹,我沒聽錯吧。我一個武將后代,去國子監干什么?聽說國子監很嚴格的,關在里頭讀書,只準帶一個書童伺候。每半月才放一次旬假??!” 徐達虎目圓睜,“這時候想起自己是武將之子了?趕緊給我滾去國子監去!這是皇上剛下的恩典,給每個有爵位的武將之家一個國子監監生的名額。你大哥要在營地練兵,準備出征,家中只有你一個男丁,你若不去,豈不是辜負了皇上的恩典?” 徐增壽叫道:“我不去!大meimei可以女扮男裝,頂替我的姓名。反正她以前也替兄從軍過?!?/br> “混賬東西!”徐達罵道:“這次去國子監讀書,各個家族都派出了子弟當監生。他們誰不認識你?豈能讓你meimei哄騙過關?少啰嗦,趕緊給我滾去讀書1 國子監是一國最高的學府。洪武帝頒布的新旨意,伯爵以上的武官,二品以上的文官,都可以恩蔭一子為監生,免試入國子監讀書。 大明新建的國子監位處雞鳴山腳下,四周一片荒蕪,全是軍營和軍隊的屯田,背后是正在興建的皇陵、太廟,連整個街坊都叫做英靈坊,可見這里是何等的荒涼。 洪武帝覺得讀書要靜心、要專心,所以將國子監建在這里。這可苦了習慣花天酒地的豪門公子。昨天還在浪跡在秦淮河無邊的風月中,今天就要面對夫子們古板的面龐。 開平王府常家派來讀書的是三爺常森。常森也渾身都不情不愿,唯一的安慰就是好朋友徐增壽也在這里。 朋友相見,徐增壽欲哭無淚,“蒼天??!到底是誰出的餿主意??!” 常森畢竟是太子的小舅子,消息靈通,低聲道:“聽說是燕王朱棣的提議?!?/br> 徐增壽嗅到了一絲陰謀的味道。 解決掉了徐增壽這個跟屁蟲,終于可以和喜歡的人單獨相處了。朱棣神清氣爽,想著夏天到了,可以帶著徐妙儀去游湖賞新荷,說不定有訴衷情的機會呢。 可是緊接著麻煩找上門了。 北元世子買的里八刺來到宗人府,對右宗令朱棣拱了拱手,說道:“聽說貴國信奉法制,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不知是真是假?” 買的里八刺年紀雖小,但極有城府,哪怕在策劃綁架周王朱橚逃脫時,也掛著一張平靜如水的臉,喜怒不行于色。 今日神情肅穆,眉宇間似乎帶著遮掩不去的憤怒之氣。出了什么事?既然找到宗人府,那么犯事之人肯定和皇族有關系。 父皇下令,要禮遇北元世子,任何人都不得折辱了他,朱棣問道:“不知是那位皇弟和世子有了誤會?” 買的里八刺冷笑道:“我和幾位庶母跟隨曹國公來到大明,都是大明的座上賓客??墒悄銈兓首宓娜藚s像對待娼妓那樣侮辱我的庶母!jian辱賓客,就是你們大明的待客之道嗎?” 曹國公李文忠北伐時俘虜了世子,同時還有宣光帝的一群嬪妃,論輩分,買的里八刺要稱呼這群女人為庶母。 這下出大事了!朱棣神情一肅,“何人所為?” 買的里八刺說道:“鄭國公常茂!” 鄭國公常茂、已故開平王常遇春的長子、太子妃的親哥哥。 ☆、第86章 煽風點火 曹國公李文忠將這群北元嬪妃俘虜到了金陵后,她們被圈禁在平倉巷里。北元宣光帝早就放棄營救這些昔日的枕邊人了,棄之如敝履。所以在洪武帝看來,她們并沒有什么利用的價值,就關在平倉巷里,平時縫軍衣、軍靴做工,幾乎要被人遺忘了。 猛然傳出鄭國公常茂jian污北元嬪妃,這群女人所在的平倉巷頓時成為了眾人矚目之地。朱棣得知此事后,首先是安慰了買的里八刺,然后封鎖消息,將此事緊急上報了洪武帝。 北元嬪妃的地位和官奴差不多,若是尋常女子,很可能會淪為營妓,無人在乎她們的死活。平倉巷里多是軍營,這群女人被輕薄了也并不是什么稀罕事,更不會慎重其事的傳到洪武帝那里。 但牽扯到常茂身上就不同了。因為常遇春去年剛去世,其子常茂還在孝期,孝期行yin是大不孝,會被御史彈劾罷官的。別說是jian污女子了,就連和家里的妻妾同房都得偷偷摸摸的,若是在三年孝期里生個孩子出來,常家的爵位也是丟定了。 忠孝節義,不孝意味著不忠,無論文臣還是武將,一旦被認定孝期行yin,就基本斷絕了仕途,連整個家族都會蒙羞。 常茂當然不認賬了,對朱棣說道:“燕王殿下,我父剛剛離世,我發誓平定北元,為父親報仇雪恨,怎么可能做出這種丑事,定是那婦人構陷與我!我沒做過!大不了與那婦人當面對質!” 常茂的相貌脾氣神似其父親常遇春,身高魁偉,不怒自威,發起怒來更是兇神惡煞般,儼然間有父親殺將時的影子。 朱棣也覺得常茂干不出這等事情來——哪怕做出來,也會滅口清理干凈了,怎么可能被北元世子知曉,捅到了宗人府這里! 朱棣抬了抬手,“鄭國公,那女子已經自盡了,留下血書一封,還有你的兵器禹王槊作證?!?/br> 禹王槊是一種十分沉重的兵器,像常茂這種力大無窮的壯漢才能使用。其實就是一根鐵棒,鐵棒前段是一只豎起大拇指的拳頭。傳說大禹治水時用的就是此物,所以叫做禹王槊。 常茂這根禹王槊長一尺八丈,是純鐵鍛造而成,異常沉重,最適合在馬上交鋒,普通男子連提都提不起來,已經成為了常茂標志性的兵器。 “禹王槊?”常茂猛地搖頭,“不可能,我的禹王槊在家中祠堂兵器架上擱著,怎么可能到了那婦人手中?” 朱棣臂力也不弱,他單手將一根禹王槊拋出來,“是不是這根?” 常茂接過禹王槊,仔細看著棍子地步篆刻的標記,刻著“茂大爺”三個字,他兒時就自稱茂大爺,私章兵器上也都是這三個字。不僅僅是字跡是一樣的,從常茂跟著父親上戰場開始,禹王槊就一直陪伴著他,至少有百余人死在棍下,被鮮血淬煉過的肅殺之氣是偽造不來的。 這就是他的禹王槊,本該放在家中祠堂的禹王槊。 常茂緊緊握著鐵棍子,說道:“這是惡毒的連環計,有人刻意誣陷栽贓我。我要見皇上?!?/br> 朱棣說道:“那婦人割脈自盡,肚子已經顯懷了,你的禹王槊就在她的懷中——” “不是我!”常茂大聲打斷道,雙目赤紅,“父親尸骨未寒,我不會做出這種禽獸不如之事!難道你們相信那些北元俘虜挑撥離間的污蔑謊言?不信我這個為國殺敵大明軍人的解釋?” “鄭國公,你莫要沖動。我剛才說的都是事實。血書,婦人一尸兩命,包括你的禹王槊,所有的證據都指向了你。不過——”朱棣說道:“父皇說了,男人做大事,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四項都不能少了。出現這種事情,至少說明你在修身和齊家上有了差錯,你若平日不好美色,大明這么多的將軍,誹謗如何非要針對你一人?你若嚴謹治家,手中兵器禹王槊為何被人從家中祠堂盜出,落在北元女俘手中?” 朱棣連連逼問,常茂啞口無言,心中稍定:至少皇上相信他是清白的。 常茂跪地說道:“臣知錯了。請皇上降罪?!背C簧?,他明白皇上是打算大事化小,小事化無了。 朱棣說道:“父皇命你即日起領兵去云南,平定邊陲之亂。戴罪立功?!?/br> 常茂說道:“末將領命!定不負皇恩!” 常茂八成是被人暗算了,常家從開平王常遇春開始,個個都不擅長政治斗爭,只在戰場上如魚得水。 常家三個兒子都是洪武帝賜名,甚至封了常家女為太子妃,可見對常家的看重和信任。區區一個北元女俘之死,是無法撼動常茂在洪武帝心中的地位。 洪武帝命常茂去西南邊關平亂,明地里是懲戒,暗地里是保護,讓他遠離政治斗爭。 常遇春以前有殺將之名,遇到堅持不降者,城破之后,他會毫無留情的屠城,因此殺人如麻,雖頗得洪武帝寵信,但在朝中一直風評不佳。 如今朝中多有元朝和明教其他勢力的降臣,他們有親朋好友死于常遇春之手,再加上最近頗為得勢的東宮呂側妃娘家…… 如此一來,朝中至少有一半的官員涉嫌設計陷害常遇春之子常茂。想要一一查證,難如登天。 洪武帝朱筆一揮,北元女俘全部斃命,其他知情人死的死,封口的封口,好像一塊石頭扔進了深潭,只激發了一圈圈微小的漣漪后就消失了。甚至連徐妙儀都不知道此事。 金陵城,正在興建的靖江王府。靖江王朱守謙和北元世子買的里八刺在湖心小亭里喝酒賞荷。 “所以……她們都死了?!辟I的里八刺將新煮的荷花酒一飲而盡,淡淡的說道:“老實說,我很討厭這些女人,她們臉上永遠都掛著虛偽討好的笑容,明地里在我母后面前畢恭畢敬,暗地里各種中傷詛咒??墒钦勊齻兌妓懒?,我心里卻并不痛快?!?/br> 朱守謙冷冷道:“和我說這些做什么?她們是生是死,與我何干?” 買的里八刺嘆道:“兔死狐悲啊?!?/br> 朱守謙冷笑道:“放心,你是北元世子,連犯下綁架五皇叔這種罪行,皇上都放過你了,區區一個北元女俘污蔑鄭國公之事,根本不能傷你分毫?!?/br> 買的里八刺抬頭問道:“你覺得是我設計陷害了鄭國公?” “我已經看透你這種人了。黃金家族都是狼一樣的性格,要么蟄伏不出,一旦找到機會,就沖過去撕咬命脈咽喉——上一次你和北元郡主設套綁架五皇叔,要不是我的表妹出手揭穿,多半就成功了。但這一次……”朱守謙呵呵笑道:“不見兔子不撒鷹,若沒有足夠理由和利益,你絕對不會輕易動手的。所以此事的主使絕對不是你。是有人借著你的手陷害鄭國公,并且想把此事鬧大了,讓常家名譽掃地?!?/br> 買的里八刺冷哼一聲,“你是個明白人,可惜常森那小子不聽我解釋,非說我陷害他大哥,若不是徐增壽和李景隆拉著他,他就要沖過來打我了?!?/br> 朱守謙說道:“常森不傻,他只是在氣頭上而已,等靜下心來細想時,就曉得你也不過是被人手中的棋子罷了。其實你若想順了背后之人的意思,把事情鬧大,何必去燕王的宗人府那里告狀呢?宗人府管的是皇族的事情,最隱蔽不過的一個衙門。想要鬧大,去應天府衙門、或者去兵部、刑部、或者干脆去最討厭勛貴、整天挑事的御史臺告狀即可?!?/br> 買的里八刺拍了拍朱守謙的肩膀,“你真是我的知己??!” 其實買的里八刺也明白自己和這些北元嬪妃被人利用了。但是父皇的女人慘死,他不能視而不見,當做什么都不知道。所以他找上了宗人府的燕王朱棣交涉,也是存心想遮掩此事。 只是沒想到洪武帝出手如此干脆,所有的北元嬪妃全都滅口,遮掩這樁丑聞。 朱守謙將買的里八刺的手挪開,說道:“我膽小,不敢成為你的知己——有了五皇叔前車之鑒,誰敢和你深交,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呢?!?/br> 買的里八刺臉皮忒厚,也不臉紅,“那你為何要在新居接待我,聽我嘮叨這么久呢?” 朱守謙瞪了他一眼,說道:“好了,送客?!?/br> 買的里八刺直視著朱守謙的雙眼,“是因為寂寞、是因為你尷尬的處境和我相似吧?!?/br> 朱守謙頓了頓,說道:“你我都是皇上封的郡王,這大明也只有我們兩個郡王?!?/br> 買的里八刺低聲問道:“你父親當年被污蔑謀反,皇上根本不聽你父親的解釋,將他圈禁,使得你父親憂憤而死,你母親也追隨而去,你一夜之間淪為孤兒,在皇宮里日夜煎熬?!?/br> “如今鄭國公常茂被污蔑jian污我朝嬪妃,孝期行yin,大不孝之罪,皇上卻對鄭國公深信不疑,替他百般遮掩,甚至給他戴罪立功的機會——靖江王,我替你鳴不平??!” 朱守謙一副無所謂的樣子,“世子,自打你被俘以來,幾乎每次見面,你都見縫插針的挑唆我和皇伯父的關系,你不累嗎?我耳朵都累了?!?/br> 買的里八刺呵呵笑道:“當年你幾個皇叔年紀還小,不堪擔當大任。而你父親正當壯年,文武雙全,能和文臣吟詩作賦,也能上馬打仗。當年洪都保衛戰,你父親幾萬人對抗陳友諒六十萬大軍,一戰成名天下聞。無論文臣還是武將都心服口服,極得人心。所以你父親謀反被害,真的疑點重重,八成是被人構陷。而構陷之人,不用我細說,你也猜得到是誰?!?/br> 提到父親之死,朱守謙眉眼間開始出現陰狠的戾氣。 買的里八刺又開始煽風點火了,說道:“朱守謙,人心思變啊,天下事,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你的生死榮辱只在皇上一念之間。你小時候還好,對皇上而言,沒有任何威脅之力,好好養著你,還能體現皇上宅心仁厚。而如今你長大了,即將開府單住,羽翼漸豐,哪怕一直裝孫子龜縮不出,按照那位多疑的脾氣性格,你真的就能在郡王的位置安享富貴?” ☆、第87章 說者有意 買的里八刺一席話,聽得靖江王朱守謙在初夏的天氣里感受到了陰冷的寒意。 都說洪武帝不計前嫌,對他多么寬厚仁愛,可是朱守謙這幾年在皇宮里吃了不少暗虧,也聽了不少冷嘲暗諷。 平心而論,皇叔祖母馬皇后對他是極好的。但話又說回來,馬皇后對誰不好呢?皇宮那么多的皇叔,生母身份各異,不同貴賤,她也是一視同仁,從不偏頗任何人,賞罰分明。 馬皇后只是盡一個嫡母和叔祖母的本分和責任罷了。她最終要聽丈夫洪武帝的意思。 一種莫名的危機感和孤獨感油然而生。朱守謙看著自己正在興建的靖江郡王府,腳下踏著湖心小亭的竹板,卻有一種大廈將傾,身處風浪中搖擺的小船之感。 送走了買的里八刺,朱守謙去了大功坊徐府街瞻園找表妹徐妙儀,事到如今,他只能對表妹坦述心事,紓解壓力了。 徐府瞻園,魏國公徐達在朝堂、世子徐祖輝在軍營練兵、二爺徐增壽被“發配”國子監讀書了、女主人世子妃陳氏“臥病在床”。 二小姐徐妙清在屏風后面待客,說道:“大姐今日一早出門了,此時還沒回家?!毙烀顑x和徐達校場比試后,贏得了出門的自由,儼然成了特例,大嫂陳氏都無可奈何,連連說道“成何體統,成何體統!”,便再次被氣倒了。 朱守謙知道這個流落民間的表妹在深宅大院是坐不住的,倒也不奇怪,告辭說道:“我明日再來?!?/br> 朱守謙行到前廳花園處,古靈精怪,一團孩子氣的四小姐徐妙錦穿著男童的衣服猛地跳出來說道:“表哥,我知道大jiejie去哪里了,帶你去找她呀?” 瞻園只有徐妙儀是嫡出,其余皆是妾室庶出,要稱呼亡故的謝氏為母,徐妙錦叫朱守謙表哥也理所應當。 徐妙錦年紀尚幼,天真可愛,平日里和朱守謙說幾句玩笑話,兩人關系一向是不錯的。 見到徐妙錦,朱守謙眼里也有了笑意,說道:“你只是想找個幌子出去玩吧?” 徐妙錦笑嘻嘻的點點頭,“最近姨娘教我繡花,說磨一磨我的性子,整天面對一堆針線,煩都煩死啦?!?/br> 朱守謙點頭說好。冷不防三小姐徐妙溪也跳了出來,也是穿著男裝做少年打扮,“我也知道大jiejie去哪里了,表哥,我也要跟去?!?/br> 又來一個! 人多眼雜,朱守謙本想和徐妙儀說體己話的,可是身邊跟著兩個表妹,好像就沒法開口了吧。 正思忖著,二小姐徐妙清也走過來,面部表情的說道:“你們兩個又要胡鬧了,亂哄哄在后面跟著,耽誤表哥的行程?!?/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