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節
但這是萬萬不能表露的。他怕謝珽瞧出端倪,只假作垂首添茶,笑道:“我這半年都在巡邊,全然不知京城的動靜。毫無頭緒的,一時間也猜不出個所以然來?!?/br> 這般反應,著實與尋常迥異。 謝珽要的就是讓他心里先敲起鼓,既已奏效,便屈指在桌上輕敲了敲道:“戶部侍郎徐元杰,吉甫的走狗?!?/br> 意料之外的名字,與誠王毫無干系。 謝礪心頭驟松,“他怎么了?” 瞬息之間忐忑盡去,就連謝礪自己都沒察覺,他的臉上露出了些許近乎躲過一劫的慶幸情緒。 這樣的起落,合乎謝珽所求。 他往后靠在椅背,示意賈恂替他說。 賈恂遂道:“徐元杰此人,靠吉甫的提拔平步青云,此事眾所周知。但其實沒人知道,他本姓魏,是嶺南節度使魏津的庶弟。當初入仕進京用的皆是他人身份,實則兩面三刀,借著吉甫之手,在給魏津辦事?!?/br> 而后,將謝珽查到關于徐元杰的種種惡行,盡數道來。 謝礪聽得瞠目結舌。 末了,賈恂又道:“魏津費盡心機,原是想挑起朝廷與河東的爭端,他坐收漁利。此計不成,又養出了流民之亂。王爺調了得力干將南下,助朝廷平定流民之亂,已有數道捷報傳來。照此情勢,不出九月中,此事即可平定。而魏津那邊——” 他聲音微頓,掀須而笑時,看向謝珽的目光充滿了贊許。 “據嶺南那邊才剛遞過來的消息,魏津如今騎虎難下,已有部將想給他黃袍加身。魏津并未處置這些人?!?/br> 饒是謝礪久經沙場,聽聞此事,也幾乎驚得站起。 他有些不敢置信,“這是要稱帝?” 賈恂笑而頷首。 魏津行事向來謹慎,從他埋下徐元杰這條線可見一斑。如今徐元杰已然折戟,莫儔他們迅速趕赴嶺南,大肆散播消息,軍中將士幾乎無人不知,這些人里,多的是想趁機搏一把的軍將。能鬧出黃袍加身的事,足見迫不及待。 士氣既起,強行澆滅無異于自斷后路。 待流民潰敗的消息傳過去,哪怕他不愿cao之過急,恐怕也要被部將裹挾著稱帝自立。 若不出意外,恐怕九月即見分曉。 這于河東而言著實有利無害。 賈恂得知謝珽此事時,直呼妙極,此刻提起來亦甚為滿意。 謝礪心中卻只有驚愕。 他沒想到這侄兒悶聲不響,在京城竟已布了密網,將吉甫身邊藏之極深的徐元杰都揪了出來。更未料,謝珽反手一道消息送去,竟能隔著千里攪動嶺南——散播消息、挑動士氣這種事說來簡單,但那畢竟是魏津的地盤,要鬧到群情涌沸、士氣高漲的地步,是極不容易的。 謝珽卻只說是順水推舟。 這樣的能耐,遠超謝礪所料。那么,京城的那些眼線,會不會察覺誠王的事? 這猜想令謝礪暗自膽寒。 不過看目下的情形,謝珽整顆心都撲在吉甫和魏津身上,似乎并未留意旁人。何況,吉甫是跟王府較勁數年的老對手,謝珽盯著他的人是在情理之中。京城里有尸位素餐的太子,誠王著實不甚起眼,謝珽人手有限,不至于無緣無故的去深挖誠王的底細。 倒也無需過分憂慮。 謝礪暗自寬慰,就著嶺南的話題又說了一陣,才回住處解甲更衣。 …… 翌日,謝珽在府里設了場小宴接待徐弘。 全然拿他當阿嫣的叔叔來待。 徐弘這一趟來得從容,原就打算見著兒子后當面問個清楚,大約摸出謝家的態度再做打算,這會兒也不急著透露來意。見謝珽母子都頗熱情,阿嫣薄妝華衣,氣色不錯,心中甚為寬慰,轉述了徐太傅和楚家的一些話,又謝王府對徐秉均的照拂。 閑談間,他又提起了件趣事。 說先前在徐家別苑露面的劍南節度使之子周希逸,因被誠王的賞識引薦,在謝珽離開后又得皇帝單獨宣召,大約是想聊聊劍南的事。結果宣口諭的內官到了下榻處,卻失望而返。 據說是周公子無端受傷,行動不便正在調養,不宜面圣。 永徽帝為此頗為懊惱。 后來誠王親自登門,將他帶進宮里,免得讓永徽帝以為是周家故意推辭。 一路走去,被不少人瞧見慘狀。 后來就有人調侃,說他是在宮宴上搶了淮陽王謝珽的風頭,故意過去拆臺,才被謝珽教訓成那樣。 說得還有鼻子有眼的。 徐弘不信謝珽這樣小肚雞腸,說出來也是為了隨口提醒,“京城里時常有流言滋生,周家又是劍南的節度使,也不知這些話是不是存心挑撥。王爺就當個笑話聽吧?!?/br> 謝珽頷首,“無稽之談?!?/br> 旁邊阿嫣卻捕捉到了他唇邊一閃而過的笑意。 若只是周希逸挨打,他實在無需暗笑。 想必…… 心里揣了疑惑,卻不好當著徐叔叔和婆母的面戳破謝珽的偽裝。宴散后回春波苑的途中,她倚在謝珽懷里,想起這事兒,忽而抬眉道:“方才徐叔叔說周希逸挨打的事情,當真是夫君的手筆?” 猝不及防的發問,那雙清澈的眸子含笑覷來,似已窺破這無傷大雅的小動作。 謝珽輕咳了聲,“司裕干的?!?/br> “司??刹粫o端打他?!?/br> 阿嫣不肯信,揶揄挑眉,“方才我可瞧見了,徐叔叔說這話的時候夫君在偷笑,分明是心里有小九九。司裕如今不在,夫君可不能憑空污他清白?!?/br> 說著,駐足旋身,仗著周遭無人,兩只手臂便纏上了謝珽的脖頸,帶了點撒嬌的語氣,軟聲誘哄道:“說實話嘛。周公子雖不算壞,但屢次糾纏,確實不像正人君子。夫君和他都是將門之后,打架也是尋常,何必隱瞞?!?/br> 見謝珽眉頭微動,她的眼底笑意愈深,“是不是他屢次糾纏,夫君吃醋啦?” 甜軟的聲音,挑出得意的尾調。 那小模樣,實如窺破醋意后洋洋自得的小狐貍,尾巴都快瞧起來了。 謝珽簡直拿她沒辦法。 阿嫣得寸進尺,踮腳就在他唇上啄了一下,“是不是吃醋了!” 恃寵逼問的架勢,迥異于從前的謹慎。 謝珽原是覺得周希逸居心不良,屢屢糾纏于阿嫣,甚至在徐家別苑當面挖他墻角,臨走時便留了個小動作,教訓那色膽包天的小子。誰知這么點事,竟會被徐弘千里迢迢的揭發到阿嫣跟前? 此刻嬌妻在懷,逼問的小模樣著實可人,他終是承認了彼時的狹隘,反啄她的嫩唇。 “覬覦人.妻,理應小懲大誡?!?/br> 更何況,當時揍周希逸的確實不止是他的人手。 司裕也參與了。 也不算憑空污他清白。 這小傻子,怎就只知道維護司裕? 謝珽心里氣不過,啄兩下覺得不太夠,索性摟住她,推進旁邊的假山洞里。 …… 徐弘拜過謝珽的山頭后,便由王府的侍衛親自引路,到徐秉均所在的軍營去瞧他——畢竟是軍將訓練之處,平素管得頗為嚴格,他在京城為官,若無人引路,著實不便進去探望。 好在討了個方便。 營中校尉知道徐秉均素日刻苦上進,逢年過節都沒回家,見他的家人千里趕來,特批三日休沐,讓他多陪父親。 父子倆遂出營入城。 王府里,謝珽則仍忙于公事,在與賈恂謀劃之外,也有意將謝礪招來。 謝礪對此十分樂意。 因議事時可順便刺探謝珽的態度。 譬如此刻。 叔侄倆從長史府出來,因時辰尚早,也不急著回哪兒用飯,謝礪便狀若無事的提起了旁的,“近日聽說,上回刺殺你的那些刺客,連老巢都被端了。刺客頭子都被你逮到了,不知是個什么來路?咱們樹大招風的,得放著人家后招?!?/br> 慣常的沉穩姿態,似為侄兒前路擔憂。 謝珽有點頭疼的皺了皺眉,“是捉到了賊首,只是……” “有點棘手?” 廊道旁是一大片空地,茂盛的松柏遮著如茵碧草,另行放了幾張竹椅,可供休息所用。這會兒正逢后晌,日頭過去后天氣涼快了些,樹下有鳥雀覓食,光影斑駁。 謝礪挑了張并排的竹椅,示意謝珽入座。 這般姿態,顯然是以二叔的身份。 當初謝袞忽然戰死,謝珽率兵斬殺敵將為父報仇,武氏以雷霆手腕鎮住局面,拔除朝廷的暗樁時,謝礪其實曾有過些小動作。只是大局已定,謝珽迅速襲了爵位,他便拿出親叔叔的姿態,多予勉勵,頗有長輩為他指點迷津之態。 彼時,謝珽曾經相信過。 如同他雖對謝琤頗為嚴格,實則疼愛有加一樣,他以為父親和謝礪是同母所出,又曾并肩在沙場歷練,應有著遠超尋常兄弟和同袍的情誼。直到后來出了謝瑁的事情,而后進京擒拿誠王,從他口中逼問出實情。 再多的情緒,都已在京城外的石室里承受。 此刻,謝珽幾乎毫無所動。 他甚至幫謝礪擺好椅子,以晚輩的姿態謙讓一瞬,在謝礪入座后才坐下去。 仰頭望天,細碎斑駁的樹影灑在他輪廓冷硬的臉上,慣常的冷肅威儀也似悄然收斂。片刻之間,肩負重任、鐵腕縱橫的一方霸主,像是回到了年才弱冠的尋常男子,望著樹葉間隙外的晴空時,聲音都有了些許疲憊。 “二叔,父親在世時,不曾薄待兵將吧?” “兄長仁厚,向來將士兵視如手足?!?/br> 謝珽眉峰微動,默默頷首。 旁邊謝礪覺出他與尋常稍有不同的情緒,道:“怎么,想他了?” “倒也不是?!敝x珽搖了搖頭,“元夕夜的那撥刺客,老巢在崢嶸嶺的一座山寨,那是梁勛的地盤。我原以為,賊書應是梁勛、或者吉甫的人,卻未料——”他頓了頓,目光挪向謝礪,“是河東從退伍的兵將?!?/br> 謝礪面露詫異,“怎會是河東的人?” 見侄兒眉頭緊擰,他也頗為不解地道:“謝家向來厚待兵將,凡是卸甲之人,多半都會有優厚撫恤,給的銀錢至少足夠十年之用。那人卻投到梁勛麾下,養出那些刺客,借瑁兒的安排來刺殺你……莫非是從前跟誰有過節?” 看似關切的猜測,卻將嫌疑拋向了梁勛和謝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