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節
好在身邊還有謝珽。 阿嫣握緊他的手,擔憂畏懼漸漸消卻。 …… 抵達魏州時天朗氣清,云高天闊。 離中秋只有兩日,街上有桂花飄香,鋪中月餅精巧。趕著回家團聚的人陸續歸來,扶老攜幼的上街采買佳節用的酒食果子,熱鬧又喧囂。比起京城外的流離失散的乞者,梁勛治下盜匪漸起的恐慌,河東麾下的氣象截然不同。 魏州城里雖少了些南邊遠道運來的綢緞等物,于尋常百姓而言,其實差別不大。 阿嫣平白生出幾分欣慰。 到了王府門前,車馬停穩之后,徐曜他們自去料理瑣事,阿嫣和謝珽不急著回春波苑,先往照月堂走。 ——去拜見老太妃。 這趟往返京城,林林總總發生了不少事情,但于魏州王府里的人而言,日子其實跟平常沒什么兩樣。 不過月余時光倏忽即過而已。 這會兒聽聞謝珽歸來,反倒比平素熱鬧了幾分。 高氏婆媳和武氏都在照月堂齊聚,越氏領著小謝奕陪坐在旁,謝淑許久沒見阿嫣,自然迫不及待。就連剛從書院回來的謝琤都趕上了熱鬧,因在廳里坐不住,便抱著卷毛小黑狗到院子里鬧騰,不時將目光越向墻外,找尋兄嫂的身影。 很快,熟悉的身影落入視線。 謝琤躲在樹后眺望,忽而挑了挑眉。 因兄嫂今日與平常頗為不同。 謝珽仍是慣常的端冷姿態,行過游廊時,兩側仆婦避讓行禮。阿嫣則換上了在京城時挑選的如意云紋衫和飛花蹙金裙,行動間搖漾生彩。外頭罩了件薄軟的披風,貴麗而不失輕盈。 乍一眼瞧著并無特殊。 令謝琤詫異的,是謝珽這會兒握著阿嫣的手,明目張膽且旁若無人。 這在從前是難以想象的。 英雄難過美人關,古人誠不欺我! 二哥他變了! 謝琤在心里吹了個口哨,喊上卷毛小黑狗,趕緊跑回廳里。沒過片刻,外頭仆婦丫鬟們恭敬行禮,花木掩映的甬道上,謝珽與阿嫣攜手而入,徑直來到廳中。 午后日頭耀目,照在衣上的金絲銀線,如水紋隱約。兩人俱是萬里挑一的姿貌,挽著手徐徐走來,有阿嫣在旁小鳥依人,謝珽身上那股冷厲都比平常淡了許多,側頭與她低語時,眼角眉梢的溫柔無處掩藏。 武氏瞧見,不由會心而笑。 旁人老太妃、高氏、謝淑等人各自詫異,卻也都面露笑意。 兩下里相見,廳中一時其樂融融。 隔著花樹游廊,鄭吟秋站在暖閣的窗扇后面,瞥見這夫妻恩愛的模樣,心中卻是哂笑。 …… 上回謝珽當眾推拒納妾之語,直言不欲在身邊添孺人滕妾,全然不顧鄭吟秋的處境后,老太妃其實有點打退堂鼓。 畢竟孫兒手腕冷硬,她未必拗得過。 若強扭了瓜,只怕未必管用。 鄭吟秋聽了她的意思,便以退為進,拿出一貫的大方懂事姿態,說自己陪伴姑祖母是為了盡孝心,并不圖什么,更不愿姑祖母為了自己跟王爺鬧出不快。一番話情真意切,處處為老太妃著想,反倒讓老人家生出nongnong的歉疚。 ——當初原是她想引個幫手,將娘家孫女娶到身邊,才跟弟妹透露了親上加親的意思。如今鬧成這樣,鄭吟秋年歲漸長尚未婚配,她又沒能令鄭家如愿以償,未免耽誤姑娘家青春。 老太妃提起來,遺憾萬分。 鄭吟秋不哭不鬧,反倒出言勸慰,著實懂事之極。 她瞧在眼里,愈發疼愛。 鄭吟秋既扯著孝敬姑祖母的旗號,仍隔三差五的過來陪伴,或是帶了軟爛的吃食,或是陪著說話解悶,哄得老太妃心花怒放,愈發依依不舍。 武氏瞧著不像,也曾出言敲打。 鄭吟秋卻渾不在意。 若真的毫無指望,她自然要另尋出路,不至于在南墻一頭撞死。但只要有一分希望,她還是想竭力爭取的。 這種事雖在一念之差,結果卻天壤地別。 輕易退卻不合她的性子。 今日她也是聽聞謝珽和阿嫣回府,特地窺探情形的,妝容衣飾皆中規中矩,方才在廳里也絲毫不搶風頭,只在角落安靜陪坐。坐久后因要出恭,回暖閣里耽誤了會兒,剛凈手出來,正好瞧見阿嫣和謝珽挽手而至,親密姿態毫不掩飾,挽著手進了廳里。 旁邊丫鬟瞧見,暗生擔憂。 仗著暖閣內外沒人,低聲道:“奴婢瞧著,這趟京城回來,倒比從前愈發親厚了?!?/br> “假的?!编嵰髑锊患辈幻?。 丫鬟聽她語氣斷然,詫異瞧過去時,鄭吟秋卻不言語了。 這種事她確實不欲聲張。 但鄭吟秋心里,卻也極為篤定。 只因半月之前,她曾聽到一則秘聞。 說謝珽有了心上人。 消息是裴家小公子那兒傳來的,說謝珽曾帶著一位妙齡少女在妙音樓露面,甚是體貼繾綣。 當時那女子拿帷帽遮了容貌,看其身量打扮,應是極為靈秀的小家碧玉,小鳥依人楚楚可憐。謝珽則穿著迥異于尋常的清雅衣裳,與她在歌坊聽曲作樂,百依百順。 汾陽王府在魏州地位尊崇,王妃又出身高門,素有端莊雅麗之名。若是想聽曲子,自可召至府中,在寬敞雅潔之處請名家彈奏,無需去那等聲色犬馬的地方。 那女子想必是金屋藏嬌,秘不示人的。 裴家怕得罪謝珽,沒敢亂說。 但裴暮云畢竟是魏州城出了名的紈绔,哪怕不敢宣揚此事,既窺破了謝珽的秘密,言語神情間難免.流露端倪。鄭家原就盯著春波苑的主母之位,嗅出不尋常后,便由鄭吟秋的兄長約了裴暮云金樓買醉,從嘴里套出了實情。 鄭吟秋聽罷,立時與祖母閉門商議。 老夫人聽了原委,反而笑了。 她畢竟是老太妃的弟妹,夫家又是魏州數一數二的高門,對王府的事情再清楚不過。 當年老王爺因何而死,鄭家心知肚明。 皇家強行賜婚,甚至鬧出了逃婚替嫁的事情,武氏和謝珽捏著鼻子認栽,甚至都沒讓長史彈劾問罪,自是迫于情勢。那母子倆是大風大浪里走過來的,行事向來能屈能伸,連王妃之位都給了,人前擺個恩愛自然也不算什么。 但謝珽性情冷傲,當初老王爺被害,他先將來犯之敵斬盡殺絕,又除盡軍中異己,足見心狠手辣,仇恨深藏。 那楚氏雖貌美,卻也不是仙女。 若想憑著幾分姿貌就讓謝珽折腰沉淪,拋卻仇怨接納為妻,無異于白日做夢。 且給阿嫣診病的郎中早就說了,王妃至今未經房事,更無懷孕之象,足見外頭的恩愛都是給人瞧的,實則春波苑里同床異夢,成婚這么久,連肌膚之親都懶得。關起門來扯落簾帳,兩人各睡一張床都說不準。 這般情形,等他日時移世易,楚氏被掃地出門是遲早的事。 鄭家犯不著被表象迷惑。 至于裴暮云瞧見的那個少女,以謝珽的位高權重、鐵腕強硬,若是能拿到臺面上的,早就弄進王府里收在床上了。既是藏著掖著見不得人,自然是身份尷尬,或是從前不太干凈,或是哪里撿來的落難之人,配不上王府的誥命,才藏在金屋玉闕里。 反正以謝珽的能耐,除了誥命身份,旁的富貴尊榮皆可給予,這么做兩相便宜。 有旁的美人婉轉承歡,可借公務紓解身體,他不愿意碰楚氏,亦在情理之中。 如此身份,自然妨礙不到鄭家。 祖孫倆一番推演,鄭吟秋深信不疑。 此刻瞧見夫妻倆挽手并肩,鄭吟秋也半點不會放在心上,只惦記著此行的目的,理了理裙衫后,朝廳中走去。 第82章 藥丸 謝珽的臉色陰鷙得駭人。 廳里這會兒正熱鬧。 夫妻倆去京城時給楚家眾人備了不少禮物, 此次回魏州,楚元恭夫婦也回禮不少。這當中有多半是給兩位太妃的,余下的給長房眾人和謝琤兄妹、謝奕母子, 半個人都沒落下。 東西多半都在箱子, 只挑最貴重的送到手中。 禮尚往來的事,自是和樂融融。 尤其是謝奕, 先前因著幼年喪父而悶悶不樂,如今有姑姑嬸嬸們陪著, 武氏和越氏也有意引他讀書玩耍, 漸漸又活潑起來。瞧著有京城里帶來的玩具, 跟先前玩的那些不太一樣, 立時拿著嘗鮮,還不忘去纏著謝琤教他怎么用。 謝琤序屬三叔, 自是耐心教他。 這般其樂融融的團圓氛圍,鄭吟秋自不會去打擾,只含笑坐進椅中, 半點都沒敢喧賓奪主。 只在老太妃搭話時,含笑附和捧著。 兩三盞茶后, 重逢的喜悅才漸漸消散, 因時辰尚早, 還沒到用晚飯的時候, 謝珽便先攜阿嫣起身, 欲回春波苑去歇息。動身之前, 忽而將目光投向了一直沉默含笑的鄭吟秋, 隨口道:“鄭姑娘又來了?” “是我請過來的?!?/br> 老太妃怕謝珽臭脾氣上來,讓人家姑娘尷尬,趕緊解釋道:“前陣子下了場雨, 有點兒著涼,在屋里待著悶得慌,請她過來說說話?!闭f罷,又忍不住夸贊,“吟秋這孩子著實懂事,又細心又體貼,著實討人喜歡得很?!?/br> “哦?!敝x珽淡聲,“那就有勞鄭姑娘,多住一陣吧?!?/br> 說罷,攜著阿嫣的手,端然而去。 剩老太妃跟鄭吟秋面面相覷,都有點摸不透他這突然轉變的態度。 莫不是去了趟京城,改主意了? …… 謝珽當然不會改主意。 只是覺得甘郎中之死鄭家嫌疑最重,鄭吟秋吃了閉門羹后又腆著臉貼過來,或許是存了窺探的意思,索性將她留著,靜觀其變。先前黑手藏得神鬼不知,也沒人特地留意老太妃娘家的孫女,如今她既自投羅網,倒正可順蔓摸瓜。 這件事上,需武氏多費些心思。 因阿嫣車馬顛簸得勞累,謝珽沒再拖著她繞道碧風堂,只讓玉露送王妃先回,他親自跟武氏說清原委。 在岔路口等了片刻,武氏如期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