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節
梁玉馨在旁邊看得好笑,覺得就為幾個孩子能帶來這么多歡樂也值了。 陶家院子太糟心,他們收拾得差不多,就把東西搬到板車上,連夜搬到了陶睿家。 二老把炕席一擦,打算鋪上被褥直接睡,其他的留到天亮再收拾就行。 陶睿燒火燒得旺了一些,二老的屋里很快就暖和起來。宋靈芝忙出來攔,“快別燒了,這都四月了,哪還有燒炕的?多廢柴???” “娘,別人家不燒是冷了硬挺著,咱家多撿點柴就燒唄。我買回來的煤還沒燒完呢?!?/br> “那精貴玩意兒留著年底再用啊,蓋厚被子穿多點不冷,別浪費?!?/br> 陶睿攬住宋靈芝把她往屋里送,笑道:“娘,你改改舊習慣,咱家以后過好日子,暖暖和和是必須的,看這天氣,燒到五一吧。今天上午還下雪了呢,快上炕上暖和暖和。早點睡,明天我去跟大隊長說你倆的事?!?/br> 宋靈芝笑罵一句,到底是覺得兒子貼心。燒煤燒柴雖然心疼,但躺在熱乎乎的被窩里真的很幸福。二老想起現在的日子,不由得感嘆一句,“真是享了小兒子的福了?!?/br> 陶睿家里的事就這么安排好了,他和大隊長打了招呼,今后陶貴和宋靈芝就只做半天工。他要給他們調養身體,順便請他們幫忙照顧家里,給他和梁玉馨空出時間學習上進。 村里人對陶睿孝順的事都快麻木了,但沒想到他居然讓父母上半天工歇半天,村里所有的老人都酸溜溜的。但因為陶睿還提了讓他們照顧家里,別人就沒什么可說道的,覺得這歇著也不是真閑著呢。陶睿怕媳婦,真是把媳婦疼得沒邊了。 梁玉馨儼然成了村里所有女人羨慕的對象,當初搶了她相親對象的二丫,現在看見她就是滿心滿眼的嫉妒。二丫給四個孩子當后媽,丈夫不疼,婆婆厲害,娘家拖后腿,偶爾回來一趟的大姑姐還要挑刺,日子過得苦不堪言。 而梁玉馨呢?沒孩子cao心,丈夫疼愛,公婆幫忙把家里的事都做了,跟兄弟妯娌斷了關系,娘家還嚇得不敢找她。她還能看書學習,將來說不定能弄個更好的工作。憑什么她們兩姐妹有這么大的區別? 其實梁玉馨還真沒把活兒都推給婆婆干,當初那么說只是忽悠婆婆搬過來罷了。她和陶睿換下臟衣服一般就順手洗了,看見院子臟了就掃了,陶睿還天天做飯,需要公婆干的活很少。不過在外人眼里她已經很幸福了。 有人嫉妒她不愛和她來往,也有人羨慕她樂意親近她,喜歡和她聊一聊家里的事,問問她有什么主意。 二丫見不得她這么幸福,有一次大姑姐又回家欺負她的時候,她就故意激怒大姑姐,挨了一巴掌,頂著巴掌印跑到田地里找梁玉馨。 “大姐!姐,你可要幫幫我啊,我這日子真是沒法過了,你看看他姐給我打的?!?/br> 二丫的婆婆就在田里干活呢,看見了立馬跑過來,“二丫,你干啥呢?瞎說啥?” 二丫瑟縮了一下,像是怕極了婆婆似的,然后露出自己在自己胳膊上抽的紅痕,給梁玉馨看,委屈地哭起來,“姐,你幫我跟娘說說吧,我不想挨打了?!?/br> 陳母又驚又氣,“你瞎說啥?誰打你了?啥時候往你身上打了?你給我閉嘴!” “姐――”二丫就往梁玉馨身后躲。田里好多人都看過來了,還有高聲問咋回事的。 梁玉馨淡定地問:“這都是你婆家人打的?那好辦啊,找婦女主任去,婦女主任要是解決不了,就去鎮上找婦聯的人,告陳家無視黨的教育,在家里搞封建余毒那一套,拿你當買來的丫鬟欺凌奴役,他們肯定管?!?/br> 二丫懵了一下,啥?封建余毒?欺凌奴役? 陳母立刻尖聲道:“你可別瞎說,我家沒干這種事,這是我兒媳婦,哪有啥封建奴役?二丫,你趕緊說清楚,你在我家好吃好喝的,誰奴役你了?你瞅瞅你都胖了,大家伙兒看看,我可沒奴役她。鄉里鄉親這么多年,我是啥人你們還不知道嗎?” 眾人看看二丫,是比出嫁前胖了點啊。要是這算奴役的話,那她在娘家算啥? 梁玉馨看二丫不說話,道:“不告???那你想繼續回去受著?”她看了眼陳母,又說,“大姑姐見天兒的回娘家欺負弟妹也挺新鮮的,二丫你去找寶根撐腰啊,娘不是說女兒嫁出去都要靠兄弟撐腰嗎?你大姑姐欺負你,你就叫寶根打上你大姑姐家去算賬,要醫藥費??凑l鬧得過誰?!?/br> 二丫眼睛一亮,寶根那慫蛋肯定不給她撐腰。但要是能要來醫藥費,趙翠蓮肯定愿意去撒潑。大姑姐雖然工作沒了,姐夫的工作還在啊,絕對不敢跟他們鬧。就是以后她在婆家更難做了,該死的梁玉馨,有法子咋不私下告訴她?這不是讓婆婆知道了嗎? 陳母心里咯噔一下,一把拉住二丫嚷嚷道:“梁大丫你啥意思?管起我家的事了?你知道啥呀,自打二丫結婚,你倆就沒來往過,你別瞎出主意,誰不知道你們姐妹倆不親?” 梁玉馨理所當然地說:“是不親啊,但我看不慣有人欺負女人,不行嗎?我提個建議怎么了?” 婦女主任被人喊來,聽見她們的話上前道:“玉馨說得對,咱大隊不興欺負女人啊,瞅瞅二丫身上這傷,臉上這巴掌印。不是我說你,你閨女供銷社的工作黃了,也不全賴二丫吧?差不多出口氣得了,咋還沒完沒了呢?再這樣下去,我看梁家人真是要鬧上門了,到時候丟臉的是誰?” 陳母臉色難看起來,“沒有的事,我閨女好著呢,二丫睡魔怔了吧,胡說八道?!?/br> 婦女主任看向二丫,“你要反映情況不?用不用去你家給你調解?” 陳母死死捏住二丫的手腕,二丫疼得表情扭曲一瞬,低頭弱弱地說:“不用了?!?/br> 一看就是被婆婆嚇得。 婦女主任又敲打陳母幾句就讓她們走了,轉而對梁玉馨笑道:“他家的事鬧騰很久了,你剛才那么一說,倒是有可能真給解決。但凡陳家怕出事,都會收斂些?!?/br> 梁玉馨笑道:“我也是聽多了大家的事兒,見了嬸子你給別人調解,自己琢磨了一下。我想著家和萬事興,要是大隊里家家戶戶都過得和諧,那咱們大隊還愁啥?肯定興旺得不得了。我要是能幫上忙就好了,往后嬸子你要是有需要幫忙的,不管是動手還是動嘴皮子,只管找我?!?/br> 婦女主任被逗笑了,“動啥手?行,你有這份心就行,好好努力,以后有出息呢?!?/br> 梁玉馨重重地點頭,“我一定會努力的?!?/br> 婦女主任笑著走了,心里是真把梁玉馨記住了。婦女能頂半邊天,但大隊里重男輕女是常態,她有心無力。好不容易有個陶睿疼媳婦疼到這個份上,還讓人學習,安排好工作,那她當然是樂見其成,能推一把更好。 大隊里有出息的女人越多,她的工作就越好展開啊。而且看剛才梁玉馨說得那對婆媳都熄火的樣子,還真挺適合干她這活兒的。 第93章 癡戀瑪麗蘇的惡毒男配21進城二合一 二丫之后真想采取梁玉馨說的方法,可惜陳家也不是傻的,陳會計聽母親轉述之后,立刻嚴肅地讓大姐離開,親自去姐夫家說明利害關系。 這可不是小事,有可能影響到陳會計和他姐夫的工作,自然不能鬧騰下去。但陳會計一家因此更厭煩二丫,尤其是二丫胳膊上自己抽出來妄圖栽贓的紅痕,讓陳家人膈應到了極點。二丫的日子更不好過了。只是她再也找不到借口去狀告陳家人。 這在外人眼中,就是梁玉馨三言兩語解決了陳家的麻煩。他們家可不是消停了嗎? 有個和梁玉馨交好的小姐妹,家里有難事就來找她了,不好意思地求她給出主意。 事情是她家小妹讀完了小學,娘有些重男輕女不想讓繼續讀了,想讓女兒干幾年活兒找人家嫁了。巧的是這家男人是當兵死的,是烈士。 梁玉馨和小姐妹去家里玩,狀似無意地提起這件事,便道:“叔是烈士,嬸子這些年一個人培養子女真是辛苦,但我們大家都佩服嬸子,嬸子就算辛苦,也不喊苦不喊累,堅持供子女讀書,培養子女成材,簡直是我們的榜樣。 說起來,烈士子女就該如此,不墮父親的臉面,努力學習成為父母的驕傲、大隊的驕傲。 這可都是嬸子的功勞啊,不像大隊里有些人家,不懂得知識的好,讓孩子小小年紀就輟學,幾輩子都在大隊里過苦日子。像我最近看了好多書,都感覺比以前懂事了,要不然我也當不上記分員。 哎呀說偏了,我是見嬸子和我一樣重視知識高興呢,主席都說了,婦女能頂半邊天??!我一定要幫嬸子宣傳宣傳,像嬸子你覺悟這么高的人可不多,不愧是烈士家屬,一家子榮耀!” 被捧得暈暈乎乎的嬸子脫口就說:“我家是烈士家屬呢,肯定得努力上進,為國家做貢獻?!?/br> 小姑娘立馬跑過來抱住她,“娘你放心,我一定爭氣,以后像梁jiejie一樣找份好工作,好好做貢獻,好好孝敬你?!?/br> 本來嬸子說完有點后悔的,現在聽她這么說,想到梁玉馨的輕松工作,又因著被架在了高處,只要認了。心里也琢磨,讀過書的人確實不一樣,家里苦一苦,往后日子能更好的。 之后那小姑娘繼續讀初中了,梁玉馨的小姐們都不知道該怎么感謝她才好。一樣的事,到梁玉馨嘴里就能說出花來,換了她自己,只能和娘吵起來。 她對梁玉馨又感激又敬佩,和人聊天都忍不住夸了又夸。很快,整個大隊都知道梁玉馨很會解決家庭矛盾,漸漸就有人悄悄來找她求助了。 婦女主任知道了心里不高興,但她解決問題就會和稀泥,治標不治本,大家基本拿她當個擺設,不樂意找她,她也沒辦法。 有時候陶睿去鎮上跑了一天回來,梁玉馨還在忙,他打趣梁玉馨,“你現在像是身兼兩職,比我還要忙了?!?/br> 梁玉馨勾勾嘴角,笑說:“事業發展期嘛,你也好好努力?!?/br> “好嘞?!碧疹R豢诖饝?,和她交換了一下努力心得。 農村戶口想要去鎮上工作,除非有很強的門路,像他倆這樣的,必須名聲在外,讓領導記住才行。 所以陶睿每回去鎮上都穿得干干凈凈的,見了公社那些干事就主動打招呼,開拖拉機空閑的時候和他們天南海北的聊,偶爾提家里的事。不聊天時便拿出書本來看,還在上面寫寫畫畫。 慢慢的,公社和其他大隊的人都知道有個英俊的拖拉機手,開拖拉機開得特別好,修拖拉機也特別利索,求他幫忙答應得很痛快,態度一點不傲,反而很樂于助人。 他腦子靈活,看見別人有困難總能幫著出好主意。有時候公社的干事遇到難題,他都能幫上忙,事后還一點不求回報,最重要的是他熱愛學習,雖然離開了學校,沒能讀大學,但他還是堅持自己多讀書,復習課本上的知識。 聽說他的妻子和他一樣熱愛學習,在大隊里當上了記分員,還很擅長調解家庭糾紛,從陶??谥辛鱾鞒鋈サ陌咐陀衅甙藗€。這個妻子還是從重男輕女家庭里出來的,以前沒少被欺負,幸虧從未放棄過自己。 這時候沒什么娛樂,大家湊在一塊兒都是說說新鮮的事,傳傳別人的八卦,這么一對有意思的夫妻,大家不知不覺就會提到。 差不多半年的時間,陶睿在大隊里已經很有話語權,有兩次大隊長去鎮上開會還是帶他一起去的,不少人猜測大隊長是要培養陶睿當下一任大隊長。 而梁玉馨已經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在大隊里建立了威信,別看她年輕,村里人對有文化、有本事能幫忙解決問題的人就是很尊敬的,尤其她說話一套一套的,啥新時代女性、主席語錄張嘴就來,大家聽得一愣一愣的竟然感覺她很厲害。 他們夫妻倆有本事的事早就傳遍了十里八鄉,一點不夸張,因為這年代就是喜歡樹立榜樣宣傳優秀人才。鎮上開會點名表揚了,他們回大隊里開會自然會提到,傳來傳去的,就這么名聲在外了。 于是在公社里需要人才干實事的時候,就點名把他們夫妻要過去了。陶睿和梁玉馨交接一下工作就準備要去鎮上上班了。 這會兒正要到國慶節,大隊的社員都比較高興,看見陶睿和梁玉馨從家里出來,還主動同他們說笑,“最后一天在大隊上工了吧?你倆可真有本事,能一起進城啦?!?/br> 兩人笑笑,梁玉馨說:“也是湊巧我們倆愛學習,正好鎮上用得著,不然有啥好機會也輪不到我們?!?/br> “是,是,看來讀書真有用?!贝蠹尹c點頭,心里頭都琢磨開了。從前不重視讀書,看來就是錯的,沒見這兩口子越來越有氣質了嗎?看著都不像農村人了,這都是讀書讀的。 兩人走到田間就分開了,陶睿要最后開一回拖拉機去鎮上接知青,梁玉馨要和大家核對一下工分,交接給宋靈芝,兩人各自去忙了。 剛開始傳出讓宋靈芝當記分員的消息時,不少人提出了異議,總不能啥好事都落到陶睿家吧?宋靈芝也不怵,讓大隊長喊上大伙兒,當著大伙兒的面算了好多算術題,把工分加減乘除地算起來更是算得飛快,還讓大伙兒話記錄一段字。 宋靈芝快五十了不假,但她會讀書寫字,算術還比別人快,村里不服的幾個人家沒一個比得過她的。這還有啥說的?宋靈芝憑真本事拿下了記分員的活兒。 大家這才知道,原來陶睿不光自己和媳婦學習,還叫爹娘跟著學呢。要不是只有一個崗位需要人,陶貴也可以來展示一把的。 這樣因為這次,大家才親眼見證了知識的力量。直接就能少干活兒多拿工分呢。 這邊梁玉馨和宋靈芝交接工作很順利,陶睿也開拖拉機接到了新下鄉的幾個人。 有六個知青,還有四個進牛棚接受改造的人。 六個知青是四男二女,其中兩個看著家境比較好,有點傲氣,見了陶睿還皺眉問怎么不是大隊長來接。陶睿都沒搭理他們??傆羞@種認不清現實的,當知青還以為來當少爺呢,到了鄉下不出三天就能被現實毒打。 四個進牛棚的都有點病弱的意思,是從其他農場轉移過來的,有一對老夫妻,五十多歲了,是京市有名的教授,還有一對祖孫,爺爺六十歲,病著一直咳嗽,身份沒說,只知道當過兵,孫子才十歲,已經學會堅毅,用瘦小的身軀照顧爺爺。 這么多人一趟拉回去肯定很擠,陶睿直接讓四個牛棚的先上,“車上有個破被子,你們坐好了蓋上點,擋風?!?/br> 傲氣的那一男一女立馬不干了,男知青抗議,“怎么讓他們先上?車上這么擠,該讓他們走回去?!?/br> 女知青也道:“就是,他們都是思想有問題、身份有問題的人,同志,你怎么這么糊涂?” 十歲的小孩低頭攥緊了拳,很怕真的讓他們走回去,爺爺病了,不能走那么多路的。 陶睿掃了知青一眼,“尊老愛幼沒聽過?照顧病人沒聽過?我看你們才思想有問題。這幾個可不是罪犯,進牛棚教育就等進去了好好干活,我接人不管這個。咱們大隊也不興磋磨人那一套,你們幾個上不上車?不上就自己跟車跑?!?/br> “誒你這同志怎么說話呢?” 陶睿干脆發動了拖拉機,把拖拉機調了個頭,準備走了,“到底上不上?” 幾個知青知道他是來真的,臉色不大好看,連忙上了拖拉機。他們不樂意挨著那四個牛棚的,自動和他們拉開了一點距離。但人家四個是坐里面的,他們一拉開距離就只能擠在邊上了,生怕自己掉下去,臉色更難看了。 其他公社來接人的拖拉機手或者趕牛車的都認識陶睿,見狀以為他要給知青一個下馬威,都樂呵呵地啥也沒說,還跟陶睿打招呼,恭喜他要到鎮上工作了,拜托他以后多照顧。 陶睿笑著同他們聊了幾句,擺擺手開車走了。他當然不是給什么下馬威,只是那四個進牛棚的都是無辜的人,能照顧一下就照顧一下,由他開這個頭,以后社員們便不會特意去牛棚欺負人。 從鎮上到村里是一條土路,并不平整,這一路顛簸的那幾個知青差點吐了,一個個小臉煞白。本來那刺兒頭還想到地方告狀呢,誰知拖拉機剛停下,就見大隊長笑著過來,“陶睿,回來啦?咋樣?最后一天開拖拉機了,是不是不舍得?” 陶睿熄了火跳下拖拉機,笑道:“肯定舍不得啊,開了這么長時間了。不過我雖然去鎮上工作了,以后也還是天天回來,要是用我開拖拉機只管跟我說,大隊長別跟我客氣啊?!?/br> “你小子放心,跟誰客氣也不會跟你客氣。你們兩口子都有出息,別忘了大隊?!?/br> 知青見陶睿和大隊長這么熟稔,感覺陶睿的態度應當就是大隊的態度了。知青不吃香,反而那些進牛棚的不用受啥磋磨。 陶睿倒是拉著大隊長去旁邊,主動說了接人發生的事,借機會說:“大隊長,知識有用都是我說過無數遍的了,咱們大隊沒一個厲害的文化人,但來的這幾個,一個比一個有文化。你想想,以前考大學多難呢?就咱們大隊的人,誰有機會認識京市教授???就是當兵的,能下放到這來,以前官位也比趙立軍高吧? 我覺得磋磨他們沒意義,讓他們就這么病死了太浪費,不如讓他們為咱們大隊創造價值,能幫咱們啥就幫咱們啥,你覺得呢?” 大隊長還是第一次聽到這種說法,他們大隊一直都還是比較善良的,他心里也是比較正直的,很贊同陶睿不要磋磨人的說法。就算之前王雪梅和李招娣犯了錯被關進牛棚,他也就是給她們分了臟活兒累活兒教育她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