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又是一年清明時
“小辭!”清早,顧唯安從臥室出來,第一件事先去敲了敲了顧唯辭的門,敲完后正準備推門而入,卻被人從里面打開了。 顧唯安愣了愣神,看著站在自己對面笑著的一身穿戴整齊的人,眸子里僅有的幾分睡意頓時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一絲復雜。 顧唯辭回來了,他自然而然的就回歸到了以前小時候做的事情,清早起來喊顧唯辭起來。 可是時間過了這么久了,那個原本會賴床,會和自己唱反調用頭蒙著被子的女孩兒,早已經亭亭玉立,讓他都不得不感慨她的優秀。 “哥,我好了?!鳖櫸ㄞo眨了眨眼睛,輕笑一聲道。 顧唯安的神情表現,顧唯辭哪里不知道他想的是什么,當下心里也十分的復雜。 “好,等等哥啊,看哥這……”甩了甩自己的睡衣袖子,顧唯安都不由有些好笑,“我去換衣服了?!?/br> “嗯?!秉c了點頭,顧唯辭看著顧唯安走向對面不遠處的房間,又將門關上了。 這個家里,除了自己的哥哥,一切都是那么陌生。 然而,剛剛的關上的門,在瞬間又被人敲響,顧唯辭皺了皺眉頭,轉頭看了一眼后,卻是徑直朝屋里走去。 這個時候……不會是顧唯安。 果不其然,當那敲門的聲音持續響了幾十秒后,門外的人就按捺不住,自己開了門。 在看到那沖進自己房間的身影時,顧唯辭有一絲的懊惱,自己剛剛怎么將門給反鎖上? “顧唯辭,你今天要去給你媽上墳吧?”嘴角勾了一絲絕美的弧度,宋清陌眸子里帶著幾分殘忍的笑容。 顧唯辭眸子閃了閃,似乎沒有聽到一般,起身在書架上挑了一本書,又坐了下來。 如果是在b 市,顧唯辭這個時候是還會泡上一杯茶的,只是在這個地方,一本書也就能夠給她帶來足夠的安靜了。 宋清陌從來沒有忌憚的那個人,因為她不是自己的對手,但是宋清陌怎么都沒有想到的是,那樣性格的女人,居然生出了顧唯辭這樣性子的女兒。 而且……就連相貌都大不相同! 自己的美,宋清陌是知道的,也是引以為傲的,那個女人……那樣的美不是每個男人都能夠欣賞得來的,就比如顧尚寧,不就最后到了他的身邊嗎? 可是她想不通,為什么那樣溫柔如水一般的女人,最后生出來的女兒會長成顧唯辭這副樣子。 她絕對相信,如果她和顧唯辭一起出去,顧唯辭喊她一聲媽,別人不會絲毫懷疑她們之間的關系。 可是就是因為這樣,宋清陌才覺得恐怖,顧唯辭這樣的女人,就連她都知道有多么大的殺傷力,更不要說對男人! 可是她……不可能讓顧唯辭一輩子順風順水下去,不然她怎么對得起…… 紅色的指甲嵌進了手心里,宋清陌呼了一口氣,努力的將自己的怒火壓制回去。 “顧唯辭,今天清明節,是個特殊的日子對吧?”呼了一口氣,宋清陌抬起頭來,尖細的下巴劃過一個弧度,看著那垂掛著的吊燈道。 顧唯辭一句話都不說,但是卻不能夠打斷宋清陌的話。 女人的嘴角勾了一絲詭譎的弧度,一步一步上前,直到離顧唯辭還有三步之遙的距離站定。 身子微微朝下俯去,目光里帶著詭譎,壓低了聲音道:“顧唯辭,我要去給我的孩子燒點兒紙錢,免得他一個人在地下過得太艱難太孤單,顧唯辭……你要不要陪我一起看看你的那個弟弟或者meimei?” 坐在凳子上的人,有些完美的側臉,從上面看下去,又恬靜的如同一副干凈的水墨畫卷。 宋清陌咬了咬牙,瞇著眸子盯著顧唯辭,她想知道,這個不過二十多歲的女人,是不是可以真的做到她這么說都無動于衷。 等了足足有一分鐘,宋清陌自己先被這樣詭譎而壓抑的沉默給打敗了,氣急敗壞的咬了咬牙,正準備伸手,房門卻被人“嘭”地一聲打開。 緊接著一道怒吼傳了過來,“宋清陌,你在干什么?” 聽到這道聲音,宋清陌眸子閃了閃,瞬間從瘋狂恢復了清明,緩緩直起腰身,轉頭看了一眼,嘴角勾了一絲嘲諷的弧度。 “怎么?我和你meimei說兩句貼心話都不行了?”走向顧唯安,宋清陌抬了抬下巴,如同一只高傲的孔雀。 她知道眼前的顧唯安雖然沉穩,但是對上顧唯辭,卻往往會表現出失控的一面。 她等的……就是這一個瞬間。 然而,顧唯安只是狠狠地瞪了一眼,留下一句話便與宋清陌擦肩而過,走向了顧唯辭。 “滾出去!”三個字聲音不大,卻如同一道雷聲般在宋清陌耳朵里炸開。 捏了捏拳頭,宋清陌不甘心的轉身,卻看到顧唯辭已經站起身來了,嘴角噙著一絲笑容。 這樣的笑容,在宋清陌眼里看起來,要多礙眼有多礙眼。 “小辭,沒事吧?”顧唯安嘴角彎了彎,對著自己的meimei寵溺的回了一個笑容,無比溫柔的問道。 與之剛剛的那道氣急敗壞的聲音,截然判若兩人。 宋清陌不甘心的捏了捏拳頭,最終只能夠踩著自己的高跟鞋出了顧唯辭的房門,臨走時,狠狠地將門用力一甩。 來日方長,總有一天,她會讓顧唯辭付出應有的代價! “沒有?!睋u了搖頭,顧唯辭的目光從顧唯安的肩膀穿了過去,不由瞇了瞇眸子。 “走吧,下去吃早飯,張叔已經準備好了?!睂㈩櫸ㄞo放在桌上的書簽放好,又合了起來,顧唯安拉住顧唯辭的手轉身就要走。 “等等?!狈词殖蹲☆櫸ò驳男渥?,在顧唯安的疑惑中,顧唯辭繞到顧唯安的身后,踮起腳尖將他的衣領弄整齊。 顧唯安對自己向來嚴格拘謹,像衣領沒有弄好這樣的事情出現的概率實在太低。 對于出現這一現象的原因,顧唯辭知道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