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節
夏津布袋雞是山東省夏津縣的名菜, 本是元代的官府菜, 后傳延至今,以內里軟嫩, 餡料清香,味美不膩而聞名, 這道菜所用到的特殊技藝是整雞出骨。 某魯菜大師蒙眼僅用四分鐘就可完成整雞出骨, 因而被載入吉尼斯記錄。大屏里顯現出后廚的景象, 顧明禮雖然未蒙眼, 但從下刀到取出雞骨架,大概也就四分半鐘, 已經是很了不得的速度了。 將水發口蘑,干貝、海參和蛋糕切丁,沸水焯過, 再放入玉蘭片、豬rou、蔥姜調料等煸炒,從雞頸刀口處裝入雞肚內, 即成“布袋雞”。 將“布袋雞”用蜜水刷過放入油內煎炸, 待皮面呈淡紅色時盛入碗內, 加入高湯入籠蒸熱取出。最后將蒸雞的原湯盛入炒勺內, 再放入清湯、雞蛋花、馬蹄及淀粉勾芡, 沸后撇去浮沫, 澆在雞上即成。 整個制作過程繁瑣又講究火候, 顧明禮做起來卻得心應手,連汗都未流一滴,仿佛做得是再普通不過的家常菜。 魯菜分為濟南、膠東、孔府、博山這四大流派, 魚莜祖上雖是御廚,但都是土生土長的山東人,曾爺爺開得酒樓就坐落在膠東,其拿手的北味宮廷菜也有著當地膠東菜的影子。 魚莜看顧明禮的做菜手法和習慣,卻是承自孔府一脈。 孔府膳食的食材用料廣泛不忌,上至山珍海味、飛禽走獸,下至蔬菜瓜果等,皆可入菜。但制作講究精美,側重調味,火候大多燉至菜品酥爛柔滑,口味則以鮮和咸為主。 若菜系派別也有階級之分,那么因為地處海濱,擅長烹飪小海鮮,食者也多是漁民的膠東菜只能算是平民階級,而孔府菜則是這四大流派里的上流貴族。 孔府作為歷史最久、規模最大的世襲家族,歷百余代,常有帝王朝對其加封。 日常生活中,孔子曾曰“食不厭精,膾不厭細”,而孔府歷代主人也遵循著先祖的遺訓,對菜品的要求精益求精,窮盡奢華,此外還常接待圣駕以及各級前來祭孔的高官,因此孔府經常設宴,對宴席類的菜品很有研究。 魚莜有點奇怪,顧明禮并不姓孔,儼然不是孔府傳人,為什么會對孔府菜如此熟練呢? 另一邊,徽菜代表人杜春霖也毫不示弱,祭出了傳統用具“火籃”。 火籃由四部分組成,分別是外筐、內膽、火籃蓋與火筷,是一種用于嚴冬取暖的竹編工藝器具。 用精細的山竹削成青篾、采用傳統的竹編技藝編制成外筐,有點像現在的竹制便當盒,但是個頭大上許多。它的主要作用是盛放火籃內膽,鐵皮鈑金制作的內膽像一個小香爐,里面是作為燃料的硬炭與炭火,往往都被一層滾熱厚重的爐灰覆蓋著。 插在火籃手柄之上的兩根長長的筷子就是火筷,黃銅打造而成環形鏈條將其拴在一塊,用來撥動木炭,以保持火籃的溫度不變。 這東西跟魚莜在蘇州區比賽上拿出來的“一品鍋”類似,是個現世難尋的老物件了,據民俗學家們考證,偌大中國只有古徽州地區才有“火籃”這種工藝。 徽菜因徽州商人的崛起而興盛全國,又因徽商的沒落而走向衰弱。曾經,徽商走到哪,哪里就有徽菜留下,在那個徽廚遍天下的時代,徽菜館幾乎開遍了全國各地。 徽州人的精明之處在于,他們不僅繼承了徽菜傳統烹飪的優良之處,走遍異鄉各地的同時,還吸取了各派眾家烹飪之所長,促使徽菜不斷壯大。 這火籃的發明也與徽商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 在古徽州時期,男孩們在小小年紀就要遠離家鄉,前去闖蕩,乘船沿著新安江順流而下,前往杭州等富庶之地學做生意,直至告老還鄉。 為了能使出門在外的家人吃到新鮮的竹筍,一解鄉愁,天不亮時,徽商的妻女們就會登上問政山去挖問政筍。洗干凈竹筍、切薄片,與火腿rou一塊放入瓦罐,添上水,蓋上蓋子,放于燃著炭火的火籃上。船一邊沿江直下,瓦罐里一邊用文火慢燉著竹筍,直到抵達杭州。 淡紅色的布袋雞臥在盤中,上面清淡的汁水淋漓,刨開雞肚,內里稠厚的餡料更是如同火山巖漿緩緩流淌出來。而安置在火籃里的砂鍋,里面湯汁在汩汩地冒炮,月牙白的筍片和粉嫩的火腿上下翻滾,在編織竹籃古樸的造型下,承載著一代又一代人對故鄉對徽菜的記憶。 “單純論技藝的難度,布袋雞更考驗技法,若論飲食文化與工藝傳承上,火籃問政山筍火腿又更勝一籌,這兩道菜都完成得不錯……” 看著師父一本正經地拿著話筒在臺上點評,魚莜恨不得沖上去揪著他的花領結質問他,你的土味家鄉話呢?你平時對我一口一個臭丫頭呢?現在套上馬甲裝王八,騙誰呢? 看著周圍觀眾各個聽點評聽得專注,眼神里流露出敬佩的神情,魚莜默默抬手扶額。 演,還是師父會演啊,要是在場的觀眾和選手知道師父平日里是怎樣邋遢又不著調的形象,不知道又會是怎樣的表情。 顧明禮在熱菜上和杜春霖打了個平手,在前菜和甜品上略領先了兩分,最終贏得了這場比賽。 顧明禮好似早就遇見了這個結果,從上臺到公布結果,嘴角噙著的淡淡笑容都沒發生過絲毫變化。 比賽結束,觀眾們紛紛離場,魚莜卻一路逆行,朝評委席的方向走去,身后的袁園喊了兩聲“魚莜你要去哪兒”,然而幾秒鐘的時間,她就消失在穿行的人潮中。 現場導演一直在催促觀眾們迅速離場,無奈之下,袁園只得和□□先行離開了比賽場地。 幾位評審也已離場,而主評委魚連海好像在等人,仍坐在座位上喝茶,遲遲未離去。 魚莜走到評委席桌前,瞪著杏眼,正欲開口,一道溫潤的嗓音搶先在她身后響起:“魚老先生,家師已在酒店定好了晚宴,想請您和您孫女一起吃頓飯,敘敘舊,還望您肯賞光?!?/br> 魚連海放下保溫杯,笑瞇瞇站起身,拍了拍她的肩:“丫頭啊,人家這么誠心地邀請咱們了,咱們先去吃飯,在這坐了一下午,師父也餓了,有什么話等會再說?!?/br> 魚莜的眼睛睜得更大了,顧明禮早就知道她和魚連海的關系?然而師父都這么說了,她也只能先把一肚子疑問先憋了回去。 師徒倆跟著顧明禮回到暫住的酒店,乘坐電梯上到二樓。 酒店一層的大廳是為房客們提供的自助餐,二樓則是點單制,價格不菲,雖然周圍也三三兩兩地坐著幾位客人,但整體上要安靜許多。 一進餐廳,就見一位戴著瓜皮帽,身穿深黑亮面綢緞的寬袖長衫的老人,坐在靠窗的位置,桌邊搭著一副龍頭拐杖,脊背挺直地靠在椅背上,頗有些派頭。 見他三人走過來,老爺子站起身來,眼角的魚尾紋笑展開,嗓音有些粗糲:“連海,一別快二十年,你近來可好???” 魚連海面上亦帶著客套的笑:“還好還好,顧老,我瞧你身子骨也還硬朗得很吶?!?/br> 顧老爺子揮揮手:“我是不行了,現在走路都要拄拐了……” 顧明禮加快步伐上前,扶著顧老的胳膊讓他坐下,魚連海和魚莜也在他對面落座。 顧老爺子的目光落在魚莜身上:“這是你孫女莜莜吧?”轉而對魚莜笑著說,“恐怕你不記得了,在你小時候我還抱過你呢……” “那時候,她才兩三歲,肯定記不得了,”魚連海目光未動,仍看著顧老,口中跟魚莜介紹道,“這是顧老先生?!?/br> “顧老先生好?!濒~莜順著師父的話,乖巧地問好。 顧傳璋笑著點點頭,看著她目光里滿是慈愛和欣賞:“連海啊,我們真是同病相憐,子女輩的孩子從小在外面看慣了花花世界,不愿意回來學老本行,反倒是孫兒輩的爭氣,肯沉得下心來學藝,不然,我們這輩子苦練出來的技藝,怕是要帶到棺材里去嘍……” 魚連海干笑了兩聲,附和:“正是,正是?!?/br> 魚莜看了眼師父,又打量了顧老兩眼,以她對師父的了解,他要是真心待一個人,不會這么端著講話,更不會用這種皮笑rou不笑的語氣。師父跟這位顧老爺子的關系,恐怕不僅僅是舊友這么簡單。 服務員把熱騰騰的菜肴上桌,顧明禮也起身為兩位長輩的杯里斟滿了酒,顧文璋看著徐徐斟滿的酒杯,話鋒一轉,忽然隨意地問道:“靳城那孩子還好嗎?” 魚連海雙眼微瞇,很快地回:“很好,跟他父親一樣聰明好學,十年前,他便去意大利進修了,算算日子,再過個半年也該回來了?!?/br> 顧傳璋蒼老的眼睛里閃爍著不明的光,嘆了口氣道:“撫養那孩子這么多年,也是難為你了?!?/br> “沒有什么難為不難為,那孩子從小就很懂事,對莜莜也很是照顧,從沒讓我cao過什么心?!?/br> 陡然從顧老爺子口中聽到師哥的名字,魚莜有點恍然。 十年了,原來師哥已經走了這么久了么? 猶記得他離家時,她還是個黃毛小丫頭,如今他回來,不知道還能不能認出自己。同時她又想,師哥在國外呆了那么多年,經受異國文化的熏陶后,一定也改變了不少,想必也不是當初那個毛頭小子了,她也未必能認得出他來。 不過得知師哥還有半年就能回來,魚莜心下還是很欣喜的。 兩個老人在談話敘舊,她和顧明禮兩個小輩便專注地吃著桌上的菜飯。 京都特色的果木烤鴨,爆羊三鮮,梅花干貝,水晶肘子……菜色很是豐盛,酒店聘請得也是名廚,味道也很可口。 昨天吃了大老板送的感冒藥,今天就感覺病癥稍微好些了,好歹能嘗出了點rou味。 她正夾了一塊小酥rou放入嘴中,只聽顧傳璋感慨道:“這些年物是人非,發生的事情太多了,當年靳家和你孫女定下的娃娃親,想必也不作數了吧?!?/br> 魚莜驚得差點被酥rou噎住,不可置信地抬起頭,娃娃親?!原來她還跟師哥定過娃娃親,她怎么不知道?為什么師父從來沒跟她說過這些? “嗯,當事做約定的人已經不在了,確實做不得數了?!濒~連海點頭。 顧老爺子接著半開玩笑半認真地說:“莜莜和明禮年紀相仿,今天一見我就喜歡。我的孫兒不說一表人才,也總比普通人強些。連海,要我說,咱們倆家要不就親上加親,我們兩家若聯姻了,也不愁魯菜沒了傳人……你意下如何?” 魚莜心里簡直臥了個大槽,這都什么時代了,這顧老爺子還要搞包辦婚姻那一套?還親上加親? 顧明禮聽到這話,眼眸里也浮上驚愕和意外,然而很快就隱沒下去,又換上恭禮謙和的淡笑。 魚莜撇頭看向師父,這種事師父不可能會同意的吧。 果然師父沒有辜負她的信任,沒有絲毫猶豫地推拒道:“我家丫頭還小,我還舍不得讓她嫁出去,我這老身子骨不知道還能活幾年,身邊可不能沒人陪?!?/br> 以前在山上的時候,師父總罵她說若她以后嫁人,絕不會跟著她過去,自己一人住在老宅里最是逍遙自在,等她廚藝學成后,更是迫不及待地把她趕下了山,如今婉拒顧老爺子的理由竟然是舍不得,想讓自己陪他,還說得分外真摯…… 魚莜低頭戳了戳軟白的米飯,對師父演技的敬佩,不得不又加深了一層。 顧老爺子被他拒絕也不尷尬,端起酒杯,笑瞇瞇說道:“來日方長嘛,小輩們的事,其實我也不想過多干預,但我就這一個孫兒,自是想給他謀個好親事……” 兩位老前輩推杯換盞,自顧老爺子提到什么聯姻后,魚莜就覺得有些坐立難安,連菜也不想吃了。 “我去下洗手間……”她隨便找了個借口,起身逃遁。 “去吧?!濒~連海也看穿了她的不自在,輕揮了揮手。 走進盥洗池旁,魚莜對著鏡子,輕舒了口氣,剛擰開水龍頭,只覺得右手一沉,手腕被人從身后緊緊地攥住。 第71章 初抱 假戲真做~ “?!” 手腕忽然被人攥住, 且明顯是男人的手和力道,魚莜霍然抬頭,從鏡子里看到身后人的面容, 放松下來, “是你啊大老板,嚇死我了……” 水流聲太大, 她都沒聽見他走過來的腳步聲,差點以為是哪個耍流氓的, “非禮”兩個字已經含在了嘴邊。 大老板今天似乎剛參加完某個正式的會議回來, 深藍色的西裝熨帖修身, 右手上戴著的腕表以及胸前銀制的領帶夾熠熠泛光, 夾層里是純白的襯衫,穩重又不花哨, 無論是誰,見他的第一面,都會留下其干凈利落且注重細節的印象。 然而此時此刻, 柯奕臣雖然穿著英挺瀟灑,清俊的臉上寫滿了不爽, 單刀直入地問她:“和你同桌吃飯的那個男人是誰?” 飯桌上總共四個人, 一個她, 兩個上了年紀的老頭, 大老板所問的男人除了顧明禮也沒別人了。 “同期比賽的選手, 他爺爺跟我爺爺是舊識, 怎么了?” 魚莜有些不解地眨了下眼睛, 看到柯奕臣面沉如水的表情,心下又有些疑惑,難不成大老板和顧明禮有什么恩怨?不能吧, 兩人又不是一個圈子的,應該不相熟才對。 柯奕臣并未放開她,反而往前走了一步,眼里閃動著晦暗不明的情緒,嗓音愈發低沉:“你有娃娃親?你爺爺要你聯姻……和他?” 他前進一步,她就后退一步,直到洗手臺冰冷的邊沿抵在她腰間,他順勢就把手放在了她腰側的邊沿。 魚莜有點驚訝,他是怎么知道他們這桌的談話的?回想了下,餐桌之間并未有隔斷,他們桌旁還零散地坐著幾位其他的客人,難怪她老覺得在他們左前方隔壁的一桌,背對著她吃牛排的男人背影很是熟悉,原來竟然是他么? 柯奕臣也并非故意偷聽他們談話,而是碰巧遇見。他剛開完會回到酒店,本想簡單吃個飯,因不喜歡人多吵鬧的地方,所以來到了二樓餐廳點餐。 他一開始并未注意到那個獨自坐在餐桌旁的老頭,直到魚莜他們三人走過來落座,他才一下子把注意力放到他們那桌上,支著耳朵聽得認真,連口中吃得是意面還是牛排都分不清了。 因為相距不是很近,他其實也沒聽得太清楚,只零星地聽到“娃娃親”“聯姻”這幾個詞。 然而光就這幾個字眼,就已經讓他很不淡定了。 看到她起身去洗手間,他也就毫不猶豫地擱下了餐具,尾隨她過來。 一提到聯姻,魚莜就頭大,且娃娃親這事牽扯到師哥和他們魚家的淵源,解釋起來也怪麻煩的,他的突然欺進,也讓她有點心慌,訥訥地說:“這個……是家事,就不需要您過問了吧……” 柯奕臣聽后眉角明顯抽動了下,儼然被她的話挑釁到了,輕呼了一口氣,,接著毫無預兆地伸出雙臂。 “啊……”隨著魚莜的一聲低呼,柯奕臣一手托著她的腰,一手托著她的腿,竟然把她整個人凌空抱起,放在了洗手臺上。 魚莜一臉懵逼地坐在洗手臺邊沿,緊張地把雙手放在并攏的膝蓋上,第一反應是慶幸今天還好沒穿裙子,不然肯定走光了。 柯奕臣主要是怕瓷臺的邊角太堅硬,會咯著她,再者總是俯看她也覺得不舒服。并排的洗手臺一高一矮,她坐在最高的洗手臺上時,正好可以和自己平視。 “家事?”柯奕臣氣極反笑,唇角勾起一抹危險的弧度,冷冷地反問,“隨我回家參加家宴的是誰,被我父母認可成兒媳的是誰,你忘了你現在的身份,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