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讀
櫟陽宮中,一處園子里,漢王后呂雉正在幾名使女的陪伴之下坐在廊下,她的面前擺著一張小幾,上面放著一個針線笸籮,而她的手上,則是拿著一件白色的小衣正在縫著。 偶爾,她會抬頭看看院子里那一群大大小小的孩子,當然,只有在看到她自己的兒子和女兒的時候,她才會眼睛彎起,露出一個微笑來。 劉盈像個小大人一樣安靜地坐在一張長幾后面,一位先生正彎著腰在教他認識攤在他面前的那卷竹簡上的字,劉盈一邊認真地聽著,一邊手持一根小樹枝在旁邊的沙盤上將先生剛剛講的那個字寫出來。 在他的旁邊另設了一張長幾,劉樂跪坐在那里,正在認真的在沙盤上寫字,小小年紀已經顯出了淑女的安靜嫻雅。 她是大漢的主公,封號魯元,雖然已經定了親,但因年紀尚小,所以便跟著太子一起讀書。 除此之外,院子里還擺放著好幾張長幾,十幾名七八歲到十三四歲不等的少年兩人一組地分別坐在這些長幾后面,他們的面前卻是沒有竹簡,每人僅有一個沙盤而已。 這些少年,便是那些跟著劉邦打仗的諸候們的子弟,年齡大小不等,性格也是各不相同。 比如有的就比較安靜,坐在那里拿著小樹枝在沙盤里寫寫畫畫的,有的卻是活潑一些,一看先生在忙著指導太子,顧不上他們,便開始相互之前擠眉弄眼甚至打打鬧鬧起來。 當然,也有這兩種情況都不沾邊的,比如張信。 張信即沒有安安靜靜地學習寫字,也沒有如同他的同桌一樣和別人交頭接耳,嘻嘻哈哈,他看上去似乎有些沒什么精神,左臂支在長幾上,撐著左腮,腦袋略歪,右手則是不斷地從他面前的沙盤里抓起一把沙子,然后又松開五指,看著沙子如同水流一般從他的指縫瀉下。 他的臉上沒什么表情,眼神也有些無神,嘴角微微向下,看上去就像是在和誰生氣一樣。 他的同桌名叫張敖,父親是張耳,也是一大諸候趙王,在投靠了漢王之后,很是立下了一番功勞。 漢王為了拉攏他,對他很是看重,所以張敖在這群少年伴讀當中,也還算得上是一個人物,至少,能夠與他的身份相提并論的并不多。 張敖比張信大兩歲,但因為張信這兩年個子竄快,看上去卻是差不多大,而他的身材略微有些胖,但長的還算清秀,看上去有種憨態可掬的感覺,所以張信和他相處的還不錯,畢竟,他也不惹人討厭不是。 張敖和隔壁的一位少年嬉笑打鬧了一會兒,似是忽然記起了張信這個同桌一樣,扭過頭來,就見到張信那副不怎么爽的樣子。 他笑著推了推張信,低聲道:“哎,張信,這幾天你怎么都是一副不高興的樣子?是誰得罪你了嗎?你跟我說,我幫你去教訓他?!?/br> 張信抬了抬眼皮,看了他一眼,沒什么精神地道:“沒有?!?/br> “那你怎么不高興?昨天下學的時候你就說自己沒什么興趣,沒和大家一起去投壺,今天大家又約好了,等到下學之后,一起去蹴鞠,你身手好,這次可一定要去啊,就和我一個隊,怎么樣?” 張敖看著張信的目光很是期待,臉上的笑容也帶著一絲隱隱的討好。 這孩子身份雖高,但本身卻沒多大本事,尤其是在武力方面,完全沒有繼承他父的勇武。 而這群孩子的父兄卻都是戰陣沖殺出來的,自然對他們在武技劍術方面的要求比較高了,就連他們自己,雖然父兄的權勢、實力可能會比不過別人,但如果自己爭氣,表現的出色,卻同樣是能夠得到別人的尊重的。 就比如張信。 張良的名氣很大,甚至他很早就被漢王封了候,但是漢王麾下,誰不知道張良嚴格意義上來講只能算是一個謀士,他從來都沒有上過戰場,因此也沒有絲毫戰功。 在這群見面首先比拼的就是自家父兄有多少戰場的孩子當中,做為張良的兒子,他當然是最為受人鄙視的一個。 可是,這樣的鄙視很快就不存在了。 當這群孩子當中武力值最高,同時父兄還擁有不俗的戰功的少年因為當著他的面譏諷張良沒有戰功是個膽小鬼的時候,張信于平靜中暴發,三拳兩腳便將那少年放倒了,甚至還因為他說話難聽,打掉了他的兩顆牙齒。 從那兒以后,這群孩子們看張信的眼神就變了,再也沒有人敢說張良的壞話了,甚至因為看到了張信打人時那種冷漠又兇狠的模樣,很是嚇到了一些人,讓他們都不敢靠近他,當然,這其中并不包含張敖。 張敖是很佩服張信的,對方的年齡甚至比自己還要小兩歲,還有一個“體弱多病”的父親,在學武這方面的條件,肯定是不如自己的,可是就算這樣,張信還能練出這一身的本事來,這當然會讓他心生欽佩。 所以他便總是會主動往張信身邊湊。 開始的時候,張信對他不怎么理睬,時間長了,倒是默許了他的存在似的,有時候,也會和他說說話,甚至在他不小心弄傷了自己時,還會主動幫他治傷。 慢慢地,張敖似乎也發現了,張信這個人的性格似乎有些奇怪,他不怎么愛說話,也不怎么愛與人交往,或者換個說法,他們這群人當中,能夠入他的眼的,沒幾個。 很多時候,他都有些看不明白張信,但這不妨礙他對張信的看重,除了他所表現出來的能力之外,最主要的,源自于太子殿下對張信的看重。 太子劉盈,是個性格非常好的人,他待人溫和有禮,而且還很善良,但這不代表他對誰都是一樣的。 他們這些名為伴讀實為質子的人,在離開父兄的時候,多多少少都會被叮囑一聲,要想盡辦法地去獲得太子的好感與賞識,這對他們的將來有著極大的好處,甚至對于他們的父兄都會有好處的。 所以他們這些人在面對太子的時候,都會想盡辦法地表現自己,同時也會在暗中打壓其他人。 總之,別看他們年紀還小,但是因為競爭的原因,很多看上去雖然稚嫩,但背后所使的手段也總是層出不窮。 張信從來都不會主動對別人耍手段,但他太聰明了,而且還很果斷,所以凡是想要對他動手段的,最后卻往往會自作自受,被張信反過來教訓一頓。 次數多了,那些暗地里的手段,也就沒人敢用到張信身上來了。 明里打不過,暗中斗不過,再加上他那看上去冷漠的性子,可想而知他在這群人當中的人緣了。 但是不知道為何,太子殿下卻似乎非常喜歡他。 和張敖一樣,有事沒事兒總喜歡往張信身邊湊,也不記較他那副要死不活的樣子,偶爾得到什么好吃的或者是好玩的,第一個想到的也總是張信。 這樣的看重,當然會給張信帶來更多的仇視與嫉恨,但是張敖卻不同,他因為和張信的交好,反而蹭到了更多與太子相處的機會,就這一樣,就讓張敖不知道多少次在心里暗自得意了。 張敖之所以想要拉著張信和自己一起組隊,除了對張信的身手有信心外,當然最主要的原因是,如果太子殿下也有興趣下場,那他一定會選擇和張信同一隊的。 “沒興趣?!?/br> 誰知道張信這次卻是連眼皮都沒掀一下了。 “哦?!?/br> 張敖有些失望地撅起了嘴,他算是看出來了,現在的張信絕對是處于心情不爽的狀態之中,如果是平常,他還敢慫恿幾句,但是現在,他可不怎么敢,要是把這位爺惹惱了,會不會挨頓揍先不說,要是以后都不理他了可怎么辦? 垂下頭撓了撓自己那張白胖的臉蛋,張敖眼珠子動了動,抿了抿唇又一次湊到張信面前低聲道:“那,下學之后你打算去干嘛?也帶上我唄,我也跑不動,蹴鞠不怎么適合我?!?/br> 張信又掀了掀了眼皮看了他一眼,道:“呆著?!?/br> “???” 張敖一愣,有些沒聽明白他這什么意思,不過看他說完這兩個字后右手五指張開,將手里的沙子丟進沙盤里然后拍了拍手上沾著的余沙,便雙手抱胸的坐直了身體,眼睛卻是完全閉上了,擺明了一副不想理人的模樣,張敖很快明白了,張信這是在說他就打算呆著。 “哦哦……” 張敖點了點頭嘴里應和著,臉上卻有些抽搐,今天的張信好像比平時更難相處了,他決定還是不要再去撩撥他了,他看上去有點嚇人。 上首,指導太子的先生一臉滿意地看著太子將他今天所教的字一個個在沙盤上寫出來,他微笑著點了點頭道:“太子殿下聰慧,今天所教的字全都學會了,只不過還需勤加練習,否則很快便會忘記?!?/br> 劉盈連忙一禮道:“是,學生記下了,一定會勤加練習的?!?/br> “嗯,既如此……”他說到一半,直起身子往院子里一看,立刻便看到了好些個交頭接耳嘻笑打鬧的,頓時臉色一沉,便想要教訓教訓這群不知上進的頑童,不過很快,他便又想起推薦自己來的蕭大人所說的話,于是閉了閉眼睛,輕咳了一聲,假裝自己沒看見,重新回過身來對著劉盈道:“今天的課就到此為止吧?!狈凑闹饕蝿毡阒挥刑拥钕乱蝗硕?,那些諸候子弟么,愛學不學他根本不用管。 很神奇的,先生這么不高不低的一句話,那些還在嘻戲打鬧的孩子們之中卻是有幾個聽到了,頓時精神一振,跪坐的雙腿左右挪動都不安份起來,也有人提醒身邊的同伴,眾人倒是安靜了下來,紛紛向著先生看去。 劉盈率行站起了身,向著先生行了一禮道:“恭送先生?!?/br> 其他人也紛紛站了起來,隨著劉盈一起道:“恭送先生?!?/br> 先生向著太子回了一禮,對于其他人則是看都沒看一眼,然后便轉身離去。 等到先生的身影消失在院門外,一群少年頓時發出一聲歡呼,立刻有人招呼著旁邊伺候著的內侍去布置場子,他們要蹴鞠。 還有一些則是圍到了劉盈身邊,邀請他一起參加,并且是加入自己的一方。 劉盈溫和地笑著,看了看眾人,目光卻是看向了遠處靠著一棵樹站著的張信,問道:“蹴鞠嗎?張信哥哥參加嗎?” 圍在他身邊的幾個少年臉色有些難看地互相看了看,沒人說話。 如果張信要參加,他們當然不敢拒絕,但是讓他們主動去邀請,除了太子殿下,和那個張敖之外,也沒別人了,而之前,坐在張敖身邊的那個少年卻是聽到了張敖與張信之間的對話的,知道張信拒絕了。 本來張信不參加,他們心里是很高興的,可是現在看來,太子殿下是什么意思?怎么好像他是不是參加還要看張信參不參加? 劉盈看他們如此,立刻便明白了,他微笑著溫聲道:“本宮年幼,之前從未玩過蹴鞠,不如你們先玩,本宮在旁邊看著,不然貿然加入,恐怕會成為拖累?!?/br> 眾人聽他如此說,連忙道“不會、不會”,但看到太子態度堅決也不好再說什么,只得按照各自之間親近程度分成了兩隊,就連張敖,因為之前張信拒絕了他,現在又有其他少年邀請,回頭看了看張信,也便高高興興地參加了分組。 這時那些內侍們已經將長幾撤下,豎起了高高的竹竿,上設風流眼,有內侍為兩隊分別送上了紅色和黑色的帶子綁縛在額頭以做辨認,十幾個少年也紛紛脫下了外袍,只著短衣分成了兩隊開始蹴鞠。 呂雉看到這些少年們開始玩耍起來,笑了笑,招呼著身后的使女起身離開,原本還想將女兒劉樂也帶走,只可惜那小姑娘卻是不肯,她要看人蹴鞠。 呂雉無法,只好安排了兩個使女在她身邊照顧。 院子里立刻變得熱火朝天起來,少年們大聲呼叫著來回奔跑,追逐著那只皮革制成的球,偶爾有人拿到了球,時機又好,便會試圖將其踢進風流眼中,有時會成功,但更多的時候則會失敗,但不管成功還是失敗,都會引起一片驚呼聲。 少年心性便是愛玩,如果說最初的時候,這些少年們還會將注意力分出一半放在太子身上,等到過了一陣子,雙方對戰的更加激烈起來,他們便將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場中。 所以當劉盈坐在場外微笑著看了一會兒后就起身走到張信身邊時,也沒有引起多少人的注意。 “張信哥哥?!?/br> 劉盈站在張信身邊,因他還小,身高只到張信腋下,所以在和他說話的時候便不得不仰著頭。 張信睜開眼低頭看到是他,行了一禮道:“太子殿下?!?/br> “你怎么不去蹴鞠呢?” 劉盈微笑著,目光溫和帶著一些隱隱的關切。 他其實早就看出來了,這位張信哥哥心情不怎么好。 他似乎不太喜歡來做他的伴讀陪著他,這一點倒是和其他那些人不一樣。 不過,母后卻告訴他,要盡量和張信哥哥成為好朋友,因為他很有本事,更因為,他有一個很厲害的父親,他的父王很看重他,對他的話不說是言聽計從,卻也差不了多少了。 劉盈的年紀很小,但是他卻很聰明,而且還經歷過一些讓他一輩子都不可能忘記的事情,他知道自己現在連自保的力量都沒有,但他知道,母后是為了他好。 所以他才會努力地去接近這位張信哥哥,真誠地想要和他成為朋友,才會以太子之尊卻稱呼張信一聲哥哥。 張信的眼眸動了動,卻沒有如同敷衍張敖那樣生硬地丟出“沒興趣”這三個字來,因為這段日子以來,這位年紀比他還要小的太子殿下,真的對他很好。 “不想說就不用說?!?/br> 劉盈卻是笑著替他解圍,他看了看身邊,伸手招來一名內侍,就在樹下鋪開了一張竹席,然后拉著張信在竹席上坐了下來。 “張信哥哥是不是想念成信候了?” 劉盈忽然問道。 張信一愣,有些愕然地看向他。 他不是想父親了,而是想念另一個人了。 小時候,他只想跟在表姑的身邊,后來又只想跟在父親身邊,再后來,他就只想跟在那個人身邊了。 可是,他卻離開了他,而且一離開,就是一年多。 他曾經答應過他,說他會來看他的,可是,為什么這么久了,他卻像是從這個世界上消失了一樣,再也沒有出現過。 心細的劉盈立刻便明白自己可能猜中了他的心思,笑著道:“成信候現在跟隨父王正在攻打滎陽,等到攻下滎陽,局勢穩定一些,我便派人送你去滎陽一趟怎么樣?到時我會寫一封書信,你就當是替我去送信給父王好了?!?/br> 張信看著他,忽然笑了起來。 這孩子還真是會替別人著想啊,只是一封書信而已,隨便派個士兵就能送,怎么會需要他這樣的身份來送呢?還得額外再派人保護著他,無非是找個理由讓他能夠去見一次自己的父親而已。 “我并非是想念父親,我只是,想念另外一個人了,他曾經答應過我,要來看……” 張信一邊說著,一邊抬起頭望向遠方,當他的目光掃到一個地方的時候,他的嘴巴張大,眼睛也瞪得溜圓,那還未說完的半截話卻被他不知道忘到了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