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離
張良最近的情況林依依很清楚,因為這全都是她一手造成的,雖然心里覺得很有成就感,也為愛人的心里一直藏著自己而高興,但是同時,她卻又有些隱隱的慌亂與不滿。 是不是,真的有一個人和她很像,就有可能會引起他的注意力,甚至最終有一天能夠替代她? 明明是一個人,她卻開始自己吃起了自己的醋。 所以有時候,她會裝作無意實則故意的撩撥一下他,卻不知道心里倒底是希望他是被自己撩到,還是沒有被自己撩到的心思更多一些,有時候,她自己也控制不住自己。 不過,正如張良的糾結與逃避,其實林依依心里也覺得自己似乎應該暫時和他分開一段時間了。 平日里與張良聊起天下大勢,聊起各地義軍與及秦朝可能的態度,再加上她自己對歷史的記憶,她自然也知道張良的事業才剛剛開始,正是需要他全心全意地去努力的時候。 可是因為自己,顯然給他帶來了很大的困擾,這會嚴重影響到他對時事的思考與分析,所以,當張良提議送她回下邳時,便也沒有反對。 張良在下邳多留了兩天,過完年后,便返回了豐邑,在這之前,她讓人將她之前為張良煉制的丹藥送來,讓張良帶走了。 張良的身體素質還是不錯的,除了很多年前的一次次戰斗在體內留下一些小小的暗傷之外,四十多歲的人了,看上去還像是三十多歲的樣子,但是對于林依依來說,這當然不能讓她滿意,因為他還在一天天的變老啊。 她就算不能使他像自己一樣變得更年輕一些,但是至少,能夠保持他現在的年輕吧,最重要的,那些現在看起來似乎無傷大雅的暗傷,說不準什么時候就會暴發而要了他的性命。 張良倒是沒有推辭,畢竟是好友一番心意,而且對著好友那樣漂亮的一張臉,從前還為自己的皮相過于漂亮而煩心過的他,現在卻莫名的生出一種慶幸的感覺來,因為他覺得,自己這位好友似乎非常的注重長相,對于長的好看的人,他總是會多出幾分友好來。 當然,這樣的感覺只是偶爾間的一閃而逝罷了,快而隱密,讓他自己都沒有意識到,只是在聽到好友告訴他那些丹藥的作用后,欣欣然地收下了,并且按照好友的吩咐每日按時服用。 美容養顏、調理身體的機能、延年益壽! 這樣的丹藥誰也不會拒絕的。 尤其是在服用了一段時間之后,感覺到身體的變化,張良就更加深刻地體會到了好友送給他的丹藥的珍貴了。 心中感激的同時,這些丹藥也成為了他非常重視的寶貝,寶貝到不愿與任何人去分享。 而林依依則繼續留在下邳教導張信,當然是醫術為主,至于其它的,除非她興趣來了,否則,她會給自己的學生布置一個任務后就自己出去瞎逛去了。 沒錯,她并不總是會呆在張宅,而是時常出去四處溜達,偶爾遇到一些感興趣的事情,就會插上一手,比如打抱個不平啊,或者看個病啊,救個人什么的。 但是也不是什么事兒她都會管上一管的。 比如有一次一個女人被人追打,是因為這女人特別愛說人是非,因為嫉妒村里另外一個婦人人緣比她好,便四處說人家行為不儉勾三搭四,偏偏這種事情傳播的速度還飛快,那婦人氣不過,竟是拿了根麻繩吊死在她家門口了。 那婦人的家里人自然不依,因此追打那女人。 林依依當時就在一旁,但是因為心中厭惡那女人,就沒有多管閑事。 還比如一次,有個老頭兒,不知道從哪里逃難來到下邳,許是一路上餓的狠了,自私到狠毒的地步,竟是連生病的孩子的食物都搶,后來那孩子死了,他自己也染上了病癥,有同他一同逃難的人便都離他遠遠的,沒人愿意幫他。 被林依依遇到之后,原本是想救上一救的,結果在聽說了他這病的來歷之后,便冷冷地丟下“抱應”兩個字后不再理會。 再比如有一次,有個孩子因為淘氣而摔傷了腿,林依依看見了,自然而然地上前去幫忙,只不過那孩子的母親卻是個潑辣的,將自己孩子受傷的原因遷努到了一同玩耍的另外一個孩子身上,竟然出手就是一個巴掌,將那孩子打的口鼻流血,更是嚇得連哭都哭不出來。 這自然惹得林依依厭惡不已,轉而去給被那婦人打傷的孩子醫治,不再管那個摔傷了腿的孩子了。 那婦人還沒有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反而連林依依也一起怪上了,不但頤指氣使地要林依依先給她的孩子醫治,在看到林依依沒有理會她后,還污言穢語地罵起人來,這一下更是惹怒了林依依,她原本還是打算救治一下那個孩子的,畢竟他還小,可因他母親的原因,最后冷淡的看了她一眼后,就走了,只不過卻從她的腳下飛起了一顆小石子,不偏不倚地打中了那婦人的嘴巴,直打的她鮮血直流,牙齒都不知道掉了幾顆。 于是很多人便都知道了這位仙人一般的先生也不全然是個心善的,他或許會不問緣由地幫助一個人,但也會因為一句話不對他的心意而見死不救,更有甚者,若是不小心惹得他生厭,小則得不到他的幫助,大則還可能會受到他的懲罰。 也有人在他耳邊念叨過一些什么道德啊、大義啊、同情啊之類的東西,但是他卻只回以冷笑與譏諷,至于他的行事,則完全是按照自己的心情來的,隨心所欲的樣子,很快便讓認識他的人心中生出了敬畏之心,也讓張信總是眼睛亮晶晶地對她更加的崇拜。 第二年,春暖花開的時候,陳勝手下大將周章率軍攻打戲水,卻被章邯所敗,不得不退了回去,而大秦對于各地的義軍也展開了大規模的剿滅。 大秦泗川郡監率兵包圍了豐邑,在張良的獻計下,沛公劉季親自帶兵,以張良麾下數百兵丁為前鋒大破秦軍。 之后,張良再次提出建議,乘勝追擊,宜直取薛縣、戚縣。 沛公采納了他的建議,決定率兵主動出擊,卻在對豐邑留守將領的安排上與張良有了分歧。 劉季讓雍齒留守豐邑,張良卻認為雍齒此人心高氣傲,平日里就對沛公多有輕慢,再加上之前赤松子的事情上,沛公站在了自己這一方,心中很可能會對沛公心存怨恨,不可信,不能給予如此的重任。 但是劉季卻認為這是張良對雍齒有偏見,勸他不要計較雍齒過往對他的無禮。 劉季如此信任雍齒,自然是看在他是自己的同鄉份上,在他心里,就算這人平時對自己缺少了一些恭順,但畢竟是個有本事的。 總之,劉季最后沒有采納張良的意見,還是讓雍齒留守了豐邑。 他因為上次赤松子的事情,心中對雍齒略有愧疚,所以才將自己的大后方交給他,以示他對雍齒的重視和信任,卻不知道,當一個人對另一個人失望了之后,就很難再交付真心了。 所以當陳勝派人來游說雍齒的時候,雍齒選擇了易主。 那個時候,劉季的義軍已經打下了薛縣、戚縣,而且將大秦泗川郡守殺死,之后,再到亢父、方與的時候,就沒有再遇到什么像樣的抵抗了。 按說是形勢大好,結果就得到了這樣一個壞消息。 憤怒的劉季立即回兵去攻打豐邑,只不過,此時的豐邑并不僅僅只有雍齒的本部人馬,還有陳勝派來的魏人周巿所帶領的大軍協同作防,所以劉季沒能攻打下來豐邑,反而因為氣怒交加,劉季生病了。 無奈之下,劉季只好帶人退回了沛縣。 劉季很后悔當初沒有聽取張良的意見,同時也更加的怨恨雍齒的背叛,就連豐邑的百姓,都被他同時怨恨上了。 原本非常好的形勢,卻因為雍齒的背叛而蕩然無存,連番大戰讓義軍損兵折將,這讓劉季胸中那口悶氣如何能夠吐得出來? 他現在甚至不想別的,只想將豐邑打下來,將雍齒碎尸萬斷,因為他辜負了自己的信任。 俗話說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劉季這一病頓時急壞了蕭何等人,張良想到赤松子也懂醫術,便回了一趟下邳將人接到了沛縣。 林依依的醫術自然是沒什么問題的,劉季不過是急火攻心罷了,被她扎了幾針xiele心火后,又開了個方子,幾碗藥下去,病已大好。 因為對皇帝這種生物天然的不喜,林依依并沒有打算在劉季面前刷存在感,所以在去為他治病的時候是以一個恰好路過沛縣的醫師的身份去的,等到劉季幾日后好轉,想起要見她的時候,她也已經離開了。 在沛縣住了幾日,林依依也知道沛縣義軍現在的情況不是很好了,她有些擔心張良,卻又不知道能幫上他什么忙。 倒是張良并不氣餒,告訴她他打算勸沛公忍一時之氣,去投奔留縣。 就在不久前,東陽縣的寧君、秦嘉立了景駒為代理楚王,駐守留縣,手下兵強將廣,正在大肆招收人馬。 張良覺得沛縣義軍可以暫時依附過去,甚至可以向他們借兵來收回豐邑。 林依依不懂這些,但是她覺得沛公將來是要當皇帝的,他會愿意依附別人嗎? 張良對此卻很有信心。 他說沛公是個有大志向的人,也是一個能屈能伸的人,為了達到目的,他一定不會在意這暫時的低頭。 林依依也覺得自己想得多了,歷史上的劉邦可是一個流氓無賴,項羽抓了他爹威脅他要把他爹煮湯,他都能夠不要臉的說希望項羽不要忘記也給他一碗,這樣一個無恥的人,又怎么會在意需要暫時依附別人這種事? 她覺得越是這種時候,自己越不應該留在張良的身邊,因為她總是會忍不住地擔心他,有時候也想強行想起記憶中的歷史是怎么樣的,可實際上,她能夠想起來的內容實在是太少了,而她自身雖然知道將來的天下大勢,卻并不知道這個時代所有的人物軌跡,對于時事發展的判斷力就更差了,她很怕自己會在無意中做了什么多余的事情,破壞掉了歷史上原本的軌跡。 如果一切都沒有改變的話,那么結局就是很好的了,哪怕他們會遇到很多危險與挫折,最終的結果也一定是好的,因為他們才是最終的勝利者。 想明白這點后,林依依便再次告別了張良,甚至在回到下邳后將張信也帶走了,她告訴張良,她打算帶著張信去游歷,因為醫術必須要經過大量的實踐才會飛快地進步。 張良雖然有些不舍,卻也知道身為一名方士,肯定是喜歡自由的,而且他身在軍伍,確實也不適合赤松子的修行,便與他約定若是累了,便來看看自己。 對于這樣的要求,林依依自然是要答應下來的。 就這樣,林依依帶著興高彩烈的張信小朋友開始了他們的游歷外加懸壺濟世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