煉藥
埋葬了水姜之后,張良便開始將注意力放在了別的地方。 他一直都沒有離開過下邳,但是他對于天下、對于秦國的關注度卻從來沒有消失過。 他知道始皇帝在蘭池又遇到了刺殺,為此在整個關中大規模的搜索了二十多天。 他也聽說了始皇帝派人去尋找仙人和不死藥的事情。 這讓他想到了一個熟人——徐巿。 當初徐巿也曾和他提起過這不死藥,說是在海外的三座仙島之上。 據說,就在始皇帝第一次東巡的時候,徐巿還真的向始皇帝上書,并且得到了始皇帝的命令,挑選了幾千童男童女去海外尋找仙人,以求取不死藥。 因為當時他光想著要謀劃怎么刺殺始皇帝了,所以對下屬報上來的這個消息并沒有太過在意,所以也不知道徐巿是不是真的去求藥去了,更不知道這么多年過去,他有沒有成功求到藥。 他想起林依依的尸體最后是被大牛強行帶走,說是要帶給滄海君,而滄海君,不就住在其中一座仙島蓬萊仙島上嗎? 而林依依,現在也應該是長埋在這座仙島上吧。 記得當初在即墨,徐巿還來找過林依依,為的就是想見一見滄海君。 張良并不能確定這個世界上是不是真的有所謂的不死藥,但是始皇帝這一番求藥的舉措卻似乎在暗示著他的衰老,他似乎快死了! 那么,他的繼承人會是誰呢? 大公子扶蘇? 還是二公子胡亥? 據說始皇帝有二十多個兒子呢,不過年長且有一定勢力的便是這二人了。 張良從一些傳聞可知,大公子扶蘇是最有可能繼承皇位的,但是那位二公子胡亥卻比這位大公子更得皇帝喜歡。 所以,若是挑動這二人甚至更多皇子去爭那個位子,讓他們自己斗起來,這個帝國是不是會垮塌的更快一些? 他可是沒有忘記,林依依說過,大秦,僅僅只會傳至二世! 這一年,火星侵入星宿,這種天象象征著帝王有災。 始皇帝本來就很忌諱,偏偏這一年還發生了很多事情,似乎是對天象的印證。 有塊隕石墜落在東郡,有人在那塊隕石上發現刻了八個字“始皇帝死而土地分”。 始皇帝聽說了,就派了御史去挨家挨戶地察問,但卻沒有人承認,也沒有人舉報,于是始皇帝就命令將那塊隕石附近的百姓全都殺了,將那塊隕石焚毀。 這件事就算是這么過去了,但是始皇帝卻很不高興。 他年事已高,身體也大不如前,自覺距離死亡很近了,所以越來越忌諱聽到那個“死”字,就將活下去的希望寄托在尋訪仙人、求取不死仙藥上。 他讓人作了《仙真人詩》等到巡行天下的時候,每到一個地方,就命樂師彈唱,同時四外尋找方士,命他們為他尋找不死仙藥。 但是秋天的時候,始皇帝的使者再次為他帶回一個不祥的預兆。 一個疑似非人的家伙在使者經過華陰平舒道的時候攔住了他,送了使者一塊玉璧,讓他捎給滈池君,并且說“今年祖龍死?!比缓缶秃鋈幌Я?。 始皇帝聽了,沉默了好一會兒,才說:“山鬼精怪本來就只能預知一年的事情,而這一年已經馬上就要過去了,這話未必會應驗?!?/br> 其實他心里是非常擔心的,只是不愿相信、不愿面對罷了。 臨到下朝的時候,他又改口說:“祖龍就是人的祖先?!惫室獍选白妗苯忉尦伞白嫦取笔且呀洝八懒说娜恕彼赃@個祖龍就與他無關,完全將“今年”這兩個字無視了。 他讓御府察看那塊玉璧,發現是他二十年出外巡視渡江時不小心掉入水中的那塊,于是心中更加不安,就讓人占卜,得出了遷徒才吉利的結論。 于是始皇下令遷移三萬戶人家到北河、榆中地區,每戶授給爵位一級。 這些舉動讓始皇帝安心了一些,但是對于尋找不死仙藥的愿望卻更加的迫切。 于是許多方士或主動,或被動地進入了咸陽宮,只要是愿意為始皇帝尋找不死仙藥的,都會得到厚重的賞賜,并且對他們有求必應。 而對于那些對于尋找不死仙藥不太上心,或者是心有懷疑,認為這個世界上沒有不死仙藥的人則是殺無赦。 同時也開始對于多年前便領了他的旨意出海為他尋找不死仙藥的方士們開始追索,想知道不死仙藥尋到了沒有。 齊人徐巿,正是其中之一。 東海,瀛洲島上,徐巿正在他的煉丹室內煩燥地走動著。 八年了,從他領了始皇的命令求取不死藥已經過去八年了。 他成功地找到了傳說中的瀛洲仙島,但是不死仙藥卻依然沒能成功煉制出來。 是的,徐巿從一開始的打算,就不是什么求藥。 他所吹噓的什么仙島之上到處都是仙果,吃了就可長生不老的話當然也是騙人的。 但他如果不這么說,皇帝又如何會信他? 又怎么肯聽他的話給他錢財兵士護他出海? 他的目的從來都是自己來煉制這不死仙藥。 可是努力了這么多年,卻始終難以成功,于是他不得不把希望又放在了滄海君身上。 他原本是想去蓬萊仙島的,但他出海之后,卻意外地找到了另外一座島,疑似,就是傳說中的瀛洲仙島。 只不過,這里卻并沒有神仙居住。 這里幾乎是個未開化之地,除了大片的荒野,以及各種樹木、植物,就是到處可見的野生動物,就是沒有人類。 他當時出海的時候,除了幾千的童男童女,還帶了許多的護衛仆從。 可是這么多年過去了,童男童女已經消耗殆盡,他的不死藥卻仍然沒能煉制成功,不僅如此,他甚至看不到成功的希望。 他不知道問題倒底出在哪里,明明藥方是對的,就連最后那一步沒有記錄在藥方上的祭藥的步驟也完全一樣,可為什么就是不能成丹? 反而每一次在將祭藥的童男童女送入丹爐后,不但煉不出不死藥,反而會煉出一攤散發著惡臭的黑灰。 他焦燥地走了一會兒,將丹爐里的那攤臭不可聞的黑灰清理掉,然后坐下來閉上眼開始回想母親臨死之前所說的每一句話。 確定自己沒有弄錯一個字,也沒有聽漏一個字后,他緩緩地睜開了雙眼。 看來,還是得想辦法再去求見一趟滄海君了。 當年,他的母親雖然差點被滄海君拿去祭藥,但最后還是被他的徒弟赤松兒所救,以自身代替了他的母親。 雖然受了一場驚嚇,卻也得到了一場大造化。 他的母親不擔有幸親眼目睹了不死藥的煉成,更因為丹成之時,她僅僅是聞到了那么一絲丹香,便以一個凡人之軀,活到了一百多歲,并且身體老化的速度非常的緩慢。 她的一生,嫁過三次人,最后一次,是在她七十多歲的時候。 據說,當時她的真實年齡雖然已經七十多歲了,但是看上去卻只有四十多歲的樣子,就連身體也非常健康。 所以在她隱瞞了自己的年齡,換了個沒人認識她的地方嫁給因為貧窮而娶不起媳婦的父親時,沒有任何人懷疑過她,更何況,幾年之后她還生下了徐巿。 后來,一夜之間,她便衰老腐朽瀕臨死亡,她才告訴了自己的兒子徐巿自己的真實年齡,并且告訴了他一個大秘密。 當年,她被家人賣給了人販子,最后被送到了蓬萊仙島。 當她知道自己會被用來祭藥,要被活活推進煉丹爐里時,她是絕望而恐懼的。 但是她無法反抗,因為她的父母已經將她賣了,她的命已經屬于那位滄海君了。 然而,她最后卻奇跡般地活了下來。 她親眼目睹了那位赤松兒姑娘主動投身于丹爐,親眼目睹了不死藥的成功煉制,蠶豆大小,雪白的,濃香彌漫。 是的,蠶豆大小的藥丸、雪白的,濃香彌漫,而不是一攤黑灰、惡臭撲鼻。 她說,她當時年紀雖小,但卻很聰明,而且過耳不忘,所以當時滄海君煉藥的時候,每用一味藥,都會不由自主地說出它的名字和用量,甚至連一些注意事項都會說出來,而這一切都沒有避著她,因為在他的心里,她當時并不是一個人,而只是一個祭藥的祭品而已。 所以,她將這不死藥的藥方以及煉制方法全都記了下來,在她被滄海君送回齊國后,便成了她最大的秘密。 徐巿相信自己的母親所說的一切都是真的。 因為從小到大,他已經無數次地見識過她過耳不忘這一能力了。 于是,他成為了一名方士,開始學習許多相關的知識。 他到處游歷,與其他的方士交流,走遍千山萬水,不在乎山高林密,也不畏懼蟲蛇虎豹。 他親手采藥、辨藥,然后嘗試用他從母親那里得來的藥方煉制不死藥。 他失敗了無數次,但他卻從來都沒有放棄,也不會放棄,因為他相信母親所說的話,相信這個世界上是有不死藥存在的,堅信自己總有一天能夠像那位滄海君一樣,煉制出不死藥來。 為此他還想方設法地去求見過滄海君,拐彎抹角地向他請教過一些那個藥方上用到的藥材的特性,將它們打亂次序混雜在更多的藥材之中,從側面求證。 滄海君并沒有懷疑他,他不知道他就是當年那個差點被他拿來祭藥的女童的兒子,更不知道,他的手中有著不死藥的藥方,甚至,他還知道煉制不死藥的關健,就是最后那一步祭藥。 當年在即墨,他因為顧慮太多,所以只能旁敲側擊,拐著彎地去得到他想知道的答案,而那最后一步祭藥,他更是萬萬不敢問出來的,所以他只能自己不斷地償試。 可是,這一步所要消耗的卻是人命啊,每一次失敗,就代表著一個孩子的死亡,在他的心里,用來祭藥的孩子已經不算是人了,他們和那些藥材一樣,只是一種材料而已。 但是,人和藥材倒底還是有所不同的,如果不是有始皇帝的命令,他是無論如何也不可能得到這么多的童男童女以及其它藥材用來供他研究、嘗試。 但是這么多年過去了,被他拿來祭藥的、因為各種原因死去的、還有隨著年齡的增長而知人事的,滿足他祭藥要求的童男童女已經沒多少了。 就連其它各種主藥和輔藥也已經消耗的七七八八了,成功煉制出不死藥的可能性,卻依然被卡在最后那一步。 沒錯,他已經感覺到了,之前的每一步他都做的很好,很順利,就是到了最后一步的時候,一旦祭藥的童男童女被推進丹爐,這一爐丹藥就馬上廢了,完全和他母親所描述的不死藥不同。 他決定回去向始皇帝復命了。 當然,他沒能為始皇帝求來不死藥,肯定是有罪的,但是他已經想好了如何向始皇帝稟報,他覺得自己有很大的可能不被治罪,甚至還會按照他的請求給他更多的童男童女和各種藥材、物資。 等他得到這些之后,他會將他們送到瀛洲島,然后想辦法再去見見滄海君,試試看能不能問到不死藥的最后一步祭藥,當初他是怎么成功的。 當初聽母親說過,代替她去祭藥的是滄海君的一位女弟子,所以雖然不死藥成功地煉制出來了,但是滄海君卻很傷心,很后悔,甚至當場砸了丹爐發誓他再也不會煉制不死藥了。 這也是他為什么不敢直言請教的原因,他甚至不敢在滄海君面前提起“不死藥”這三個字,因為他知道,這是滄海君的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