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節
好在今年的牡丹宴并未擺在皇宮里,而是依照舊例擺在了皇室西山的別宮里,路也不算太遠。 馬車行了大約一個時辰,還未到別宮門口,便叫幾個侍衛攔了下來,很快便有宮人上前引路,一行人走過砌得平整的青石道,這才徒步進了內宮。然后,再換了個衣著鮮亮些的妙齡宮人,上前引人入了牡丹園,口上柔聲道:“幾位夫人小姐都依位次坐下便是了?!闭f罷,轉頭又與謝晚春道,“郡主是在另一邊,還請往這邊走?!?/br> 因容貴妃近來十分惦念著坤寧宮中那鳳座,所以很是寬待宗室,想要先在宗室里得個好名聲。偏偏宗室人丁稀少,位次總也坐不滿,故而連謝晚春這般的出嫁女也沾光坐到了宗室那邊那邊。 謝晚春落了座,這才發現這位置略有些麻煩——晉陽王妃就坐在邊上,再往前居然就是安樂公主。 先帝因為獨寵皇后,膝下的子嗣并不算多,又死了好幾個,真正活下來的也不過是四子二女,分別是:三皇子謝景宏;五皇子謝景止;七皇子謝景安(皇帝);八皇子謝景和。 這里面,三皇子謝景宏和八皇子謝景和都是胡惠妃所出,昭明十七年時謀反逼宮,不僅刺死了八皇子謝景和還累得先帝病重,最后這二人皆是被鎮國長公主謝池春賜死。 故而,去年鎮國長公主池春又死了,先帝所余子嗣也不過只有皇帝謝景安和安樂公主謝華年而已。 按理,安樂公主熬也算是熬過去了,如今皇帝登基,她這個做親姐的也應該提個長公主什么的。偏偏,當初安樂公主和承恩侯的那樁事鬧得有些大,鎮國長公主悔婚之后,承恩侯被嚇得病死了,安樂公主也匆匆嫁了康國公的次子。因為怕鎮國長公主與她過不去,安樂公主跟鵪鶉似的,安安生生蹲在康國公府里好些年沒敢出來鬧騰。 如今,鎮國長公主一死,安樂公主的心思也活了起來:她比皇帝大兩歲,最是知道自己這個弟弟重情心軟又好說話。如今兄弟姐妹也只剩下他們兩個,自己去哭一哭,過去那些事說不得就過去了。雖然鎮國長公主那般地位她是不敢想,可如今宗室里頭除了她還有哪個和皇帝更親近的? 想著自己風光日子還在后頭,安樂公主的心便充滿了喜悅,身子輕飄飄都快飛起來了,瞧誰都高興。她見著謝晚春,還很是歡喜的點了點頭,笑盈盈的與她說話:“早聽說你近來大好了,如今一瞧,我這心里也算是放下了?!?/br> 謝晚春垂了垂眼,遮住眼中神色,似有幾分羞澀:“公主氣色也不錯,這桃紅衫子也很您的膚色呢?!?/br> 安樂公主今日看著確實是膚色紅潤,面如桃花,顏色灼灼。她掩著嫣紅的菱唇笑了笑,難掩喜色,斜睨了一眼,含笑道:“哪里及得上你年輕好精神......我這人就是怕冷,好容易熬過了冬天,如今天氣暖和,出門走一走,瞧著別宮里頭又是花開如錦,心里自是舒坦?!?/br> 說罷,安樂公主又連忙招呼謝晚春坐下,親親熱熱了好一會兒,那熱情勁頭直接就把一邊冷漠的親娘晉陽王妃給比下去了。 謝晚春端著酒杯喝了幾口桃花酒,口上與安樂公主說話,心里卻又思緒四起。 人啊,果真是要活的長久才好。 似安樂公主,從出生起就沒做過幾件明白事。謝池春十四歲下嫁西南王府射殺西南王的時候,安樂公主呆在宮里傷春悲秋;二王聯手逼宮的時候,安樂公主呆在宮里哭哭啼啼;先帝病重將政務交于謝池春的時候,安樂公主正與承恩侯談情說愛...... 偏偏,這樣一個人,投了個好胎,運氣好活得久了些,如今竟也算是個不能得罪的人物了。 謝晚春雖然知道自己如今該要改一改立場和想法,可看到左右那些熟悉卻又陌生的面孔卻又覺得有種說不出的骨冷。 謝池春這個鎮國長公主看著風光,可誰知道那些風光背后是些什么?她犧牲了那么多的東西,費了那么多的心力,殺了那么多的人,甚至賠上了她自己。 深恩負盡,死生師友。 天下人恨她入骨。 她一死,那些討人厭的賤人恨不得普天同慶,似是熬過隆冬到了暖春一般,重又風風光光、精神抖擻的冒出頭來。 她為之所犧牲的東西、所耗費的心力以及那些死去的人,真的值得嗎? 昔日故友今何在?滿座仇寇滿目衰。 15|第十五章 還未待安樂公主說完自家趣事,就聽見外頭的宦官忽而尖聲喊了一句: “皇上駕到......”緊隨其后的是一聲,“貴妃娘娘駕到......” 謝晚春隨著眾人一同行禮,起身的時候眼角動了動,果是見著皇帝攜了容貴妃從外頭走進來。 按理,這牡丹宴乃是后宮開的,請的也多是各家夫人小姐,皇帝自然是不必到場,以往也不過是傳道旨或是賜些東西??蛇@到底是容貴妃第一次挑大梁,既是欣喜若狂又頗有幾分心虛氣短,忍不住就拉了皇帝來做靠山。 皇帝穿了一身明黃色的便服,因為年初大病了一場,如今雖是將養了些時候,但面色依舊不大好,瘦削蒼白的臉上沒有一絲血色,走過去的時候,風吹動寬大的袍服,空落落的,似乎比竹子還要瘦。 站在皇帝邊上的容貴妃卻顯得格外的容光煥發,長眉入鬢,鳳眸明亮,粉面飛霞。她柔媚且溫柔的依在皇帝身側,一步步的走到首座。她滿身珠翠,華貴至極,可那灼人的艷光卻跟勝過了珠光,猶如直刺入目的長針,直叫人一眼難忘。 待得皇帝和容貴妃一同在上首落座,下頭的人這才得以跟著坐下。 皇帝環視了一周,唇角帶著一絲清淡卻又散漫的笑意,握著容貴妃的手,吩咐了左右一句:“開宴吧?!?/br> 話聲落下,左右宮人皆是開始上菜上酒,歌舞之聲也漸漸起來了。 開場的舞總是會精彩些的,只見身穿翠色衣裙的舞女踩著舞步從兩側飛旋而入,翻飛的裙裾好似一片片青翠的葉片。待得這些舞女仰頭放歌,身側的絲竹之聲漸轉響亮,被正中的紅裙少女這才緩緩起了身,抬起紅袖跟著起舞,纖腰盈盈,步步生蓮,舞姿極其妙曼。 而那群翠衣舞女則是一邊踏著舞步,一邊簇擁著一個身著紅裙少女,猶如綠葉擁紅花。一張張凈白皎然的面龐美得猶如一輪輪的明月,依次的在君前擺開,而正中著紅裙的少女卻是尤抱羽扇半遮面。 她們唱的真是《西洲曲》,歌聲極清,好似湖面上靜謐的輕煙,輕輕一觸就會散開。只聽那輕清的歌聲如輕煙般四散開來,軟軟的傳入眾人耳中。 “......單衫杏子紅,雙鬢鴉雛色......開門郎不至,出門采紅蓮。采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 翠衣舞女環繞成圈,正中的紅衣少女則是亭亭而立,舞袖踏步,好似紅蓮綻開。 歌聲越見低柔,好似女子含愁述情,低低的唱著“......低頭弄蓮子,蓮子清如水。置蓮懷袖中,蓮心徹底紅。憶郎郎不至,仰首望飛鴻......” 唱道“仰首”二字的時候,翠衣舞女紛紛向后彎腰,襯得正中的紅衣少女好似紅荷獨立,那紅衣少女紅袖往前一送,隨后竟是對著御座仰起了頭,正正的對著皇帝。 她露出面龐的這一瞬,滿堂都靜了一靜,仿佛連絲竹和歌聲都淡了開去,只余下她楚楚的站在那里。 那少女的容色確也稱得上是絕色,令人情腸百轉。她便如歌聲所唱的那樣“單衫杏子紅,雙鬢鴉雛色”,肌膚瑩白猶如細雪,眉若遠山,眼似橫波,櫻唇一點嫣紅似血。因為舞得辛苦,額上隱約還有薄汗猶如細小的水晶,在光下瑩然生光。 謝晚春位次不低,自然也看見了那張臉,神色微微一變,不覺便抬頭去看皇帝。 皇帝的神色已然變了,適才那種漫不經心似乎都不見了,目光定定的看著那個紅衣少女。偏偏驚鴻一瞥之后,那紅衣少女很快便低了頭,重又踏步到了眾人的身后,用紅袖或是羽扇遮著自己的面龐。 可是皇帝卻近乎失態的追著她的身影,眸光閃動,似是想起了什么。 歌聲已到了末尾,那群舞女輕輕的唱道“......君愁我亦愁。南風知我意,吹夢到西洲”的時候,已然舞步蹁躚的退了下去。 那紅衣少女亦是低著頭離了場,皇帝目光緊追著她,一臉失魂落魄,邊上的容貴妃直接就冷了臉。 坐在下面的謝晚春端起桃花酒抿了口,狀若無意的看了看對面蕭家那邊的幾個人,唇角笑意冰冷,頗有幾分譏誚:蕭家好歹也算是五世家之一,可到了如今竟也只能使些婦人小道,果真是沒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