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節
皇帝哈哈一笑:“走,朕帶你去馬場看看?!?/br> 而此時,在另一片草場上,世子陳佶帶著四皇子陳侗跟著敬王和襄郡王也正在騎馬。 小四因為年紀還小,坐在襄郡王的馬上,被襄郡王環在懷里,正不安分的動著,世子則是騎著一匹溫順的母馬,慢悠悠地跟在一旁。 敬王朝襄郡王笑道:“襄王兄今日也有這樣的雅興出來跑馬,很是難得啊?!痹谒挠∠笾?,這位低調的郡王很不喜外出,也許是在宗人府任職的原因,皇親貴族對他的印象也多是沉默寡言,偶爾還心狠手辣。 襄郡王和敬王的關系算是不遠不近,當初的皇位爭奪戰中,襄郡王并未站隊,所以他現在和誰都算沒什么過節,也沒什么親厚。 襄郡王苦笑著回道:“我的確是沒有這個雅興出門來的,只是懷里這個小胖墩炮彈似的沖進了我的氈房中,哭著喊著打著滾要我帶他出來玩,我又能如何?” 世子陳佶在一旁偷笑,終于不止他一個人受小四的摧殘了。 小四也聽到了,瞪著眼睛,仰著頭對襄郡王道:“襄王叔,你最好了,小四超喜歡你的,所以不許說小四的壞話,尤其是當著小四的面!” 襄郡王看著小四明亮的大眼睛,無奈地妥協道:“好好好,王叔錯了,小四超級可愛,王叔很高興出來陪小四玩耍?!?/br> 小四聞言露出了開心的笑容,繼續在馬背上扭來扭去,似乎還想蹦跶兩下,襄郡王只能摟緊了小四的身子,心中慶幸自己也選了一匹溫順的母馬,若是一匹烈馬,可經不起這個混小子的折騰,弄不好就是人仰馬翻。 敬王看著襄郡王無奈的樣子哈哈大笑:“襄王兄也有今天,實在是讓弟弟好生高興?!?/br> 襄郡王看著敬王幸災樂禍的樣子,更加抑郁了。來的路上,四皇子受驚擦破了點皮,就近就去了他的車駕,對于皇子,他自然是好生照料,沒曾想居然被這個小子給賴上了。 四皇子深受皇帝的寵愛,就連太子恐怕也要差幾分,再加上四皇子先天有心疾之癥,誰不得哄著他? 襄郡王看著懷里的小胖墩,無奈一笑,其中帶著幾分寵溺。還好,這個小孩雖然任性胡鬧,卻也天真可愛,好哄的很。 襄郡王轉頭看向敬王,開口道:“我倒是未曾想到敬王殿下也能夠隨行,看來,皇室之間的關系總算緩和了,我的日子也能好過點,不然整天雞毛蒜皮的事兒都能鬧到宗人府,一個人的心能轉十八個彎兒?!?/br> 敬王聽到這個話題,笑容收斂了一些,溫和地開口道:“襄王兄坐鎮宗人府,誰敢給襄王兄找麻煩,不像弟弟,也只剩下吃喝玩樂了?!?/br> 襄郡王翹了翹嘴角道:“我看佶兒是個好孩子,皇上將他養得極好,你是個有后福的人,做哥哥的說你一句,現在的日子不錯?!?/br> 襄郡王比敬王就大個三四歲,兩個人從相貌上幾乎看不出什么年齡的差距。敬王被冷藏多年,而襄郡王在宗人府,兩個人交往實在不多。 襄郡王能和敬王說幾句好話,也是感覺到了皇帝態度的軟化。 敬王有些自嘲,又有些釋然地道:“王兄說得對,我現在的日子的確不錯,我也是快四十的人了,什么看不開?我只是覺得對順王有所虧欠,是我連累了他,以至于才華斐然的他至今郁郁不得志?!?/br> 順王是敬王的同母胞弟,在當年的奪位大戰中起到了極大的作用。 襄郡王對順王的印象很一般般,說實話,他其實不太愿意和敬王以及順王交流,甚至不太愿意提到這些事情,畢竟,誰知道皇帝是什么態度?一旦哪天皇帝心情不好,翻起舊賬怎么辦?而且順王的性子比敬王還犟。 襄郡王淡淡地笑了笑,開口道:“不是我說,順王只比你小幾歲,但是也太不懂事了,養了一群清客夸夸其談也就罷了,問題是談的話題不要那么敏感??!你知道,我在宗人府一年接到多少密告么?若不是圣上雍容,就順王這個性子,哪里還能這么悠閑地憤世嫉俗、大言不慚?” 敬王無奈地苦笑,低沉道:“王兄,我不是不知道這些事,但是你也知道,順王一直是我的左膀右臂,一母同胞,我的失敗他比我更加憤怒,這么多年都無法釋懷。更何況,他也是三十五六的人了,膝下荒涼,子息單薄,只有一個女兒前年還沒了。你說,他無事可做,也無甚希望,又能怎么辦呢?我是造成這些后果的罪魁禍首,別人可以諷刺他、無視他、偷偷告密他,但是我卻不能放棄他?!?/br> 我是他的親哥哥。 不是生在皇室的人,永遠不會理解這樣的一份兄弟之情有多么的珍貴。 皇帝有么?——他都沒有。 如果當時是皇帝失敗了,他成為了勝利者,宣成王會像順王那樣不離不棄、甚至感同身受,豁出性命來反抗么? 根本不會! 這也是敬王雖然沉寂多年,但是依舊握著手中的勢力不放的原因,他需要這些保障,來保證他和他的弟弟能夠占有一席之地,能夠保證他的弟弟即使被告狀無數次,依舊能夠縱情高歌。 襄郡王聞言也心有戚戚,嘆了口氣道:“人站在不同的立場看問題的角度就會不同,我勸你一句,不如找個時間和皇上聊聊,服個軟?;噬霞热贿@次帶你出來了,就是一種信號,佶兒在宮里這么多年,也算是一個不錯的緩沖。大家都是兄弟,打斷骨頭還連著筋呢?!?/br> 敬王苦笑,沒有答話。 世子陳佶和小四都乖乖的不支聲,他們大約知道這兩位在談一些重要的事情,而這些事情不需要他們的意見。 陳佶算是大孩子了,他對于皇帝和自己父王的關系很糾結,也很迷惑。養在宮里的他對于皇帝其實有些天然的好感,大約是因為皇帝對上陽宮愛屋及烏,由一開始的表面功夫到現在的幾分真心,陳佶還是能夠感覺到的。 而對自己的父王他其實是有些陌生的,到了這兩年,見面的次數多了,感情才好了起來。 長大了,懂事了,卻夾在這中間,這對于陳佶來說,實在是一個很大的壓力。 小四則是天真無憂的轉著眼睛,乖巧的左顧右盼,偶爾還對陳佶露出一個開心的笑容,總算讓陳佶心里一暖,不管怎么樣,日子還是不錯的。 襄郡王也就是點到而止,說這些其實都算是逾越了,至于怎么做,那要看敬王自己怎么想了。 襄郡王朝敬王笑了笑道:“今天沒有風,還算不錯,慢跑幾圈吧,馬兒恐怕都寂寞了?!?/br> 敬王笑著應了,他們這里有兩個孩子,也不敢騎著馬飛奔啊。 而在另一邊,華裳正在給一匹棕色的小母馬梳理毛發。 “馬刷要輕一點,順著下來,像這樣?!被实垡贿吽⒅约耗瞧ド耱E高大的里飛沙,一邊給華裳講解。 華裳小心地學著,說起來,這一世,她還真的從未做過這樣的“粗活”,也算是一個不錯的經歷。 華裳笑著開口道:“這匹馬好乖啊,會跑得快么?” 皇帝笑道:“你剛剛學習,只能騎這樣溫順的母馬,也不可以騎太快,等練好了,朕送你一匹西域進貢來的紫燕騮?!?/br> 華裳抿著嘴笑道:“紫燕躍武,赤兔越空。那樣的好馬配臣妾可惜了,寶馬贈英雄,這次出征歸來的將士們倒是配得上?!?/br> 皇帝不在意地一笑道:“過幾天西征的幾位主要將領將會前來,其實他們并不喜歡紫燕赤兔之流的名馬,他們更看重有耐力的軍馬?!?/br> 華裳輕聲笑道:“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這些將領們每個都是千里馬,皇上是明君,又是伯樂,恭喜圣上?!?/br> 皇帝哈哈一笑,很是愉悅,然后收斂了笑意,開口道:“可惜,也會有名馬,祇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良才難得,朕又豈能面面俱到?朕只希望能夠做到不會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