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收買人心
楊耀與他目光稍一對視,突然哈哈大笑,不顧他全身的血污和泥土,就這么捉著他的戰袍,扶了起來,側頭沖王德呵斥道,“小德子,你什么身份,竟敢呵斥朕的愛將。楚玉乃將門世家,當知如何戰場爭勝,豈容你來瞎指揮?來人!拖出去杖責十下,從重了打!” 王德的屁股也不知替楊耀背了多少次黑鍋,這次皇帝又要借他的屁股來收買人心,他早已釋然,至少他的屁股對皇帝還有價值嘛! 幾個小宦人忙去押著王德,準備帶下去行刑。 薛楚玉雖然是一個軍中漢子,不代表他智力低下,王德乃是皇帝親信,若因他受了責罰,今后還不記恨在心? 他忙開口替王德求情道,“圣上,臣今次犯了大罪,多虧王公公善意提醒,否則臣犯了欺君大罪尚自蒙在鼓里。王公公有功無過,請圣上不要苛責王公公?!?/br> 楊耀見他終于意識到這次犯下的過失,震懾的目的也達到了,這才順著臺階下了,冷喝道,“小德子,既然有楚玉求情,那就饒了你這一回,再有下次,一并打了!” 王德是暗呼僥幸,這次屁股沒挨打也完成了唱黑臉的任務,忙唯唯諾諾的沖薛楚玉拱手致謝。 楊耀上下打量著薛楚玉,隨身并未佩戴橫刀、長劍,顯然是進行宮前被王德派人收去了,眼珠兒微微一轉,明知故問道,“楚玉,你的橫刀、長劍呢?” 薛楚玉拱手道,“以宮規,臣面圣不能攜帶兵刃,盔甲,早已卸在了山門之外?!?/br> 楊耀失笑道,“胡鬧!楚玉乃是朕的親信,楚玉不能佩戴兵刃,誰來護衛朕的安全?” 他轉過頭沖王德交代道,“去,將朕的尚方斬馬劍取來?!?/br> 所謂尚方劍,就是皇帝御用的寶劍,因平日里存放在少府的尚方,故名尚方劍。在漢唐時期,名為尚方斬馬劍;到了明清時期,則名叫尚方寶劍。 尚方斬馬劍若是由皇帝賜予屬下,則是代皇帝專征專殺的象征。更代表著皇帝對一個臣下最大的信任和榮寵。 楊耀的這一招收買人心的手段果是奏效,薛楚玉望著楊耀的眼神里盡是感動的淚花兒,之前因卸甲、卸劍而生的不快早已煙消云散,雙手顫抖著捧起,卻不敢去尚方斬馬劍。 楊耀就這么將尚方斬馬劍擱在了他的手中,呵呵一笑道,“今后,楚玉面圣無須卸甲卸劍,朕的安危就全權托付給楚玉了?!?/br> 薛楚玉顫巍巍的接過了尚方斬馬劍,早已是淚流滿面,再次叩拜在地,“臣,萬死不能報圣上大恩之萬一!” 楊耀替他拍了拍戰袍的灰塵和血污,爽朗的笑道,“龍武軍諸將辛苦了,朕將湯池行宮右面的五十口溫泉賞給諸將士沐浴?!?/br> “還有,軍中校尉以上官級的軍官,尚未有婚配者,就由王德做個媒,允許在宮女之中擇情投意合者,自愿婚配?!?/br> 薛楚玉正在猶豫著怎么向皇帝開口要賞賜,以犒賞眾軍士。沒想到皇帝不僅賞賜在行宮的溫泉沐浴,甚至還派人做媒,將隨行的宮女婚配給龍武軍中高層軍官。 要知道皇帝行宮的宮女,全是王德在皇宮里精挑細選出來,準備送給楊耀沿途享樂的。 論姿色,在萬花叢里的皇宮至少是中上水準。擱在那群從未見過幾個美女的泥腿子軍人的眼里,個個都是西施、貂蟬??! 這,真的是天恩浩蕩! 甚至連單身狗薛楚玉進了行宮,面見了皇帝,目光就不時的瞥過侍奉在皇帝身側的小宮女,團兒。 若得蒙皇帝賞賜這個團兒回去當老婆......不過,這個團兒是侍奉皇帝的女人,說不定早就被皇帝寵幸了,給他一萬個膽子,他也不敢開口??! 楊耀將薛楚玉偷瞧團兒的眼神看在眼里,男人的心思,他當然一看就明白。但楊耀暫時還不想接這個話,因他也舍不得賞了團兒這個姿色上品的小精靈,想收到龍榻之上也! 還是等薛楚玉立功后再說吧! 叛亂平定了,接下來就是如何懲治被俘虜的三千余民夫。參與叛亂的五千民夫,除了趁亂逃跑的七、八百人,余者被分成三類,看押在驪山之下。 楊耀在龍武軍的護衛中下了驪山,開始分類處治這些叛軍。 煽動叛亂,甚至在宣讀了皇帝的詔書,解釋清楚了來龍去脈后,還敢砍殺無辜民夫,脅迫民夫繼續叛亂,甚至前來沖擊山門的,就是典型的惡徒刁民。這波人除了當場戰死的,還投降了一、兩百人,必須得到嚴酷的懲戒,否則,誰都敢來摸一把皇帝的屁股,那還得了? 楊耀想都不想,立刻下令薛楚玉,將這一、兩百窮兇極惡的刁民全部當場五馬分尸,一個不留! 以唐律,叛亂要連坐九族。這些兇惡成性的惡徒,估計平日里家人也是避而遠之,更是不知情的。若將家人也牽連進來,打擊面實在太廣。楊耀也沒必要再去為難這些惡徒的家人,直接下詔罪只本人,余者通通赦免了。 第二波就是被脅迫之后,又舉起武器開始沖擊行宮的,有兩千人之多,再加上隨行的家眷,至少在四、五千人。 這些人論罪也是死罪,該當誅殺。但楊耀一望而去,密密麻麻的跪了一大片,哭喊求饒聲兒響徹云霄。 楊耀在眾人前來回踱著步,終于還是找來了王德,附耳低語交代了兩句。 王德找來了十個大嗓門的宦人,當眾大道,“爾等本是絞刑死罪,但圣上仁心,特許爾等戴罪立功。這一次叛亂,首惡者,乃金吾衛大將軍武三思、中郎將武懿宗,三千金吾衛乃是附逆。爾等只要識時務,倒戈相向叛亂的金吾衛,不僅赦免爾等死罪,事后還論功行賞!” 經過家眷的一再解釋,還有皇帝一再下詔書聲明,大部分參與叛亂的民夫已醒悟過來。真正強抓壯丁,虐待他們的并不是當今的大唐皇帝,而是假傳圣旨的金吾衛。 他們真正的敵人,是武三思、是武懿宗,是金吾衛! 眼下皇帝開出的條件是倒戈反殺金吾衛,對他們來說,乃是一舉三得的美事一樁。既能出一口惡氣,又能免罪,事后還能受賞,何樂而不為? 眾人是齊齊磕頭,高喊著愿效死命,倒戈攻打金吾衛。 再余下一波人有兩、三千人,就是名副其實的良善之民,也及時放下了武器,接受招降。 對這么一波人,楊耀爽快大度的將他們全赦免了。愿意和家人一同回家的,立刻就能離開。愿意留下給皇帝賣命的,就一同參與反擊金吾衛的隊伍。 經過一整日的清點,薛楚玉、薛紹拿出了最終清點的結果,愿意接受皇帝改編,參與攻打金吾衛的民夫有三千五百。 楊耀審閱了薛楚玉、薛紹交上來的結果非常滿意,有這么多愿接受改編,倒戈反擊的民夫,再加上戰無不勝的龍武軍。 這一次,武三思、武懿宗、金吾衛是在劫難逃! 自進了關中,楊耀被武三思一直壓得喘不過氣來,如今,反擊的時候終于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