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節
潘婉婉印象這么深刻,也是因為自己差點上不成大學,因為衛靖澤和老漢的幫助,才順利上學的。 冬梅嬸子白了潘婉婉一眼,又忍不住笑了,雖然閨女揭了自己的短,但是她還是很開心。她早已經承認,自己當初不讓女兒去上大學是錯的,沒上大學的女兒,雖然節約了錢,可是也不會像現在這么能干了,不會像現在這樣能當村支書能長臉了。 聽了冬梅嬸子的描述,李爸爸和李mama對村子里的事兒更加感興趣了,準備到處走走,好好看看。 衛靖澤遇到李爸爸和李mama的時候,還奇怪這兩陌生人怎么對自己笑得那么燦爛,好像自己是他們的親人一樣。 等衛靖澤再看到潘婉婉的時候,發現她不想前幾天那樣情緒有些不對勁了,變得神采飛揚起來,看樣子事情進展的挺順利的。 十月份,陳少和江延宗針對衛家的第二次行動又展開了,有了第一次的接觸,雙方對對方的能耐都有一些底,交手的時候,雙方也是不疾不徐的。 不過,可能是第一次的時候被陳少逼得太緊,衛家暴露了太多的底牌,可是他們對陳少的能力并不十分清楚。 在帝都,陳少有著很多追隨者,在國際上,陳少也有許多來往很多的商賈名流,這做珠寶生意,黃金生意的自然不少,香港就有好幾家呢,想要來一場圍獵,將衛家弄死,一點都不難。 不過,陳少并不想大家一起追著衛家這頭大肥豬跑,然后每個人都可以射一箭,到時候誰都可以分一塊rou,他想要自己占住好處,當然不能讓別人上手,只是讓人幫忙圍著,形成一個包圍圈,讓自己的獵物無處可逃,就可以了。 參與這樣一場斗爭,江延宗不得不感嘆,人脈廣,資源多,這是智商再高的腦袋也比不上的,因為陳少的參與,讓他少走了許多彎路,省了很多腦細胞,不用十分費力的去想著如何設計商業圈套,將衛家套牢在里面了。 陳少此時有點像地主家的傻兒子,還說這沒啥,沒什么大不了的,江延宗有點想打他。 不過陳老爺子說得對,有些人天生就有一些捷徑,只要不損害他人的利益,不做虧心事,走捷徑又何妨呢?放棄捷徑走遠路,那才是燒壞了腦子的表現,浪費時間浪費精力,錯失了時機,還不一定能夠把事情辦成了。 陳少一只謹記自己老爺子的教導,并且在用自己的特權的時候臉不紅心不跳的。 面對國內國際眾多同行的商業封鎖,衛家感覺自己確實是到了盡頭了,如果是和自己一樣勢均力敵的敵人,他們可以在包圍圈里嘗試著突圍一番,可是在這樣幾乎是整個行業構成的封鎖圈里,他們一點辦法都沒有,只能夠繳械投降。 陳少還說:“真是沒啥意思?!?/br> 江延宗呵呵:“是你自己說要快準狠地擊中獵物,不要走彎路嘛?!?/br> 陳少說:“我以為我已經留夠了地方給你炫技啊,我想見識一下商業奇才是什么樣子?!?/br> 江延宗翻了個巨大的白眼,吃飽了沒事干的二世祖就是這樣子吧?明明是一場商業斗爭,卻被他說的好像是什么小兒游戲一樣。 不過,江延宗也沒說太多,人家干了大部分的活兒,讓自己輕輕松松獲益那么多,自己不能得了便宜還賣乖??! 陳少跟江延宗說了另一個事兒:“這不快到冬季了嘛,小野先生想去你們村看看,確定一下冬天的食材,以用來做冬天的菜式的創意?!?/br> 小野先生就是陳少從日本請來的日料大廚。 江延宗是沒意見的,衛靖澤也沒意見,家里的老人們就高興了,這下可以吃到新鮮的大師料理啦!還不用跑到帝都去!趕緊答應??! 陳少還悄悄跟衛靖澤兩個人說:“小野先生很早之前就聽過英奇師傅的名聲,所以很想請教一下?!?/br> “真的只是請教,不是挑場子之類的?” 可能衛靖澤是因為黃飛鴻霍元甲之類的電影看多了,老覺得日本人上門來,說要請教,就是要打擂臺。 陳少嘖了一聲,說:“你想到哪兒去了,他們還是很懂禮貌的,特別是這種見過世面的,不會急吼吼地要顯示自己有多厲害的,畢竟悶聲發大財才是最好的呀!” 衛靖澤便放心了,別到時候氣到了英奇師傅,就要亂起來了。 這小野先生很是有效率,前面衛靖澤和江延宗才答應了,沒多久他就來了,陳少還特地派了個翻譯過來,順道照顧這位大廚的日常生活。 這位大廚不開口,還是挺像中國人的,長得也挺高,四十多歲的年紀,沒有留胡子之類的,整個人把邊邊角角都修理的很干凈,據說這是日料廚師的特點。 剛開始衛靖澤還有些拘束,江延宗倒是沒什么,他接觸的外國人不少,江延宗先用英語跟人家聊了一下,發現這廚師的英語一般般,就只好讓翻譯來助陣了。 小野先生說,這段時間他在帝都做的很開心,因為食材很好,這次他來,是想看看村里還有什么食材,要根據食材來制作不同的日料,滿足食客們的需求。 不得不說,這位大廚師溫文爾雅的氣質讓衛靖澤感覺挺不錯的,說話感覺是不疾不徐的。 小野良佐希望去看一下雞棚豬欄牛圈之類的,衛靖澤沒意見,反正沒什么秘密技術,想去菜地里看看也沒關系,反正大家都是這樣種菜的,還說要借用廚房,衛靖澤差點就順口答應了。 廚房是英奇師傅的地盤,他們這些普通人就算了,同行來了,總要問問英奇師傅的意見。 英奇師傅不是小氣之人,也答應了,這樣基本要求都滿足了。 第416章 日料風 小野良佐來了之后,家里還是挺和諧的。 這位日料大廚據說在日本也挺有地位的,要不是陳少家里面子大,再加上對這種極品食材感興趣,小野良佐也不會跑到中國來發展了。 日料大廚對英奇師傅也很尊重,英奇師傅的歲數比他大很多,當初小野良佐還是一個學徒的時候,就聽說了英奇師傅的名聲,很是崇拜。雖然兩個人所屬的美食派系完全不同,但是很多經驗是可以借鑒的。 比如說,在處理rou的上面,英奇師傅有一些能夠保證rou被弄熟了,卻能夠保持嫩嫩的狀態的手法,小野良佐一直想要學習。在魚類不夠用的情況下,雞rou、鴨rou、牛rou、羊rou等都要想辦法利用起來才行,用以豐富菜單。 英奇師傅也不小氣,可以交流的,也不吝嗇,很大方的拿出來交流,讓小野良佐很高興,也分享了自己一些做日料的心得和手法。 衛靖澤見兩位大師不僅沒有打起來,反而相處的其樂融融,在大師們切磋手藝的時候,大家就有口福了。 雖然小野良佐現在是在嘗試新的菜式,比如說蘿卜壽司之類的,可人家也不是胡亂搭配,就算有時候味道并不很出彩,也不會很差。 大家每天都吃得不亦樂乎。 潘婉婉聽說有個了不得的日料大師來了,悄悄跟衛靖澤商量,能不能在他家買些壽司,好好招待她未來的公公婆婆。 衛靖澤理解這種小女生的心理,在喜歡的人的父母面前,總是想要表現好一些,想要獲得一些印象分嘛。 家里的壽司確實是挺多的,勻出來幾盒也不難,衛靖澤象征性的收了一些錢,就給了幾盒給潘婉婉,小野良佐大師都沒意見,家里的其他人當然也沒意見了。 只是這事兒一傳開來,其他的人也都想買一些回去嘗嘗了。 衛靖澤無奈,這好人真是不好做啊,這樣一來,不賣都不好了,可是賣呢,家里人又不夠吃了。小野大師是來研究新的菜單的,不是來做壽司賣的,總不好催著人家做吧? 老人們倒是興致勃勃:“小澤,別擔心,有我們呢!” 衛靖澤:“……你們?能行嗎?” “為什么不行?雖然我們沒有大師百分之一的能力,可是做壽司我們還是可以的。就你那友情價,還想賣大師的手藝?那還是別了,給大師掉了身價,人家要找你算賬的!” 大師手藝賤價賣的事兒傳到了帝都,誰還會覺得小野良佐的手藝值那么多錢呢? 衛靖澤一想,覺得也是,說:“你們做壽司賣,我沒意見,只是不能打著大師的手藝賣?!?/br> “我們知道的,還惦記那點錢不成?” 最近在小野大師的影響下,大家都對做壽司挺感興趣的,一時之間真是興致高昂。 小野良佐見大家對做壽司、飯團之類的日本食物這么感興趣,也十分高興,任何一個有民族自豪感的人,都會很高興別人喜歡自己民族的食物和文化的。 這些老頭兒老太太們也只是圖個新鮮熱鬧好玩,沒想到小野良佐還抽時間教他們怎么做,如何將一些食物搭配起來,會顯得更加美味。 于是,壽司在本村賣不完了,就放在服務中心去賣,如今服務中心銷售很多東西,從水果到蔬菜到龍蝦、藕、蛙、泥鰍黃鱔之類的,村里的特產都有得賣,只是想買得趁早,不然一下子就搶完了。 對于推出壽司這個事兒,客人們是十分歡迎,聽說是大師指導下的成品,就更加感興趣了。 不知道是因為老頭兒老太太們真的手藝不錯,還是因為有日本日料大師的名氣,大家都覺得壽司味道很不錯,比日料店的還要好吃,只是可惜,衛靖澤和江延宗都沒有要開日料店的意思,食府也沒有增加日料的意思,大家只能買些壽司和飯團,用來解解饞了。 有些客人一大早來到食府吃早餐,然后在這兒消磨一些時光。 一大早自然是有些壽司買的,買了就拿到食府,跟食府的早餐一起吃,陳寒不忙的時候,依舊出來跟客人們聊聊天之類的。 “這壽司確實是做的不錯,比我家閨女瞎搗鼓的有味道多了,聽說是因為有日料大師在?” 陳寒已經被許多人問過日料大師的事兒了,也不意外,說:“是啊,最近帝都朋友餐廳的日料師傅在這邊采集食材,研究新菜單,所以最近做的日料比較多?!?/br> “真是日本日料大神?” 陳寒斜著眼睛:“怎么?覺得我們吹牛???” “那倒不是,就是覺得很神奇,日料大師竟然來到咱們這偏僻的地方?!?/br> 陳寒嘿嘿笑,說:“別看叉水村地方偏,在外面可是很有名的,小江的朋友在帝都開飯店,大廚叉水村的旗號,就每天客人盈門。人家那日營業額,可是我這兒的十倍!” 客人們都驚異地瞪大了眼睛,十倍?食府已經是一座難求了,帝都那邊十倍營業額,是什么概念? 陳寒笑瞇瞇地說:“當然是因為人家菜更貴嘛,在他那兒吃飯,七八千上萬的席面,是普通的?!?/br> “嘖!這生意做得有點嚇人?!?/br> “還好啦!這位日料大師也是今年新開的日料店的主廚,這不快冬天了嘛,日本人講究一個按照節氣吃東西,所以人家就來看看這邊冬天有什么食材,適合做成什么日料,等確定了菜單,人家就會回帝都去了?!?/br> “大師的手藝,真有那么神?” 陳寒點頭:“作為同行,我也得給他一個大拇指,手藝確實是好,心思也很巧,托了老板們的福,我們這段時間天天吃正宗日料,都被媳婦催著減肥了?!?/br> 客人們哄笑,大家都自導陳寒娶了個漂亮媳婦,對人家言聽計從的。陳寒也從來不怕別人笑話自己是氣管炎,反而頗以為豪的樣子,有時候周妍媚都覺得有點丟人。 “要是有機會嘗一下就好了?!?/br> 大家愿意開著車跑到食府來吃飯,說明都是愿意為了吃而不怕麻煩的人,被陳寒這么一說,大家確實是都有些心動。 陳寒說:“在這兒恐怕難了,要吃可以去帝都,如果你愿意花錢包下包廂,可以享受大師真正的手藝?!?/br> 大師只為花錢最多的客人服務,這是必然的,不然的話,大師累死也忙不過來。 “有機會,確實是要去帝都嘗嘗看?!?/br> “是啊,聽著就很有沖動呢!” 大家議論紛紛,陳寒微微一笑,深藏功與名,什么時候,他要去跟陳少領一下廣告費才行,他可是義務打廣告好多次了。 受了老頭兒老太太們做壽司的影響,學校的食堂都開始做壽司了,只可惜這些廚師們沒有經過大師的指點,比老頭兒老太太們做的還差一點,沒啥驚艷的感覺,孩子們嘴巴養刁了,對這新壽司沒啥感覺。 小野良佐沒事兒的時候,就愛在村里溜達,當然河對岸的小學也去過,他曾經對小學的事兒也很感興趣,了解之后就沒有那么關注了?,F在聽說孩子們因為沒有接觸到正宗的日料,很有想法要給孩子們展示一下,什么是好吃的日料。 或許是日本大叔也有中二之魂,在聽到自己所鐘愛的日料不被孩子們理解和喜歡之后,就忍不住要替日料正一下名了。 作為校長,衛靖澤自然是小野良佐第一個溝通的對象。 對于小野大師的自薦,衛靖澤是很意外的,大師不應該是比較高冷的么,哪有主動跑去跟人家說,你這看法不對,事實上是這樣這樣的。 于是衛靖澤表示:“我們學校每個年級有三個班級,一共十八個班級,如果您想要讓每個孩子都了解的話,恐怕不是那么容易?!?/br> “那我每個班級都去講一堂課好了?!?/br> “那挺耗精力的吧?您時間很寶貴,這樣做有些浪費??!” “這不浪費,小澤君(這個稱呼orz),能夠讓更多的人了解日料,喜歡上日料,是我的榮幸和責任?!?/br> 小野大師這樣子,確實是讓人有些不忍心拒絕他了,于是衛靖澤說:“好吧,我幫你去學校溝通一下,將時間都安排好,您看如何?” 孩子們多了解一些外面的事情,領略一下真正的大師魅力,對孩子們也是有好處的。中日兩國歷史交惡,如今也是摩擦不斷,越是這個時候,越要有正確的態度和認知來對待日本,不能因為偏見和情緒,左右了理智和思想。 小野良佐不僅僅是日本人,更是一個日本的社會精英,讓孩子們見識一下日本精英的風度,明白日本也有很厲害的地方,更能夠幫助他們去認識和理解這樣一個鄰居。 而且,衛靖澤自己的感受是,雖然國籍不同,一些習慣和愛好之類的也不一樣,可是在本質上還是差不多的,比如他對寶寶的態度,跟其他老人一樣,真是十分寵溺,在寵愛小輩上,日本的長輩和中國的長輩也沒有很大的區別嘛。 寶寶和這個日本大叔,雖然語言不通,有時候雞同鴨講,可是也不妨礙他們很和諧的在一起交流。衛靖澤覺得,放下偏見,才能正視,才能有自己的見解,才能夠有遠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