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節
為了保證學校動工的資金,衛靖澤和江延宗先要將包山的事情辦下來。 計劃包的山就是兩個人發現了野茶樹的那座山,那座山比現在種滿了水果的那座山要大得多,也要高許多,茶樹就長在將近千米的地方,江延宗還帶著單澤源過去看過,只可惜單澤源并不十分了解茶樹的種植,只知道這個地方確實是十分適合茶樹的生長,動物會為自己選擇棲身之所,而植物也會為自己選擇合適的環境,這些茶樹就為自己選擇了很好的生長環境,所以出產的茶葉品質很好。 山更大,需要的資金也就更多,衛靖澤和江延宗不缺錢,可是外人看來這就很壕氣了,因為第一座山到現在還沒產出過什么呢,如果硬說要有,那就只能說那些白天養在果林里的雞了。 第一座山已經投入了那么多資金,還沒啥收入,又要投入更大一筆資金,這兩個人也真是有冒險精神。 其他的人當然也忍不住關心一下老漢的想法,老漢作為衛靖澤的爺爺,是最有資格管他的。 對此,老漢只說:“人家自己的事兒自己做決定,那么大的人了,又不是不能負責,我這么大的年紀了,管事管得太多討人嫌?!?/br> 別人就忙說:“哪???不管人家賺多少錢,那也是您孫子不是?爺爺當然能管孫兒了?!?/br> 此時老漢便會露出迷之微笑,不再說什么,人老成精,別人有什么打算,想作什么,他心里是門兒清。 這個事兒,衛靖澤當然不會不過問老漢的意思,老漢也同意了這個事兒的,衛靖澤做事不是無的放矢,再加上有個做生意十分厲害的江延宗,老漢覺得還真沒什么需要自己cao心的。 衛靖澤和江延宗計劃山頂上種上茶樹,作為茶園,古茶樹也會被納入到范圍內,但是會被圍起來,邀請手法老練的采茶人來摘,這是為了滿足江延宗那喝茶的要求。下面的地方會被種上果樹,在老漢的建議下,有將近百畝的地會被留出來,作為種植藥材的地方。 江延宗自從跟江家斷了關系來到了衛靖澤家里之后,頭疼的毛病就沒犯過了,衛靖澤知道是自己的異能的緣故,但其他的人并不知道,老漢猶記得衛靖澤拉著自己上山給江延宗挖天麻的事兒,所以他覺得肯定是天麻的效果,衛靖澤干脆就順勢說確實是天麻的功效。所以老漢才有了種藥材的想法。 想要種的藥材也不是什么藥用的,都是滋補藥材,藥用的藥材對種植技術要求高,老漢思考過后覺得,可能有點搞不定,所以還是種滋補藥材的好。 在山腳的地方,計劃種上一大片黑麥草,作為養牛的地方,現在手頭上只有二十多頭牛,那是受了地方的限制,只能夠養這么多,衛靖澤是有心養更多的,牛養得好了,養出來了,也能賺不少錢,關鍵是還不用進口了,不用為進口貿易貢獻力量了。 等山北包下來之后,衛靖澤會在山腳種上大面積的黑麥草,也就能夠擴大養殖的規模了,對此,潘愛民也很支持,他如今就是愛跟這些牛打交道,養牛大半年時間來,牛還沒有賣出過一頭,所以也沒有為衛靖澤創造過什么價值,倒是衛靖澤給他開了這么多個月的工資,先投進去了幾萬塊了。 衛靖澤倒一點都不擔心會虧本之類的,養牛本來就是一個收益回收比較慢的事情。 整座山的規劃便是這樣了,既滿足了大家的需求,也有賺錢的前途,一舉多得,就是以后肯定會需要更多的勞動力了。 包山的程序走的十分順利,村里是十分積極地幫著衛靖澤包下山地的,只有衛靖澤掏了錢,村里才有錢辦學校。 再加上上面又有人照拂,這次包山比上一次順利多了,速度也快了不少,有時候,人情比錢還好用呢! 資金到位之后,衛靖澤就帶著村里幾個主事兒的申請辦學校的事情,村長這一輩已經老了,讓他們勞累也不好,很多事情還是衛靖澤這些年輕人在想辦法跑腿兒之類的,老人家們只需要聽他們說事情是什么樣的,進展到哪一步了。 申請辦學校,不僅需要教育部的批準,還需要跟國土局打交道,因為你需要土地建學校,要跟工商部門取得營業執照,因為你是私立的學校,還要跟衛生局等部門打交道,也不是什么輕松的事情。拖了老人們的福的是,至少辦手續都很順利,審核之后,沒有問題的,都會很快取得資格證明,也比別人省時省力了許多。 在政府各部門批準了辦學資格之后,辦學校還只是萬里長征第一步,接下來還修建學校,要設置各項職能部門要選擇適合的人來出任各個職位,還要招聘老師等,潘秋陽火急火燎得希望學校能夠在明年下半年開學,因為那個時候,他的閨女已經是六歲了,確實是等不起了,這時間已經是十分緊張了。 在忙活這些事兒的時候,衛靖澤還要忙家里收割晚稻的事情。十月底十一月初,正是水稻成熟的時節。 第237章 租水田 說到水稻,衛靖澤還有另一件煩心事。叉水村的水稻產量受到水田面積的限制,產量已經無法再提高了,衛靖澤的異能倒是能幫上一些忙,可是衛靖澤也不能做的很明顯,村里有積年的老農,他們每年最關心的就是稻子的產量,又什么異常他們一下子就能發現了。 與此相對的是,大家對水稻的需求量越來越大,除了食府和飯店都會提前訂上幾萬斤的稻子,帝都的人也會每次都提前訂水稻,如果訂不到,就會打電話,電話還不行,就會親自上門來。 對于衛靖澤來說,賣給誰都是一樣的,可是江延宗不同,有些人身份夠貴重,不能不給面子,有些人雖然身份上沒什么可以忌憚的,可是在江延宗最落魄的時候,人家或多或少幫過忙,江延宗不想做忘恩負義的人,衛靖澤更不想,所以每次都只能夠均攤,盡量平衡各方面的關系。 衛靖澤開著收割機給自家收稻子,就有人路過的時候跟衛靖澤聊天:“今年谷子還不錯了,看上去都是沉甸甸的?!?/br> 衛靖澤擦了擦汗,說:“還不錯,沒受什么缺水的影響,你們家呢” “我們家也還行吧,比去年好一點點?!睂Ψ綐泛呛堑恼f,谷子收的多一點,就能多賺點錢,村里每年賣谷子兩次,都是收入的大頭。 衛靖澤說:“那就好,唉,外頭都催著要米,眼看著今年又要不夠了?!?/br> “這沒法子,咱們村子也是盡力了不是”一畝田能生產多少水稻,這是大家心里都有數的,如果要水稻產量再來一次突破,那得再來一次袁隆平教授那樣的變革,不然就很難實現了。 因為對方說的對,所以衛靖澤心里苦,他今年又要被那些人窮追猛打了。 秋收期間,大家最關心的都是大家的收成,收成關系到錢啊,今年夏天很熱,水也比往年少了一點,但是叉水村因為有前面的那條大河,倒是沒有受很大的影響。 老漢也問起衛靖澤感覺如何,今年豐收,衛靖澤卻沒有很開心的感覺,說:“恐怕今年還是不夠的?!?/br> 老漢也嘆了口氣,“以前是谷子賣不出去,大家都不愿意種,所以很多人都一年只種一季水稻,夠自家人吃就行了,現在能賺錢了,卻數量跟不上了。別的村都羨慕咱們村呢,能賣上那么好的價錢,他們就種不出這么好的米,想賣沒處賣,還是一年只種一次?!崩蠞h說。 衛靖澤總覺得應該有什么辦法的,只是他還是有點躊躇。 過了幾天,又聽說了一個事兒,這個事兒倒是讓衛靖澤有了一點新的想法。 原來,黃嬸子家的表親家的田沒人種,本來要被罰款的,黃嬸子家見田空著可惜,便幫著表親種了,用一樣的辦法來管理,結果長了不少蟲子和草,收上來的水稻也不好,秕谷多,比打了農藥下了化肥的水稻要差許多,那些田算是白種了。這讓黃嬸子心疼不已,那些種子和秧苗,都是錢啊,還花了那么多心力去管,結果到頭來沒收幾斤好的谷子,真是讓人心都涼了。 大家私底下議論說,那是因為別的地方風水沒有叉水村好,所以種不出這樣好的谷子來,不打農藥不用化肥,還能種出這么好的谷子,恐怕只有叉水村能夠實現了。 衛靖澤卻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辦法,把別的村的人不愿意種的田,租過來自己種,就能夠產出更多的稻子了。 只是這個事情要怎么解釋,才能讓大家不覺得奇怪,就是一項技術活了。 種更多的田,對衛靖澤來說倒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他的異能是需要經常用的,生命本是一個循環的過程,生命力也是在這種循環使用的過程中,才變得越來越豐潤,越來越有力量,這是衛靖澤在多年使用異能的過程中總結出來的經驗。 所以,種再多的田,對于衛靖澤來說,也沒什么壓力的。 衛靖澤越想越覺得不錯,反正別的人自己種田也賺不到什么錢,每一年的谷子能把種子肥料和農藥的錢賺回來就不錯了,所以大家都越來越不愿意種田了。但是衛靖澤可以出一樣多的錢,甚至更多一些的錢,把田租下來,自己種,這樣農民們坐在家里就能得到那么多錢,而自己這邊的需求也能夠得到滿足了,豈不是美哉! 衛靖澤這樣想著,興奮地連澡都不洗了,隨便沖了沖,就圍著浴巾出來了,要跟江延宗商量這個事兒。 江延宗聽了衛靖澤的想法,想了一會兒,問:“你確定,就算是在別的地方種,我們也能夠種出這種質量的水稻來嗎” 衛靖澤頓了一下,說:“你為什么這么問” 江延宗說:“我已經聽說了黃嬸子家的事兒了,他們家失敗了,咱們家成功的幾率并不大?!?/br> 衛靖澤心里一陣慌,自己光想著對外面解釋了,倒是忘了要跟江延宗解釋了,還想著要跟江延宗一起想一個糊弄外人的辦法,自己也是忙暈了。 見衛靖澤的狀態似乎有些不對,江延宗問:“怎么了你有什么問題” 衛靖澤心里無比糾結,自己背負這個秘密十多年了,一直沒有告訴過別人,連老漢都不敢說,就是不知道別人會怎么想,會不會被嚇到。江延宗很很聰明,自己能夠在他眼皮底下瞞這么久,已經很不容易了,那自己要主動坦白嗎“沒什么問題,我只是覺得你說得對,但是我覺得可以試一試?!?/br> 江延宗靠在椅背上,指了指自己的肩膀,說:“今天處理了太多的文件,你幫我摁一下肩膀吧!” 衛靖澤見江延宗沒有追問,松了一口氣,忙走過去幫江延宗開始按摩肩膀,江延宗覺得衛靖澤這按摩手法是越來越老道了,每次被衛靖澤按摩過后,整個人都舒服不少?!斑@個事兒,要試也不難,只是等咱們成功了之后,恐怕別的村的人也會眼紅,到時候反悔,毀約,咱們種了水稻被他們毀掉,血本無歸,可怎么是好” 衛靖澤說:“這個問題我卻是沒想到,但是就咱們現在的情況,必須要想個辦法了,不然以后會壓力更大的。就算是那些農民毀約,不肯續租,可是咱們掌握了市場前端,就算是他們收了谷子,也賣不出這樣的高價。他們吃過苦頭,自然就會明白,跟咱們合作是最好的辦法。再說了,不經歷這些亂七八糟的事情,怎么可能穩定下來你說是不是” 江延宗咧嘴一笑,說:“你現在倒是學精明了不少了?!?/br> 衛靖澤見他這幅模樣,就知道他是對這個事兒也挺看好了,只要江延宗點了頭,然后兩個人一起朝著一個方向努力,沒有什么解決不了的問題的?!岸际歉銓W的,”衛靖澤熟練地拍著馬屁說,“跟在你身邊,豬都會變聰明一些,更何況是人呢” “你養豬的你都不知道,豬其實挺聰明的?!?/br> “我就是那么一說?!?/br> ^ 好在江延宗也沒有繼續追問衛靖澤怎么能保證會產出同樣質量的水稻了,衛靖澤也算是糊弄了過去。 江延宗點頭了,衛靖澤便找了個機會跟老漢說這個想法。順道也把江延宗的擔憂說了。 老漢抽了兩口煙,說:“這個事兒別cao心,我去跟別人家說,說好了再寫個條子,一般人是不會鬧的?!?/br> 像老漢這樣的老人家,在鄉間比較有威望的,一般人也不敢跟他們鬧,這就是老一輩跟年輕一輩的不同,;老人家壓得住事兒,但是年輕人就不一定壓得住了。 衛靖澤說:“那成,今年這事兒是辦不成了,只能等明年,過年的時候,趁著大家都在家,咱們就可以問問這個事兒的意見?!?/br> 老漢補充說:“就找那些常年在外面不能回來的人,他們平時也是懶得打理自己的田,只要有人種就沒事,咱們給錢,他們更加樂意?!?/br> 衛靖澤想了想,覺得也是,在外面卻保留了農村戶口的人,名下是有田地的,可是不在家沒法種,只能夠交給別人種,沒產出不說,可能還要補點錢給別人,才有人肯種的。 這件事就商量到這里,衛靖澤三個人也算是給大家趟一下水,黃嬸子家是做了一個錯誤的示范了。 衛靖澤收完了稻子,曬稻子之類的事兒就交給老漢了,而衛靖澤也是忙的沒時間收稻子,只能找別人幫著忙活這個事兒了。 申請辦學校的事兒很順利,十一月初的會議上,大家要選出校長/教導處主任等人,作為村里的私立學校,大家也不太放心從外面聘請的人。 這一次,衛靖澤毫無意外的成為了村民們一致推選的校長,衛靖澤對孩子們有多好大家看在眼里,而且他又很負責任,想來想去,好像真的沒有比他更適合的人選了。 村長還玩笑說:“小澤,別擔心,這次會給你發工資的!你安心地當校長吧!” 衛靖澤苦笑,真不是看不上這點工資,他現在整個就是個陀螺,忙的停不下來的節奏。 還好校長并不需要經常待在學校里,就像自家的田一樣,經常去轉轉就行了。也不需要上什么課。 只是擔任了這樣一個職務,自然就要負起責任來的。 不過有了校長的職位在身,做什么事情都要方便多了。 在這個忙成狗的時候,朋友們的幫忙就十分重要了,趙森陽就主動提出幫衛靖澤設計學校的建筑和規劃用地。趙森陽如此夠朋友,衛靖澤也不假意推脫了,能省一點事是一點事,有那客氣的功夫,還不如做點別的事兒。 第238章 大好處 趙森陽主動提出幫忙,對于性格高冷的他來說,真的是十分難得了。而趙森陽能夠打破慣例,也是因為趙令齊在衛靖澤家里住著,身體狀況有了很大的改善。 趙令齊剛來的時候,自己都沒有辦法站起來,只能靠輪椅活動,上樓回房間也需要兒子的幫助,才能夠上的去,在此之前,趙森陽也帶著他去了很多醫院看病,可是很多醫生都說了,這種情況很難好轉,只會一點一點的壞下去,讓趙森陽做好準備,在這接下來的日子里,讓趙令齊好好養著就是了,做一些讓他開心的事情就是了。 父子兩個已經是心灰意冷了,正好江延宗邀約,而趙森陽想著去鄉下住一下也好,清凈點,反正這人情不要白不要。 在這鄉間,確實是環境清幽,沒什么吵鬧的東西,而且吃的好睡得好,平時也是悠閑的不行。經過幾個月,趙令齊有一次無意間自己撐著手站起來了,這讓父子兩驚喜不已,真是沒想到,醫生都已經下了毫無希望的診斷書了,趙令齊竟然會遇上這樣的奇跡。 趙森陽立馬就帶著趙令齊去醫院做了檢查,醫生也覺得挺難以置信的,那些在萎縮的血管和肌rou竟然又煥發了生機,本來會一直萎縮下去的腿,竟然越來越強壯了,真的是一個奇跡。不等父子兩個回過神來,醫生就忙問:“你們是不是進行了什么治療?或者用了什么特效的藥物?我還要觀察一下是不是有副作用,這個簡直是醫學奇跡!” 趙令齊剛要脫口而出說什么,被趙森陽攔了一下,說:“我們自己也不太清楚,因為這段時間用的藥和康復辦法太多了,我們也不太確定屁哪一種辦法起了效果,還請醫生幫我們看看?!?/br> 醫生也很失望,沒想到病人自己也不清楚,這個問題如果研究清楚了,肯定能夠震驚醫學界!萎縮的細胞重新煥發出生機,什么概念?就是返老還童的概念!就是延長壽命甚至長生不老的概念! 但趙森陽的身份特殊,醫生也不能把人家怎么樣,只能眼睜睜的看著父子兩個離開。 坐到車里,趙令齊說:“我明白了,你是想保護延宗他們吧?” 趙森陽面無表情地啟動了汽車,說:“你別想那么多,好好養病是真的?!?/br> 這對父子與江延宗父子不同的是,趙令齊為人有點單純,趙森陽則老道許多,江家父子則是老狐貍和小狐貍,端看誰修煉的道行更高一些了。 從這開始,趙森陽就拉著趙令齊開始練習走路了,希望他能夠逐漸恢復自己的行動能力,無論如何,能靠自己行動,絕對是每一個人都想要的。 經過練習,趙令齊終于能夠自己拄著拐杖在平地上活動了,而趙森陽因為堆積了太多的工作,不得不回去干活。為了讓趙令齊能夠早日恢復,趙森陽也沒有打算把他帶回去,而是讓他繼續在衛靖澤這兒住著,有這個想法的時候,趙森陽還是有些顧慮的,比如說沒有自己的貼身照顧,父親會不會有很多不便?別人會不會覺得他很煩?還有上下樓也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為了讓趙森陽放心,衛靖澤和江延宗商量之后,決定把一樓的雜物間收拾出來,讓趙令齊住進去,這樣就不用上樓下樓麻煩了,等什么時候需要上樓了,家里的年輕人也能搭把手,也不麻煩。至于吃喝拉撒睡的問題,也一個一個解決了,洗澡能坐著洗,洗衣服也能別人幫把手,也不多難。 趙森陽見父親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沒問題了,才回去工作了。 這次聽說衛靖澤這邊要辦學校了,更是主動提出要幫衛靖澤規劃和設計學校的建筑,這對衛靖澤和學校來說,都無疑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辦學校的批準下來了,資金到位了,設計圖紙也很快出來了,萬事俱備,可以破土動工了。 學校的校址并不直接選在村里,村里已經很缺土地了,附近兩座山也都被衛靖澤包了下來,總不能往西邊的山里走,所以就把學校選址在村口橋過去之后,再路過農田區的路邊上,這樣交通方便,離村里不是很遠,但是村里有什么活動比如婚禮葬禮之類的,也不會影響到學校的教學,這個距離是十分合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