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節
老漢也是招架不住親戚們的熱情。 “咱們不僅是小雞被人盯上了,連小豬崽兒都被人盯上了?!崩蠞h跟衛靖澤抱怨說。 衛靖澤家現在有兩頭懷孕的母豬,都是野豬的功勞,大家都知道野豬和家豬生的小豬,比兩只都是家豬生的野豬要好,所以都是聞風而動,特別是最近小母豬就快生了,衛靖澤和老漢也是一直在盯著這個事兒。 衛靖澤頓時緊張起來,問:“你答應了?” 老漢拎起眉毛說:“怎么可能???咱們自家的豬欄不是都收拾出來了,就等著小豬了嗎?” 年初養的豬現在都長大了,都慢慢都要出掉了,有些豬欄空著,就等小豬崽兒出生了。 現在祖孫兩個都盼著小豬出生呢! 如今小母豬的豬欄也是打掃的干干凈凈的,她就每天養在豬欄里,連野豬去哪里了也不管,就專心等著生小豬了,衛靖澤和老漢比豬爸爸還要緊張。 母豬是第一次生,衛靖澤和老漢也沒什么經驗,所以只能夠按照別人的經驗來照貓畫虎了。 這些天,母豬明顯有漲奶的現象,而且屁股后面有些紅紅的,據說都是要生的跡象,母豬自己也有些緊張,都開始將一些干草弄到一處,估計是在準備產豬崽兒的地方。 產豬崽兒的地方也要保持干凈清爽,剛出生的小豬還是很脆弱的。 因為一天看三次,衛靖澤和老漢也終于趕上了母豬開始生產的時候了。 母豬躺在干草堆上,呼哧呼哧的喘氣,衛靖澤時不時摸一摸母豬,給她一點力量,母豬好像也得到了安慰似得,鎮定了一些。 生小豬這事兒,還真幫不上什么幫,只能夠等著小豬出來了之后幫著處理了。 等了好一會兒,終于看到第一只小豬了,這小豬是在被往外面擠一樣,估計出來的時候也不太舒服,所以小豬仔還在掙扎著小蹄子呢! 第一只小豬仔很快就掉落出來了,衛靖澤忙上前,用干凈的布裹住的干凈的手掰開小豬的嘴巴,弄出了里面的粘液,然后把小豬渾身擦干凈,豬的臍帶會自己斷掉,不過衛靖澤把擦干凈的小豬交給老漢之后,老漢又用剪刀把臍帶剪短一些,免得小豬自己走動的時候踩著了,那肯定是慘劇。 臍帶的長度剪到了適宜的長度之后,老漢就把小豬放在母豬的肚子上,母豬在生產之前就已經分泌乳汁了,所以此時有充足的奶水供小豬吃。 母豬生完了第一只,稍微休息了一下,衛靖澤給母豬喝了一點白開水,很快第二只小豬也來了。 依舊按照這樣的流程來一遍。 母豬懷了多少小豬這個是不一定的,有的只有四五只,有的可能達到十多只,都要看運氣。 但是這只母豬顯然懷了不少小豬,那肚子都沒感覺消下去很多,當然也有可能是因為母豬太胖了的緣故。 小豬們倒是一只一只出來的十分井然有序,沒有哪只小豬出現什么意外狀況之類的,只是這些小豬都不怎么白,都帶著黑黑的毛發,野豬的遺傳基因就是強??! 就算是平均五分鐘出來一只小豬,這生產的過程也有一個多小時了,最后數了數,母豬竟然一次性生了十三只小豬! 雖然小豬們并不白,嫩嫩的倒是真的,都擠在母豬的肚子下面吃奶,而母豬就那么安安靜靜躺著,一面喂著小豬,一面等著胎盤之類的排泄物出來,等到這些排干凈了,才真的算是生完了。 母豬生小豬也是十分累的一件事,所以在母豬生完之后,衛靖澤立馬端來了一些骨頭湯,給母豬補一補精氣神,骨頭湯也比別的更好進食,營養更豐富一些。 另外,衛靖澤還準備每天跟潘旺家買點豆漿和豆渣,給母豬吃,這樣母豬營養才能夠跟得上,以保證有充足的奶水。 等母豬喝了骨頭湯,衛靖澤看她看上去還不錯的樣子,也是松了一口氣,母豬生小豬也是費時費力的事兒??! 能夠平平安安生下來就不錯了。 當然后面還有不少事情要忙活,比如說這段時間要預防一些小豬容易得的疾病,要注意保暖,小豬自身的保溫能力差,所以豬舍就要保暖。之前豬舍已經裝了浴霸燈,打開浴霸燈之后,里面還是很熱的。 現在是五月多,也要給豬仔保暖,但是又要注意通風散氣,也不容易。 祖孫兩個走出豬舍的時候,感覺外面的空氣真新鮮??! “爺爺,這些小豬都咱們自己養著吧!” 老漢堅定地點頭:“那是當然!不賣給別人的?!?/br> 家里的豬舍已經開始動工擴大了,等過上半個月一個月的,豬舍修好了,工人也到位了,一點都不用愁養不了那么多。 衛靖澤就是有點擔心老漢扛不住親戚用面子人情之類的軟磨硬泡。 第188章 成或敗 老漢摸了摸頭,說:“等咱們豬舍擴大了,母豬多了,就可以賣一些,現在是不賣的?!?/br> 衛靖澤心想著,果然。 老漢就是對人好,親戚朋友有能力照看的都會照看,有啥事兒能幫忙的都會幫忙,所以當初對親兒子也更是傾盡全力地去幫他了。 好在老漢一般會先問過他的意見,衛靖澤說能賣,老漢才會答應,如果衛靖澤說不能,老漢也不會答應,這次的豬衛靖澤不肯賣,老漢自己也舍不得,所以就全都留下來自己養。 而且不打算留種,等到十天左右的時候,就全部閹割掉,做rou豬養。 衛靖澤跟老漢商量說:“以后咱們這個豬圈,可以弄成母豬的產室,離家里近,方便早晚照顧著。反正地方也夠大,能夠隔開做成三個豬欄,也夠母豬活動了?!?/br> 除了產前,還有產后的坐月子,也需要細心的照料,剛出生的小豬也是十分脆弱,需要悉心照顧,才能夠站穩了,不然可能會夭折掉。 老漢覺得這辦法不錯,就準備再把這豬圈弄一弄,弄得更舒服一些,更保暖一些,以便母豬生產和小豬的成長。 生了十三頭小豬,大家都十分高興。 連還沒有離開的二代三代們都來湊熱鬧,說要慶祝一下啥的,被英奇師傅給拍死了,這些家伙就是要找個理由吃吃喝喝嘛。 二代三代們在酒宴結束之后,陸陸續續離開了一些人,也有一些人覺得自己沒事兒,現在正好難得有如此空閑的時候,干脆就在這里住上一段時間了,當然另一個目的就是搜刮,每天都出去溜達著,看見好東西就買了,或者預定了,等自己要走的時候去取貨。 這些二代三代們在村里這樣撒錢,村里人也十分歡迎,對他們的態度那是絕對很好,笑臉相迎,有啥好東西也先惦記著他們,告訴他們自己有啥好東西。 衛靖澤叮囑他們,不要什么都亂買,有些東西不是村里產的,可能是別人用外村帶來的東西蒙騙他們,所以一定要注意區分。 好在村里的人現在也沒有那么大的膽子了,想著這些人是帝都來的,而且家里有錢有權,騙人家也是吃不了兜著走,更何況自家也是全家在這里,總不能因為這點事在村里抬不起頭來,像五堂嬸家那事兒,現在還有人提呢!農村人的記憶可都是很好的,陳芝麻爛谷子的事兒能夠給你記得好久好久。 慢慢的,有些二代們在家里的催促下也慢慢踏上了回家的路途,家里的客人也越來越少了,英奇師傅倒是巴不得他們都趕緊走,一群蝗蟲似得家伙,還真是不想伺候了。 這群二代們,將衛靖澤的雞至少搜刮走了上百只,還有鴨子也有幾十只,魚更多,因為衛靖澤對魚的數量最寬容,要不是想著要給新生小魚提供生存空間,衛靖澤也不會允許他們那樣大肆地撈了。 前兩年放進去的魚苗,現在都長大了不少了,也能夠撈出來賣了,只是衛靖澤也不敢放開了賣,還要留著一些做種,明年春天生魚籽呢! 而且,現在衛靖澤在考慮著是不是要放一些新的魚苗進去了,準備放一些新品種,再經過幾年的生長,又能形成自己的一個繁殖圈,魚的品種也更多了。 當初買魚苗的那些錢,衛靖澤當然早已經賺回來啦! 衛靖澤在考慮自家水庫的事兒的時候,潘剛也在大刀闊斧的弄自家的魚塘,比如說種荷花,放魚苗,修一些涼亭,弄棧道之類的,衛靖澤看著工程隊進進出出的,想著應該花了不少錢了,潘剛這還真是有決心??! 而且人家都開始對外打廣告了,說是休閑勝地,養生叉水村,療養院的那些老頭兒老太太被sao擾過幾次,只是人家一點意思都沒有,覺得那個魚塘了無生趣。 這些老人家,釣魚也就是為了玩玩,打發時間,過去幾十年,因公因私都去不少水域釣過魚,所以那種人工修砌痕跡很強的地方,對他們來說完全沒啥吸引力了。 喜歡上衛靖澤這兒來釣魚,就是因為這里有野趣,坐在樹底下,清風徐徐的,甩上一桿,就閉目養神,或者看書,或者干點別的,等想起來的時候,就看看魚竿上有沒有動靜,有時候時間久了,魚餌都被吃光了,魚竿紋絲不動,還有人說,衛靖澤家的魚就像江延宗一樣狡猾! 江延宗覺得自己很冤枉,自己什么壞事都沒干過,怎么就被扣上了狡猾的帽子呢?真是千古奇冤! 可是老人們一點都不覺得他冤!關鍵是還倚老賣老,一點都不怕江延宗。 衛靖澤只好在被窩里好好地安慰了江延宗幾回,江延宗也就不在乎了,哼,自己比魚還是受寵一些的。 老人們不愿意去,潘剛也不好強拉著過去,只能眼看著老人們依舊坐在河邊,釣魚聊天下棋之類的,自家的魚塘邊沒什么人。 老人們覺得那種人工的池子里的魚比較呆,沒什么靈氣,釣起來也沒什么成就感,如果在衛靖澤的河里釣起來一條比較難釣得到的魚,會得到所有朋友的羨慕和贊嘆,而且英奇師傅做菜的幾率也大大提升,所以大家都奔著這樣的目的去的。 當然,潘剛的釣魚農家樂也不能說是完全沒人,偶爾還是會有一些垂釣愛好者過來玩玩的。 只是叉水村離市區并不近,要來到這犄角旮旯也不容易,更何況潘剛的釣魚休閑沒什么特色,跟市區那周邊的一些釣魚的地方很相似,大家覺得跑來挺麻煩,還燒油,所以回頭客并不多。 還有人看到老人家在河邊釣魚,干脆改了目的地,跑到河邊釣魚去了,還主動提出要給錢,要買魚,好不容易得來的客人還被衛靖澤的水庫給搶走了,潘剛心里的憋屈可想而知了。 這事兒自然是瞞不過村里人的眼睛,好不容易賺的錢都撒進去了,也不見一個聲響,肯定是賠本了,大家都覺得潘剛這是瞎折騰,包了塘跟別人那樣種點東西或者養點東西多好啊,偏生要那么弄,現在好了吧?果然還是衛靖澤說的對! 村里人都知道的事兒,衛靖澤當然也知道了,而且看樣子也知道肯定是沒賺錢的,要是真能賺錢,村口那空地上應該停滿了車才是。 但是衛靖澤覺得,年輕人有銳氣也很正常,想自己弄出點事業來,無論是想證明一下自己,還是想過上更好的日子,都是可以理解的,失敗了也不是承受不來,關鍵是看自己能不能在失敗的時候及時掉轉頭或者收手吧? 潘剛家成為了村里唯一不僅沒怎么賺錢還賠了本的人家,衛靖澤確實是管不了那么多了。 小豬出生之后,衛靖澤和老漢都是悉心照料,比如說要保暖,兩個人就十分注意除了給母豬多多的秸稈,還有開著浴霸燈,比如說為了給母豬充足的營養,保證奶水豐富,足夠十三頭小豬吃,經常給母豬開小灶,補身體,豆奶豆渣都是一天三頓的喂。為了防止小豬感染一種叫仔豬白痢的病,老漢還特地將去年弄得野蜂蜜給小豬們吃,以確保小豬的健康,小豬們還挺喜歡吃的,直到后面吃掉了老漢半瓶蜂蜜,可把老漢心疼的不行。 不管如何,小豬們總算是安安全全站住腳了,都長得挺肥壯的,但是不白就是了,身上明顯有不少黑毛。 到了十天左右,老漢就去找了專門劁豬的人,給小豬做手術,讓小豬都不能生了。 在過些日子,老漢和衛靖澤準備把母豬和小豬轉到豬舍去,然后把另外那頭母豬遷移到這里來,準備生產和坐月子。 小豬們一天比一天長大,野豬也不算是渣爹,還知道抽時間來看看自己的小豬崽兒,不過并不會呆多久,來的也不十分頻繁,因為他還有另外兩個新歡呢! 村里人聽說不少人找衛靖澤家買小豬,價格比一般的小豬還要高一些,都有些心動了,如果自己也買只母豬回來,讓野豬給弄懷上,到時候就能賣小豬啦!如果生上十多只,也能賺一點錢呢! 一般的小豬價格是三十塊,這種小豬能賣四五十一只。當然也是看小豬的體重來的。 村里人如何打算,衛靖澤管不著,野豬會不會去,衛靖澤也管不著,因為野豬在村里自由得很,有的吃就不去地里糟蹋菜了,不過有時候村里人在地里摘菜,遇上野豬,也會隨手扯一點菜葉子給他吃,野豬也不拒絕,現在野豬在村里都混熟了,感覺越來越吃得開了。 有了母豬,野豬也不去sao擾別的豬了,大家都相安無事,不惹事的野豬大家還是覺得挺好的。野豬每天在村里溜達,跟狗一樣,大家還覺得安心不少呢! 說到狗,大風跟野豬關系還不錯,剛開始的時候雙方都有些忌憚對方,實力者能夠感覺到對方的厲害的,不過相處了這么久,雙方都沒有起過什么沖突,也沒有什么吃的可以爭的,野豬不吃狗糧,大風不吃菜葉子和豬食,所以也能相安無事,倒是大雨和大雷對野豬一直很忌憚,看到就狂吠,所以野豬不大去雞舍那邊。 第189章 吃西瓜 總之呢,野豬在村里過得很不錯,有吃有喝有母豬,日子很逍遙,他估計也就不想去山里了。 至于村里打算把野豬變成種豬,然后給他弄一個大大的后宮的事兒,野豬表示他一點都不介意,讓母豬們來的更猛烈一些吧! 老漢家借來的那只母豬果然懷孕了,老漢便把人家還回去了,對方也是一副十分開心的樣子,母豬懷上了,沒花一分錢不說,還賺了點錢,真是劃算??! 現在還有潘秋陽家的那只母豬頂著,野豬倒是不覺得沒事兒干,但是如果那只母豬也懷孕了,村里其它的豬可能就危險了。 小豬站住了,沒有任何一只出問題,這真是一件令人開心的事情。 衛靖澤家的雞也是一只都沒賣了,衛靖澤舍不得呀!所以他干脆又去收了一些雞蛋回來,準備又要孵小雞了,這次量更大,準備孵上一千只,這好像已經是孵化室所能夠承載的最大的數額了,因為另一邊已經留給鴨蛋去孵化了,再多的小雞沒法孵,太擁擠了小雞們也容易死,容易擠死。 潘金桂依舊兢兢業業的負責這個事兒,選擇蛋、安排適合的孵蛋環境和溫度,打掃孵化室,消毒等等,鴨子們也已經孵出來了,再養一養,就可以讓跟著大鴨子去混了。 趁著天氣好的時候,一切收拾妥當,新的一輪孵化又要開始了。 這不,時間就在忙碌中悄悄流逝了,一轉眼,地里的西瓜都開始熟了,衛靖澤和江延宗要開始守西瓜了。 第一批西瓜自然是進了自家人的肚子里。 陳寒尤為滿足:“吃到這次的西瓜,就想起去年,你們摘了第一個瓜,還要送我一半?!?/br> 對于陳寒來說,身邊有朋友陪伴,能自己做好吃的飯菜,就是最美好的日子了。 江延宗故意說:“那是因為我們吃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