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節
“那那些人自己的孩子也是送那里上學?” “哪???村書記的兒子在鎮上開店呢,他就帶著孩子在鎮上讀書?!?/br> 衛靖澤一瞬間就想說臟話了,自己的孩子知道心疼,不敢讓那種老師教,對其他人的孩子就那么摧殘嗎?那孩子在車上說的話,衛靖澤依舊記得,說老師不高興就打他們,還喜歡罰站,這樣的老師怎么配為人師? 這個時候,衛靖澤覺得自己的猶豫是完全沒有必要的,必須要靠自己富起來,才能夠不讓孩子去那種學校,才能夠讓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 于是衛靖澤說:“爺爺,明天我把江先生請過來,我們去跟村長商量點事兒?!?/br> “啥事兒?” “就是咱們叉水村致富的事兒,江先生有路子,如果咱們能夠把東西種好,江先生幫我們賣出去,咱們把利潤分成,也比現在要過得好,您說是吧?” “那這個事兒是要跟村長好生商量一下?!?/br> 衛靖澤打了電話,江延宗很快就趕過來了,說:“沒想到你這么快就想通了?!?/br> 衛靖澤帶著一絲苦笑:“時間不等人?!?/br> 衛靖澤根據自己查到的資料,跟江延宗說了一下自己的構想,地里種菜,水里養魚,山上也可以種點東西,但是種什么,還沒想好。 江延宗說:“有個事情我得說明,你們村的菜確實是很好,但是你們要想賣的起價,就必須要保持現在的質量,如果質量有落差,根本不好競爭,我也不會趟這趟渾水?!?/br> 衛靖澤說:“我們會想辦法的,這個您放心?!?/br> 中午,趁著村長回來吃飯,老漢就親自去把村長請來了,村長還有些懵懵懂懂,這是干啥呢? 衛靖澤沒直接說事兒,就問村長,他孫子現在怎么樣了。 “那小子現在皮得很,我剛回來的時候他mama又在罵他呢,他把家里的水壺給打了?!?/br> 衛靖澤說:“那您知道他學習成績如何嗎?” 說起這個,村長臉色就不好看了:“差勁的要死,經常不及格,他爸經常揍他?!?/br> “那您看村里的孩子的成績都如何?” 整個村子大概有十多個孩子在讀小學,幾個孩子在初中,還有兩個在高中,大學沒有。 “這個……”村長還沒仔細想過,現在回憶一下,好像叉水村的孩子成績都不怎么樣? “那您再想想,平時學校評獎評優,都是哪里的孩子?” “都是大泥灣——這個……”村長不想不知道,一想還真奇怪了,以前老聽說自己村子的孩子不聰明,讀書不好,沒仔細想過,現在想想,突然發現,村子里的孩子除了幾個能夠考到七八十分,多得是像自己孫子一樣,經常不及格的。 村長頭上的汗珠亮晶晶的:“小澤,你覺得這是咋回事?” 衛靖澤說:“你說還能咋回事?孩子評獎評優,就有文具獎品,他們怎么會舍得給別的村子的孩子?而且你覺得,一個初中生,一個腦子不好使的人,能夠教好孩子嗎?為什么老師就一定是對的?就像您兒子,平時大錯小錯都有,您覺得正常,可是如果您兒子成了老師,您會覺得他所有的行為都是對的嗎?” 村長從未這樣想過,頓時震驚了,其實剝去老師這層身份,那些人也只是普通人啊,大家會為了別人摘了自己幾個辣椒跳腳罵祖宗十八代,他們也會啊,大家會為了一點雞毛蒜皮的事兒吵翻天,他們也會??! 衛靖澤深吸一口氣,說:“咱們先不說偉偉(瞎婆子孫子)在免除學雜費的情況下還不去讀書,就我跟您孫子聊了聊,就覺得很不可思議,那孩子雖然皮,卻不會撒謊,如果老師無緣無故打您孫子,您覺得也是對的?” 村長此時已經完全沒有抵抗了,說:“那你說有什么辦法?” 大泥灣建小學,是鎮里同意的,大泥灣人最多,交通最好,除了叉水村,大河下游一點還有兩個小村子,山里面也有一些散落的小村,孩子都是在大泥灣小學上的學。做家長的,就算是知道了這些,卻也沒有辦法,因為他們沒有能力送自己的孩子去鎮上、縣里或者是市里上學??! 衛靖澤見效果已經達到,便說了自己的目的:“所以我這兒有個賺錢的辦法,村長您聽聽?” 作者有話要說: 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窮不能窮教育,這個話肯定很多人都聽過,事實上,國家也是在努力踐行,只是在基層落實的時候,總有許多問題。我自己有一段小學階段就是在鄉下就讀的,第一次到城里讀書的時候,整個人都是懵逼的,上美術課我把所有的用具都放家里了,因為鄉下讀書的時候從不用的,都是給我們玩的,也是那個時候才知道音樂課本上的每一首歌都是要學的……這文里孩子說圖書館的事兒,就是我遇到的真事兒…… 當然這是很多年以前的事情啦,現在應該改善了許多。 說這么多,只是想告訴大家,大家不要覺得我在開腦洞吹牛逼,這種事情是真實存在的。 第10章 起步難 村長還一下子沒有轉過彎來,剛剛不是在說娃娃們讀書的事兒么,怎么一下子又到了賺錢的事兒上了? 村長耐下性子說:“你說說,我聽著呢?!?/br> 衛靖澤給村長介紹了一下旁邊一直沒有說話的江延宗,村長一聽,忙把兩只手在衣服上擦了擦,然后兩手伸過去跟人握手,村長很清楚,住在療養院的人,不是大官就是有錢人,他們平時都不稀得理會他們這些種田的人的,沒想到這小子不僅能借來車,還把人家請過來了,真是有面子啊。 “上次就是你的車送我孫子去醫院的吧?真是謝謝你了,一直沒機會跟你說?!?/br> 江延宗也不嫌棄村長的粗糙,握了握手說:“不客氣?!?/br> 衛靖澤把自己的想法說了一下,江延宗說:“我如何賣掉那些菜,你們不需要管,我只管從你們這里收購菜,價格跟療養院那邊的一樣,如何?” 村長聽了頓時眼前一亮,療養院的菜的份額,那是僧多粥少,更何況還有一個關系牢靠的大泥灣橫在前頭,這些天雖然療養院經常過來買菜,可是村子里菜這么多,這銷路根本不夠。 于是村長連連點頭說:“要得要得,當然要得,江先生真是好人?!?/br> 江延宗此時也是一副商人的臉孔,說:“先別急著謝我,我也不是什么好的壞的都要,我只要最好的,就跟你們把菜賣到療養院一樣,蔬菜要菜心,瓜果要最大的最好吃的,不然我是不收的?!?/br> 村長忙說:“當然,當然?!?/br> 衛靖澤說:“這是江先生跟咱們村做生意,這個話您要跟大家伙兒說清楚,江先生要的菜,跟送到療養院的一樣,不要用過化肥的,不要打過農藥的,只要咱們一點一點伺候出來的?!?/br> 村長此時已經只會點頭了:“知道,知道?!?/br> 這個消息已經讓村長喜暈了。 衛靖澤說:“等咱們賺了錢,孩子們就不用去大泥灣的小學了,可以去鎮上上學。為了這個事兒,咱們也得盡全村之力,不為咱們自己,也要為娃娃們。除了地里,還有池塘里,都可以利用起來?!?/br> 然后,衛靖澤開始跟村長說自己的構想,衛靖澤沒有種過田,到現在為止,很多東西還是老漢教的,所以有些想法也比較理想化,不過有村長和老漢兩個經驗豐富的農民在,有些錯誤倒是不會犯的。 江延宗也說:“你們能夠到騰出什么好東西來,我都買,只要東西好?!?/br> 這句話給大家很大的信心。 村長在這里坐了半天,才回去吃飯,衛靖澤則是比較擔心,問江延宗:“我也沒問問你,我們的菜賣給你,你有路子賣掉么?不會虧本吧?” 蔬菜這類的東西,也不是能放很久的,焉了壞了,就賣不出去了。 江延宗說:“你放心好了,我扛起家業這么多年,總不至于賣掉一點菜的能力都沒有?!?/br> “那你的意思是?”衛靖澤也不想坑江延宗,所以總想問個明白。 江延宗說:“我準備在b市開個食府,專門吸引有錢的人來吃飯,你們村的蔬菜在療養院有很好的口碑,我相信回去宣傳一下,那些老頭兒老太太們都會樂意去的?!?/br> “療養院也是吃的我們村的菜啊,人家會跑那么遠吃一樣的菜嘛?” 江延宗笑道:“這你就不知道了,療養院的廚師是不錯,而且還有營養師,可是人家老人家口味并不那么單一和清淡。再說了,對他們來說,去市里不過是抬腳上車抬腳下車的事兒,根本不麻煩?!?/br> 既然江延宗這么有信心,衛靖澤也就不為他擔心了。 “那你回去之后,弄好了食府,提前跟我們說一聲你要什么菜?!?/br> 江延宗在老漢這里蹭了一頓飯才回去。 叉水村現在的許多地都是不打藥不施化肥的,因為都盼著療養院能夠看上自家的菜,能賺一筆。 事實上,叉水村現在幾乎每家都賺過療養院的錢,但是也有幾家沒做成,被發現用了化肥用了藥的。衛靖澤和老漢是賣菜賣得最多的,因為他們的菜長得最好,又嫩又多汁,買菜的大湘也最看好他家,只有衛靖澤家沒有,大湘才會去看看別人家有沒有。 有人看衛靖澤跟大湘談笑風生,還以為兩個人關系不錯,希望衛靖澤幫忙說說情之類的,衛靖澤當然不能答應,用了化肥用了農藥就是不能買,說情都沒用的。 因此,村里也有些閑言碎語,說衛靖澤只顧著自家的,衛靖澤也是哭笑不得,他如果只顧著自家,直接讓大湘把自家的菜全部買走得了。 衛靖澤也慢慢意識到,農村畢竟跟自己印象中還是有很大不同的,自己做人做事,都要有分寸。 村長回去之后,也沒有把這個事情瞞著,很快就召開了村組會議,把這個事情跟大家說了。 聽說是看在衛靖澤的面子上才有了這樣的生意,大家對衛靖澤也是贊不絕口。 衛靖澤心里卻在想著別的事兒,他想自己養魚,江延宗開食府,除了素菜,還是要葷菜的,雞鴨鵝之類的一般人家都會養,而且是最近很受追捧的土雞土鴨。魚就不一定會讓人滿意了。村里養魚都是包一個魚塘,養一些常見的鰱魚草魚鯽魚之類的,年底的時候干塘,把養了一年或者兩年的魚一次性賣掉。在這個過程中,用飼料,用藥十分常見,因為水產養殖最怕的就是出現病害,一發病整個魚塘的魚就損失殆盡了。 可是這樣養出來的魚并不符合江延宗的要求。 衛靖澤本想自己包個魚塘的,可是這魚塘不到年底不會流轉,衛靖澤的主意打到了前面的河上。 叉水村前面的河面積很廣,幾乎就是一個大湖,一般人根本駕馭不來這樣一個湖的養殖,而且水位挺深,養了不一定能捉上來。但這些對衛靖澤來說都不是問題。 衛靖澤在查了包養魚塘的事情之后,才知道沒有那么容易,更何況衛靖澤這是包那么大一個水域。 兩河相會的地方,野生魚類不少,因為餌料豐富,活動空間也大,往下走,在村口的地方,有一座橋,橋是石板橋,可是那石材只有墓碑那么寬,就是用做墓碑的石材搭建的,據說已經好幾十年了,這橋不寬不說,還沒有欄桿,每次僅能容一個人通過,橋下就是一個小型水壩,水壩一年到頭只有水勢大小區別,沒有斷流的時候,如果從橋面掉下去,不管是哪一邊,都是兇險至極。 這一片水域,利用自然和人工的條件,形成了一個非常天然的養魚場,而且因為水域寬廣,水也深,能夠養的魚種類也多。 這么大一片水域,自然不是村里能夠決定包給誰就包給誰的,而是要經過鎮上同意的,要鎮上同意就要身份證明和申請表,還要村里的意見書之類的,其中一個要求就是,需要是戶口在本村的人。 衛靖澤的戶口還在部隊上,沒有遷出來,不過遷戶口的證明倒是一直帶在身上,當初退伍的時候,就給打了證明,如果想把戶口落在哪里,就直接上當地的行政機構辦理就行了。 要落到本村的戶口,自然是落在老漢的戶口上最好了,老漢的戶口上只有他一個人了,女兒失蹤多年已經成為了疑似死亡人口,兒子一家的戶口也遷到了市里。 于是衛靖澤在村里還在為了種菜的事兒興奮的時候,先帶著老漢去做了一個dna檢測,結果要等一個星期左右才能夠出來,衛靖澤帶著老漢先去買了一輛三輪摩托車,方便攜帶比較大件的農具或者運稻谷之類的,另外還買了一個電動車,每次走著去療養院,也是需要不少時間,用電動車輕便許多。 回去的時候,衛靖澤就帶著老漢騎著車回去的,電動車就放在三輪車上面,老漢坐在車上,笑瞇了眼,老羨慕別家有車,現在好了,自家也有了。 回到家,衛靖澤就教老漢學著騎車,三輪車好學,只要注意加速減速剎車拐彎就好,反正三個輪子不輕易翻,可是電動車就沒那么好學了,老漢直說自己老了。 因為衛靖澤給村里拉來的江延宗的生意,村里的土地一下子就緊俏起來,許多人為了地的事情扯皮,比如說一塊地,以前是這家的,荒了之后,被另一家墾了,種上了東西,兩家就爭地的所有權了,還有地的界限問題,以前大家只是象征性地劃一條線,現在為了這條線的正確位置,又起了紛爭…… 第11章 給按摩 對于這樣的事情,村長也有些頭疼,雖說平時大家也是摩擦不斷吧,可是真正需要他出面調和的事情每個月也就那么兩三件,現在是一天就有兩三件了,村長自己還要干活呢,總不能一天到晚在家里等著給你們說和調解吧? 這地按照什么法子分都有人不愿意,村長想來想去,就想到找衛靖澤幫忙。 在村里人看來,衛靖澤不簡單啊,才來村里兩個月,不僅把菜賣進了療養院,還給村里拉來了大生意。都說這年輕人有本事。 村長找上門的時候,衛靖澤也有點意外,竟然是為了這樣的事情。 老漢平時也會幫著村里調解的,大家看在他是長輩,又年紀大的情況下,還是很愿意給面子的,不過涉及到更大的利益的時候,想要人讓步還真不那么容易。 衛靖澤說:“這個事兒確實是問題,以后給江先生那邊供菜,光是那幾樣菜還少了,要多種幾種菜才行,可是要了這家的沒要那家的,也不公平,要不,咱們就按照不同的菜來分,誰家主要種哪一種菜,江先生那邊要什么的時候,就從誰家買,這分地,還不是誰種了就是誰的?被人開了荒的地,只能夠怪自己懶!” 人想偷懶可以理解,但是你想搶別人的東西,就有些說不過去了。 村長連連點頭:“總不能把別人的東西占為己有。這事兒我心里有數了?!?/br> 衛靖澤說:“地的事兒您是村長,大家當然聽您的,菜的事兒,就由我去跟江先生溝通?!贝彘L忙點頭說好,江延宗那樣的人,帶著氣場,村長都覺得有點慫,談生意的時候都不敢要價,只有衛靖澤敢。 衛靖澤趁機說了自己想要包前面那個大水庫的事兒,說是水庫也不能算是水庫,只是想不到更好的說法了。 村長說:“村里這邊沒事兒,大家活兒肯定同意,只是鎮上的事兒,得你自己去跑跑腿?!边@個衛靖澤明白,當然閻王好過小鬼難纏,怕的就是村里有人不樂意,既然村長答應了,應該就沒什么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