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頁
書迷正在閱讀:求求你別裝萌新了[無限]、平凡之路、請你在意我、千王神婿、尸碎諸天、惡毒表妹失憶了、穿越之開棺見喜、佛誘我心、一覺醒來我成為了神的新娘、吾惜君命
弄堂口的垃圾分類定點投放處和所有居民區一樣,四種顏色的垃圾桶,詳細標明分類標準的指示牌,以及勤勞又和藹的管理員。 居民們陸陸續續地前來投放垃圾,視頻里則寫實地展示著掃碼積分、app在線查詢等細節,隨著右上角的計時器速度越來越快,鏡頭里的畫面也呈現出一段快速剪輯,配合著快節奏的bgm,連垃圾分類都營造出了一種熱血感。 中間穿插著垃圾分類管理員換班、午休等等的日常工作片段,依然沿用了紀錄片式的寫實風格,真實得仿佛新聞報道,又有呼之欲出的溫情。 給珍珠奶茶分類的小學生,試圖逃避垃圾分類的中年男人、在管理員的幫助下學會使用app的孤寡老人……來自不同群體的代表人物帶來了影片的第一個高潮,每一段細小的情節都有各不相同的風格,或滑稽,或暖心,不變的是一如既往的煙火氣。 右上角的時間一分一秒地流過,隨著天色越來越暗,投放點附近的人群逐漸稀少,bgm變得舒緩,整部影片的節奏也慢了下來。 畫面中央只剩下了男主角一個人,他正準備按時關閉投放點,鏡頭里忽然出現了一個抱著一捧玫瑰花的小姑娘,怯生生地看著他: “哥哥,請問……玫瑰花是什么垃圾呀?” “玫瑰花不是垃圾?!?/br> 至此,鏡頭徹底變黑變暗,兩人的對話在此畫上了一個頗為浪漫的逗點。 這個片段過后,畫面一轉,男主角來到了垃圾處理廠。這是一座老式填埋場,配合著昏暗的色調,顯得愈發骯臟、混亂,隔著屏幕都能感覺到那是怎樣一番臭氣熏天。這里甚至有不少拾荒者的孩子,將這片腐臭之地奉為游戲的天堂,鏡頭始終是冷峻的,卻因此顯得更加觸目驚心。 這一個片段沒有任何人聲,完全依靠視覺語言推進全片的第二個高潮。背景音樂弱化時,觀眾席內甚至可以聽到聲聲嘆息。 直到背景音樂消失,主角依然背對著鏡頭,站在屏幕中央,四周的場景越來越黯淡,他的位置卻始終沒有變動,再次明朗起來時,已然是換了一番新天地—— 這樣高難度的畫面處理,后期特效和剪輯技術都成熟到了驚人的地步,臺下再次不約而同地發出贊嘆,簡直難以相信是出自一名大學生之手。 至此,整個畫面的色調逐漸變得明亮,男主角身處的大門旁邊寫著“新式固體廢棄物處理中心”的字樣,觀眾們這才意識到,原來這是一段不同時空的對比蒙太奇。 與方才的場面截然不同,這里綠茵環繞、風車成行,優美得不像個垃圾場。垃圾分類處理的過程采用全機械化,環保清潔,與老式填埋場的人工cao作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鏡頭永遠是最有說服力的,甚至無須發一言,便用無聲的畫面做出了最直擊人心的對照。 最后一個片段是一只一鏡到底的長鏡頭,夜幕降臨,男主角走在狹長的弄堂里,與三兩盞燈光為伴,身影漸行漸遠。 畫面中央滾動出演職人員的名單,導演、編劇、主演、后期……左右都逃不過那兩個名字。 大禮堂內的燈光重新亮起,觀眾席在沉默一秒鐘后,集體爆發出一陣激烈的掌聲。 這部微電影的題材緊跟時事,自然是從未有人涉及過的主題,其中的情節與拍攝手法卻很成熟,配合強大的后期剪輯,足夠令考究細節的專業人士滿意。 但它絕非僅僅取勝于此。 對于垃圾分類的現狀,新聞里的報道早已煩不勝煩,但一長串數字總是太過抽象,以至于多一位或是少一位似乎都沒有太大區別。 數據是冰冷而遙遠的,唯有真實的畫面永遠溫熱。 這部微電影是簡單、接地氣的,沒有紛繁復雜的場景,它所呈現的就是發生在每一個人身邊的事,濃郁的生活氣息讓它充滿代入感。 但它同時也是深刻的,它以小博大地挖掘這座城市的背面,展示著日常生活所看不到的部分,它們歷歷在目,卻又與生活在這里的每一個人息息相關。 在經久不息的掌聲中,萬眾矚目之下,作品的主創團隊應邀走上舞臺,由主辦方為他們頒獎。 其實也就兩個人,而且臺下幾乎沒有不認識他們的。 今天的場合頗為正式,兩人穿著同款不同色的襯衫,高調卻又含蓄。原沅穿白色,干凈又明朗;江行舟穿黑色,沉穩而大氣。 “特等獎獲獎作品的主創人員中,其中一位是我們大賽的老朋友,他不是第一次在大賽中拔得頭籌,卻是大賽有史以來第一位兩部作品同時獲獎的選手?!?/br> 江行舟的那部《自殺后的十五分鐘》,在恢復了參賽資格后,不負眾望地獲得了一等獎的榮譽。此前關于這部微電影被舉報的事件鬧得沸沸揚揚,自然而然成為了很多人關注的焦點,聽到這里,觀眾席再次爆發出一陣掌聲。 頒獎完畢后,按照流程,江行舟先發表獲獎感言。 他不是第一次應對這樣的場合了,早已經游刃有余,按照慣例對主辦方、組委會、學校等等表示感謝。 江行舟的聲音低沉又好聽,帶著一貫的磁性,一開口就讓全場為之側耳。 “其實一開始我并沒有考慮過這個題材,也沒想過它該如何被呈現,能夠得到怎樣的反響,但是……” 江行舟轉過頭,看了一眼原沅,莞爾而笑:“是我的合作伙伴給了我靈感和信心,讓這部作品最終得以順利地誕生?!?/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