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節
老吳頭坐在炕上,聽了她拿著話筒一通吵吵,嘆口氣的直拆臺:“這比紀家小老四條件更好的姑娘,可真是打著燈籠也再難找嘍?!毕炔徽f又能張羅賺錢又會學習,光是這長相就挺成問題,他活了這么大把年紀,還真沒看見哪個小姑娘比她長得還好看,五官倒還在其次,就那身通透靈秀的氣質就沒地兒尋去。 不說這老吳太太怎么鬧心,再說紀巖和簡勛送完了一圈兒的菜,眼見這就到了中午,兩人稍歇了一會兒,跟著就去了街里。 先前楊四愁松口后買下來的那兩套房子,前一個半月就已經全部裝修完畢。幾百坪的三層小樓,正好對著大道邊兒,農家樂的招牌早早就打了出去。 十一正是旅游黃金周,青山鎮的幾處景點是一年比一年游客多,單拿最近的一個景點來說吧,去年這時候日均游客五千人,今年就長到了一萬二,翻了個倍還多。 也許對于大城市來說,這萬八的游客量算不上什么,可對于青山鎮這樣的小鎮子來說,幾處景點要都加起那就已經不算少了,撇開本地人,外來的游客是消費的主力軍。 這時候農家樂還屬于剛興起新鮮事物,鎮子上有的都是小飯店兒,打出主營當地特色招牌的為數并不多。 ‘老紀家’農家樂的位置醒目,來往進入景區的車輛路過就能瞧見道邊兒豎起的綠色天然無污染的廣告牌子,‘老紀家’山林雞rou蛋,在青山鎮可以說是特有知名度的個品牌。但凡是外地來的游客,臨走時或多或少的都會買些當地的土特產。 青山鎮是個山城,山貨河鮮算是比較有當地特色的產品,單就品種上來說有些過于單一。隨著‘老紀家’品牌這兩年知名度的提高,這些山林產品也逐漸被納入了當地特色產品行列,加上品質上乘吃,有著良好的口碑,很是受外來游客的歡迎。 ‘老紀家’品牌也被當地人當成一種驕傲,每有外來游客好奇的詢問,總會聽到這樣或那樣的贊美。農家樂也是借助著一些這方面的品牌效應。 中午這個時間段都是飯店生意最好的時候,農家樂門前停了十幾輛兩個,外地牌號的轎車占了大半兒。一樓大廳里坐了七八桌客人。紀巖和簡勛進來時,里頭正鬧哄哄的盡是這些人推杯換盞,熱鬧說笑的聲音。 兩人站一起那就是道美麗風景線,他們這一出現,視線掃過來的人就都給震住了,滿廳里的人全都瞅著同個方向,保持著目瞪口呆的表情,這樣的畫面也著實挺震憾。 “呀,小老板你來了!”特意從翟順波酒店調過來幫著管理農家樂的女經理沈香笑容滿面的打里頭迎了過來。 她這一叫,吃飯的客人這才回過神兒來,立馬知曉了門口進來這漂亮的不像話的姑娘的身份。 瞅著她也就十七八歲的樣子,小小年紀竟然是這里的老板,還真是挺能有能耐。站在她身邊那男人,高大酷冷很是有派,看神情兩個人像是情侶關系。弄不好這店是這男人幫著開起來的,這年頭漂亮姑娘傍大款也不是什么稀奇事兒。 這人多嘴也就雜,好奇心旺盛的是大有人在。酒桌上聊的話題是五花八門,不知不覺就轉換了頻道,扯到了進來這兩人身上。 大廳里的座位彼此間離的都不算太遠,在這里說話就完全沒有隱私性可言了,稍微聲音大點兒鄰桌聽去那是妥妥的毫無懸念。 這些人里頭有那么兩桌是青山鎮本地人,哪怕沒見過紀巖,可對‘老紀家’品牌那還是有一定的了解,也都聽說過這農家樂跟山林養殖場那都是同一個老板。據說前段時間又弄了個蔬菜基地,這在鎮上也不算是什么新聞了。 很多人都說‘老紀家’的老板是個十七八歲,超級漂亮的美少女,還是個重點高中就讀的學生。以前光聽別人說了,今天算是見著真人了。 剛好鄰桌的外地游客說起來,這些人就不自覺的想幫著辯解幾句:“這你們幾位可是看錯了,人小姑娘可不是什么傍大款,人自己有能耐,這農家樂是才開起來沒幾天兒,就外頭打那綠牌子看見了嗎?山林養殖場,就是她自己張羅起來的,跟旁邊那男的可沒關系?!?/br> “那干養殖場投資挺大吧,她這么小年紀哪來的本錢哪?”這年紀擱那擺著呢,不了解內情的人誰都會懷疑。 “確實是不少錢,別看她年紀不大,那可是真有膽量,手里頭的錢不夠就現跑銀行去貸款,連家里的房子都給押上了?!?/br> “這地方的房子能值幾個錢,銀行能貸給她嗎?” “給貸,怎么不給貸。你們不知道,她在這之前哪,還在鎮街開了個水果店,那生意好的沒邊兒了,什么時候過去時候店里頭人都是滿的,別看店面不大,可是沒少賺錢。銀行貸款也有審核過程,你當他們傻啊,覺著這錢貸出去肯定能收回來。果不然嗎,山林rou蛋一炮就打響了,都沒用上半年時間,這錢就還上了?,F在山林養殖場那生意是老好了,就連市里頭的商戶都不少過來進貨。像你們這些外地過來旅游的,買些山林蛋回去管是自己吃還是送人都好,那真是純天然綠色食品,隨便拿出一個那黃都是紅的,在我們這可有名氣了?!?/br> 談起‘老紀家’品牌的發家經,這位直感到與有榮蔫,都不用對方細問,吧啦吧啦的就把自己知道的那些全都一五一十的抖擻了出來。 這些外來游客邊吃著飯,邊聽著‘老紀家’這位小老板的發家史,興味的同時也生出了些佩服。一個小姑娘,沒有家庭背景,沒有靠山,完全就是自己闖出來,也真是夠不容易了。都說是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半點兒都沒錯說。自家的孩子還在為早起一分鐘直撒嬌耍賴,人家已經早早的起來到大街上擺地攤賺錢了。 這時候已經鉆到后廚里的紀巖自然聽不到這些個感概,一門心思關心著今天要準備的菜式和需要的食料是否齊全新鮮? 農家樂最主要的就是體現在家常菜和當地特色,這方面她事先就有所把握,廚師的人選經過再三思量,最終決定找了當地做大鍋菜特有名氣有口碑的李師傅。 李師傅是個女的五十多歲,干這行有二十來年的經驗,為人開朗,愛說愛笑,飯菜做的好,人品也正直。 農家樂新開,很多地方還沒有完善,好在有小飯館經營的一些經驗,再加上從二姐夫翟順波那里得到的支持,管理上倒是沒有什么太大的問題。 這里不是什么大酒店大賓館,服務倒還在其次,關健要看飯菜的味道,品質好,味道佳,不愁不打出名氣來。 李師傅跟紀巖匯報了下這兩天的情況,菜品上并沒有多少復雜的花樣,都是實打實的當地特色農家菜,份量上足足的,價格方面處于中游水準,比一般的小館子要貴,較景區里的酒店要便宜一些。 單就這兩天來看,單批的客人多,成團的暫時沒有。店面新開,一時還沒有完全打開知名度,過來的都是路過臨時起意的游客,像是提前規劃好路線的旅游團,一般不會到這地方來,這點倒也不奇怪,除非是臨時出現異外情況,就餐地點發生變動。 兩人正談這里,就聽見外面有人喊了聲:“有團來了——” 這還真是說曹cao曹cao就到,紀巖聞聲出去一看,門前剛駛進來兩輛大巴車,車上的游客都帶著小紅帽,正跟著前頭的導游一個個往下走。 經理沈香跟著一交涉知道了大致情況,原來是這個團訂好的飯店后廚失了火,這近百來號人沒地方就餐。大巴車來的路上有人看見了這里有農家樂,大家商議了一通就提意到這里來解決午飯。 通常情況下全團出行午餐一般包在費用里,規格是有一定限制的,這個團也沒有例外。導游先行報出了價格,讓看著給上菜。 因為紀巖這個小老板在,沈香特意把定好的菜單拿過來給她過目,等著聽意見指示。 正文 第二百二十八章團購 紀巖只掃了一眼就點了頭:“你是這里的經理,你來定就好?!彼皇琼槑е^來看看,不可能時時都在這里守著,日常這些事還是得靠沈香。 餐單上一共是十二道菜,六冷六熱,基于錢數上的限制,都是些農家日常菜,最貴的一道就是紅燒山林雞塊,整只雞處理好后拿刀剁成大塊兒,蔥姜爆鍋后放進去翻炒,跟著添湯放在大鐵鍋里小火燜,等到湯汁快干的時候,扁出雞油,干餑餑的盛進大瓷碗里,雞rou泛著油光,夾起一塊滴著兩滴深色湯汁,就著大米飯吃起來那才叫個香。 熱菜里再就是青菜小炒,像是山林炒雞蛋、小白菜燉豆腐等等,都是些常見的菜,只不過品質上要高上個臺階。涼菜里拌黃瓜、沾醬菜、甜炒地瓜丸子,這都是每桌必上的菜式。 因為這是非預定桌席,后廚人員一陣的急忙活,好在有些菜事先就備出多份來,像是雞塊兒一早上就用大鍋燜好熱著,現盛出來就可以吃了。涼菜更是不用說,丸子也是提前炸好了放涼,這時候抓盤上桌,沾醬菜根本不用怎么加工,切成齊整段端上來就好。 這樣一算下來,需要現做現炒的菜并不是太多,李師傅這方面經驗十足,炒大鍋菜那是特別在行,別說這十來桌人,就是再多上個五倍六倍那也是不在話下。干起活來都有套路,誰先誰后安排的妥妥當當,根本不需要多cao心。 紀巖跟簡勛坐在外面大廳里看著沈香安排這些人坐下來,每桌十個人,連著司機導游坐了十一桌。 這個點兒過來也都是玩了一上午,肯定是又渴又餓,沈香先叫服務員切了幾個大西瓜先來解解渴,又甜又沙的瓜吃的這些人是贊不絕口,直嚷著這個季節還能吃到味兒這么正的西瓜可真是難得,就是正夏天也沒有幾個有這樣的好口感哪! 眾人吃瓜的時候,這桌子也就收拾了上來,涼盤先擺上了桌,做好的熱菜也很快就來了,這些人邊吃著桌子上的菜,邊等著下一道菜出鍋往上端。 “這里的菜味不錯??!” “嗯,是,我來這里兩次了,一直都在景點兒里的酒店吃飯,擱的都是雞精蠔油,青菜和rou全都一個味兒,哪有這里原汁兒原味兒,確實是好?!?/br> “你們沒看見外頭那大牌子上寫著綠色純天然嗎,估計這農家樂的食材原料好,廚師手藝再不錯些,所以就感覺著不一樣?!?/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