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章 家和萬事興
第四六九章家和萬事興 李德這頭一票,那就是李家反攻的信號,緊接著,李家的支持者,都紛紛出言支持,把票都投給了獨孤萬仞,就連李峰,也直接宣布棄權,投上了支持獨孤萬仞的一票! 這出乎意料的變故,讓劉勛和薛貴臉上的笑容都僵住了!整個劉家陣營的人,都是滿臉的不可思議! 這李德什么時候變得不計前嫌了!居然幫助經常拉李家后退的獨孤萬仞,當上了掌門! 但他們的內心之中,都認同李德的決定,覺得獨孤萬仞確實比薛貴更合適當掌門。 再說,他們也沒有辦法了!最后的結果是獨孤萬仞以超過五成的支持率,完勝薛貴,贏得了競選掌門的勝利! 劉勛雖然對最后的結果不滿意,但也不想去改變這個既成事實,如果硬要反對,也只是枉做小人,于大局無補! 而且他也勉強能夠接受這個結果,畢竟李家沒有登頂掌門,而獨孤家畢竟曾經是屬于自己陣營的! 只有薛貴受到的打擊最大,這是煮熟的鴨子飛了!在薛家看來,就是李家贏得掌門,也比獨孤萬仞強!至少在獨孤萬仞當掌門的數百年之內,薛家只能被獨孤家牢牢壓住一頭! 大喜大悲之下,薛貴體內法力逆亂,張口吐出了一口逆血,還沒有來得及穩固的元嬰初期修為,也搖搖欲墜,連忙回去閉關穩固修為! 獨孤萬仞也不好過,他好不容易壓制住自己狂喜的情緒,但也出現了氣血不順,但他還是硬生生地壓了下去!好在他的修為已經穩固,并沒有受到太大影響! 獨孤萬仞表現得比薛貴要沉得住氣,他穩住了自己的情緒,簡單地講了幾句,表了態,算是就職宣言。在場的人都很慶幸,不是薛貴當選掌門! 在劉勛和薛貴相繼退場以后,獨孤萬仞請李德主持其他事宜,他也早早退場,把那些擦屁股的事情,盡數留給了李德。 何元英出關以后,金鼎門的掌門競選,已經塵埃落定,獨孤萬仞已經就位,劉勛又進入了閉關之中! 獨孤萬仞開始組建自己的班底,各家勢力重新洗牌,劉家的盟友,竟然有一大半都倒向了新興的獨孤家! 原來,同一個陣營里的各家盟友,并不是像表面上那么和諧!對劉家不滿的人,也是大有人在的。 讓他們轉投對手,要承擔那個墻頭草的名聲,自然有所顧忌,誰也不敢輕易為之!但現在有了另外的選擇,大家都不傷面子,自然都露出了本來的想法! 也難怪,一個門派里如此多的家族,作為掌門,一碗水根本不可能端平!有的人內心有些怨恨,也是非常正常的!而且他們的怨恨,隨著時間的延長,會越來越多,越來越嚴重! 倒是與劉家對立的李家陣營,因為一直受到劉家的打壓,抱團取暖,盟友們反而就像是鐵板一塊,沒有一個人轉投獨孤家,還是保持這四成的話語權! 三家鼎立的結果,反而是原來最為強大的劉家,現在的話語權最小,還不到三成,而獨孤家作為掌門所在的家族,也只有三成多一點的話語權! 劉勛也沒有太多的失落,虎倒雄風在,現在自己本來醉心于煉器,這掌門也有點不稱職了! 雖然自己的謀劃失敗了,但未必就不是一件好事,薛貴的修為是速成,但閱歷不足,成為掌門是有點懸,對門派未必是好事! 再說李德的謀劃也沒有成功,大家依然是一個平手,面子上反而好相處了! 李德現在心里非常的滿意,他認為這次轉而支持獨孤萬仞上任掌門的決定,是這一輩子做的最得意的一件事情! 現在李家的地位,可比自己當掌門要風光多了,自己也不用cao那么多心,別提有多愜意了! 什么事情,只要自己想做主,那就一定能夠做主!想讓劉家做主也好,想讓獨孤萬仞做主也好,都是自己一句話的事情!這才是真正的翻手為云,覆手為雨! 這還是純粹按照民主的原則,如果能夠動用獨孤萬仞這張底牌,怕是在金鼎門內,還沒有他李德辦不到的事情! 好處自己家得,風險別人家擔,多好的事情??!自己以前怎么就沒有想到這些,非要去爭那吃力不討好的掌門! 好在獨孤萬仞能當上掌門,已經非常知足,對大權獨攬并不是十分熱衷,對自己的定位相當準確! 他雖然是掌門之尊,但并沒有得志便猖狂,在內部對劉勛和李德等前輩,都是尊重有加!在外面也能做到不卑不亢,保持了金鼎門的尊嚴! 他也沒有把自己的家族,放到與劉李兩家相提并論的地位,而是周旋于兩大家族之間,當起了和事老,而且樂此不疲! 如此一來,劉李兩家沒有了直接的對抗,就很少出現意氣用事的情況,本來矛盾重重的金鼎門,反而出現了和諧的局面,這才更像是一個和睦的大家庭! 對外又化解了與月影門的糾紛,很快就應驗了“家和萬事興”的諺語,最近金鼎門好生興旺! 筑基期突破到金丹期的修士,一下子多了起來,只有短短幾年的功夫,增加了近十個! 金丹期修士的基數上去了,進階元嬰期的修士,也就會慢慢多起來,大家對金鼎門的前景,都非??春?! 何元英來到金鼎門,已經煉制完本命法寶,可以說已經達成所有的目標,沒有了逗留的必要! 本來他是找到掌門悄悄辭行的,一看是獨孤萬仞已經履新,少不得拿出幾爐元嬰期丹藥當做賀禮,并向他提出了辭行。 獨孤萬仞可不敢做主,就把何元英挽留下來,通知了劉勛和李德,要等他們到了以后,再做道理! 現在何元英,已經化解了與劉家的那點摩擦,與金鼎門的三大家族都頗有淵源,她這次免費煉制的丹藥,對三大家族的幫助最大,整個金鼎門也受益匪淺! 他們聽說何元英要走,自然都是知恩圖報,都拿出了一些珍稀的煉器材料,償還她的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