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節
盧廣義看了她一眼,眼神不由地向一旁打飄。 不知道過了多久,他才清了清嗓子道:“這事暫時說不清楚,我得回去和家里人商量商量,才能告訴你?!?/br> “那你快回去吧?!备鹧揪头磻^來,盧大哥出來是有事的,忙道:“我忘了你還要去寶柱家,盧大哥你還是先去吧,我家的事不急,真的不急……” 說到最后,桂丫也不知道自己在說什么了,于是便對盧廣義說自己要回去了,然后她便頭也不回的跑了。 桂丫一面跑一面捂著自己的臉,也不知道盧大哥有沒有發現她的異常。一想到平時還算冷靜自制的她,在盧大哥竟然屢屢失常,她就有一種想去撞墻的沖動。 好不容易跑到家門口,桂丫雙手拄著膝蓋喘了好幾口氣,才伸手推開院門。 她并沒有發現有一道身影一直跟在她身后,直到她進了院門,又在外面站了一會兒,才轉身離開。 一夜輾轉反側,直到外面已經有了雞叫,桂丫才沉沉睡去。 等她醒來,發現外面天已經亮了。 她一個骨碌自炕上坐起來,四處望了望。meimei桃丫已經起了,倒是小丫還在睡。她不由自主松了口氣,看樣子她沒有起晚。 隱隱約約似乎聽到院子里有人說話,桂丫穿了衣裳走出去,就看見一個不該在這里出現的人。 是她爹。 她娘正站在院子里和她爹說話,而meimei桃丫則氣嘟嘟地看著那邊。 “姐,你起來了?” 聽到這話,劉翠蘭往屋門那處看去,就見大女兒站在屋門前看著這邊。 “桂丫,你起了?娘說你成天辛苦得厲害,就沒有叫你。對了,包子已經蒸好了,早飯也做好了,你先去吃點兒吧?!?/br> 看著這樣的娘,桂丫不免一陣心酸,同時也有些心軟了。也因此,她什么也沒有說,就往灶房那邊走去了。 期間,連看都沒再看陳鐵根一眼。 姐妹兩個就在灶房里吃早飯,早飯也簡單,就是稀粥配包子,還有一碟子醬菜。兩人默默地吃著,期間桃丫幾次欲言又止,可看著大姐的臉色,又不知道該怎么說。 院子里,陳鐵根猶豫地看了桂丫背影一眼,小聲道:“女兒還在怪我吧?!?/br> 劉翠蘭眼神有些復雜:“小孩子,氣性都大?!逼渌?,她也沒有再說,因為她也不知道該說什么。 本來愉悅的心情,因為大女兒,突然低落了下來。劉翠蘭望了陳鐵根一眼,道:“你回吧,咱們這兒沒什么忙需要你幫,我和孩子們都能做?!?/br> 陳鐵根躊躇一下,還是點了點頭,轉身往院外走去。 桂丫很快便知道盧廣義的辦法是什么了。 因為也不過是幾日的時間,關于盧家二房在縣里做生意的流言就傳了出來。 對于盧家二房在縣里做生意,村里很多人都知道,不過他們并沒有多想。因為盧家二房本就是做豆腐買賣的,再做點其他別的小生意,也并不讓人意外。 而這次讓人意外的是,據人說盧家二房的生意在縣里很有名,好多人都知道城南有家小攤上的豆漿很好喝。 更令人意外的是,傳說中發了財的桂丫家也是靠著盧家二房的豆漿,才將生意做起來的。 一時間,村里人議論紛紛。 鄉下人不同縣里人,會做豆腐的人家并不少,豆漿這東西自然也不在話下,有區別的不過是做的好吃與否。不過一般人家都懶得費這功夫,平時家里吃豆腐都是買來吃的,只有過年的時候才會自己動手多做些。 盧家二房的豆腐確實做得很好,若不然也不會有那么多人買,可這賺的都是辛苦錢,每天一大早就要起來磨豆子,還要十里八鄉四處奔波,且也賣不了多少。 可豆漿卻不一樣,據說盧家二房的豆漿在縣里賣一文錢一碗,還據說他們一天要賣幾百碗。 頓時,村里會做豆腐的人家,心思都動了起來。 有人激動,自然也有人失望,例如陳婆子,她本想著讓老大從劉翠蘭那個女人那里弄些錢回來。這消息一傳出,恐怕以后她們的生意也做不了了。 當然也少不了有人幸災樂禍,這幸災樂禍自然是針對桂丫家的,別看桂丫娘倆幾個可憐的時候,村里有不少人同情她們??稍究蓱z的人,突然一朝變得比自家日子過得更好,難免會有人心理失衡,幸災樂禍俱是因此。 錢家人是第一個跳出來的,他們素來是無利不起早的性子,若不然在村里也不會人緣不好。也不過是聽到消息的第二天,錢家人就挑著兩桶豆漿往鎮上去了,當然也不光是賣豆漿,他們和桂丫家一樣順帶還賣包子。 等后半響錢家人回來,一直盯著他們動靜的村里人,看見錢家的挑子空了,許多人都激動了。 既然錢家人能做,還能賣出去,自家也能做,就是對盧老二和桂丫家有些不厚道??勺怨乓詠?,人性本就是自私的,與大把的銀子相比,厚道算什么?! 于是,做了豆漿去鎮上賣東西的人家越來越多了。 這幾日,盧明海父子兩個走在村子里,臉皮薄的,碰到他們,還會有些不好意思,臉皮厚的,直接臉一扭人就走了。 人情冷暖,顯露無疑。 自然少不了有人在他們耳邊說風涼話,例如去鎮上的人家多了,已經有幾家決定跑遠些去縣里了。當然也有那種厚道人家,或者跟二房家關系好的人家,為了彼此的關系,不愿去賺這個錢的。他們一般都會采取安慰的態度,可看他們搖頭嘆息的樣子,就能知道他們對二房家前景不抱希望。 這么多人搶生意,明海家生意大抵也做不了多久了。 喬氏在事情爆發出來,就率先來到二房家表明態度,順道鄙夷了一下那些見錢眼開不顧情分的人。 有說村里其他人家的,但主要還是說大房。 因為大房也攙和進去了,也不知道胡氏是怎么說動盧明川和盧老漢老兩口的,反正大房那邊現在忙得熱乎。喬氏來二房家之前,大房一家人正在忙著磨豆子和面呢,打算明兒也去縣里擺攤。 若是村里其他人這樣,喬氏還能理解,可大房也這樣,就顯得有些不講情面了。 “大哥和爹這是也和胡氏那婆娘一樣,打算不要臉了,一家子人,竟然這樣明晃晃的搶生意?!?/br> 二房一家人沉默不語,雖然目前這種情形,是他們之前便預料過的,但他們也沒有想到大房竟然會這么不顧臉面。 盧明海的臉色不大好,倒是梅氏比他想得開多了。 她吐出一口氣,對喬氏道:“人家想干什么,咱家也管不了,愛咋地咋地吧?!?/br> “可二嫂……” 梅氏笑了笑,“他三嬸,就是沒有大房,也有其他人,咱家計較不過來這個?!?/br> “二嫂二哥能這么想,自然是好的。唉,你們也要早作打算才是?!?/br> 早作什么打算? 自然是生意做不下去后的打算。 喬氏又和梅氏隨意說了幾句,便回家了。 喬氏走后,梅氏望了男人一眼,沒有說話。 盧廣智在一旁譏道:“一群短視之人?!?/br> 盧廣義道:“他們太心急了?!?/br> 突然多了這么多人搶生意,二房和桂丫家的生意自然受到了影響。 有不少來買東西的人對他們說,哪里哪里的豆漿比他們這里便宜,可這并沒有打擊到兩家做生意的積極性。倒是桂丫娘急得直冒火,可有桂丫在一旁撐著,一時也沒亂了章程。 事情發生后,桂丫特意找了盧廣義道謝,到了此時她才明白盧大哥說得辦法是什么。 不要問她為什么知道,因為只要喝過盧家二房做出來的豆漿,都能明白。 她感激的是盧廣義的仁義,為了幫她,竟然將自家置于風頭浪尖。因為這事繼續發展下去,首當其沖便是二房一家人。 果不其然,這些去鎮上縣里搶生意的人家,也不過只做了十來日,就感覺出了異樣。 其中又以錢家人感覺最明顯。 他們第一日來鎮上擺攤,生意算不得多好,本就做的不多,不過倒也賣完了。緊接著后面生意越來越好,甚至根本不夠賣,以至于他們做出來的豆漿越來越多??蛇@種好生意并沒有維持幾日,漸漸來他們攤子上買豆漿的人越來越少,本來包子饅頭就是附帶的,現在連包子饅頭都賣不出去了。 錢老二耐不住性子,抓住一個之前在自家攤上買過豆漿的人問。 人家也告訴他為什么了,就說了一句,味兒不對。 可到底是什么味兒不對呢? 錢家人急得抓耳撓腮的,最后想到了一個主意。找了一個桂丫一家不認識的親戚,去她們攤子上買了一碗豆漿來喝。 又嘗嘗自家的豆漿。 可不是味兒不對嗎? 錢家人也嘗不出來什么,只覺得桂丫家的豆漿很香醇,很順口。還是錢老大喝出了端倪—— 桂丫家的豆漿沒有豆腥氣,所以才會喝著很順口。 一碗豆漿幾個人分著喝,早就見底了,無奈又使人去買了幾碗回來。認真地去嘗,可不是嗎,真沒有豆腥氣。 可豆漿不都是有豆腥氣的嗎? 這是許多人慣有的認識,在他們想法中,沒有豆腥氣的豆漿,還能叫豆漿嗎? 可桂丫家的豆漿真沒有豆腥氣! 沒有豆腥氣的豆漿,就像是換了一個模子。明明看起來像豆漿,可它又不是豆漿。 與此同時,也有好幾戶人家都經歷了錢家人的經歷。 甚至有的人家因為之前一直猶豫,出來擺攤的時間晚了,根本沒有體會到生意好是個什么樣子。不說門羅可雀,但也是賣出去少得可憐。 豆漿這東西不能放,當天賣不掉,回來只能喂豬了。有的人家因為糟蹋了這么多東西,面對的卻是這種場景,回家后氣得不輕。有的還在堅持,有的只做了一天就不干了。 漸漸,許多人都不折騰了,不過還有兩家還在堅持。 一個是錢家,另一個則是大房。 第72章 ==第七十二章== 就如同盧廣義所言,他們實在太心急了。 可不是太心急了嗎?生意好不好,一日兩日哪里看得出來。且錢家人為了和桂丫家搶生意,本來一文錢的豆漿,他們只賣半文,生意自然是好的。而最先出來做生意的幾家,也都跟在后面有學有樣,所以剛一開始,生意真好。 畢竟人都是喜歡貪便宜的不是嗎? 而有些短視之人,見著別人生意那么好,不管不顧就頭腦一熱扎了進來。等經過一番試煉,效果立竿見影。 其實若是他們耐著性子多看幾天,就能看出端倪。 可惜他們沒有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