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側身強攻
書迷正在閱讀:妖艷太子不過期、渡魂簫、爆笑艦炮手、離婚?想得美、絕宋、欲婚故縱、還你六十年[娛樂圈]、木葉之無限大系統、夜去冬盡、jian臣夫人的悠閑日子
身高1米9以上,身形修長,甚至有些偏瘦,這顯然與安生想象中的大塊頭、肌rou男,是有著不小的出入。 而從其外形上,似乎也能讓人大致判斷出,泰米爾并非是一名力量型的網球選手。 事實上,在平常的訓練當中,泰米爾也的確是并沒有去刻意追求力量,但是,作為黑人選手,其身體的爆發力,依舊是不可小覷。 這一點,在其發球上,是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尤其是,再配合上他的身高優勢,更是使得他發球威力暴增,非常人能擋。 “嘭!” 比賽正式開始,站在發球點的泰米爾,神色平靜,身體頗為放松,他拍了兩下球,抬頭看了對面一眼,隨即發出了他的第一球。 “發球動作有些緩慢,是外角,球速很快,落點······” 安生一直盯著泰米爾,在看到對方的發球動作較為緩慢時,他心中還稍稍松了一口氣,認為對方的發球能力比較一般。 可在一秒,他卻是大吃一驚,因為他發現,面對泰米爾的發球,他竟然是有些反應不及。 慌忙間,安生加速啟動,伸長了他的胳膊,試圖將球給攔截下來。 此時,他已經是不奢求能夠控制其接發的線路與落點,只需要將球挽救回來,打向對方半場即可。 可即便是這樣,安生還是沒有碰到對方的發球,繼而是讓泰米爾拿到了本場比賽的第一記ace! 而轉過頭來,安生是開始重新審視他的對手,也很快就領悟過來,他之所以會覺得,泰米爾的發球動作有些緩慢,那是因為,他除了身高很高之外,相應的,其手臂也很長。 從而就導致,其引拍、揮拍所需要的弧線,是要比一般選手更大、更長,看上去,自然也就更慢一些。 可事實上,他所爆發出來的能量,是一點都不比別人差,反而是要更強。 也好在,對于這場比賽可能會遭遇到的各種困難,安生都是有著比較充分的心理準備,因此是并沒有慌張。 當然,在他發現泰米爾的發球實力后,在接發上,他自然是更為專注,也改變了他的應對方式。 此前,他還在想著,要盡可能的提高接發質量,但現在,他首先要確保的,就是能夠完成接發,之后再去考慮其他問題。 “嘭!” 又一記強力發球。 而安生此時再看泰米爾的發球,可就不會覺得他動作緩慢了,且還可以從中看出,他現在是頗為放松,這就能夠使他的發球更為穩定。 事實也是如此,相比于上一球,泰米爾的此次發球,威力絲毫沒有減弱。 不過,在安生改變了其接發策略之后,以他的能力,還是能夠完成接發的,只是不能保證其質量而已。 也果然,安生的接發,質量很一般,落點就在中場。 而面對機會,泰米爾當然不會猶豫,在判斷出落點之后,跨著大步,及時趕到擊球點,用一記強有力的正手,攻向了安生的反手位。 這是一種十分常規的發球進攻套路。 但必須要說,這種打法之所以能夠得到大多數選手的認可,成為了一種常規的套路,那它顯然是有其充分理由的。 其一,就在于它十分容易掌握,且道理非常好懂。 利用外角發球,隨后發動反手位進攻,利用空間,左右牽扯,這誰都可以理解。 其二,就在于它的成功率很高。 只要對手的接發質量不夠好,尤其出現了落點不深的情況,那么,你只要能夠將球打向對方的反手底角,你的對手都會很難應對。 而其三,也是最為重要的一點,那就是,在你完成了這一拍反手底角進攻之后,一般來講,你都是能夠將優勢擴大。 如此,等到下一拍,或者下下一拍的時候,你就能將優勢轉化為勝勢,繼而將勝勢轉化為真正的得分。 由此是可知,泰米爾現在選擇的進攻方式,雖然是十分常規,但它其實是一種很成熟的套路,成功率也很高。 可話說回來,任何的戰術、打法,都需要由選手來執行,而不是兩臺機器,所以說,能否成功,還得要考慮選手的實力與臨場發揮。 而在這一次進攻當中,泰米爾可也是暴露出來他的一個缺點。 剛剛就說過,泰米爾是身高很高,達到了1米9以上,這對于他的發球來說,當然是很有幫助,但同時,他的身高,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他的靈活性。 他的步伐很大,但速率卻不高,而他的揮拍動作,相對要比其他選手,也是要稍微慢上那么一點。 相應的,安生的步伐與速度,可就要比對方更強一些。 也因此,面對泰米爾的此次進攻,安生是得以及時追上,并且,還有那么一點點的時間與空間,來他來控制擊球的方式。 而在當前局面比較被動的情況下,安生是選擇使用了單反手切削,以作過渡。 另外,他之所以會選擇切削球,還有一個更關鍵的原因,那就是,泰米爾并沒有選擇上網截擊。 或許他是對自己的網前技術不夠自信,又或者是認為,當然的優勢已經是足夠讓他直接得分,總之,在他完成了中場進攻之后,是選擇退回到了底線附近。 如此一來,面對安生這一記落點極深的反手切削球,泰米爾是不得不繼續往后退,直到他退至底線外兩米左右的位置,才得以找到一個比較好的擊球位。 可也因此,他的這一拍,進攻性是被大大的削弱。 事實上,泰米爾的比賽經驗,還是很豐富的,在他發現自己已經無法繼續進攻之后,他的回球,就轉而是更加注重防守,所以,他是選擇回了一個對角線,且盡可能的讓落點更深一些。 而其回球的效果,也基本上是達到了他的要求,雖然進攻性不足,但球的線路和落點,是被他控制得不錯。 但是,就在下一刻,泰米爾可就不這么想了,因為,面對這一記防守性十分不錯的回球,安生居然是選擇了側身強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