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節
陳墨嘴欠,忍不住又接話道:“我這是回光返照?!?/br> 一句話沒說完,眾人又是哄堂而笑。 化妝師上前替陳墨補好了妝,一眾演員也都收拾好了情緒。副導演舉著場記牌在鏡頭前再次喊了一聲“”,扮演孫權的林永寧半跪在榻前,將頭埋在孫策的胸前哽咽哭泣,孫策氣若懸絲,一面殷殷囑咐諸臣效忠孫策,一面叮囑大喬好生孝養尊姑。最后仍舊念念不忘的還是他的江東大業,殷殷囑咐大喬與小喬相見時,務必轉致周瑜盡心輔佐孫權,“休負我平日相知之雅?!?/br> 一身素服的趙嵐摟住身前扮演孫策兒子的小演員,哭的梨花帶雨,悲痛欲絕。 然而孫策只能用纏綿的目光留戀地看了大喬一眼,瞑目長逝。 “卡!”王儲盛看著監視器中,孫策瞑目氣絕的這一幕,十分痛快的喊了聲卡。 片場內,終于結束了拍攝可以殺青的陳墨也覺得超開心。尤其是從王導的手中接過紅包的時候,感覺到紅包的分量,陳墨下意識的用手捻了捻,笑嘻嘻說道:“呦,分量挺足嘛!看來劇組還真是財大氣粗?!?/br> “你這個臭小子!”因為拍攝順利,心情十分不錯的王儲盛伸手拍了拍陳墨的肩膀,笑瞇瞇問道:“這部戲殺青以后,下部戲應該就是金導的那部青春電影了吧。聽說要在七月份才開始拍攝,這期間你有什么安排嗎?” “回學校復習啊,下個月就高考了?!标惸樋诖鸬?。 王儲盛聽了這句話,才想起陳墨今年上高三,還需要經歷高考的事兒。忍不住又拍了拍陳墨的肩膀,問道:“準備考哪個學校,華影還是華戲,有把握嗎?” “不考影視學院,準備考華京大學!”陳墨笑著糾正王儲盛的話,然后自信滿滿地說道:“當然有把握。我可是全學年第一??!” “這么有信心,你可有兩個多月沒回學校了吧?”陳昱修的聲音從身后傳來。陳墨笑嘻嘻的轉過頭去,看著陳影帝說道:“公瑾,你終于來了,我還以為再見不到你最后一面了?!?/br> “別貧!”陳昱修說著,一巴掌拍在陳墨的腦袋上,又笑著吩咐助理把買來的甜品零食給大家發下去。 陳墨笑嘻嘻地接過陳昱修助理遞過來的紙杯蛋糕和熱飲,一邊吃東西一邊聽王儲盛和陳昱修商量接下來的拍攝進程。扮演大喬的趙嵐和扮演小喬的路筱濃也湊了過來,看著還沒卸妝換衣服的陳墨嚶嚶說道:“真舍不得小墨離開。你走了以后,咱們劇組的盒飯質量會變差吧?” 一句話說出口,服裝、道具、燈光、后勤組的工作人員最先笑了。陳墨有點兒心塞的看了眼大家,捂著胸口說道:“原來你們愛的不是我,而是我家的盒飯?!?/br> “對啊,對啊,所以為了讓我們大家永遠的懷念你,你走之后盒飯質量不會變吧?” “一定會變的。飯里摻沙子炒菜不放油,會難吃到難以下咽,只有這樣才能讓你們念念不忘我在的好處吧?”陳墨也跟著貧,笑嘻嘻地說道。 …… 陳墨從劇組殺青返回學校的時候,正好趕上高三年級組的第三次摸底考試。擁有系統外掛的陳墨不負眾望,再一次理所當然地蟬聯了全學年第一的好成績。比全學年第二名還高出十多分的彪悍成績讓所有人嘆為觀止。恨不得撬開陳墨的腦袋看一看里面究竟裝了什么。 而在拍戲之余,難得清閑一下的陳墨也把全部的精力放在學校里面。隨著高考的臨近,學校內的氣氛越來越壓抑,離別的氣氛也越來越濃郁。好些同學開始在班內發同學錄。作為華京實驗一高中高三年級最負盛名的“男神”,陳墨收到的各類同學錄和情書簡直能塞滿書桌堂。 就連陳墨自己也隨大流的準備了幾本同學錄請大家填寫。 日子一天天的過去,就在陳墨以為自己的高中生活會在這樣的寧靜中結束的時候。財經界的一則報道打破了學校的寧靜。 第50章 事情還要從年前說起。 因為裴清爵給自己發了個每日買股二十只歷練心跳的任務,陳墨開始把目光放在炒短線上。又因為有系統空間這個金手指幫忙,保證了陳墨的每一筆交易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盈利。 所以裴清爵想要鍛煉陳墨能夠心境平和地對待投資失敗的目的并沒有達到,反而促成了陳墨炒股以來,全無敗績的戰果。 再后來陳墨離校進入《三國之東吳傳》的劇組,因為拍攝強度的增加,陳墨完全沒有精力在拍攝期間內兼顧炒股。所以他把炒短線賺來的錢分成兩部分,一部分買入了自己看好的認為能夠增值的股票做長線投資,另一部分則投入到m國的股市,利用兩國的時間差,繼續炒短線。 小半年的時間過去了,陳墨入手的股票仍舊是全部盈利,未嘗敗績。最重要的是陳墨看好的那幾只長線股票,在幾個月的時間內紛紛漲停。這讓跟在陳墨身后入股的楊欽東也賺的盆滿缽滿。 楊欽東興奮之余,一次跟家人聚會的時候,無意間漏了幾句口風兒。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楊欽東的妹夫——同樣也是某個財經雜志社的主編,敏銳的覺察出楊欽東的炒股盈利好像并非是得到了內線消息的“躺贏”。于是便想邀請楊欽東在自己的雜志《投資有道》上做個采訪。 身為娛樂圈首屈一指的金牌經紀人,楊欽東當然知道陳墨的這項天賦倘若被曝光,會在社會上產生多么大的影響。更深知此舉若是炒作得當,必然能讓陳墨的事業更上一層樓。 所以楊欽東準備把這件事情當成自己和陳墨的底牌,不是一直隱藏下去,而是要在恰當的時候爆出來——比如說等陳墨的電影正式上映,需要宣傳的時候。 楊欽東這樣的想法原本就是無可厚非的,同樣也征得了陳墨的同意。為了安穩住自己的妹夫,楊欽東還向妹夫承諾,只要幾方有炒作的意向,一定會在第一時間內接受《投資有道》的獨家專訪。 楊欽東的妹夫聽到姐夫的這一番話,雖然有點遺憾不能立刻進行采訪,卻也知道放長線釣大魚的意思——畢竟華夏娛樂身為娛樂圈內最資深的經紀公司,它的營銷策劃與炒作能力肯定比自家一個專做財經報道的雜志社要強得多。 自己只要耐心等待幾個月,等到陳墨的新電影上映需要宣傳的時候跟著炒作一番,屆時不但能收到一篇質量上乘的專訪,還能借著華夏娛樂宣傳新電影的東風趁機擴大自家雜志的影響力——只要運作得當,不愁雜志的銷量不升。 怎么想,也比自己現在單槍匹馬的做專訪要強。 楊欽東的妹夫也不是個蠢人,很快就被自己幻想的前景和錢景說服了,欣然答應了等到電影上映后配合制片方做宣傳的合作要求。 原本事情到了這里,應該是個皆大歡喜的局面。怎奈是人都有好奇心,好奇心又向來都能殺死貓。楊欽東的妹夫再得知陳墨一個剛出道的小演員,今年還沒滿十八歲的高中生居然有這么強悍的投資天賦之后,那心里就跟有小貓爪子撓一樣,根本靜不下來。 他下意識的開始關注陳墨的一舉一動,甚至暗搓搓地向正在交易所工作的發小兒打探陳墨的動向。 人人都有一顆八卦之心,尤其喜歡關注公眾人物的一舉一動。股票交易所的工作人員也不例外。礙于職業道德與cao守,這些人就算知道娛樂圈內時下最有人氣的新人演員還是個在股市上無往而不利的“天才”,也不敢未經允許向外界透漏陳墨的消息。 楊欽東妹夫的發小兒身為股票交易所的高層管理人員,當然也不會違背自己的職業cao守。尤其楊欽東的妹夫還擁有著財經媒體人這樣一個敏感的身份。 不過在楊欽東的妹夫主動交代了自家雜志社與華夏娛樂即將合作的消息后,他的發小兒也放下了戒備之心。兩個人打從穿開襠褲的時候就認識,這么多年的交情,自然也對彼此的性情了如指掌。 楊欽東妹夫的發小兒知道自己的好友不是一個會誆騙朋友獲取新聞頭條的功利之人,但是礙于自己的職業cao守,這個發小兒還是沒說什么——至少依照保密條例沒有直接說出陳墨的隱私。但是在不影響保密條例的情況下,稍微透露一些無關痛癢的八卦還是可以的。 誰讓發小兒本人也是個極為悶sao八卦之人,又被陳墨的舉動sao到了癢處,急需找個知情人分享一下八卦之心呢! 于是兩個人就跟諜報人員接頭兒似的,開始頻繁接觸。然后用一些心照不宣的替代詞匯交換各種八卦信息。本來這些舉動都無礙于大局,壞就壞在楊欽東的妹夫頻繁關注娛樂圈動向——準確的說是關注陳墨的舉動惹來了別人的懷疑。 這個人就是楊欽東妹夫在雜志社內最大的競爭對手——《商業精英》主編梁智飛。 梁智飛跟楊欽東的妹夫是同一所大學的校友,大學畢業后又同時進入了一家雜志社工作。十幾年之后,梁智飛憑借自身實力和廣闊的人脈成為《商業精英》的主編,楊欽東的妹夫陶曉鵬也順利升為《投資有道》的主編。 有道是同行是冤家,更何況是同一個雜志社旗下的兩版財經雜志,那簡直就是冤家中的戰斗機。這么多年來兩人為了升職加薪拓寬渠道爭廣告投資那點事兒相互競爭,勾心斗角,就算原本還有交情,折騰了這么些年也都沒了,只剩下見面點頭打個招呼的面子情兒。 但就算沒有交情,身為競爭對手的梁智飛也是最了解陶曉鵬的人。他知道陶曉鵬因為家里有人在娛樂圈工作的緣故,頗知道一些圈內的八卦。但陶曉鵬此人在一般情況下都有著身為金融才子的驕傲,從來都不會這么追星似的關注一個小明星的動態。 所謂事有反常必有妖,梁智飛隱約覺察出陶曉鵬的不對勁兒,他開始隱秘的調查陳墨的一舉一動。當他從狗仔隊的報道中發現陳墨在年前年后經常去股票交易所的時候,他覺得自己似乎找到了陶曉鵬態度大變的原因。 既然找對了方向,接下來的事情就更好辦了。在陳墨并沒有刻意隱瞞自己的身份和投資舉動的情況下,一切交易細節都在梁智飛的明察暗訪下浮出水面。就連楊欽東和陶曉鵬的宣傳合作計劃,都被梁智飛打探出個大概。 同樣都是做雜志出身的業界精英,梁智飛也敏銳的覺察出這次的合作必然會成為雜志社擴張的契機。不過這種契機對于梁智飛而言,卻未必是什么好事。 尤其是在雜志社的社長即將“告老還鄉”的節骨眼兒上,陶曉鵬的每一步成功都昭示著自己離一把手的位置越來越遠。 梁智飛可不想在社長離休之后屈居于陶曉鵬這個競爭對手之下。所以他決定搶先出擊,徹底破壞掉陶曉鵬和華夏娛樂的合作契機。 于是一則《如何精準炒短線》的財經報道經由梁智飛的潤筆加工,悄悄登上了《商業精英》這期雜志的版面。 與此同時,一家娛樂圈內出了名的喜歡報道明星隱私的八卦周刊也堂而皇之的刊登了“某陳姓演員炒股半年收入千萬,數千只股票未嘗一敗,不愧為江東霸主”的頭版頭條。 兩家媒體狼狽為jian,一個遮遮掩掩的爆料,一個單從cao作手法上分析炒短線的精妙之處,兩者誰也沒有指名道姓,但兩張報道合起來一看,明眼人都知道說的就是陳墨。 一夜之間,陳墨的手機、微信、微博等通訊工具再次經歷了被人打爆的“凄慘”。就連陳墨的一度貼吧都再次經歷了被股民爆吧的慘狀。 陳墨的粉絲們為此瘋狂,他們驕傲于自家偶像的成功與優秀。趁勢在各大網絡論壇科普陳墨的“過往成就”,從原皓彬演唱會上的鋼琴表演一直到《漢武大帝之少年天子》的韓嫣和片尾曲的創作,從《周五樂翻天》的斗舞斗琴再到這一次的股市風波,雖說陳墨出道的時間并不長,但每一次給粉絲們留下的印象卻足以稱得上驚艷。 再加上這回在股市內未嘗一敗的高智商圈錢,更是吸引了所有人的眼球——說到此處,我們不得不承認,有些人對追星不感興趣,但沒有人會對錢不感興趣。尤其是這種智商運氣兩不負的傳奇經歷,更是一舉為陳墨圈了不少“白骨精”級別的商業精英粉絲。 他們對于陳墨的崇拜,并不在于顏和演技,只是折服于陳墨對于股市的精準判斷。說的再淺白一點兒,與其說他們崇拜陳墨,不如說他們崇拜的是陳墨賺錢的手段。 在這種全民狂熱的情況下,國內的財經類報刊雜志和娛樂版塊再次掀起了“炒陳墨圈錢圈銷量”的熱潮。根本就無需陳墨的宣傳團隊花錢買營銷,所有的媒體雜志甚至是營銷大v都自動自覺的把陳墨的各種信息掛到了頭版頭條。再加上陳墨粉絲們的自發科普和推送,頓時造成“開談不說陳小墨,閱盡八卦也枉然”的轟動。 身為始作俑者的某八卦周刊和《商業精英》這部財經雜志更是趁此機會賺的盆滿缽滿——尤其是《商業精英》這個雜志,不但銷量直接翻了好幾倍,還直接跨界搶走了不少娛樂時尚雜志的消費群體。而梁智飛也一躍成為雜志社繼任社長的第一人選。 有人歡喜有人愁。梁智飛和某八卦雜志的熱銷和成功是建立在陶曉鵬和《投資有道》被搶走機緣的基礎上的。眼見梁智飛和《商業精英》憑此機會青云直上,陶曉鵬簡直委屈的哭都找不著調兒。勉強咽了一口血往肚子里吞,還得找機會向姐夫楊欽東和陳墨賠不是。 畢竟不管怎么說,消息也都是從他這兒泄漏出去了。失去了一次獨家專訪的機會雖然覺得遺憾,但因此破壞了姐夫和華夏娛樂的宣傳部署,就讓陶曉鵬覺得十分不好意思了。 楊欽東也沒想到事情會變成現在這樣。雖說打定了主意要在電影上映之前進行宣傳,可楊欽東并不是個死性的人。正所謂無心插柳,歷來經典的營銷案例都不會缺少事件的偶然性與民眾的自發性。 還是那句話,身為華夏娛樂圈內首屈一指的金牌經紀人,如果連這點兒應變能力都沒有,那楊欽東也不用在圈內兒混了,直接辭職回家得了。同理可證,華夏娛樂經紀公司當然也是這么想的。 暫且不提陳墨的經紀公司和經紀團隊想要如何利用這次的炒作達到自己的利益目標。只說在這次爆料之中,最先意識到此事大有可為的并非是什么媒體雜志,也不是陳墨的經紀公司和經紀團隊,而是陳墨正在讀書的華京實驗一高中。 可以說不愧是為國內外各大名牌大學輸送了無數名高智商高情商尖子生的國家重點實驗高中,華京實驗一高中的領導班子在某些情況下的反應簡直迅速的令人瞠目結舌。 至少在這些報道出現的第二天,華夏實驗一高中的校長就找到了陳墨。在談話中校領導班子希望陳墨能夠擔任華夏實驗一高中的招生代言人,負責幫助學校進行以后每年的招生宣傳。 作為回報,學校會將華京大學的保送名額撥出一個給陳墨。至于具體的代言費用和代言要求,學校表示會按照程序跟陳墨的家長和經紀人談。 不過學校方面也希望陳墨能夠考慮到學校的性質,在談判的過程中多多傾向于學校。 畢竟以學校的財務狀況和社會形象來說,根本不可能拿出一年幾百萬甚至是幾千萬的代言費來聘請陳墨做招生代言人。 最好的辦法就是陳墨能夠無償的幫助學校進行宣傳?;蛘呤莾H僅收取一部分象征性的代言費用。 不過這件事情對于陳墨來說也不是一點好處都沒有。 至少從陳墨的個人形象上來說,能夠擔任國內排名前三甲的重點實驗高中的招生代言人,也毫無疑問的證明了陳墨的優秀與卓越。 第51章 不得不說,不論是陳墨個人,還是站在陳墨背后的經紀團隊和經紀公司,都對華京實驗一高中的提議非常感興趣。 站在公司的角度考慮,擔任華京實驗一高中的招生代言人可以從正面樹立陳墨的形象,這對于公司接下來的宣傳策劃來說,十分重要。站在學校的角度考慮,現如今陳墨的名氣是非常大的,他本人也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 天才、優秀、卓越、精英,這樣的標簽不論從哪方面來看,都十分契合華京實驗一高中一直以來想要塑造和維持的形象。再加上陳墨本人又是華京實驗一高中高三年紀的學生,只要陳墨能夠順利的考上一所重點大學,那么他的名氣和傳奇經歷一定會吸引更多優秀的學生報考華京實驗一高中。 而這一點對于學校來說并不困難,一個保送名額足以解決所有的后顧之憂。 然而令校方領導和華夏娛樂雙方都沒有想到的,是陳墨本人竟然拒絕了學校特地為他申請的這一個保送名額——他堅持要參加高考,憑借自己的努力考上華京大學。甚至還為自己樹立了一個十分苛刻的目標——那就是全國高考狀元。 面對陳墨的信誓旦旦,所有人都在第一時間保持了沉默。經過一系列的盤算與估量之后,眾人當然知道假如陳墨能夠在高考時一舉奪魁,隨之而來的影響會比現在還要瘋狂。 但問題是陳墨有把握考出個全國狀元來嗎? 陳墨的答案是肯定的。 擁有系統空間這個金手指做靠山,陳墨從來都不忌憚任何考試。尤其是在三??荚囍械恼0l揮,更讓陳墨對自己充滿信心。 最關鍵的一點是陳墨秉持著原身的遺愿,想要報考的是素有國朝小翰林苑之稱的華京大學文學院,而并非是華京實驗一高中特意申請的華京大學金融系。只可惜前者自從建校以來,也秉持著身為文人的清高和矜貴,從來不接受任何高?;蛘邆€人的推薦或保送。 簡而言之,想要進入華京大學文學院,只能通過高考的煉金石,拿到足夠出色的基礎成績,然后再交出一份足以驚艷華夏文壇的論文報告做敲門磚,唯有這一份敲門磚得到了文學院講師教授們的青睞和認可,這名考生才有機會報考華京大學文學院。同樣的,為了表示自身院系對于基礎教育的尊重,華京大學文學院也有明文規定,每年的全國高考狀元可以不用提交論文報告和面試考核,只要填寫了高考志愿,就能直接升入文學院。 正是因為這樣苛刻的條件,華京大學文學院共八個系,每年的招生名額卻只有三百個。就跟前明時候春闈放榜錄取的進士名額差不多。因此才會被外界戲稱為國朝小翰林苑。 陳墨原本并不知道原身的愿望竟然如此苛刻,他一直以為原身只不過是想考進華京大學,至于念什么系則無所謂。而陳墨在此之前,一直想要考入的也是華京大學金融系。因為他覺得這個系跟自己比較搭。 但是在一次偶然間,陳墨發現了原身的日記本。這才知道原身的想法竟然是如此的純粹而簡單——想要考進全國排名第一的大學,成為華夏第一學府的高材生。 如果自己沒有這個能力替原身實現愿望的話,陳墨一定不會理會原身的遺志??涩F在這一切對于陳墨來說,也不過是舉手之勞。 面對陳墨的野心勃勃,華京實驗一高中的校領導們也十分感興趣。對于華京實驗一高中來說,雖然已經躋身于全國前三甲的重點高中,每年也為國內外的各大重點高校輸送了不少人才。但是對于華京大學文學院這樣堪稱是高高在上的尖端學府而言,華京實驗一高中的名氣仍舊不算什么。 因為每年能夠考入華京大學文學院的學生,五成出自擁有悠久歷史的四大書院。而這四大書院又向來被孔孟張朱四大儒學世家所把持。剩余的四層則被各世家的族學瓜分,再剩余的不到一層,才能輪到這些公立學校的考生去試個僥幸——也就是俗稱的寒門學子。 華京實驗一高中在民眾間的名氣雖大,排名雖高,但是對于見慣了天才神童的華京大學文學院而言,也不過是爭搶那一成名額的公立學校,并不能讓他們放在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