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頁
“陛下?!本叛婧鋈粡钠溜L后繞了出來,掃了地上跪著的郭鏞一眼,低聲道,“何必為這些奴才置氣?” 因為今日是朱祐樘的生辰,雖然并不打算大肆慶賀,但家宴還是要有的。方才她就是親自去了廚房督促,誰知道就這么一個空子,便被別人抓住了。 這件事,認真想想,可真是意味深長呢。 朱祐樘見是她,臉色也緩了下來,對郭鏞道,“看在皇后的份上,饒你這一遭兒,還不快滾?” 等郭鏞退下之后,他才皺著眉道,“焰兒,我這件事怕不是那么簡單的。一個內官監的太監,如何會想起提這種事?背后必定有人在推動?!?/br> “皇上既然知道,又何必發脾氣?”郭鏞不過是個傳話的人罷了。跟他生氣有什么用。 朱祐樘不言,但心里卻并不贊同九焰的說法。 郭鏞不是主使,便更加可惡!皇家的奴才,第一緊要的,便是忠心!如果連心都不向著皇家,反而被外人利用,這樣的奴才,不如不要。 剛才他順著九焰的話松了口,但心中早已打定主意,不管這件事是誰在后面推動,這個郭鏞,都不能用了。至于要怎么處置他,還沒想好。 不過看九焰的意思,卻是要饒過,如此,反倒不好直接處置了。 也罷,便是這奴才的造化,打發他去南京也就罷了。眼不見心不煩,想必到了那里,他能想明白些事理。 第103章 流言 因為郭鏞這件事,朱祐樘這個生辰到底過得不痛快。 他當著九焰的面,命人去查了郭鏞最近見過的人。這種事,后面通常都有人在推動,雖然九焰表現得并不在意,但朱祐樘自己,卻不能不在意。 他沒對九焰許諾過只會有她一個人,但心里卻是這么打算的。 任何人如果想要從這一點上下手,他便絕不容情! 調查的結果,卻也并不讓朱祐樘意外,郭鏞最近出宮十分頻繁,時常到一家酒樓去吃飯,而那家酒樓,據錦衣衛那邊的卷宗顯示,正是萬家的產業。 萬安被自己強制送回家養老,收回官職權位,當然不會甘心,私底下有些動作,朱祐樘反而不覺得意外。如果他什么都不做的話,倒不像是萬安了。 只不過,千萬種法子放在他面前,卻偏偏選了這一種。 大概在他的思想里,沒有皇帝會不愛三宮六院,絕色美人吧?這樣一來,既能夠給焰兒一個回擊,也可趁機將他自己的人送到宮里來,到時候,自然能找到其他機會。 可惜了,這番謀算,根本不可能成功。因為他朱祐樘,絕不是萬安印象中的那些帝王。三宮六院聽起來無比享受,但是朱祐樘親眼見過那其中的殘酷,心中并沒有什么興趣。 何況他已經有了焰兒,她一個人,便勝過三宮六院了。 既然查到了端倪,朱祐樘當然不會姑息,索性直接將萬安在宮中的這一條消息渠道連根拔起。 他從前就覺得,這皇宮,竟像是四處漏風的。早膳時他說過的話,不等下早朝,就能夠傳得滿京城里都知道了。 住在這樣一個地方,被這么多雙眼睛盯著,即便是帝王,又有什么興致可言? 朱祐樘不知道自家那些列祖列宗們是怎么忍耐的,他本人卻并不喜歡這些。 原本他就打算,等時機成熟時,將宮里的人適當的裁撤掉一部分。畢竟一萬多人,只為了伺候幾個主子,著實有些浪費了。 尤其是如今,他又不打算再納別的嬪妃,那些宮殿便都空了下來,卻還要著人守著,平白浪費米糧。到時候一把鎖鎖了,每一季令人去檢查修繕一番,也就是了。 還有些平日里根本不怎么用到的不監局,不如撤去。多出來的這些人,統統打發了,宮里每年的花銷,便能夠減少一半。 國庫如今還緊張得很,節省下來的錢,不知道能做多少事情。 不過這個打算,他沒有跟任何人說起過。平日里如果就這么突兀的提出,恐怕也會遭致反對。不過,如果是在災荒年間,或是哪里又出現了叛亂,國庫吃緊的時候,只要能夠省出錢來,想必朝臣們沒有不答應的。 裁撤容易,想要再設立,就難了。 對朱祐樘來說,皇室威嚴,從來不是體現在這上頭的。而且人少了,自然就沒有那么雜亂,很多事情便會清晰起來,到那時候,要是還有人想渾水摸魚,往外傳遞消息,或是朝臣們想要將手伸進內宮,便可嘗嘗他朱祐樘的手段! 所以這會兒,拔除萬安的眼線,也算是提前減少一些人了。 因為這個動作不小,也需要掌管后宮的九焰配合,所以朱祐樘對九焰透露了些自己的想法。九焰聽了之后,倒是十分贊成,“不管做什么身邊都有人盯著,著實令人不自在,裁撤掉一部分也好?!?/br> 她想了想,又道,“其實以我的看法,朝廷上也不知有多少官員,是光吃俸祿不辦事的。若是將這些人也裁掉,恐怕國庫里的錢,便不會不夠用了?!?/br> 朱祐樘被她的大膽想法驚到,沉默半晌,才苦笑道,“你說的這個,未必沒人能想到,但是要施行下去,千難萬難??!” 就像民間的土地兼并,屢禁不止,真的是因為禁止這件事情很難嗎? 不,只是因為它觸動的是統治階級的利益,所以根本不可能有人真正去執行,當然也就一直無法真正的有成效。久而久之,社會觀念都會認為這才是應該的,那些普通民眾,努力往上爬,寒門學子寒窗苦讀,為的就是進入統治階級,改變自己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