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頁
群情激奮的時候,人往往會失去理智,做出事后后悔不及的事情來。張鶴齡如今便是這樣。 事情發生之后,大概其他人也有些嚇到了,所以此刻,他身邊并沒有人。安靜下來,理智回神,他當然也知道自己做錯了事。想吩咐書童去請大夫,卻招不到人,只能自己安置了劉公子,又出錢讓人去請大夫過來,然后才坐下來發呆。 總算不是無藥可救,九焰見狀,心里稍微滿意了些。若是張鶴齡闖了禍不知道應對,那這一次就真該讓他受點教訓了。 有趣的是,在九焰鋪開精神力的時候,正好聽到張鶴齡身邊跟著的兩個好友在勸他暫時離開。 “他是被你氣暈的,萬一醒過來看到你,一口氣上不來又暈了怎么辦?我看你還是先離開,這里我們替你看著就是了。到時候等人醒了,替你解釋幾句,應該就沒事了?!逼渲幸粋€叫徐聞的說道。 另一個趙子元也附和道,“正是,有我們兩個人守在這里,張兄還有什么可擔心的?” “不,我留在這里?!睆堹Q齡卻沒有聽他們的,而是堅持道,“人是因為我暈過去的,總要等他醒過來?!?/br> 徐聞和趙子元聞言對視了一眼,同時皺起了眉。 那徐聞又道,“唉,算了,我們也是好心想幫你,既然你要留下,萬一到時候出什么問題,可別怪我們沒提醒你?!?/br> “能出什么問題?”張鶴齡不解。 趙子元吃驚道,“怎么張兄你竟不知么?這位劉少爺這么弱不經風,你道是為什么?聽說啊,他有心疾!” “心疾?怎會!”張鶴齡也大吃一驚。 有句話說:不為良相,便為良醫。讀書人多少斗湖知道些醫家手段,就算沒什么用處,也可以用來顯擺。 所以張鶴齡知道,有心疾的人,但凡情緒激動些,就容易暈倒甚至發生心梗,一個不小心,就會一命嗚呼。所以這樣的人,眾人跟他們說話,總要小心些。 如果劉公子真的有心疾,他家里人怎么會放心他出來求學?而且,外頭怎么一點消息都沒有? “怎么不會!”徐聞冷笑,“張兄你不知道,也是情有可原。畢竟這種事情,他劉家瞞著還來不及,絕不會往外說的。畢竟有這種疾病,將來是不能做官的?!?/br> 如果將來在金鑾殿上,跟皇帝爭執起來,忽然暈過去,那就是御前失儀。說難聽點,更像是在威脅皇帝,這樣的行為,當然是不能被容忍的。 所以劉家人如果想保住他的前途,要將這件事情瞞住,也不是不可能。 至于徐聞他們會知道,當然是各種機緣巧合。 但就是太巧了,張鶴齡也許察覺不到,但是九焰旁觀者清,已經發現這兩個人有問題了。 以心疾做借口,到時候,不管劉公子出了什么事情,都是有可能的。雖然說當時很多人都看到他只是被氣暈了,實際上沒怎么挨揍,但是心疾嘛,萬一就這么醒不過來了,都有可能。到時候,怎么說,還不都是看劉家的態度? 這樣一來,事情就會變得很棘手。 等于是對方推出了一個病秧子,拼著暴露心疾這件事,把張鶴齡拉下去,九焰也會受到影響。而事實上,這種損失幾乎不算是損失。 至于到底是真的心疾還是假的,那還不是大夫說是什么就是什么? 可惜,這些人大概不知道,九焰是可以請得動太醫的,想要推翻大夫的診斷也很容易。 不過,這一次九焰并不打算借助朱祐樘的力量。 這是一個機會,讓所有人正視他們張家,正視她張澹齡的機會。她要進宮,卻絕不會成為朱祐樘的附庸! 有些事,現在不做,以后就晚了。正好,系統離開之后,她時常都會覺得無聊,這些人現在撞上來,來得正是時候。 第91章 轉折 習慣是一種非??膳碌臇|西。系統已經消失了一段時間了,但是九焰有時候還是會下意識的想要動用系統,去朱祐樘身邊。在毫無反應之后,才慢慢意識到,原來系統已經離開了。 哪怕以九焰這樣的心性,這種時候,也難免會覺得心情不好。 心情不好,就要發泄。有人送上門來,連找人的麻煩都省了。 雖然張家很想把這件事情壓下去,但是顯然,京城里并沒有什么秘密,何況這件事背后還有人推波助瀾,所以不出半天時間,事情就已經傳遍了整個京城。 起先是劉翰林跟張巒在書院正好碰見了。劉翰林是來接自己的兒子回家的,而張巒當然也想把事情處理了。 于是兩個家長見面之后,張巒便主動上前同劉翰林說話。 到底是自己的兒子打傷了人,且不論原因是什么,張巒就要矮人一頭,所以姿態也放得很低,只希望這件事情大事化小,不要鬧出去,讓別人看了笑話。 張巒心里還是有一點把握的。官場上說大不大,說小不小,尤其是最近,因為女兒的緣故,張巒在同僚中的地位水漲船高,很多人都愿意同他多來往,于是他也就跟著知道了不少事情。 這位劉翰林是個很要面子的人。自己的兒子學問不好,對他這個清貴的翰林學士來說,可算是大大的打臉,所以平日里,都極少會提到這個兒子,便是不希望被人注意到。 如今出了這種事,傳出去,張家固然沒什么好名聲,劉翰林的臉上也不會好看。所以張巒覺得,這件事情想要達成共識,應該算是比較簡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