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頁
隨后陸陸續續又有幾個國有廠子的人站了出來,但提供的崗位大都是二三十個,十幾個, 都沒有超過鋼廠的。王廠長最后也站了起來,說自己愿意提供十個崗位,畢竟跟前面的那些省城的廠子相比,他只是縣城的小糖果廠提供少一點也沒有什么。 王廠長說完便輪到了張澤, 因為他是最后一個,高省長定定的盯著他。 眼神里帶著期望,還帶著些疑惑。畢竟在會議室一眾廠長中,張澤的面孔實在是太青澀了。這時小秘書趴在省長耳邊低聲說了幾句,高成長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笑著對張澤道。 “原來你就是我們省唯一一個私有廠的廠長呀,真是年少有為啊?!?/br> 張澤被高省長的一句“唯一一個”驚住了,全省到現在為止就只有他一個私有廠子嘛?他只知道他是全省第一個辦私人工廠的。 全場的目光也跟著高省長這句話全轉移到了張澤的臉上,并開始小聲議論起來。 張澤為了緩解尷尬,捂嘴輕咳一聲緩緩道:“我也是愿意幫助我們省城人民的,但我的工廠在村子里,距離省城比較遙遠?!迸率沁h水救不了近火。 最后一句話,張澤并沒有說出口。 高省長聽后只是淡淡一笑,對于張澤的情況,他自然是知道的。在會議舉辦前他對邀請的每一個工廠都是提前調查過的,張澤所代表的張老頭食品廠雖然建廠時間不長只有不到半年,但發展勢頭卻是全省最迅速、最猛的。 他們寨安省不像別的礦產豐富的大省,有重工業支撐。他們只有一個小鋼鐵廠,還是當初大煉鋼時留下的。那股浪潮過了之后,鋼鐵廠也逐漸的沉寂下來。剩下的都是些機械廠、食品廠和制衣廠等,現在又受到外企和南方工廠的沖擊,現在都處于發展停滯的階段,只有張老頭不一樣。 聽秘書說,他的廠子好像還把東西賣到了南方,算是他們全省第一個走出去的工廠。就算沒有這次會議,高省長也想見見這位了不起的年輕人。這不僅是他們工廠的榮耀,也是他們寨安省的。 對于張澤的工廠目前還建在村子里,高省長以為是他目前還在發展中,可能沒有太多的資金向縣城或省城申請用地。所以他想代表省政府對張澤的工廠提供幫助,想把火柴廠的那片廠區批給他,想讓他把廠子建到省城來,這樣不就能解決省城一大批就業問題了。 高成長扶著桌子緩緩落座,笑著對張澤道:“這個問題很好解決,我可以把火柴廠那片地方批給你,你把廠子遷過來?!?/br> 他相信張澤應該不會拒絕吧,畢竟照他廠子的這個發展勢頭,村里的那片廠區根本不夠用,遲早是要擴建的。如今自己給他了一個現有的廠區,雖然年頭久了但是該有的都有,他要做的只是把工人和機器轉移過來即可。 另外省城交通便利,以后運輸總比小村莊的路好走。 張澤沒想到高省長這是早就給他打算好了,工廠建在省城固然有很多優勢,但卻失去了自己建廠的初衷,就是幫助村里的人民。若是搬遷到省城,自己倒是方便了,他們怎么辦。 “高省長,省城是好,但是我工廠許多工人都是我們村的人,若是搬到省城,他們怎么辦,我總不能把人家都辭了吧。你也知道我們那個村子比較貧困,現在由于許多人在我工廠上班,有了固定的工作,家里的生活水平也跟著上去了,這個工作對他們意義深重?!?/br> 高省長沒想到張澤的工廠情況竟然是這樣的,一時間難以抉擇起來。他側目看了看秘書,似乎是想問問他有沒有什么好意見。他還是不想放棄張澤這個工廠,畢竟若是搬遷到省城,以后若是發展起來了,也算是他的政績嘛。 秘書低頭陳思一會,這個確實不太好辦,你總不能能把村里的人都搬進來了。他想了想,恐怕只有這一個方法了。那就是退而求其次,在他們吉安縣城給張澤批一塊地,讓他把工廠搬到那里。 蓮花村的人根在那里不好挪,但是省城這些工人卻很方便。他們本來住的就是工廠分配的房子,現在工廠倒閉了,房子自然也不能住了。他們找找看縣城有沒有什么沒人用的工廠,政府幫忙修整一下,這些工人的工作和房子不都有著落了。 秘書把自己的計劃跟高省長說了說,他聽后也覺得可以,就看張澤是怎么想的了。 聽到政府都這么幫自己了,張澤再拒絕就有些不識好歹了。不過正好他的廠子也是準備要擴建、招人的,這樣有現成的用自然是好的,縣城距離他們村子也不遠,就算走路也只需要40分鐘,村里的鄉親們也能照常來上班,于是便答應了下來。 另外還將自己可以提供的崗位說了說,“先招70個吧?!?/br> 張澤說完后全場響起一片倒吸聲,似乎是沒想到他口氣竟然這么大。甚至還有人覺得張澤是年輕不知事,根本不會經營工廠。70個工人,就算每個工人每月的工資只有20塊錢,那一個月也得發出去1400元。 這么大一筆數字,都趕上他們這里小廠子每個月的凈利潤率了,可真是獅子大開口。 王廠長也在旁邊焦急的拉扯張澤的衣袖,不停的沖他擠眉弄眼使眼色,希望他好好想一想再說。雖然張澤的工廠不缺銷量,但他現在就只在省內有些名氣。他們在寨安省總共就那么大點,消費水平有限,招那么多工人,生產那么多產品賣給誰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