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頁
書迷正在閱讀:甜蜜緋聞(娛樂圈)、我在逃生游戲里反復橫跳[無限]、重生之再嫁未遂、盛世寵妃、現世修真、美食有點萌、原來我是高冷大佬的白月光[重生]、重生八零年代好生活、重生后我掰彎了劍修第一人、創世神的作死洗白之旅
身體虛弱的可怕, 江珵甚至可以清晰的感受到生命在不斷的流逝,這種等著生命倒計時降臨的感覺一點都不好受,即便經歷過幾次,他也不習慣。 這具身體原來的主人一個月前因為失足落河, 寒冬臘月河水冰冷, 再加之本就是早產兒從娘胎里出來就帶了病,沒掙扎多久就沒了命。江珵過來后猝不及防險些溺死, 他拼盡全力爬上岸,被路過的村人救起,這才保住了一條命。 輔助系統小七除了能給他查些資料以及提供睡眠時學習的功能外,就沒什么特殊的作用了。真正遇到危險時, 江珵除了靠自己就沒別的辦法,得救后江珵因為身體太虛弱昏了過去, 連跟這個世界的主角打了照面都不知道,還是后來他醒了以后小七多提了一句告訴他的。 不過就算知道江珵也做不了什么,這具身體遭此一難元氣大損,小半個月連床都下不來, 平時全靠他的寡母俞氏伺候。而他這一病兇險的很,要不是江珵求生欲旺盛拼著命也要活下來,恐怕這位命運多舛的女人就要白發人送黑發人了。 江珵的父親是個秀才,當年俞氏的父親是他的老師,見他有才就將女兒嫁給了他,夫妻二人很是恩愛和睦。 然而江父考中秀才后鄉試屢屢落第,心氣耗了個一干二凈,就此一蹶不振撒手人寰。彼時江珵剛剛出生,若不是因為這個剛出生就沒了父親的兒子,飽受喪夫之痛的俞氏就要跟著丈夫一起去了。 自此俞氏便一人咬牙撐起了這個家,江父多年來的科舉不僅耗盡了他自己,也耗盡了家財,她舍下臉面回娘家懇求家中哥嫂幫忙,向親戚族人求助,再加上她自己也有一手不錯的女紅,這才養大了江珵。 江珵自幼聰慧,俞氏為他啟蒙時發覺他有讀書的天賦,就咬牙供他讀書,江珵出事前已考上了童生。江父只考上了秀才,俞氏不敢奢望江珵考得更高,她已經被丈夫的經歷嚇到了,哪怕兒子只是個秀才,只要兒子能好好的,平平安安的,能不能出人頭地一點也不重要。 更不要說,在這片地界,秀才已經很了不起了。 可是天不遂人愿,這個世界的江珵只是主角的對照組。 江珵與男主方曜同為吳州丹陽縣人,更是同村人。他們一同入學一同應試,方曜一路直上青云,更是三元及第風光無限,為官之路也是風云壯闊,位極人臣三朝宰輔,青史留名。 而江珵呢?他雖然和方曜同屆中了秀才,但之后的科舉路卻挫折重重,不僅鄉試考了兩次,好不容易考上舉人之后,會試又是次次榜上無名。俞氏怕他重蹈復轍,與他父親一般,不惜以性命相要挾,逼得江珵放棄再考,走了彼時已經做到戶部侍郎的方曜關系,謀了個外地的小官后再無音訊了。 江珵的性格是很高傲自負的,他生來聰慧,在學堂時便常受先生們夸獎,方曜才華也不在他之下,他便將方曜當成了對手,生出競爭之心。 可惜的是方曜從未將他放在眼里過,他舍下臉面去求方曜謀官職時,自認為是天大的屈辱,可當時的方曜已經不記得他是誰了,只因為同鄉之誼給他安排了個小官,之后更是將他忘在了腦后,江珵的不甘與自怨自艾他更是一概不知。 這個世界的江珵其實只是個無足輕重的炮灰,對主角來說一點都不重要,他既不是主角未發跡時的好友,又不是為官后的同僚政敵,就算消失了也沒關系。 不過江珵上個度假世界結束的倉促,小七在檢測到這個世界的江珵生命跡象消失后,就把江珵直接送了進來,小七是有意讓他在這個世界多休息一會兒的,可惜這份好心到現在卻成了壞事。 寒冬臘月落水,就算是正常人也要遭大罪,更別說是本就先天不足的江珵了,江珵過來后繼承了這具身體,保住命后直接成了個病秧子。 被俞氏細心照顧了一個月后,身體還是非常虛弱,走幾步路就得大喘氣,稍坐一會兒就渾身乏力,更嚴重的是體寒,如今又是冬天,江家條件也不是很好,就算俞氏已經竭盡了全力,每到晚上和清晨都是煎熬。 不過這點苦江珵還忍受得了,他現在擔心的是年后的院試,他的身體已經糟糕成了這樣,到考試的時候如何撐得下來? 古代的科舉考試可是能要人命的,尋常讀書人參加一回科舉就差不多能要半條命,身體差點的可能連命都要丟在考場里。以江珵現在的身體情況,若想活下去,一定得絕了科舉的年頭了。 但是如果可以的話,江珵還是想要盡量按照原劇情走的,盡管他如今的身份對這個世界的劇情來說無足輕重,可俗話不是說干一行愛一行嗎,他還是很有職業道德的。 所以在他來到這個世界后,每天晚上就算再怎么難以安睡,他都會強制自己睡著,然后讓小七幫他找來醫療方面的書籍,找到辦法將破敗的身體治好。 江珵未曾系統的學過醫術,小七給他找的也都只是各種書籍資料,雖說他現在通讀記下來的醫書比這世間大部分大夫都要多,但行醫治病最重的是實踐,只會死讀書是不行的,他還得慢慢琢磨著來…… 而當務之急是要盡快解決家中的財政問題,江家本就貧寒,江珵考上童生之后有鄉親鄰里來賀倒是緩解了些許,但他這一落水,請醫問藥又背了一大筆外債。 母親俞氏從來不會讓他為家中事務煩心,可現在的江珵已經不是從前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的那位了,他發現俞氏的眼睛因為刺繡已經模糊不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