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玉書歸來
大夫沒有說話,繼續把脈,過了一會兒才收了手搖搖頭說道:“這位姑娘是悲傷過度,內火郁結,加之冷風入體,如此內外交感,一時發作起來,自然是十分厲害?!?/br> 銀杏大概也就聽懂了一半,但是后面他說這病十分厲害,她卻是半點兒也沒聽錯,連忙問道:“這可如何是好?大夫您可有法子治?” “這,按說內火郁結,只需疏泄便可,只是同時冷風入體,若是不注意,只怕反而弄巧成拙,更何況這位姑娘本身底子就不好,藥若是用的猛了,更怕傷了她的根本,還需待我仔細斟酌之后方能用藥?!?/br> 銀杏總覺得越說越嚴重,本來還沒那么緊張的心因為大夫的一番話倒是變得越發緊張了。 趙大媽在一旁也越聽越覺得不對勁,連忙問道:“可能治好?” 她這話剛說出來,銀杏就忍不住看了她一眼,趙大媽也覺得自己的話問的唐突了,只是這大夫的話說的不清不楚的,又越說越嚴重,自己便忍不住有了這么一問,而且剛才聽大夫這么說,只怕她今日就要給李公子送信了,不管能不能治好,如今蘇姑娘病的這么嚴重,自己是一定要告知李公子的。 誰知大夫聽了沉吟了半天說道:“這個不好說?!?/br> 他這一說,銀杏是真的害怕了,本來覺得就是發燒而已,大概是有些嚴重了,畢竟姑娘這幾日有些勞累了,所謂病來入山倒,估計是比尋常的感冒發燒嚴重一些,誰知就到了不能治的地步了,可把銀杏嚇了一跳,連忙追著大夫問:‘你這是什么意思?姑娘不過是發燒而已,怎么就不能治了?’ 大夫無奈:‘也沒說不能治,只是這病不好治,你們家姑娘身子又弱,不敢用猛藥,你待我好好斟酌一下再用藥?!?/br> 銀杏如今對這位大夫的話是將信將疑了,一邊看著他寫藥方,一邊心里盤算著要再去請個大夫來替姑娘瞧瞧。 這位大夫寫起藥方來,顯見的是十分謹慎了,一個藥方斟酌了半個時辰,銀杏都有些不耐煩了,好容易等他寫好了藥方,銀杏拿了藥方就要去抓藥,順便再去請幾個靠譜的大夫看看。 趙大媽本來想趁這個出去抓藥的機會去李家的店鋪走一趟將消息送出去的,誰知道銀杏覺得趙大媽帶來的這個大夫不靠譜,非要自己去找大夫,讓她留在蘇錦身邊好好看著,趙大媽拗不過她,只好留了下來。 銀杏先去抓了藥,然后就去街上每一家看起來還算大的藥鋪請大夫,一路走下來找了七八個大夫,一起帶了回來。 趙大媽看到眼前這些人的時候,實在有些哭笑不得,大夫們說話,總是含混不清,又有些嚇人的,沒想到銀杏這丫頭卻真是被嚇怕了,竟然帶了這么些大夫過來,而且其中還有李家藥鋪的掌柜,這些可好,雖然本來自己應該去另一個店鋪送消息的,但是有李公子給自己留下的憑證,也不怕他們不認自己的身份,倒是省的自己特地出去跑一趟了。 幾位大夫在看到彼此的時候,寒暄著打了招呼,實在是這京城之中住在附近的大夫彼此之間都是熟識的,如今被請來給同一個人看病,彼此自然要稍微招呼一聲,全彼此的面子。 幾位大夫面色凝重地診完脈,提出要商量一下,銀杏自然是答應,只是卻并沒有讓他們單獨出去討論,她想聽聽看他們有什么說法。 結果聽來聽去,雖然銀杏有些聽不太懂,但大概還是明白了,跟第一位大夫說的也差不多,都是說姑娘底子弱,內外交感,用藥須得謹慎,最后推出來的那位看起來年紀最大的大夫跟銀杏說的時候果然也是這一套。 銀杏有些著急,直接問他們:“那不知幾位大夫可有辦法?” “這辦法嘛,倒也不是沒有?!蹦昙o最大的大夫捋著自己的胡子慢條斯理地說道:“只是姑娘身子弱,不敢輕易嘗試?!?/br> 這治療傷寒的法子并不難,難就難在這位姑娘yuhuo內結,若是先疏通,恐怕寒氣深入五臟六腑,加之本就虛弱,更是雪上加霜,若是先去寒氣,只怕藥用了下去,內火更加郁結,反倒不好,中醫向來將就雙管齊下,補與疏乃互不分離,但是擱在這位姑娘身上,卻不敢輕易用藥了。 銀杏看蘇錦一直昏迷不醒,著急得很,就快給幾位大夫跪下了,哭著求他們:“求求你們,想想辦法救救姑娘吧?!?/br> 幾位大夫看銀杏如此,也不知如何是好,醫者仁心,他們自然也想救人性命,只是病情復雜,自己醫術不夠,只怕貿然用藥,不僅救不了性命,反倒成為催命符啊。 銀杏看他們不肯說話,知道他們并不是不想救,而是救不了,瞬間心如死灰一般。 趙大媽看了也有些不忍心,跟這位蘇姑娘相處的這些日子,也大概摸清楚了她的性情,是再善良溫和不過,怎么好人倒有這許多的磨難。 如今蘇姑娘一病,自己與銀杏都六神無主,她必須趕快把消息傳給李公子 趙大媽安慰銀杏:“銀杏姑娘,您先別這么傷心,大夫們只說難治,并沒有說不能治,姑娘吉人自有天相,肯定會有辦法的。你先照看好姑娘,我去送送幾位大夫?!?/br> 銀杏點頭:她也覺得像姑娘這么好的人,怎么會沒有辦法救治呢。 趙大媽送他們出去的時候,拉住了其中一位大夫:“李大夫,您跟我來一下?!?/br> 這位李大夫自然并不認識她,但是趙大媽卻認識他,為了方便傳消息給李玉書,他早就將京城中的據點告訴了趙大媽,這位李大夫是李家藥鋪中來的,自然也是李家人。 他雖然有些疑惑,但想著也許是要問自己一些關于那位姑娘的病情的事,便跟著她過來了,等到看到她悄悄拿出來的李家令牌時,李大夫才恍然大悟:“您是?” 趙大媽瞧他是認得這塊令牌的,便將令牌小心收了起來說道:“我這里有封信,需要您幫忙交到李公子的手里,要快?!?/br> 李大夫接過她手中的信,看了看她,最終什么也沒問,只是點了點頭。 本來消息從京城送到李玉書手里怎么也要十天,但是趙大媽特意叮囑了要快,不過七天,李玉書已經看到了信。 當時他正在李家祠堂跟幾位李家的長輩商定李家分家的事,幾位老太爺級別的人也是受李玉書之邀才出現在這里,過了今日,李家的事情就算可以告一段落了,他已經想好了,今天結束后,明天他就趕去京城,已經三個多月沒有見到杏兒了,他想她想得快要發瘋了,只能不停地告訴自己,這一次雖然分別的久了點,但是以后自己再也不會跟她分開了,她去哪里,自己就去哪里,她再像之前一樣趕自己離開,自己就算死皮賴臉地跟著也絕對不會離開半步了,只有這樣想著,三個多月的分離對李玉書來說才不至于那么難捱。 但是他沒想到就在這個時候,他收到了京城來的信,信上說他的杏兒病了,而且病的很重,李玉書匆匆看完信,就要起身離開,他的杏兒如今病重,自己一刻也不想耽擱,必須馬上趕到她的身邊。 就在他起身的瞬間,站在他身后的珠兒拉住了他:“公子,老太爺在看著呢?!彼m然沒有看到信的內容,但是看公子的樣子就知道這信一定是從京城來的,一定是關于趙家二姑娘的。 李玉書沉默著要甩開他的手。 珠兒暗地里用力,死死地拉著李玉書:“公子,您今天不能走,咱們忙了這么久,今天請了老太爺們過來,就是做最后的分割,您這個時候走了,他們會怎么看您,以后再想請他們可就不容易了?!?/br> 他說的這些李玉書怎么可能不知道,但是他現在真的片刻也等不了,一想到他的杏兒躺在床上昏迷著,生死未卜,而自己卻不能馬上趕到她的身邊,李玉書就懊惱地想要發瘋。 珠兒繼續勸他:“公子,咱們只要再等幾個時辰,這件事一結束,咱們就直奔京城?!?/br> 可是幾個時辰也可能發生什么變故,萬一,他只是說萬一,那他一定會殺了自己的。 李玉書執意要走,珠兒死死地拉住他,兩個人暗自較勁。 不是珠兒不知道蘇錦對李玉書有多重要,只是李家對公子來說也是多年的心血,他眼看著他從京城回來之后三個多月,日日奔波,夜夜忙碌,終于把李家的事情料理地清清楚楚,今天只要經過了幾位老太爺的首肯,公子這幾個月的心血就算成功了,他不能眼睜睜地看著公子這些日子的心血就因為幾個時辰而付諸東流。 他們兩個人的爭執早就引起了上面幾位老太爺的注意。 坐在正中間的那位,看向李玉書問他:“玉書,怎么了?” 他一出聲,旁邊幾位李家的叔叔也看向李玉書。 李玉書嘆了口氣搖頭,想了想終于說到:“按我之前說的,再拿三家店鋪給二叔?!彼聪蜃谧约号赃叺娜藛柕溃骸鍥]有意見吧?’ 坐在旁邊的人咽了咽口水,經過這么長時間的糾纏,他以為不會再從李玉書那里討到什么好處了,但是畢竟還是不死心,所以即便是幾位老太爺出面,他還想最后博上一把,萬一能再得點好處呢,這才一直支支吾吾不肯說話。 如今李玉書忽然開口說多分自己三家鋪子,比他自己想的能撈到的好處還要多,哪有不同意的道理,雖然不知道這李玉書為何忽然松口,但是怕他反悔似的,他連忙答應:“呵呵,這李家的生意我也算是出過不少力,如今侄子長大了,要接手李家的生意,我沒有不答應的道理,但是我那一份,還是該算清楚,如今既然你開口了,我也沒有不答應的道理?!彼壑芯忾W了閃,繼續說道:“你也知道,我向來管的是走南闖北的生意,揚州城內的積善堂,南北貨行和綢緞莊交給我你就放心吧?!?/br> 李玉書只說再給他三家商鋪,并沒有說是哪三家,他這位二叔倒是精明,一下子就把揚州城內李家最賺錢的三家商鋪定了下來,李玉書知道他這是獅子大開口,但是現在他沒空跟他計較,他這次回來主要的目的是穩住李家的根本,雖然李家自揚州發家,但如今生意遍布全國,二叔即便再貪,也只敢覬覦揚州城內的生意,李玉書點頭:“既然二叔看中的是這三家,那過幾天就讓他們跟您把手續辦了?!?/br> 他沒想到最后了自己還能占這么大便宜,連聲答應著“好好好”。 李玉書終于解決了這個大麻煩,請幾位老太爺作證,在分家文書上彼此簽字畫押,這件事終于告一段落。 李玉書這邊等雙方把文書簽好,往懷里一收,道了聲抱歉便離開了,對于他行色匆匆,幾位老太爺自然有些不滿,但看在他給李家宗族的好處不少的份上也就忍了,他二叔如今白白多得了三家鋪子,自然更懶得管他去做什么了。 李玉書連家都沒回,從祠堂出來,騎上馬就直奔京城。 但即便是他快馬加鞭,到京城也已經是七日后了,一路上李玉書的心慌的厲害,空空的,感覺下一刻自己就要窒息。 越靠近京城,他反而越緊張,因為他也不知道在京城等著自己的是什么。 當他終于趕到蘇錦的小院的時候,看清楚里面雖然安靜,卻并沒有異樣的時候,李玉書終于松了一口氣,這些日子,他覺得自己都快要死了,一會兒擔心杏兒會不會就這樣拋棄自己,一會兒又安慰自己,杏兒福大命大,一定不會離開自己的,那個時候,他忽然就理解了當今皇上為何會有如此瘋狂的舉動,將端王側妃立為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