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節
聽這女孩的話, 似乎她并不是孤苦無依的孤女。既然如此, 她、冉苒覺得按女孩此時的狀態不應追問過多, 還是先將她送回父母身邊為好。 也不知她的爹娘看到女兒變成了這般模樣,該是如何地心疼了。 女孩本來就著急回家, 聽到冉苒的問話想都沒想便回答道:“在長樂巷東邊的第一家,jiejie能帶我回去嗎?” 她緊緊地攥著冉苒的衣袖, 即便在這個時候還不忘道謝:“謝謝jiejie!謝謝哥哥!我以后一定再也不做壞事了!” ------------------------------------- 江古鎮的街道規劃規矩而齊整,想找到女孩的家倒是十分容易。 順著女孩的指示在小巷中拐過幾個彎, 很快就到了長樂巷。 在長樂巷的最東頭,有一位婦人正焦急地在家門口走來走去,時不時地抬頭張望,似乎在等待什么人來。 聽到腳步聲,她急切地望過來,在看到冉苒和江離之后,又失望地垂下頭去。 她突然又像是意識到什么,再次抬頭看他們,才注意到冉苒懷里抱著的女孩。 婦人著急地上前兩步,看到那熟悉的身影時,眼淚瞬間流了下來。 “我的婷兒??!你怎么變成這個樣子了!” 那婦人看來應當是女孩的母親,在見到女兒之后又是驚喜,又是心疼。 而女孩在見到婦人后竟然沒有立刻撲到母親懷里委屈痛苦,反而是第一時間掙扎著從冉苒懷里出來,對著婦人“撲通”一聲跪下。 名喚“婷兒”的小女孩不顧額頭上剛剛包扎好的傷口,邊哭邊磕頭,哭著對婦人說:“娘!我知道錯了,我不該因為自己想買一支好看的簪子,就去拿弟弟的零花錢!” 如果是其他母親,見到自己的女兒這般慘狀,還要懂事地跪地磕頭認錯,必然已經心軟得不行,想要把自己的心頭rou抱起來好好安撫一番了。 然而那婦人聽聞這話,卻竟然頓住了腳步,不可置信地看著女兒。 “你……你方才是被……?” 婦人伸出手,指著女兒哆哆嗦嗦地說不出話來。 就在這時,從巷子的另一邊疾步走來一個中年男人,一邊走一邊哀嘆著:“夫人,還是沒有找到??!” 他話剛剛說完,便注意到了這邊的情形??吹脚畠簳r喜出望外,三步并做兩步就走上前來,激動道:“婷兒?原來你已經回來了!” “你剛剛是去了哪里?真是讓爹爹一頓好找??!” 說著,男人就想上前抱起女兒,剛一邁出腳步,就被婦人拉住。 婦人一邊哭泣,一邊哽咽著說:“你別扶她!她剛剛是被神明大人捉去了!” 又是神明大人。 為何婷兒才剛一認錯,她的母親就猜到是神明的人的事了呢? 冉苒蹙眉。 婷兒的父親在聽到“神明大人”這四個字后的反應與他的夫人一樣大。聞言他震驚地看著女兒,厲聲問道:“你是做了什么錯事,才被神明大人懲罰的?” “我……我搶了弟弟的零花錢,去買……” “誒呀!你怎么能做這樣的事呢!” 婷兒話還未說完,就被男人打斷。 他好像極為生氣,在地上來來回回走了幾步,狠狠地一跺腳,恨鐵不成鋼地道:“我平日是怎么教你的?你怎么還能做出這樣的事來呢!難怪神明大人要懲罰你??!” 冉苒其實有些不解。放在尋常人家里,年紀尚小的jiejie悄悄拿了弟弟的零花錢買自己想要的東西,雖然確實做的不對,但理應不該被如此小題大做地痛斥才是。 更何況jiejie已經承認錯誤,誠懇地要給爹娘和弟弟道歉。這樣知錯就改的孩子,應該被夸獎才是。 為什么婷兒的爹娘反應這么激烈呢? 難道他是什么家教極嚴的人家,又或者是……重男輕女的人家? 但是看他們最初見到女兒時那失而復得的激動模樣,也并不像不重視女兒的父母??? 冉苒心下不舒服,就想上前制止那對夫婦。 畢竟女孩剛剛經歷過那么大的驚惶,現在還跪在冰冷僵硬的地上,她實在是看不過去。 “這也不是什么大的過錯。婷兒身上還帶著傷,還是先給她處理一下傷口,二位再批評教育吧?!?/br> 冉苒話一說出口,便吸引了夫婦的注意力。 方才他們一直被女兒找回來的喜悅和女兒做錯事的憤怒沖昏了頭腦,一直沒理會冉苒和江離。 此時經過冉苒的提醒,才稍微冷靜了下來。 男人遲疑地問道:“二位是……?” 婷兒本來跪在地上順從地聽著父母的訓誡,聞言小聲回答:“這兩位jiejie和哥哥是送我回來的人。他們見我被神明大人懲罰,還想救我來著……” 因為哭泣,她的聲音還啞著,抽抽搭搭地說。 夫婦二人聽聞這話,倒是沒有再責備女兒,感激地對冉苒和江離說:“原來是二位送婷兒回來的。真是太感謝了。不知可否請二位進來喝杯茶,我夫婦二人才能好好感謝二位??!” 那真誠的樣子,倒像是真的對冉苒和江離抱有感激。 冉苒想盯著夫婦二人帶婷兒回去好生安撫,正好他們也想多了解一些“神明大人”的事,于是便欣然應允。 跟著夫婦二人一路進入院中。這一座院子似乎比吳媽家的院子大一些,但是規制布局極其相似,像是吳媽家的擴大版。 看起來婷兒的家要比吳媽一家富裕一點。但又好像并沒有太大的差別。 他們的住宅都千篇一律,從自己家的布局就能猜到其他人家的布局,好像是統一建造分配的房子。 冉苒不合時宜地想,這樣如果有人想入室偷竊,不也容易得很嗎? 但她很快又否定自己,不行不行,江古鎮的鎮民大都淳樸熱情,自己怎么能這樣想他們呢。 進入院子,婦人去安置處理婷兒的傷口,男人在大堂中接待江離和冉苒。 本來看著這院中的規模,冉苒以為他們家中應該會有一兩個仆役。然而不論是沏茶還是端水,都是婷兒的父親一個人親力親為,看來是并沒有雇傭仆人。 “我姓李,是這江古鎮的長老之一。不知二位如何稱呼?” “在下江離,這是我師妹冉苒。我們是今日無意中來到江古鎮的?!苯x身為大師兄,在必要時刻擔當起了外交事務。 或許是今日突然出現的大批修士太過顯眼,江離此話一出,李長老瞬間明白了:“噢!原來二位就是今日來到江古鎮的客人??!” 江離微笑著回答:“我師兄妹二人第一次來到江古鎮,對鎮中還不太熟悉。不知大家經常提到的‘神明大人’是什么意思?” 李長老聽到這四個字的反應,恍然間還讓冉苒以為是古人見到了皇上。那誠惶誠恐的樣子,簡直如出一轍。 “這……二位初來乍到,有所不知。神明大人是我們江古鎮的守護神,自江古鎮存在之日起,神明大人就已經出現了?!?/br> “你們見過神明大人嗎?”冉苒好奇地問。 一般聚落里的“守護神”都是大家祖祖輩輩虛構出來的形象,怎么聽李長老話中的意思,好像曾真實與神明打過照面似的。 李長老聞言,卻是連連擺手,說道:“我從未見過神明大人。不過我知道他長什么樣子,一見到就能認出來?!?/br> 說罷他好像又覺得此話有些不妥,趕忙解釋道:“不對不對!我是見不到神明大人的?!?/br> 冉苒更加不明白了:“您這話的意思是?” “神明大人只會在懲罰有罪之人時出現。我身為江古鎮的長老,行端坐正,怎么會見到神明大人呢!” 第64章 用暴力 李長老的話, 著實是讓冉苒摸不著頭腦。 “既然您從未見過神明,又為何知道自己一定能認出他來呢?”冉苒又問。 “當然能認出來了!”李長老一拍大腿,急切地想證明給冉苒看自己說的話的真實性, “之前江古鎮中見過神明大人的人有很多。雖然近些年鎮子上做壞事的人少了,但也會偶爾有人心存僥幸,而被神明大人抓懲罰的!” “他們說,神明大人一身黑袍,聲音低啞,威力無窮。所有被神明大人盯上的人, 都沒辦法逃脫??!” 李長老描述的形象, 倒是與冉苒和江離剛剛所見一模一。 但這黑袍遮面,可復制性太大, 怎么知道就是一個人所為呢? 冉苒眼中的疑惑愈加濃重:“既然看不出面容, 那誰都有可能如此打扮啊。難道就沒有人假冒‘神明’行不軌之事嗎?” 李長老連連擺手, 否定冉苒:“不會不會。從前雖然確實有人這么做過,但是都很快就被真正的神明大人懲罰了。神明大人神通廣大,這江古鎮中的事情他無所不知無所不曉,就算你以為自己做的再隱蔽的齷齪之事,都瞞不過神明大人的!” 這說法, 倒像是翻版的“人在做, 天在看”。 讓人以為自己的一舉一動都暴露在神明的監視之下, 確實是一個很好的約束人的方法。 冉苒不得不佩服最初想出這一辦法的人來,也不知他是用了什么方法, 才能讓這一觀念在江古鎮中如此的深入人心。 當然前提是,這位“神明大人”, 真的是人為打造出來的存在。 不論“神明大人”究竟是不是真實的,同一位深深信仰他的人辯論“神明大人”究竟是不是存在, 無異于直接質疑他的生命依托。 因此冉苒很是識趣地岔開話題,同李長老聊起別的事來。 “李長老,您剛剛說神明大人只有在懲罰有罪之人時才會出現,為何令嬡方才會見到神明大人???” 在冉苒的眼里,尚且年幼的小姑娘搶了弟弟的零花錢去買自己想要的東西,頂多算是小孩子不懂事犯下的小過錯。批評教育讓她認識到錯誤就好了,著實用不著如此大動干戈。 更何況,讓一個黑衣人在深夜空無一人的巷子中陰魂不散地追著小姑娘跑,把孩子嚇得又是哭喊又是磕頭,說不定不僅不會讓孩子明白自己的錯誤究竟在哪,反而還容易矯枉過正,甚至于給孩子幼小的心靈留下不可磨滅的陰影。 也不知道婷兒經過今天這么一頓折騰,今后還能不能好好生活了。 一想到這里,冉苒就直想皺眉。 “婷兒她雖然沒有做什么罪大惡極的事,但僅僅是偷拿弟弟的錢這一件事,就足以看出她心術不正。若不從小糾正,以后豈不會釀成大錯!” 李長老提到這里,便格外的激動:“誒,因為有神明大人在,誰犯下的罪孽就算再隱蔽都逃不過神明大人的制裁。如今江古鎮中人人畏懼于神明大人的威力,都整日緊繃著神經,一點兒僥幸心都不敢有?!?/br> “大家都與人為善,平等待人。江古鎮中已經許久沒有人殺人、偷盜,每個人家都可以夜不閉戶了?!?/br> 難怪他們初來江古鎮時,鎮民們個個都是那的熱情。不對他們懷有一點懷疑的心思。 原來是因為有“神明大人”的監督,鎮民們不光肯定這群人無法做出壞事,并且自己也不敢生出齷齪之心來惡意揣測來到這的客人們啊。 “也正是因為如此,近年來神明懲罰人的標準越來越嚴苛。大的罪惡不能做,小的過錯也不能犯?!?/br> “像婷兒這偷了弟弟的零花錢被懲戒的尚且不足為奇。前些日子,還有一戶人家的孩子因為不愿意給孕婦讓座,而被神明大人抓去教育了呢?!?/br> 冉苒聽聞此話,一時不知道該作何表情。 在神明的監視下,江古鎮的一切好似都井然有序。大家睦領友好,與人為善。因為人人平等,所以家家戶戶的房屋都規制相差不多。即便是“長老”的家中,也必須事事親力親為,而不能雇傭仆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