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節
“尼爾森,你也在這里?你拋出去了沒有?”懷斯關切的問道。 “沒有,一點都沒有,我就慢了一點點……”尼爾森的聲音有點發飄,不像是從他的嘴巴里說出來的倒像是從某個更遙遠更黑暗的地方飄出來的。 “懷斯,我原本打算賺了錢,就帶著一家人到這里來大吃一頓的,但是現在……還好,我身上所有的錢……啊,我還差五個美分,懷斯能借我五個美分嗎?” “干什么?”懷斯看著尼爾森的表情,覺得有點不對。 “你借我五個美分,我就能帶著珊妮還有小路易一起登上高塔看看了。小路易一直都想要上去看看,他還只有那么小……”尼爾森突然失控的蹲下來嚎啕大哭了起來。 這哭聲格外的具有傳染力,眼淚立刻就涌上了懷斯的眼睛,而在他們旁邊,幾個男人也壓抑不住抽泣了起來。 “尼爾森,別亂想?!睉阉谷套∫薜臎_動,也蹲下來,拍著尼爾森的肩膀說:“明天就是星期天,股市停盤一天。說不定這會讓大家冷靜下來呢,也許后天就是另一個樣子了呢?!?/br> 無數的人都在感謝上帝發明了禮拜日,并且讓禮拜日的時候股票市場休息一天,可以有一個緩沖?!耙苍S后天會有另一個樣子?!焙芏嗳诉@樣想著。 第三百零一章 崩盤(五) 星期天的緩沖讓很多倒霉蛋的心里又產生了不少的僥幸,是呀,跌得這樣慘,總該有個小反彈吧?到那個時候就趕緊拋掉,說不定還能剩下一點本錢。很多的人都在這樣的安慰著自己。但是,如果大家都是這樣的心態,那會有什么樣的結果當然也就不用多說了。 到了星期一一開盤,真的就像很多人期待的一樣出現了一個小反彈,鐵路股的價格不斷上揚,很有些收復失地的氣勢。但是好景不長,不過一個小時之后,股價再次下跌,雖然期間還有一些起伏,沒形成像星期六一樣的大雪崩,但整整一天下來,鐵路股的股價在開盤的基礎上有普遍跌掉了百分之二十。更重要的是這一天的起起伏伏最后以大跌結局完全打掉了大部分繼續持股的股民的信心。 尼爾森今天依然沒能把手里的股票賣出去。雖然不是沒有機會割rou出售,但是割rou對他來說并沒有什么意義。他欠了維托先生整整兩千美元,而且是高利貸,到現在,算上利息,都要超過三千美元了。即使將手里全部的股票都拋出去,也遠遠還不起這個債務了。尼爾森聽說過維托先生的一些事情,他知道,殺人什么的,對于維托先生來說,真的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據說他曾經將對頭剁成碎片,攪拌到混凝土里去修了大橋。 尼爾森恍恍惚惚的出了交易所,也不知道該往哪里走,就這樣走著走著,不知不覺一抬頭,又看到了高聳入云的紐約塔。 “也許……是最好的解脫吧?!蹦釥柹@樣想著,突然一只手拍在了他的肩膀上。尼爾森回過頭來,看到了維托的滿是皺紋的臉。而在維托的身后還站著幾個大個子。 “維托先生,我……”尼爾森的聲音有些發抖。 “你把我借個你的錢都虧光了吧?”維托先生笑瞇瞇的說,語氣也格外的溫和,就像老朋友見面后打招呼說“一起到哪里去喝一杯”一樣。但是這樣的語氣卻把尼爾森嚇得要死。因為一向有這樣的傳言,說是“不怕老維托叫,就怕老維托笑”。老維托一笑就要死人了,甚至比死人都厲害。想到這里,尼爾森不覺渾身都發起抖來了。 “不要怕?!本S托說,“我沒打算把你怎么樣。我只是來幫助你的。嗯,一起到那邊去談談吧?!本S托指著那邊的一個小公園說。 “尼爾森,你家里有還有個妻子,嗯,還有一個孩子,現在還很小,而且特別可愛是吧?”維托說。 尼爾森的心一下子縮了起來,就想被一只大手抓住了一樣。 “我很同情你,尼爾森。但是生意就是生意,你欠我的錢就是欠我的錢……別激動,我不想把你或者你的家人怎么樣。我給你一個出路,如果你愿意干,我們之間的欠款,就可以慢慢處理。你自己考慮一下干還是不干?!?/br> “干,我愿意干。維托先生,謝謝您,你真是個寬宏大度的好人?!本拖裨诳煅退赖臅r候抓住了一根稻草一樣,尼爾森高聲叫道。 “安靜點,尼爾森?!本S托皺起了眉毛,“這里是公園,要有素質一點!嗯,你就不問問我要你干什么?” “不管是什么事,我都愿意干,哪怕是去死。維托先生?!?/br> “要你干的事雖然有點危險,有可能沒命——這一點我不打算騙你。但也不是一定會死。而且如果你萬一真的死了,那你欠我的債務就一筆勾銷,絕不涉及到你的老婆和孩子。這一點你要相信我,我維托從來說話算數?!?/br> “謝謝您,維托先生。你能告訴我到底是什么事情嗎?” “我有一個朋友,在弗羅里達跑船,說得更明白些吧,就是走私?!本S托說,“他最近生意不錯,需要更多的能到古巴干活的人。他們走私的路數是這樣的,大船會一直停在公海上。運輸貨物的都是小船。他們需要有更多的人cao縱著小船,把東西運過去,運過來。從古巴運過來的是雪茄,但是運到古巴去的都是軍火。你應該能明白,西班牙人對這樣的走私,自然是恨之入骨。如果小船在出公海之前,被西班牙人堵住,就會很危險,西班牙人甚至會直接向這樣的船開炮的。然后,轟的一下,就沒有然后了……怎么樣,敢去嗎?如果你肯去,我先給你二十美元,你老婆可以勉強撐過這個月。然后你就有按月的工資了。在那里前兩年,他們包你的吃住,每個月還給你五美元的零花錢。你的工資會由他們全部交給我。其中的三分之二歸我,就算是還我的錢,剩下的我會給你老婆,這筆錢養活她和孩子也差不多了。如果你死了,就會有兩百美元的補償金。我不搶死人錢,這些錢一分不少的都會給你老婆,我們之間的債務一筆勾銷,哪怕你第一天就死了,我從你的工資中沒拿到一分錢也是這樣。你看怎么樣?” “好的,都聽您的,維托先生,您這是個好人,太謝謝您了?!蹦釥柹苡行└屑さ恼f。 “好了,這里是二十美元,回家去和老婆告個別。明天一早,肖特,嗯,就是他,他會帶你去乘火車,并告訴你怎么找到那邊的家伙的。好了,我們之間的事情就這樣解決了。我這里有一份合同,你看看,如果沒有異議,就簽字吧?!?/br> …… 受到鐵路股價崩盤的影響,實體經濟也開始出現反應。大批的鐵路公司宣布破產,很多還在開工建設的鐵路半途而廢,有一些剛剛打好了路基,有些鐵軌剛剛鋪了一半,公司就突然破產了,工人們全都失了業,已經鋪上了路基的鐵軌和枕木又被拆下來拉去賣掉好收回成本。普法戰爭之后,大量的法國資本,以及歐洲其他國家的資本涌入了美國鐵路,如今他們大多血本無歸。自從那次大崩盤之后,一個星期里,整個鐵路股票的價格跌掉了十分之九。再考慮到這些股票價格的下跌并不是平均化的,一些優質鐵路的價格并沒有跌去太多,比如史高治手中的太平洋鐵路,因為報表漂亮就只跌去了大約三分之一的價格,而某些完全沒有盈利可能的鐵路,甚至干脆跌得連百分之一都沒有了。而歐洲人在這一類的股票中上卻偏偏占有著最多的份額。 一時間,紐約到處都是開槍自殺的,上吊自殺的,跳河自殺的,跳海自殺的,跳紐約塔自殺的投機商。尤其是紐約塔,一度成了自殺圣地。在一個上午,就有二十多人連續從塔上跳下,他們的血將塔下的廣場都染紅了一片。以至于史高治不得不忍痛宣布暫時關閉紐約塔觀光項目。許多年后,卓別林還專門拍攝了一部叫做《紐約塔》的喜劇,來反映當時的情況。甚至于就連美國俚語里都出現了“你為什么還不去紐約塔”之類的話,它的意思當然是:“你怎么還不去死!” 老實說,肯自殺的都是老實人。還有不少人既不愿意老老實實還錢,又不肯去死,就干起了違法的勾當。當他們的錢被那些毒蛇猛獸合法的搶劫走了之后,他們拿起了武器,開始了非常的劫掠。其中有一伙強盜最為出名,他們帶著畫著露著牙齒的古怪的笑臉的小丑面具,到處搶劫那些有錢人,甚至襲擊銀行,在作案現場留下v字記號,將搶的錢財沿街拋灑,以劫富濟貧。這種習氣很快從紐約蔓延到了其他的城市。其他城市里也出現了面具匪幫,社會秩序動蕩不安。 格蘭特總統在應對這種危機的時候表現得格外的無能,這些年來,他將一大堆和他關系親近,但卻沒有什么才干的人放到了關鍵的位置上,而當他需要穩定局面的時候,這些人卻只會給他幫倒忙。 好在各州的警察,州民兵都緊急的動員了起來。在紐約,州民兵已經全副武裝的在大街上巡邏了。他們的效率倒是不錯,短短半個月時間,紐約的州民兵就打死了一百多個“面具匪幫”分子,其中大部分是拉丁人,愛爾蘭人和黑人。當然,也有人說,民兵們的背包里都帶著現成的面具,只要打死了人,他們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給尸體戴上面具。 后來,紐約警察設了個局,抓住了真正的面具大盜,并將他們送上了法庭,法庭也以罕見的高效率,在短短的兩天之內就作出了判決,判處所有的面具大盜死刑。據說在他們的頭目,一個叫做蓋伊的家伙被絞死之前,司法系統非常仁慈的給他找了個神父做最后的懺悔。而這位傳奇的大盜卻這樣對神父說:“在我的面具之下不僅僅只有rou體,在這面具之下還有一種思想,反對合法的掠奪的思想。神父,思想是不死的!所以我不需要做什么臨終的懺悔?!?/br> 第三百零二章 陽光下的土地 紐約法院一口氣吊死了十多個面具匪徒。再加上紐約州的民兵們的杰出表現,紐約州的局面漸漸地安定了下來,雖然每天自殺的人還是不少,他殺的更多,但是這他殺里面沒錢錢窮鬼殺有錢人的情況卻少了很多,只是被民兵擊斃的歹徒多了一點,所以死于他殺的總人數倒是沒多少降低。 其實相比歐洲,美國的問題還不算太嚴重。美國這邊鐵路股票崩盤的消息傳到歐洲后,激起的恐慌,甚至比在美國還厲害。首先做出反應的是德國市場。和美國一樣,在普法戰爭勝利后的兩年里,德國的工業也一度進入了一個瘋狂發展的時代。和美國不同,美國的工業規模的擴張主要表現在鐵路相關的擴張上,而德國的工業的瘋狂擴張則集中在鋼鐵、機械制造和農業上。 美國和德國的高速擴張都需要更多的機器,不得不承認,在機器制造上,當時的德國相對美國還是有一點優勢的。而且由于美國內需高,所以每年都需要向歐洲,尤其是英國和德國進口機器,這也帶來了德國機器制造業的繁榮。 至于農業相關的產業,因為史高治在催化劑技術上留了一手,導致德國人在合成氨的時候,效率要比史高治的工廠低很多。德國人很快就發現,史高治在法國建起來的幾家化肥廠的產量明顯比自己的高出一大截。而在市場上的售價卻要比自己的低。史高治對這個機密看得又緊,德國人不是沒有嘗試使用工業間諜的手段來竊取機密,但幾次嘗試都沒有成功。有一次,“成功”的偷回去的技術甚至導致了一次污染事故,使得一整套的合成塔都必須拆開了細細清洗,結果一套設備整整停工了兩個多月,造成了不小的損失。 德國人原本以為,整個歐洲的化肥市場大部分都是他們的,再加上大量資金涌入帶來的盲目投資,結果攤子鋪得老大,最后卻發現銷售狀況遠不如預期,再加上美國那邊的壞消息帶來的連帶效果,尤其是美國向歐洲進口機器的訂單必將大幅減少的前景,于是在歐洲,從德國法蘭克福的股市開始,一場同樣的雪崩也開始了。 羅斯柴爾德家族當然不會放過這樣的好機會。他們在這當中興風作浪,不知道趁機吞并了多少企業,使得家族在歐洲的實力又大大的發展了。 經濟的低迷,自然會帶來政治的動蕩,歐洲到處都是罷工,都是勞資沖突自然不必說了,老馬都一度覺得社會主義革命在歐洲的全面爆發就在眼前了。美國也開始不斷地出現罷工呀什么的,甚至發生罷工工人和資方用步槍互相射擊的事情。 這樣的事情可是讓格蘭特總統很是緊張。美國和歐洲不一樣,一般來說,因為廣闊的西部的存在,美國工人的退路更多,一般不至于造反。但是另一方面,和歐洲的工人大多手無寸鐵不一樣,美國工人手里可是有槍的。而和歐洲的哪些國家的動不動就幾十萬人的武裝到牙齒的陸軍相比,美國的陸軍再加上州民兵,人數也都少得可憐。真要鬧起來了,那可真是個大麻煩。 于是格蘭特總統就派人向史高治、摩根以及其他的一些人都發出了邀請函,邀請他們到白宮來做客,實際上就是討論如何救市的問題。 在去華盛頓之前,摩根和史高治在他的海盜號上見了一次面。 “這酒不錯?!蹦Ω鶎κ犯咧闻e了舉手里的酒杯說,“來自羅斯柴爾德的拉菲酒堡,1855年評定的一等酒莊。嗯,你也嘗嘗。哦,我聽說他們把木桐酒莊送給你了?那個酒莊也不錯,其實不見得比拉菲差。二等酒莊第一名。這些家伙真小氣,要道歉,有誠意一點,直接把拉菲拿出來嘛。嗯,史高治。我知道你其實對葡萄酒什么的沒多大興趣。我對你手上的木桐酒莊倒是很感興趣。要不你開個價,把那個酒莊賣給我吧?!?/br> 史高治看著摩根滿臉的替酒莊惋惜的樣子,好像覺得那個酒莊在史高治手上就像是鮮花插在了那種東西上一樣。于是回答說:“啊,摩根先生。我的確對葡萄酒不是很懂。但是越是不懂,越是好奇。而且多蘿西婭很喜歡葡萄園。我已經把木桐酒莊送給她了?!?/br> “啊,真可惜。其實女人們多半并不真的品得出葡萄酒的好壞,她們喜歡葡萄園只是因為當葡萄掛滿了的時候很好看而已。不過女人們都特別迷信名牌,嗯送個名牌酒莊給她倒是濤她們歡心的好辦法。啊……史高治,你知道格蘭特找我們是為什么嗎?”摩根輕輕地換了一個話題。 “當然是希望我們能站出來救市了?!笔犯咧握f,“摩根先生,您覺得時機成熟了嗎?” 史高治并沒有問救還是不救。因為這根本不是問題。他們固然可以在經濟崩潰的過程中通過做空來賺錢,但是如果經濟一直崩潰下去,那也只會讓他們賺來的錢變成廢紙的。其實史高治和摩根這樣的家伙,做空對于他們來說,最大的意義已經不是賺取那點差價了。而是將生產資料的價格打下去,然后獲得一個以極低的價格買入真正有價值的生產資料的機會而已。所謂時機成熟了沒有,問的其實就是,大家一起大規模抄底的時間成熟了沒有。 “我覺得,時機差不多了?!蹦Ω?,和史高治談這些不需要拐彎抹角,“再繼續讓這種局面繼續下去,沒好處。不過現在的局面并不是我們兩個人就能扭轉的?!?/br> 摩根的意思史高治也明白,抄底什么的可以干了,但是這并不能一下子就把經濟形勢搞好。股市的大雪崩固然有他們興風作浪的因素,但根本的問題還是市場問題,是因為現有的市場已經無法消化美國和歐洲的產能了。所以美國和歐洲的那些資金才會跑到股市上來玩博傻游戲。美國的經濟要走出低谷,就需要有更多的市場需求。國內的市場肯定不行了,雖然通過這次危機,史高治已經成功的將國內很多的不是自己旗下的供給能力消滅掉了,但在這個過程中,國內的購買力同樣遭到了重創。所以想要靠自然恢復,那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想迅速恢復,就必須有國外的市場。 “不錯,除非政府能采取有效的行動,否則,光靠我們,也沒什么辦法?!笔犯咧位卮鹫f。 “那你覺得什么樣的行動才是有效的行動?”摩根問道。摩根當然知道史高治說的有效的行動指的是打開國外市場的行動。但是某些打開國外市場的行動對于國內的企業來說去有著不同的利弊。比如說,史高治肯定希望能降低關稅的,因為他旗下的企業,并不擔心歐洲的競爭。如果降低關稅能換取歐洲也降低關稅,史高治絕對是賺錢的。但是對于其他企業來說,現在不但不能降低關稅,甚至還必須提高關稅,好把歐洲產品趕出去,騰出空間來給它們。摩根控制下就有不少這樣的行業。如果史高治的辦法是降低關稅,那摩根自然會強烈反對,甚至會直接和史高治翻臉。正所謂擋人財路,如殺父母。 “就我本人來說,降低關稅不錯?!笔犯咧我贿呎f,以便故意盯著摩根看,但是摩根什么表示都沒有,“真沒意思呀,還想逗他玩玩呢?!笔犯咧我贿呥@樣想著,一邊說:“但是對于整體來說,現在的確還不是靠降低關稅來打入歐洲市場的時機。我覺得有效的措施有這樣的?!?/br> “說來聽聽?”摩根說。 “最有效的措施就是陽光下的土地?!笔犯咧斡悬c惡狠狠的說,“英國能以一個小島,維持著世界上最大的工業,靠的就是大片的讓它的太陽永不落下的海外領地。如果我們也有自己的海外領地,哪怕沒那么多,也能解決不少的問題。如今有一個地方已經向成熟的蘋果一樣搖搖欲墜了。那就是古巴,危機已經在席卷歐洲,西班牙的日子更不好過了。在原來的古巴風潮之后,西班牙人對古巴的壓榨放松了一點。這使得古巴人對于目前的妥協還能夠容忍。但是危機會改變這一切,受到危機的影響,西班牙必須強化對古巴的壓榨,于是新的革命肯定會爆發。只要我們找個理由加入進去,古巴就會落入我們手中,甚至不僅僅是古巴。西班牙根本就沒有力量維系他的殖民體系了。而他居然還占據著菲律賓,這是絕對不合理的。擊敗它,奪取古巴和菲律賓,我們的日子就好過了。你覺得這個辦法如何?” “我們的力量夠嗎?”摩根問道。 “我們的工業力量碾壓西班牙?!笔犯咧位卮鹫f,“軍事力量嘛,可以先大規模擴軍備戰,迅速挖通巴拿馬運河。讓兩洋艦隊可以相互支持,就是英國也無力阻止我們的行動。而擴軍本身也是在擴大需求,就像是貸款一樣。只要最后我們能勝利,就能賺大錢?!?/br> “很好的想法。我支持您的想法。而且一旦菲律賓落入了我們手中,我們就有了向遠東挺進的基地。在那里有最后一塊無主的大市場——中國。到那時,我們甚至可以提出一個新的政策,嗯,要不就叫‘門戶開放政策’,我們憑借著在菲律賓的力量,就可以讓英法同意在整個中國范圍,我們所有國家都有進行貿易的權利。利益均沾,機會平等。這樣我們就能有更大的市場,就能有真正的陽光下的土地?!蹦Ωc點頭說。 第三百零三章 放長線 格蘭特總統在白宮和經濟界領袖們共進午餐之后不久,一向在經濟上一竅不通的總統就宣布了一個消息,他推薦他現在的財政部長鮑特韋爾先生擔任最高法院法官一職,而他現有的職務將由著名的大富豪jp摩根先生擔任。 鮑特韋爾先生是個正直的人,他在整治此前的黃金弊案的時候,在案犯涉及到總統家族的情況下,依舊能鐵面無私的公正處置,從而穩定了黃金市場的秩序。因此也備受稱道。不過在這次經濟危機面前,這位部長拿不出什么好的辦法來。后來有傳言說格蘭特總統在和摩根先生密談后,決定采用相對冒險的積極財政政策來刺激經濟,其核心內容就是增加政府開支,用赤字財政的方式來刺激經濟。 鮑特韋爾先生堅決的反對這種奇葩的經濟政策,他向格蘭特總統指出,這樣搞下去,肯定會把美國帶入帝國主義戰爭的深淵中去。他堅決反對這樣的做法。然后,他就被提名去最高法院當法官了。 說老實話,最高法院法官這個位置絕對是個好位置。在美國的國家機器里,只是少有的幾乎沒人能管,而且任期終身的位置。最高法院有七名大法官,他們由總統提名,兩院通過,然后總統再批準。一旦任職,除非兩院以壓倒三分之二票數認定他瀆職,否則任期終生。而兩院三分之二票數彈劾一個法官,這幾乎是不可能的。更重要的是,擔任大法官,是一個無上的光榮。因為一旦擔任了這個職務,就可以被視為是美國憲法的守護者。 因為大法官任期終生。所以很多時候,一位總統,根本就沒有機會提名任何人擔任大法官,因為最高法院的幾位大法官都健在,他們的位置并沒有空出來。不過前不久,有一位大法官因病去世了,于是格蘭特總統手上就有了一個讓所有閣員都羨慕不已的指標。在這個位的誘惑下,鮑特韋爾先生退讓了,他表示愿意退位讓賢,到最高法院里去當大法官。 鮑特韋爾去最高法院其實還有一個目的,那就是改變最高法院的大法官的人員構成。南北戰爭之前,民主黨呆在白宮的時候比共和黨及其前身輝格黨要多一些。再加上有好幾位法官都是在民主黨當總統的時候去世的,新的法官是由總統提名的,而民主黨的總統,當然只會提名民主黨的人。如今無論是在行政分支白宮,還是在立法分支國會,共和黨都有著明顯的優勢,唯獨在司法分支——最高法院那里,卻是民主黨人占有壓倒優勢。送一個名聲好,能力強的共和黨人進去,對共和黨來說,也算是意義重大。 既然鮑特韋爾去了最高法院。他空出的那個位置,自然就可以拿出來交給贊同格蘭特的新舉措的人了。只是這種“積極的財政政策”在此前沒怎么出現過。為了不出偏差,所以jp摩根干脆就自己跳出來擔任這個職務,開始了他這一輩子多次臨時擔任財政部長為經濟救火的傳奇。 緊接著,格蘭特政府就向國會提出了一攬子的所謂“特殊支出經費”的申請。要求國會批準政府向民間大量舉債,用于國內的維穩經費,以及追加的海軍造艦的費用。 “海軍制造軍艦,就要大量的購入各種東西,鋼鐵、機械、燃油、軍火等等等等,這樣一來就能夠拉動其他企業的發展,從而以他們為龍頭,拉動整個經濟的復蘇?!泵鎸χ鴥稍旱馁|疑,格蘭特是這樣回答的。 來自民主黨的參議員梅斯指責格蘭特違背了自由市場的原則,對其他企業不公。同時他還尖銳的問道:“等到國債到期了,總統先生打算用什么來償還這樣一筆債務?用政府的稅收,那不就等于是在用所有納稅人的錢來補貼那些所謂的相關企業嗎?” 對于梅斯參議員的指責,格蘭特總統的新財政部長jp摩根用非常尖刻的,甚至是無禮的態度回答說:“政府為全民服務乃是它的天職,難道有人認為我們在面對著無數陷入到貧困中的國民的困境的時候應該無動于衷,袖手旁觀嗎?政府的所有開支,所有采購都是本著公平公開的原則在自由的市場上進行的。所以并不構成對自由市場原則的破壞?,F在國家的局勢需要政府有更強的維穩能力,能更有效地在世界范圍內保護我們的國民的利益。正難道不是在全民服務嗎?難道所謂的相關企業就不是美國國民的企業了?難道在更穩定的社會環境,更穩定的海外市場中獲利的僅僅只是所謂的有關企業?瞧瞧你對自由市場的狹隘的理解,你是個民主黨人吧?作為一位國民選出來的議員,連這都想不明白,你不覺得羞愧嗎?你要知恥,要知恥!” 雖然作為政府官員,這樣回答議員的質詢絕對是有失風度的。尤其是“你是民主黨人吧”這樣的問話,更是理所應該的會激起所有民主黨人的憤怒的,在后面的投票中,至少民主黨議員肯定會團結起來反對這個方案的吧? 然而此后投票的結果卻出乎了梅斯議員的預料。那些該死的共和黨人投了贊成票倒也罷了,居然還有不少的民主黨人也投了贊成票。 “該死的,這些家伙多半拿了摩根的錢!一定是這樣!”梅斯這樣想著。 新的撥款計劃就這樣通過了,依據這份計劃,美國海軍將得到十條全新的大型戰艦和更多的輔助性船只。為了不至于過分刺激到英國人,在這些戰艦服役的同時,海軍也會退役掉一些相關的軍艦,整個海軍的規模并不會隨之擴大太多。 海軍部隨后就戰艦進行了招標,史高治和摩根手中的造船廠靠著經驗和技術上的優勢,不出所料的拿到了這十條軍艦的制造合同。 摩根—麥克唐納造船廠的方案其實只是克利夫蘭快速巡洋艦的而放大版而已。噸位被放大到了標準排水量五千噸,滿載排水量六千五百噸的水平而已。換裝了更大的蒸汽輪機,使得它的航速并沒有下降,至于火力和防護方面,這種船甚至和克利夫蘭級快速巡洋艦沒什么區別。擴大的排水量幾乎全都被用到增加航程和自持力上面去了。 這樣設計只有一個原因,那就是為了盡快服役。依據計劃,這些軍艦要在巴拿馬運河通航后形成戰斗力。而巴拿馬運河公司也已經在準備開始工作了。 這時候已經是1871年底了。在史高治的鴨堡里又來了幾位東方的客人。要說這些人也算是史高治的老熟人了。帶頭的還是耶魯的第一個華人畢業生容閎,和他一起的還有三位滿清政府的官員。 聽說來了一些留辮子的男人,多蘿西婭到來來了興趣,跟著史高治一起接見了他們。相比容閎,這幾個滿清官員的態度就顯得有些拘謹了。他們大多本著多說話多錯,少說話少錯,不說話不錯的原則,基本上就不開口說話。不過從這種拘謹里,史高治就能看出,這些官員在坐著火車穿越了整個北美大陸之后,對于美國的遼闊和強大(當然,只是相對于滿清的)印象深刻。 這些人找上門來,為的是兩件事情。第一件事情是安排此前史高治提議過的幼童留學的事情。這件事情經過李鴻章的努力,終于得到了慈禧太后的允許,開始正式實施。依據計劃,容閎和這三個滿清官員帶著三十個粗通英語的孩子來到了克利夫蘭。在那里,他們被分散送到了三十個美國家庭,其中大部分都是史高治的高級員工的家里居住,并在美國的小學里讀書。因為美國的小學的經費絕大多數來自所在的社區的房產稅和捐款。所以,有錢人的孩子讀書的學校天然的會比窮人讀書的學校條件好。住在這些人那里,就可以保證他們能得到相對更好的教育。將來他們還會在這里讀中學,并最終報考美國的大學。 史高治知道,這一批留學生,將來回到中國后,都會有不錯的發展。而資助了這些人,就一定能讓史高治將來在中國市場上有更多的優勢。這也算是放長線釣大魚了。 至于第二件事情,還是向史高治訂購更多的機器,尤其是發電機。對這個買賣史高治很感興趣,但是他更感興趣的還是技術標準。只要讓中國使用了他的技術標準,那就意味著今后的各種擴展,升級都會有他的生意。這樣的利益也許能持續上百年呢。所以史高治立刻就熱情了起來。 “容,你知道,電氣革命就是從我們這里搞起來的。所以我們的發電、輸電技術都是最為正宗的。你來向我們購買這些那就真的找對人了。嗯,你們不會向軍火那樣,美國的弄一點,英國的德國的也買一點吧?如果是這樣,我可要提醒你,這樣做是非常不合算的。嗯,容,你已經有好一陣子沒在美國了吧?美國的輸電標準和英國的,德國的都有所不同。所以如果你們都買,那就會發生相互沖突的事情了。比如說,我們美國,現在基本上都是再按照我們的標準,用220伏電壓的交流電,而英國呢,既有交流電也有直流電,他們自己正亂著呢。德國人用的標準倒是基本和我們一樣。只是他們的遠程輸電要使用我們的專利技術,所以用他們的東西會額外的貴一些。再說,你到歐洲打聽一下就知道,德國貨的名聲可不太好,遠遠比不上英國貨,當然更比不了我們。嗯,如果您們選擇了我們,我甚至還能向你們提供一些更新的軍事技術,嗯,比如說速射炮,就是德國人借以打敗法國人的那種大炮?!?/br> 第三百零四章 寂靜的森林 1872年新年剛過,一條船就在巴拿馬東海岸的碼頭上靠岸了。從船上下來了一些穿著淺灰色的工作服的人,在他們的工作服的前胸上都繡著一個黃黑相間的雨傘的圖案。當地人都認得,這是巴拿馬運河公司免疫給水部門的標志。當年日本工人黃熱病大爆發的時候,就是這些人負責工人營地的各種事物。如今帶著這樣的標志的人從新回到巴拿馬,看來運河的開發真的要重新開始了。 從這條船靠岸后,就連續不斷的有更多的船只抵達。更多的人員,以及物資被運上了岸。然后工人們也開始陸續抵達。和上次不一樣,這次的這些工人,主要都是白人了。 史高治原本還是想要用日本工人或者干脆就用華工的。因為無論是日本工人還是華工,用起來都比白人,哪怕是最便宜的愛爾蘭白人便宜。而且這次有了ddt,應該不會出現大規模的傷亡事件。所以哪怕是用華工,史高治覺得,也不會有什么大問題了。 然而,事情的發展卻有點出乎史高治的預料。在日本,維新政府上臺后,將巴拿馬運河大量日本工人死亡的事情作為幕府賣國的重要罪證加以宣傳,結果,等史高治的人再次找上門去的時候,日本政府的開價就高了一大截。至于中國,本來招點工人出來,也不算難。甚至于運作得也差不多了,但也不知道怎么搞的,滿清國內突然出現了一些政治變故,一幫子所謂的“清流”借著這個事情攻擊洋務派賣國,然后,嗯,至少短時間,華工是指望不上了。能用的當然只剩下愛爾蘭人和黑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