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段子竟在我身邊
半小時后,休息室門口。 “張哥,葉青那邊,是真的這么看好?” 助理整個人有點頭暈。 儒意影業能說出保底十五億發行,其實都不是他們公司的主意。還是因為他們攀上了中影的人做發行,那邊很看好這部戲,所以和他們商量以后定下的一個數字,打算這樣保底發行。 已經是很難得了。 但是葉青的公司,哪來的底氣提出20億保底發行? 以至于助理一下子就想到: 肯定是借機哄抬價格,試探他們的底線,以謀求更大的利益。因為如果儒意那邊真的接了的話,對方可不一定接。 結果他們沒想到的是,青葉那邊不是搞事情,而是真的要搞20億保底發行。 這就有點糾結了。 《你好,李煥英》雖然可以看出有爆的潛質,但是其實每多1億,整個發行方的底氣就越來越沒那么穩,賺的錢也就越來越少。 中影是看好這部戲能沖20 ,甚至25 的。 保底15億的話,還是能賺的不錯。 但如果是20億保底的話,就算是成功,賺的大頭也就是出品方,這點中影當然是不樂意了。 所以一番磨合之后,保底暫時定在了17億。 也換成了三家保底發行。 中影肯定是要占大頭的,這沒得說——青葉和儒意,發行能力都弱,中影肯定要扛主力。但換種角度拉上他們兩個可以分擔一下保底壓力,以防萬一出現虧損,也有得搞。 不要光看掙錢的時候風光。 電影很多都是賠錢的,尤其是保底還這么高的情況下,賠的可不少呢。 所以原本兩方是覺得,估計沒人愿意接這個保底發行的底,中影百分之70,儒意百分之30. 結果現在青葉文化擠進來,又加了2億。 這事本來應該再仔細商量一下的,但青葉娛樂表示,可以分擔一個比較高的比例... 剛好,儒意這邊抗下原來15億的百分之30也有點吃力,所以雙方很快商定下來:那就變成了中影百分之55少了一點,青葉百分之25,儒意百分之20。 這就基本上妥了。 其他的人也沒有意見,甚至還樂得青葉文化抬高了兩個億,白賺的。所以這場會開的還算是皆大歡喜——至少目前來看是這樣的。 不過,青葉文化的cao作,大家確實迷惑。 “我當然很看好了,不然我也不不會這么關注?!?/br> 而那一邊,葉青收拾了心情。 但其實說實話,并不是說因為看好才提出20億保底——15億發行保底的話,肯定是賺的更多的。但是15億是人家提出的,分擔比例都商量好了,葉青擠進去也就頂多拿個百分之十幾。 不如再提高幾億發行保底,試探底線。 再借機大肆入局。 妥妥的了,所以他也轉頭道:“青葉文化那邊收人的,可以行動起來了?!?/br> “很難啊,現在電影市場越來越好,人才都是供不應求的?!?/br> 工作人員也有自己的難處:“我們雖然待遇給的很好,但畢竟還是小公司,招人不容易的。我們聯系的好些人,都沒啥戲?!?/br> “沒事,慢慢來?!?/br> 對此,葉青也不沒啥辦法。只能道:“打好關系,也不是讓你們一蹴而就...” ... 轉眼到了十二月,葉青又錄完了兩期《我們的歌》。 這次錄制,他們分別演唱了《貝加爾湖畔》和《卷珠簾》,斬獲單期第二名和第一名。 說起這兩首歌有點重復,但是是真的好聽。 畢竟選歌本身就好聽。 是的,很難說有一個節目組,能把那種根本就不咋的的歌曲改得很好聽的... 難,且不多。 歌曲本身底子才是最重要的,底子70分,改動增加百分之20,也能有84;底子50分,改動加分百分之60,也是80。 后者固然會展現節目組,或者藝人的能力。 但觀眾并不關心。 總之,這次順利地錄制結束之后,就只剩下半決賽和總決賽錄制。但是節目組這邊,有一些東西已經塵埃落定了。因為... “備受期待的新節目《我們的歌》在首播創造突破2.4的高收視率,并在第二期保持1.889之后,本是今年大熱的節目卻在上期遇見滑鐵盧。 該節目在大熱選手葉青所在的a組部分播放完后,第三期b組上線,收視率大跌0.5至1.391,被《蒙面歌王猜猜猜》以1.52的成績反超。不僅讓人懷疑,這樣分組拍攝的意義所在。 對此有業內人士表示,明星并不是非常能影響節目收視率的因素,第三期存在一定外部條件的不利。 對此,節目組并沒有正面回應。只是宣稱,分組錄制只是暫時的這兩期,后續很快繼續播放a組,以及雙方battle...” 得,這也跟回應差不多了。 意思是,忍忍吧,很快就過去了。 而事實證明,等回到第五期a組終極排位賽的時候,收視率重回1.838,第六期b組終極排位賽時,收視率又跌到1.524... 這就好像能說明一些問題了... 明星不能影響收視率?那還花那么多錢,請那么多明星干嘛。 制片人傻??? 所以對比下來,那肯定是葉青太厲害了唄。 于是就在這個時候,網上又有消息出來,這次他們是瘋狂吹捧勤深深組合,說觀眾其實更是因為他們看的節目。 emmm,肯定也有人家的原因。 但是為了壓住葉青,寧愿捧一捧周深,把功勞全算在人家手上,也是有點沒必要。 葉青工作室,也怎么可能坐等他們搞事情。 直接一波通稿,曬出了實時收視率曲線圖——圖中可以看出,勤深深組合確實不錯,明顯高于平均值;但是實時收視率最高的波段還是葉青組合的,并且遠高于平均。 要是葉青真的能全程營業,博個更高的收視率,也是完全有可能。 ... “倒也太夸張了,觀眾全程看我,肯定也會膩啊...” 夜,某茶餐廳。 葉青正在跟花姐通電話,聽到這個消息,也笑道:“而且正是因為我出場時間不多,所以大家才會覺得看不夠?!?/br> “知道,但我們也就是提一提,穩固一下你的價值?!被ń阋沧匀幻靼灼渲械览恚骸安粫攸c宣傳這些方面的?!?/br> 頓了頓,她道: “只是要別人知道,你對這個節目的影響力,到底是什么程度的?!?/br> “嗯,行,那我就沒問題了?!?/br> 交流工作差不多后,葉青掛斷了電話。 沉默了一會。 他端起水杯喝了一口,又掏出手機刷了兩下抖音,看了看知乎,再回神過來還是只能面對現實——繼續翻看著照片里的名單,從第一個到最后,來回滑動,還是心中有些猶疑。 頭疼??! 上個月,葉青不是說要招發行部門的人么? 這活當時就不容易。 畢竟青葉文化不是那種普通的小公司發展歷程,上來主發行的第一部片子,就是17億保底的《你好李煥英》:雖然是中影發行占大頭,但是他們也是有任務的。 所以換做以前,葉青還可能把之前投資自己師弟毛一航的《世界》。 賠本換經驗。 但現在,根本沒機會給你試手,然后慢慢歷練什么的。直接招了一批已經有一些經驗的人,這都還算好的,主要是領頭的不好招。 畢竟底下的多數是打下手, 領頭的才是核心競爭力。 那就不好找了。 “頭疼啊,明知道是無用功,但還是必須跟上?!?/br> 葉青繼續皺眉,就,雖然現在做的東西,明年也會再做一遍。但也不能現在人家做的時候,你完不成——目前的計劃,可是20年春節檔上映,所以很多東西都要運營起來了。 青葉文化這邊, 也必須盡快來個專業領頭人負責。 不然現在這邊無論是花姐,還是葉青,都肯定是業余的。只是說,作為老板,他們不得不承擔起這個活計。 然鵝現在也看見了, 他們還是沒有尋找到合適的人選。 呈上來的名單里,確實都差了點意思。也是葉青前陣子忙昏了頭,沒早早想起來這回事。 他沒想起來,公司就無從知曉。 所以葉青前些日子,又在手機上看了半天。給一個人發了個消息邀請她暫時過來幫幫忙,渡過這段時間就好,對方也很快回復,說剛好也想見見他。 好嘛,一拍即合。 可說實話,葉青對這次的見面沒有抱那么大希望。因為對方也是相當知名的電影人了,跑過來給他做發行,有點大材小用。 何況人家手里也有活在忙著,所以也才按照人家的時間,約的今天順便見面。 但現在葉青也沒啥特別好的辦法。 另外就是,他其實不需要人家特別用心在接下來的發行上,只要不做蠢事,不做豬隊友,給出一些方向指引就成... ... 8點,餐廳的門被人推開。 今天晚上這里被葉青包下來了,所以進來的,無非就是客人了。 “呀,你已經到了啊,不好意思啊...” 女生大咧咧地進門,順便笑著道:“事兒聊的不是很順利,慢了點就?!?/br> “嗨,還有你陳大小姐不能搞定的事情?” 葉青也起身,紳士地幫她拉開椅子。 是陳祉希。 老熟人了,之前《唐人街探案》的時候認識的,那時候人家是制片人。這位還曾經制片過《泰囧》《煎餅俠》的制片人,這兩年運氣稍稍差了點。 《縫紉機樂隊》和《動物世界》都沒有達到預期。但她接下來的項目也還算正常,畢竟陳小姐真的很有人脈資源,也很有做這行的頭腦。 不太成功的案例,也只能說明... 制片,也不是萬能的嘛。 但人家能力是優秀的。 而且葉青在自己合作過,且關系不錯的人選里找來找去,就只有陳祉希還靠譜點:除了因為熟,因為能力,還真就是因為最近她的戲撲了,手頭沒那么忙了。 “嗨,國內可能還好?!?/br> 陳祉希也不客氣,道:“但是我們這次是出國拍攝,去米國。你在米國拍《唐探2》,知道劇組要去那邊的時候,各種事情都不好搞吧?” “知道,不過,你們這個題材還要去米國?完全不搭啊...” 葉青點頭,有些奇怪。 他前幾天聽花姐說了,說是陳祉?,F在拍的那個項目是西游記題材的,合作的還是韓延導演。而這個題材每年都會有,葉青也不奇怪,只是中國傳統神話的故事怎么會去到美... 等一下! 橋豆麻袋! 難道說?他覺得自己思緒卡了那么一秒鐘,然后才回到現實世界,顫顫巍巍問道:“你們這部西游記,不會就是...” “嗨,我們這部戲確實未播先火啊?!?/br> 陳祉希也帶著開玩笑的口吻,道:“對,就是六老師主演的《西游記真假美猴王》,我們已經籌備一年了,也確實是中美合拍的...” 葉青也就一下子不知道說啥了:這種段子如果是在網上也就算了,大家一般都茶余飯后逗逗樂,也沒人會當真。 但是現在居然真的出現在自己身邊... 就,硬開花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