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節
石頭扭頭,目光準確地找到晏衡:“月前晏鎮撫來要賬冊,小民與家人商議再三。還沒等交出去,家中闖入一片黑衣人殺光小民全家,一把火燒光二十多年來各本記錄詳細的分賬冊。不僅如此,他們還抓住小民五歲的侄子,要挾小民交出藏在暗處的一本總賬。小民不從,他們便剁掉了孩子手指。還好有晏鎮撫幫忙保住總賬冊,順帶還幫忙求醫問藥?!?/br> 天吶……九公主捂住嘴巴,一雙大眼睛中滿是不可置信。 “才五歲的孩子,他們怎么下得去手……父皇,這簡直太可怕了?!?/br> 石頭反駁道:“在那些人眼里,這算不上什么。我們酒泉最大的地頭蛇周千戶,因為覬覦王伯家祖傳釀酒方子,派人強搶不說,還打算王伯一條腿。還好皇上派來了晏鎮撫,前陣晏鎮撫抓獲周千戶,在府衙面前公開審理,受害的酒泉百姓一人一口唾沫差點沒把他淹死?!?/br> 慶隆帝眉頭皺得幾乎能夾起一只蚊子,扭頭他看向晏衡:“此言當真?” 晏衡面色沉重,向前一步跪在地上:“石頭家大火乃是臣親眼所見,其侄斷指后連發高燒,如今尚未脫離生命危險。至于周千戶一事,臣向陛下請罪。周千戶為害酒泉多年,積威頗重,以至于他都已下獄,提起他酒泉百姓仍是噤若寒蟬。為了穩住他,臣收了他賄賂的十一萬兩銀子,其中五萬兩被臣自作主張發給了曾經受害的酒泉民眾。臣公然貪污受賄,實在是罪該萬死?!?/br> 慶隆帝怒道:“貪污受賄,的確罪不可恕?!?/br> 九公主驚訝:“父皇!” 安撫地看了九公主一眼,慶隆帝繼續說道:“然而事急從權,愛卿所為不過是權宜之計,兩相抵消算不得罪過。愛卿保住賬冊,又為酒泉百姓伸冤,此舉實在是大功一件。只是賬冊?” 長舒一口氣,晏衡緩緩說道:“賬冊一直被臣妥善保管,涼州同僚允臣翻看官衙往年賬冊。歷時一個多月,臣妻終于做出了一本對比賬冊?!?/br> 慶隆帝看向衛嫤:“這樣說來,賬冊乃是出自晏夫人手筆?” 衛嫤正想著那六萬兩賄賂之事,聽晏衡這樣提起,她終于明白參拜完黃廟后,衛mama所說塑金身之事順其自然又是何意。 涼州貪腐實在是太嚴重,報上去后慶隆帝總會重視。而作為晏衡走馬上任后的第一把火,到時周千戶之事肯定會被人提及,自然而然也能引出那十一萬兩的賄賂。到那時候,她可以堂而皇之地捐掉這一大筆銀子。 正想得入神,猛地被慶隆帝點到,她突然意識到這是個絕佳的機會。 這些大額銀票她一直都隨身攜帶,這次雖然逃出來的急,但總算沒被燒毀。掏下荷包,她從中抽出兩張銀票。 “回皇上的話,確實是臣婦所做,這其中舅舅也幫了不少忙?!?/br> 說完她將銀票舉過頭頂:“幽州大火全因臣婦房中賬冊而起,賬冊又始于酒泉。這是周千戶家人當日行賄時剩余銀票,當日周老夫人送來的,便是一張五萬兩,六張一萬兩,臣婦一家絲毫未動。借此舉,臣婦想將銀兩上繳,用于火災后幽州城一些建筑的修整,救濟火災中傷亡的百姓?!?/br> 衛嫤思維雖然有點跳,但熟悉這一套的官場之人很容易聽明白。 這下不僅是楚刺史,連袁刺史心里都有些不是滋味。晏鎮撫運氣也太好了點,本來板上釘釘的特大貪污案,機緣巧合之下卻變成天大的好事。抓惡霸周千戶是一份功勞,平民憤又得民心不說,周千戶多年貪污來的銀兩,又借著這場火災全都灑了出去,為他在皇上跟前賺足了愛民如子的賢臣印象。 袁刺史很難不去羨慕嫉妒恨,晏鎮撫運道也太好了點。不對,是他娶得媳婦夠好。結交得了公主、算得了賬冊,最后還能急中生智在這種場合給夫婿刷印象分。怪不得晏鎮撫待她如珠似寶,一日三餐親自下廚不說,后宅瑣事也全包,要他有個這樣如花似玉又能干的媳婦,他也愿意做這些。 從衛嫤身上,袁刺史頭一次意識到,千萬不能小瞧女人。 不僅是袁刺史,連慶隆帝也對阿怡這位“最好的朋友”刮目相看。從晏夫人身上,他隱隱看到了自己這一輩子最滿意的女人——淑妃的影子。同樣的容貌嬌艷而不媚俗,同樣的舉止大方,同樣的處事周全。阿怡眼光不錯。 “貪官家產用于賑災?這倒是個好主意?!?/br> 這話說出來,已經足夠明確表達慶隆帝意思?!柏澒佟眱勺?,更是刺激著在場所有人的神經,或多或少他們都貪過。 “多謝皇上?!?/br> 再次將銀票高舉過頭頂,衛嫤長舒一口氣。雖然這樣一來,這筆銀子無法捐給黃廟塑金身。但捐給受災百姓,遠比寺廟里一尊金子做的佛像意義更大。能救更多人不說,也能博得慶隆帝好感。 至于跟晏衡商量好的,要為韋氏捐一座金身,日后有的是功夫,她慢慢賺銀子就是。 在衛嫤思考的同時,被石頭慘狀與周千戶殘暴連番震懾的慶隆帝終于下定決心,撕開這太平盛世里面的腐rou。他命西巡隊伍原地扎營,御林軍上去參與救火。同時,他又命端王回京,親查吏部這些年撥往西北款項的原始賬冊。 ☆、第103章 無心插柳 盡管文武百官輪番相勸,慶隆帝還是在幽州城外扎帳篷住了下來?;实鄱甲≡趲づ窭?,其余人就算官職再高,平日再養尊處優,這會也得乖乖過上游牧生活。 不僅如此,他們還得時刻面臨火災危險。衛嫤所言幽州城下有淺層天然氣田之事,不知何時已傳遍整個營地。雖然對“天然氣”三個字有些陌生,但這并不妨礙他們理解其意。這東西看不見摸不著,但跟幽州盛產的煤一樣可以燒火,指不定什么時候就會突然從他們所住帳子地下著起來。 當生命受到威脅時,一群養尊處優的官員完全調動起積極性。拿出自己全部本事,調動軍隊和城內居民一起滅火,甚至連幽州城外的村民和牧民也被召集起來。 慶隆帝蒼老的心得到了些許安慰,他遴選的大越官員還是有本事的。算起來他還有點識人之明,不是一個徹頭徹尾的昏君。 “哎?!?/br> 喝一杯茶慶隆帝感慨著,伴駕的淑妃目光從棋盤上移開,柔聲安慰道:“照這樣下去,大火很快就會被熄滅,其實這場火也不是全無好處,皇上就放寬心?!?/br> “有什么好處?” 淑妃看了眼那張棋盤,笑道:“來之前宮中就有傳聞,幽州行宮鬧鬼,現在鬧鬼一說總能除去?!?/br> 慶隆帝皺起眉頭,身為君王他也借天命做過不少事,鬼神之說他比大越任何一個人都要清楚。某地現奇石祥瑞,不過是當地官員牽強附會討他歡心罷了。明知如此他卻不能拒絕,因為百姓信這個,憑借祥瑞他們可以篤信皇帝是天命所歸。 君權神授也許能唬得住天下所有人,但唯獨唬不了被神授的帝王本身。有沒有感應到天命,有沒有見過神仙,沒有人比皇帝本人更清楚。 “鬼火?不過是有心之人裝神弄鬼罷了。淑妃說得沒錯,這場大火剛好可以揪出一些人的鬼蜮心思?!?/br> 淑妃淡笑道:“我可沒那么說過,不過是一句玩笑話,皇上竟能想到那么遠?!?/br> 慶隆帝頗有深意地看著淑妃,最有分寸、最會潤物細無聲的總是她。 淑妃撥弄下發髻,舉手投足間難言大氣,卻絲毫不顯硬氣,反而嫵媚十足。 “父皇,” 人未到聲先到,九公主提著個壇子從外面走進來。 “外面有蒙古人趕著勒勒車來救火,順道給幽州城房子被燒壞的百姓發奶茶和奶磚。大老遠我聞到香味,也要了點過來。奶茶可好喝了,比我在宮里面喝得味道還要好,父皇母妃也一塊嘗嘗?!?/br> 說完一大長串話,九公主終于走到慶隆帝身前。打開壇子,一股混合著茶香的奶香味撲面而來。 慶隆帝深吸一口,點頭道:“的確是香?!?/br> 九公主一雙大眼睛笑得瞇起來,紅撲撲的臉上還帶著奔跑時的汗水。順手從桌上拿來茶杯,她彎腰打上半碗,雙手捧過去:“剛我喝了一大碗,感覺今天中午不用吃飯了?!?/br> 慶隆帝接過來,嘴沾在碗邊上眼看就要喝下去,旁邊響起一道尖細虛弱的聲音:“皇上,您倒是讓奴才先試試毒?!?/br> 三思手里攥著一根銀針,望著躍躍欲試的帝王和滿臉期待的九公主,原本理直氣壯的試毒一事,如今也多了三分心虛。 見她這幅模樣,九公主揚唇一笑:“多虧三思提醒,我都忘了這回事,今天就讓我來試一下?!?/br> 從三思手里接過銀針,九公主直接往瓦罐里插去。 等候的間隙,慶隆帝卻是想都沒想,就著九公主捧過去的碗,一仰脖子灌了下去,而后他滿臉回味。 “別說,這味道還真不錯,淑妃也嘗一嘗?!?/br> “父皇!” 九公主驚訝,即便她自己先前喝過,這會也有些忐忑。雖然同是一鍋里舀出來的,但她看好多話本中寫過,下毒的方式有很多種?!酢跤锌赡苣ㄔ谕吖蘩锩?,涂在勺子上,或者干脆與父皇御帳茶碗中本身帶有的無毒害東西形成一種混毒,總之五花八門讓人簡直無法安心生活。 她本人無所謂,但從小母妃就告訴她,父皇身兼天下社稷安危,寧肯小心點麻煩點也不能露出任何可乘之機。 幾乎是顫抖地提起銀針,看到上面陡變的顏色,她身形踉蹌,聲音幾乎快哭出來:“變……變色了,父皇你感覺怎么樣,我真的不是故意的?!?/br> 變色了? 御帳中所有人臉色一變,三思沖到九公主跟前,就連平日一直穩重的淑妃,這會也騰地一下彈起來。 乾清宮總管與后宮第一寵妃幾乎是同時沖到九公主面前,緊張地看向她手中銀針,待看清楚如何變色后,兩人皆是哭笑不得。 三思呼天搶地:“九公主殿下,老奴這條命被你折騰去一半?!?/br> 淑妃無可奈何地看著女兒:“阿怡怎么還這么冒失,銀針不過沾點奶茶的乳白色?!?/br> 九公主本來就夠緊張,將銀針從黑漆漆的壇子中提出來,眼見下面接觸到牛奶的那部分不復金屬色澤,黑洞洞的沒多去看她就已經嚇傻了。 被母妃一罵,她再仔細看過去,可不是沾在銀針表面的奶茶。隨著她提出來,奶茶向下滑去,露出銀針本來閃亮的顏色。 明明一點都沒變色。 抱著陶瓷罐子,九公主滿臉慶幸:“真的沒變色,父皇這下準沒事,真的是太好了?!?/br> 慶隆帝滿臉疼寵地看著憨憨的女兒:“牛乳和茶,兩樣東西都有解毒之效。一般毒物想往里面摻都難,喝一點肯定沒事,阿怡不用那么緊張?!?/br> 聽到父皇聲音,九公主長舒一口氣:“我就說嘛,給我打奶茶的牧民是個蒙古人,她可是因為感激才來這接濟漢人,怎么可能會害父皇?!?/br> “因為感激?” 九公主點頭:“父皇你沒聽人說?我也是剛聽說的,晏鎮撫來涼州路上被瓦剌馬賊伏擊過,是一戶牧民救了他。以那牧民身份本來應該天葬,但晏鎮撫卻堅持報恩,連夜趕路將他帶到涼州,請得道高僧為其主持火葬?!?/br> 慶隆帝當然知道這事,正因收到幽州刺史上奏的折子,想著西北戰事焦灼,連年來如無底洞般吞銀子,他才起了西巡的心思。 “不僅如此,火葬后晏鎮撫還自掏腰包捐了好大一筆香油錢,為那位救他們的蒙古漢子祈福,甚至他還負責照料漢子妻兒?;鹪岙斎涨『檬堑玫栏呱v經之時,又恰逢秋收后的互市,來幽州城購置過冬所需物資的牧民格外多,聽講經的人也多,好些人都看到這一幕。他們不認識晏鎮撫,但卻認得出他那一身大越官袍。經由此事,好多蒙古人開始感念父皇這些年的仁政,他們覺得大越人也不錯。蒙古人天生熱情好客,聽說幽州城失火,就趕著勒勒車,帶著自家制的奶茶來接濟漢人?!?/br> 越說九公主眼睛越亮,說到最后她崇拜地看著慶隆帝:“父皇好厲害呢!小時候聽師傅講課,先前那么多朝代,從沒有一位君主能讓草原上的游牧民族真心歸順,父皇竟然做到了。這就是……哦我想起那句詩了,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br> 被女兒崇拜地看著,聽她嘴中真誠的夸贊,為帝幾十載,經歷過無數大風大浪的慶隆帝,這會心情之激動,絲毫不比當年初臨帝位之時弱。 蒙古人感念他的仁政,他們愿意把漢人當同胞,愿意在危難之際伸出援手。這讓他被一本賬冊和幽州大火,揭開執政幾十年,看似繁花錦繡實則腐爛不堪的江山后那顆千瘡百孔的心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安慰。這些年兢兢業業的勤政沒有白費,哪怕只有教化蒙古人這一條,也足以讓他名垂青史。 激動之下,搶過阿怡手中壇子,對在嘴上他咕嘟嘟一飲而盡。 “父皇,蒙古人來救火的勒勒車里灌滿了奶茶,這會還剩下很多,您慢點喝?!?/br> 喝完半壇子奶茶,打了個飽嗝,慶隆帝心情稍稍平靜下來,而后他想起了阿怡話中提到的另一個人。 “阿怡是說,此事跟晏鎮撫有關?” 阿怡遲疑下:“他們都這么說,但我覺得應該是阿嫤功勞比較大。晏鎮撫出身貧寒,阿嫤卻有很多嫁妝銀子?!?/br> 這話說得也有道理,慶隆帝豪爽道:“那就兩個人一起賞?!?/br> ☆、第104章 代指揮使 自打將賬冊呈給慶隆帝后,衛嫤就被孤立了。 雖然只有一天時間,但這種感覺還是特別明顯。所有前來見駕的涼州官家夫人都投身救火一事,明明人手不夠用,但每當她見縫插針地想幫忙做點什么,總會有人一臉驚訝地撲過來,把活給搶過去。 比如現在,蒙古牧民趕著勒勒車過來,給涼州受災的百姓發放奶茶。 提著水桶一臉一身黑灰的救火百姓在勒勒車前排成長隊,一碗奶茶加一塊奶酪,營養豐富能量充足,絕對是犒勞疲憊了一上午的人們的最佳獎賞。 眼見隊伍越排越長,衛嫤打開勒勒車另一端的口子,示意一部分人去這邊排隊。 很快有眼尖的百姓排到她跟前,衛嫤穿得是綁袖的騎馬裝,干起活來特別利索。拿著舀子舀滿一整碗奶茶,美艷端莊的臉上揚起一抹甜笑,從她手里接過食物的百姓,無論男女老幼,心情都會不自覺變好,回以她發自內心的笑容。 一勺接一勺,眼見要破五勺向十勺的最新成就發起沖擊,旁邊突然響起倒抽涼氣的聲音。 “天吶,晏夫人怎么能干這些瑣碎之事?” 衛嫤余光一掃,見到一位有些面熟但又叫不上名字的官家夫人過來。她似乎是涼州府衙一位書吏的夫人,屢次宴會一直坐在不起眼的角落。 然而這位先前泥菩薩般安靜坐在一個角落,眉目平靜從不多吸引人注意力的夫人,此刻卻一副天塌了的表情。伸過手,她動作利落地要搶她手里舀子。 “這位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