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節
書迷正在閱讀:老婆太甜了、如果不曾遇見、軍醫柳妃:冷面殿下聽令寵、重生之女俠系統、趙氏貴女、誰敢說師兄的壞話(穿書)、潛鱗、三梳、貴女多嬌、偏執太子的空間醫妃
================================================= 本圖書由(落櫻傾卿)為您整理制作 附:【本作品來自互聯網及出版圖書,本人不做任何負責】內容版權歸作者所有 ================================================= 大豪商,掌家娘 作者:繡寒書 文案: 成親三年,吳蘇都沒見過相公長得什么樣。 只聽說,他是個敗家子,好好的文房四寶生意,他接手一年就垮了。 又聽說,他是個浪蕩子,將西子嬌娘的畫舫當家,一住就是三年。 還聽說,他是個不孝子,霸占家產別籍異財,一次就弄走了府里一萬兩銀子。 雖然如此,吳蘇依然盼望著相公回來,只因為,她最大的愛好就是教育別人! 終于,吳蘇的相公回來了??墒恰睦锊粚?? 說好的敗家子呢?為什么回來的是個家財萬貫得意洋洋的大皇商? 說好的浪蕩子呢?為什么這家伙總跟在吳蘇后面垂涎三尺,還信誓旦旦自稱是原封的? 說好的不孝子呢?為什么族長都找來哭著嚎著求他接手族長之職? 吳蘇很生氣,自己是教育別人的,不是被人教育的??! 內容標簽: 重生 主角:吳蘇,齊子晟 ================== ☆、第1章 不速之客 宣城齊府大宅。 一頂小轎子停在了西角門處,從車上先下來了個婆子,端著下腳蹬放在了車下,接著出來了兩個丫鬟,一左一右從車里扶出來一位穿著錦玫瑰紅遍地纏枝芙蓉花錦緞褙子的婦人,三十五、六來歲,梳著高高的發髻,下車之后淡淡的掃了一眼周圍。 門口站著個身穿著靛藍對襟比甲的婆子,見這個婦人下了車,已經笑著迎了上來躬身行禮道:“親家三太太來了,我們老太太知道您要來,特意備下了今年才下的新茶,就等著您呢!您請?!?/br> 那婦人輕輕的點了點頭,示意她前面帶路。 兩個丫鬟在聽見了那婆子的說話之后,卻在婦人身后互相看了一眼,不屑的撇了下嘴。 婆子在前面帶路,進了垂花門穿過一個園子,上了回廊往前走去。那婦人跟在后面,在往東下了游廊之后,抬眼往右邊看了看。跟著婆子往前繼續走。 右邊是一片大園子,一眼都望不到邊,園子東邊兩里地左右,有一個精巧的五進院子,此時從院子二門口小跑著進來了一個丫鬟,一路進了內院的正房,對坐在窗戶下面看書的一個年輕女子道:“奶奶,果然是吳三太太來了,不知道是不是又……” 吳蘇從書里抬起頭來,看了看站在面前的丫鬟紅羅,道:“去沏壺茶,叫廚房準備些點心,大約的一會兒就過來了?!?/br> 紅羅忙答應了一聲,轉身去準備。 吳蘇放下了手里的書,也有點看不進去了,站起身去后窗戶前站著,看著窗戶外面的大芭蕉樹出神。 三嬸前些天才來的,今天又來,看樣子……那件事他們真的當回事在認真的考慮。上一次就讓齊老太太聽出來些眉目,很是懷疑的把自己叫去詢問,自己娘家人說的那些話是什么意思?這一次三嬸不會就直言吧?他們……難道真的就沒考慮一下,如果將話說出來,自己今后在婆家還怎么立足? 轉念一想,他們既然就是想讓自己和離,自然不會考慮自己在婆家立足的事情,說不定三嬸今天就是來跟齊老太太攤牌的。 吳蘇皺起了眉頭。 在屋里等了大約半個時辰左右,吳三太太過來了。 進了屋子坐下,吳三太太也不寒暄,馬上就道:“丫鬟都出去?!甭曇糁袔е商匾舛似饋淼耐L,丫鬟們不敢怠慢,全都出去了。 吳三太太這才看著吳蘇道:“三姐兒,上一次嬸來和你說的事情你考慮了沒有?想的如何了?” 吳蘇聽了這話,心中微微地位松了口氣,聽三嬸的意思,今天應該是還沒有和齊老太太明說,還有轉圜的余地。 她笑著道:“三嬸,聽您聲音都有些啞,先先喝口茶吧?!?/br> 吳三太太果然是有些渴了,便端起茶杯喝了一口,吳蘇馬上將點心推過去一點:“嘗嘗這點心,是侄女親手做的?!?/br> 吳三太太不好違拗了她的好意,何況也知道這事對吳蘇來說不是簡單的事情,她需要時間猶豫也是理所當然的。便伸手拿了個點心放進了嘴里。 “真甜,這是放了多少糖霜啊?!边@樣說著,吳三太太一塊點心已經下肚,接著又拿起來了一塊。 吳蘇抿嘴,這位三嬸平常里總板著臉不茍言笑,喜歡將威儀掛在臉上,不知道的人會覺著她多么的嚴肅,其實私底下卻是嘴饞的人,喜歡吃甜食,還愛吃很多大戶人家里覺著上不得臺面的小吃。 看到吳三太太三塊點心吃完了,喝著茶看著自己,眼神已經是催促的意思,吳蘇吸了口氣,這才謹慎的道:“三嬸,侄女的事情叫父母親還有叔嬸子cao心了,侄女慚愧。上一次嬸子說的話侄女想過了,嬸子沒直說,侄女猜的大約是那個意思,也不知道猜的對不對。若是錯了嬸子就恕了侄女的愚昧,若真的是侄女猜測的那個意思……侄女便是那句話,出嫁從夫。我既然已經嫁給了相公,自然是唯夫家馬首是瞻,女子三從四德,從一而終,侄女怎么能輕易求去?夫有再娶之義,婦無二適之文,故曰夫者天也。天固不可逃,夫固不可離也。況夫君并無薄待侄女,侄女若是無故和離,今后在難抬頭做人?!?/br> 吳三太太慢慢的將杯中的茶喝的只余下杯底,這才輕輕放在了桌上,本想問,你想清楚了嗎?但這話又沒有問出來,侄女說的如此的長篇大論,女戒都搬了出來,顯然是深思熟慮過了,問這話都是多余。 她皺起了眉頭,臉上嚴肅起來,兩邊嘴角一塌,果然是有些冰冷僵硬。 頓了頓,吳三太太聲音中帶著冰冷的嘲笑,慢條斯理的道:“你相公成親那天晚上連蓋頭都沒掀就直接出了遠門,一走三年沒回過家,外面都在傳他其實就在蘇州,住在蘇州那邊的畫舫上。這么近三年沒回家,新婚的妻子就放在家里不聞不問……” 說到這里意味深長的停頓了一下,才接著道:“這口氣你咽得下,我們吳家咽不下。吳家好歹是宣城的世家大族,詩書傳家的,那時候和他齊家一個商賈之家結親,也是沒有辦法,如今……那些事情都過去了,何況你和齊子晟根本就沒有圓房,和離于你的名聲并無太大的影響,回到了家里,你父親母親自然會給你在找一門好親事……門當戶對的?!比珡娬{了一句。 然后看著吳蘇,再次意味深長的道:“三姐兒,這是你的終身大事,你要想清楚啊,你現在還年輕,難道一輩子就這樣守著個空房?你相公那個樣子,你一輩子有什么指望?”吳三太太拿出手絹輕輕的在自己的嘴角點了點:“家里人都是為了你好,你想想,能一心為你著想的,除了娘家人,還有誰?該聽誰的話,你要心里有數?!?/br> 吳蘇輕輕的搖了搖頭,嘴邊也帶著輕笑:“夫君既是生意人,出門做生意那是本分,為了家也就是為了侄女,夫君在外面居無定所生活辛苦,侄女在家安詳富足,這已經是很對不起夫君了,安能還想拋夫而去?那侄女哪里還有一點人性?” “侄女已經嫁人,烈女不侍二夫,侄女雖然不敢和烈女貞女比,但好歹的也……也顧忌臉面。侄女知道,娘家的長輩們都是不忍心侄女這樣虛耗韶華,才出此下策。但是侄女不能那么自私,為了自己,讓娘家所有人都蒙羞,娘家還有meimei沒有出嫁,侄女怎么能帶累娘家的名聲?侄女是一定要從一而終的,求長輩們成全?!?/br> 吳三太太看著她半天,才道:“你真真的也是……”下面的話沒說出來,是無可救藥,還是用心良苦? 亦或者是不識好歹? 吳蘇端起茶杯喝茶。 吳三太太盯著她端杯子的手眼神都變了,更加的冷硬,半天沒說出來話,過了一會兒才起身道:“既然你如此說,我們倒是也不用枉做壞人了,你就……且在這個婆家呆著吧?!闭f完了往外走。 吳蘇馬上起身相送,臉上帶著微微的笑,嘴里卻吶吶的好似很過意不去的說著:“是侄女不識好歹,三嬸慢走……” 吳三太太走了。 吳蘇松了口氣,這才回來,藍綢和紅羅已經將吳三太太喝的茶杯都拿走了。吳蘇坐在窗下呆了一會兒,道:“去把紫妮的娘找來?!?/br> 紅羅跑得快,答應了一聲就跑了出去,一會兒帶來了一個穿著棕紅色對襟褂子的婆子,這婆子叫邵mama,是吳蘇身邊另一個大丫鬟紫妮的親媽,她們一家子是吳蘇的陪房。 紫妮也跟著娘進了屋,邵mama給吳蘇行禮:“奶奶?!?/br> “你打聽出來了沒有?吳家除了大姑娘的事情,還有沒有別的事情了?”吳蘇問道。 邵mama忙道:“打聽出來了,果然不止大姑娘的事情。大姑娘小產這是一樁,還有另一樁,四爺那邊和幾個公子在酒樓飲酒,不知道怎么的和另一路的公子打了起來,把其中一位打的嚴重了,誰知道那位竟然是布政使司家的公子,這不是……吳三太太就著了急……想找大姑爺幫忙,但是大姑爺這一年跟吳家那邊冷淡的很,只過年過節大面上來往來往,其他的事情……若是說起來,似乎,一直……” 紫妮聽娘后面說的斷斷續續的,著急的跺腳:“一直什么?娘,您趕緊把話說清楚??!” 還是藍綢穩重,忙伸手拉了紫妮一下,搖了搖頭。 吳蘇卻已經聽明白了,說來說去,所有的事情關鍵還是在大姐夫身上,她沉吟了起來。 趁著這個功夫,紅羅湊到了紫妮耳邊壓低了聲音道:“大姑爺那邊還……有別的心思呢!你叫你娘說清楚……怎么說?” 紫妮一下明白了,臉登時漲的通紅,并且馬上怒容滿面,嘴巴一動一動的,分明的是在罵,那個不要臉的東西!只不過沒有出聲音。 吳蘇沉吟了一會兒,問邵mama:“大姐是怎么就又小產了?大姐夫難道又……對她動手了?”大姐嫁到了東寧伯府頭一年就懷上了孩子,也是在三個月的時候小產了,那時候說是被大姐夫推了一下…… 邵mama道:“這一次倒是沒說動了手,為什么小產的沒打聽出來……不過奴婢想,兩年前大姑爺對大姑娘動手,那是才成親,性子都互相的別扭著,誰也不讓誰才那樣的,現如今都大了……東寧伯府應該也想要子嗣吧?” ☆、第2章 出嫁之事 吳蘇在娘家是二房的,母親是位姨娘,姓蘇。二房還有位二太太生的嫡女,叫吳釵,是吳蘇的大姐。 吳家就如三太太說的,是世族大家,在宣城立足也有百年了,每代人都有一兩個正經考科舉入仕的子弟,官職做的最高的是吳蘇的曾祖父,做到了禮部尚書,詩書禮儀傳家,真真的是這宣城的名門望族。 三年前吳蘇是和大姐吳釵是前后腳出嫁的,那時候她們的父親,二房老爺吳梁瑜在官場上出了點事情,被查出來一樁貪腐案。吳梁瑜三年前是陪都應天的布政司衙門吏房同知,據說是為官員考核的時候收受賄賂,官職不大,收受的賄賂竟然高達數千銀之多,當時就給下了獄。 那時候能救吳梁瑜的就只有兩家,一個是宣城的勛貴東寧伯爺,一個是宣城首富齊家。 一個有權一個有錢,如果有權的東寧伯爺能幫著走動走動,有錢的齊家拿銀子出來幫著打點打點,那么吳梁瑜就能從牢里出來。 當然關鍵的是,人家兩家憑什么給你走動打點? 當時吳家的大姑娘、二姑娘、三姑娘年紀都在及笄上下,正在說親事。二房老爺吳梁瑜事情沒鬧出來的時候,吳家這個名門望族還是很好的一門結親的人家,不但是東寧伯府有這個意思,齊家也有這個意思。 于是,吳二太太果斷的就用了聯姻這一招。二姑娘人家是長房那邊的,又已經定了親事和此事無關,吳二太太自然是管不著。但是他們二房正好有一嫡一庶的大姑娘和三姑娘,而且不用說,自然是她親生的嫡女大姑娘嫁去東寧伯府,而庶出的吳蘇嫁到平常被世家大族還看不起的商賈人家齊家。 只不過順理成章的事情,當年還鬧了一回,東寧伯世子想娶的卻是吳蘇,吳蘇母親蘇姨娘是揚州人,溫婉嫵媚的美女,吳蘇也承襲了她母親的美貌,出落的盈盈婷婷,水蔥一般。世家互相走動的時候,東寧伯世子見過吳蘇和吳釵,一定要選吳蘇的。 誰知道齊家這邊也看中了吳蘇,齊家是給長房的嫡長子看媳婦,這位嫡長子齊子晟是一定要吳蘇的。 兩邊較勁,最終嫁給東寧伯爺的到底是嫡女吳釵,庶女吳蘇嫁到了商賈齊家。 被兩家爭這種事情吳蘇這個閨門小姐自然是不可能知道的,便是成了親,因為相公不在家,她謹守規矩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也一直沒聽說,還是之后回娘家聽到了些謠言,才隱約的知道了一些經過。 出嫁后,她在齊家的日子還算是平靜,但是她大姐吳釵的婚后日子卻不停的出問題,大事小事的沒斷,宣城就這么大一點,大戶人家誰家出點事幾天就能傳個遍。 先是成親三四個月,大姐就小產了,據說是大姐夫和大姐吵架,推了大姐一把。當然這事沒有敢肯定的,誰敢說是世子推了世子妃一把,致使世子妃小產了? 之后吳蘇回娘家,遇上了大姐吳釵,就總是被冷言冷語的對待,鼻子不是鼻子臉不是臉的。 娘家的下人也在傳言,說世子爺當初是想要娶三姑娘的,但是因為三姑娘是庶出,伯爺那邊不愿意,大姑娘是沾了嫡出的光了,才能嫁進伯府…… 世子和世子妃根本就不和睦,三天兩頭的吵架,世子對世子妃動手不是一次兩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