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節
而此刻站在城墻上的沈絳,也同樣遙望著他。 赤融伯顏。 上一次他們便在蘄州城見過,而這一次依舊是蘄州城。 身側號角聲嗚嗚響起,在夜幕中顯得格外肅殺。 兩軍主帥,隔著那樣遠的距離,盯著彼此。 這次他們都想將對方,徹底留在這里。 第171章 大結局.上 戰鼓聲響起, 只是這次是北戎人敲響的戰鼓。 他們漏夜奔襲而來,為的就是打突襲戰,大軍方到城下,便不打算給蘄州城的守備軍喘息的機會。 大戰一觸即發。 所有人都聽到了戰鼓, 不管是城墻上的蘄州將士, 還是城下的北戎士兵。 一向號稱戰無不勝的北戎鐵騎, 蓄勢待發, 他們先前連敗給兩場, 也想要通過一場大勝,找到屬于北戎鐵騎的驕傲和榮光。 “北戎騎兵要攻城了?!?/br> 沈絳站在墻垛旁, 垂眸望著對面烏壓壓一片的大軍。 夜幕深沉, 火光雖然將城墻上照的亮如白晝, 可是能影響的地方,也只有城墻這幾丈之地,再遠一點便看不清楚。 如今北戎大軍到底有多少人, 他們都無從知曉。 沈絳沉著望著底下,立即高舉手臂, 喊道:“預備?!?/br> 蘄州城內的守城軍士, 也不是浪得虛名,早在發現北戎人奇襲時,所有將士就已經到了指定的位置。 尋常演練的結果, 此刻展露無遺。 北戎人的戰鼓還在響, 但是對方主帥并未下達攻城的命令。 沈絳微微皺眉, 不知赤融伯顏在做什么。 此刻蘄州城的主帥梁明終于趕到, 今日并不是他當值, 所以他回城內的府衙歇息。 他之所以能這么快趕到, 還得多謝沈絳。 先前她出現在蘄州城, 今日在城墻上值守的守將,立即派人去通知。 梁明趕到時,看到的就是城墻上和城門外,劍拔弩張的畫面。 “這北戎人怎么會突然又到蘄州城,”梁明吃驚道。 沈絳撇向他,他這才發現自己的失言。 北戎人之所以能突襲,他可得負責任,畢竟他應該派出斥候,日常監視周邊。 以防止北戎人這樣的突襲。 可沒想到千防萬防,北戎人還是來了。 梁明惱火道:“他們怎么就盯上我們蘄州了?” 按理說北戎人常年在仰天關作戰,他們若是到了蘄州,便是深入大晉作戰,而且這樣長途奔襲,對于士兵的體力還有糧草的供應準備,也都是一個巨大挑戰。 一般來說,北戎人擅長打突襲戰。 之前他們最喜歡的就是,搶掠了糧草之后,迅速撤回。 “因為糧食?!鄙蚪{神色冷漠。 她知道原因。 草原上今年大旱,北戎八部不知餓死了多少人,可以說是餓殍遍地。再加上由于沈絳策略執行的很好,堅壁清野,不允許大晉商人私下將一粒糧食賣給北戎人。 而且他們也有效阻擋了北戎騎兵的燒殺搶掠。 一時間,北戎的糧食供應不上。 連平民吃的糧食都尚且不夠,拿什么來供應這樣一支軍隊。 再加上北戎可汗的身體不好,每況愈下,對于幾大部落的威懾力不斷下降。 赤融伯顏即便成為下一任可汗,他要面對的也不是一個強大而團結的北戎部落,很可能北戎八部會就此分崩離析。 這對于有著強烈野心的赤融伯顏而言,是不可接受的。 所以他破解需要糧食,大量的糧食,才能解決他目前的燃眉之急。 蘄州便是最好的選擇。 因為蘄州的城防守備力量,不像雍州那樣堅不可摧,而且蘄州是糧草的重要中轉站。 沈絳讓姚羨在江南籌備糧食,不斷運往邊關。 這個消息雖說秘密,但是這么多糧草的來來往往,很難徹底保密。 況且若還有人故意透露消息給他呢。 梁明震驚:“這……” 沈絳:“如今多說無益,不管他沖著什么來的,現在,他都在城外了?!?/br> 梁明并非是膽小怕事之人,在片刻的詫異之后,迅速收斂心神:“郡主說的是?!?/br> 沈絳立即問道:“其他幾處城門的守備情況如何?” 梁明說道:“西門有兩千守衛,南門和北門各有三千。我們此處守衛的是東門,人數最多,足有八千?!?/br> 再加上她帶來的兩千兵馬。 還是不足兩萬。 沈絳心底估算了一下,她不知赤融伯顏帶了多少人,但是她估計最低不少于三萬。 甚至更多。 沈絳立即說:“立即讓人到其他幾門傳話,讓他們小心北戎騎兵的突襲,一旦發現騎兵的信息,便立即通報。一定要防止北戎騎兵,從其他城門突破?!?/br> “是?!绷好鲬?。 “郡主,這護城河上的壕橋還未撤回呢?!毕惹坝由蚪{入城的守將秦石大喊道。 沈絳低頭,看著護城河上的壕橋。 梁明立即怒斥:“你怎么回事,我不是一再說過,入夜之后,便將吊門和壕橋都撤回?!?/br> “是因為我入城了?!?/br> 沈絳倒是替秦石開口解釋。 秦石立即請命說:“郡主、大人,趁著北戎人還未攻城,屬下請求出城?!?/br> 他想要帶兵出城迎戰,一來可以趁機打退北戎人第一輪的沖鋒。 二來,便是撤回護城河上的壕橋,讓北戎人無法迅速渡過護城河,接近城墻。 “不急?!鄙蚪{說道。 他們說話間,北戎戰鼓突然鼓點密集,所有人的心神都被吊了起來。 終于,在一聲長嘯,原本站在最前方的北戎騎兵,如同離弦的箭,直奔城墻而來。 眼看著北戎騎兵疾馳而來,梁明立即揮手,讓墻上的弓箭手準備。 沈絳卻喝止道:“不急?!?/br> 北戎騎兵的速度很快,如同洶涌而至的黑色浪潮,直撲而來。 眼看著他們到了弓箭手的射程范圍內,城墻上的大晉士兵都不由拉直手中弓箭。 所有人都在等著沈絳一聲令下。 可是那個應該下令的聲音,遲遲沒有出現。 城中守將都不由著急的,轉頭看著沈絳,要不是這位郡主帶兵打仗的名聲在外,他們險些要以為,她并不會指揮。 終于在騎兵不斷逼近,快要靠近護城河的壕橋時,沈絳高抬手臂:“放箭?!?/br> 少女清麗的聲音,飄蕩在夜風中,戰鼓與此同時,奮力敲響。 墻垛上的弓箭手萬箭齊發。 鐵箭離弦的嘯聲,撕裂虛空,尖銳而刺耳。 猶如來自萬丈深淵的奪命之聲。 可是在大晉士兵放箭的同時,北戎騎兵迅速的調整隊形,往兩翼拉開。 雖然有人因為躲避不及時,被射落下馬。 但是大部分人都躲開了箭雨,而騎兵在分開之后,身后推著木幔的北戎步兵,迅速往前。 叮叮叮。 是鐵箭被擋在木板上,掉落在地的聲音。 “他娘的,那不是木幔?!笔貙⑶厥诳匆姳比秩送瞥龅膽疖囍?,立即怒罵了一句。 木幔,乃是裝著木板作為掩護的攻城戰車。 這樣戰車專門用來對付,守城一方所投擲出的鐵箭、石塊。 這樣的攻城武器,乃是中原所發明。 只是誰都沒想到,不知何時竟被北戎人學去。 看來在雙方不斷發生的戰爭當中,北戎人也并非不知變通,相反,他們不僅保留了游牧民族,在馬背之上,能征善戰的習性之外。 還努力學習了中原的作戰方式。 這些攻城器械,多半也都是他們從中原學習而來。 她從未小看過赤融伯顏這個男人,因為她知道,對方有多大的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