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節
“熱烈祝賀我校寧蔓華同學成功證明世界級猜想——卡門猜想!” 帖子瞬間炸開了鍋! 第10章 獲百萬懸賞 “臥槽!真·大神!” “mama問我為什么跪著看電腦……” “同跪……” “唉,又是來人間湊數的一天?!?/br> “為什么要讓大四學渣看到這么殘酷的世界!我不指望破解世界難題,但求一篇sci!” “樓主,快出來挨打!這算不算求錘得錘哈哈哈!” “高樓必反轉,古人誠不欺我……” “來來來,嚷著‘靠有錢爸爸’拿獎的鍵盤俠,你看得懂這論文寫的是啥嗎?” “雖然看不懂,但不妨礙我膜拜大佬,《physics》真的有錢都上不了的!” “求版主將此帖加精!一波三折,跌宕起伏,最后竟然還能升華主旨!本年度最佳帖子必須有它一席之位!” …… 到最后,這個帖子完全歪樓,淪為了寧蔓華的花式吹捧帖,還高高掛在燕大聊天室的最頂端。 不少聞訊趕來的吃瓜群眾,紛紛加入嘲諷樓主和膜拜大神的行列,但樓主早就跑路了。 躲在電腦屏幕的背后,寧芊芊氣得臉部扭曲,狠狠地把鼠標給砸了。 真理樓507寢室。 “蔓華,剛剛在燕大聊天室里,竟然有人抹黑你!不過,我反手就把學校官宣甩了上去,哈哈哈太爽了!”祝方雅指著她的電腦,讓室友們都來看熱鬧。 作為計算機系的一員,祝方雅稱得上是個“技術宅”。上大學后,她通過兼職打工,好不容易才攢夠錢,買了學長的一部二手電腦,還給裝了個撥號上網的“貓”,成為了寢室里消息最靈通的“小靈通”。 寧蔓華第一次親眼看到這電腦的時候,像看到什么寶貝似的,最后還是在祝方雅的誓死保護下,她才忍住沒把電腦拆了研究一番。 幾個女生湊上前去看,翻了兩頁,許瑩就率先發難,氣鼓鼓地說:“這些人的眼睛都是瞎的嗎?那張高中的圖都糊成什么鬼樣了,還是看得出蔓華的五官很好看??!哼,別讓我知道樓主是誰,不然我一定翻出她高考后接受采訪的照片!” 一旁的邰書蘭和祝方雅瑟瑟發抖:…… 求放過??!哪個高考狀元在記者的死亡鏡頭下能好看??! “蔓華這樣的臉也是能整容整出來的嗎?明明就是老天賞飯吃!”說完,許瑩順勢捏了一把寧蔓華的臉,又滑又嫩,手感真好! “喂,別趁機揩油!”寧蔓華輕輕拍掉她的手,假裝嫌棄地擦了一下臉,大家見狀都哈哈大笑起來。 “蔓華,你是不是得罪什么人了呀?”祝方雅有點擔心,“幸好這次有篇這么牛掰的論文,但下次呢?如果對方老是這么潑臟水,時間長了,你就百口莫辯了?!?/br> 寧蔓華皺了皺眉頭,又翻了幾頁,心里有了懷疑的對象。 對方對她的家庭情況了如指掌,手里還有她高中時候的照片和成績單,除了寧芊芊,她實在想不到還有其他人。 至于動機嘛……如果一個常年被你壓得死死的學渣,突然咸魚翻身,誰還能坐得???更何況是一向妒忌心重的寧芊芊呢? 雖然對于現在的寧蔓華來說,寧芊芊不過是跳梁小丑,不足為懼,但放任對方天天蹦跶,也是煩人。 “方雅,你能幫忙查一下這個匿名的樓主是誰嗎?” “不一定能查到,我先試試吧?!弊7窖乓矝]有把握。 * 連日來,卡門猜想被成功證明了的消息在國際物理學界引起了極大的轟動,世界各地的專家學者紛紛對《physics》上的這篇論文進行檢驗。 科學需要討論和質疑,一般來說,當有人聲稱其證明了一個重要猜想后,其證明過程將接受全世界近乎吹毛求疵的“挑刺”。 不過,寧蔓華對于卡門猜想的證明論文,一來因為《physics》的高度權威性,二來因為論文的專業性,全世界真正能看懂的也不過百人,至今沒有出現質疑的聲音。 相反,在物理學界享有盛譽的米國科學院院士羅杰在接受《科學人物》雜志采訪時表示,看到這篇論文后,他就第一時間進行了驗證,寧蔓華的證明方法準確且精妙,令人嘆為觀止。 “毫無疑問,她找到了卡門猜想這個迷宮的入口?!绷_杰甚至公開表示,很希望有機會親自跟這個19歲華國女孩交流,看看她的腦袋到底是怎么長的。 吉列國皇家物理學院名譽院長戴維斯也對寧蔓華表達了贊賞,并認為她有望成為今年洛倫佩斯獎的有力競爭者。 洛倫佩斯獎是物理學里的頂級獎項,但對獲獎者年齡作了嚴格限制,必須授予40歲以下青年科學家。如果寧蔓華真的能獲獎,她將成為史上最年輕的得獎者。 在國內,《華國日報》等主流媒體早就關注到此事,但一直保持比較謹慎的態度。 究其原因,在于幾年前,《華國日報》旗下子報《海外報》就曾經對卡門猜想進行過報道。 當時,一位米國科學家宣稱證明了卡門猜想,《海外報》援引當地通訊社的稿件,發布了題為《米國人宣稱:卡門猜想被解決了》的報道。 沒想到,瑞國物理學研究所很快就出來“打臉”,稱米國人的證明僅僅是在有限區間內證明了卡門猜想,這一成果甚至還沒有此前英國學者布朗的成果更接近。 經此一役,讀者們紛紛調侃,《海外報》不生產新聞,只是新聞的搬運工,哪管它是不是真的? 編輯心里委屈:我一個文科生,哪里能看得懂證明過程???再說了,當地通訊社稿件屬于可靠信源,從程序上來說,直接采用也沒有問題啊。 這件事因此給媒體留下了教訓,《華國日報》這次就表現得相當審慎了。 不過,這份冷靜和克制很快就被打破了! 因為,瑞國物理學研究所再次發聲了! “經過多方檢驗,我們認可華國學者寧蔓華對卡門猜想的證明,她將可獲得本研究所頒發的100萬美元懸賞金?!?/br> 原來,在卡門猜想被提出來的10年后,瑞國物理學研究所曾經召開了一次學術會議,并在會上作出了一個頗為轟動的決定:在2000年12月31日前,如有任何人證明出卡門猜想,并得到瑞國物理學研究所的檢驗認可,將可獲得100萬美元的懸賞獎金。 對普通老百姓來說,華國人解決了一個物理學上的猜想,哪怕它再重要,我也看不懂啊。 但是,如果說一個19歲少女獲得100萬美元獎金,那就來勁兒了! 《華國日報》自然清楚這個道理,當天就緊急聯系上燕大,請求對寧蔓華進行專訪。 他們這時才發現,老對手華國電視臺的記者早就到學校了! 靠,別問了,趕緊打的去燕大! 走進校史室前,寧蔓華都沒想到會這么大陣仗,不由得被各大媒體嚇了一跳。 其實一開始,她是不太想接受采訪的。在她看來,一個科研人員要說的話,都寫在論文里了,直接看論文不就得了? 這個想法,被錢主任一句幽幽的“他們采訪不到你就要來纏著我了”給拍飛了。 行吧,那我去做這個工具人吧…… 采訪過程中,記者提的問題都比較常規,諸如“你花了多少時間來證明?”“期間遇到了什么難題?”“如何解決難題?”“卡門猜想的證明對物理學發展有什么意義?”“大學生物理競賽的訓練對你成功證明卡門猜想有幫助嗎?”等等。 當得知寧蔓華是在機緣巧合之下,才嘗試證明卡門猜想時,有記者忍不住好奇地問:“你怎么看待這樣的巧合?” 面對鏡頭,寧蔓華想了想:“我就像一個在海灘上撿貝殼的小孩,偶爾發現了一個美麗的貝殼。我不知道下一秒又會撿到什么,但我希望一直撿下去,這樣的感覺太美妙了?!?/br> 至于備受關注的100萬美元獎金的用途,寧蔓華實話實說:“我也是剛知道有獎金,還沒想好怎么用?!?/br> 當采訪終于結束時,寧蔓華長舒一口氣,比起接受采訪,還是刷題更快樂??! 次日,京市的一個報刊亭上,老板娘發現,今天的報紙賣得特別快! “早啊,有《華國日報》嗎?來一份!”一個老太太走到報刊亭前,笑呵呵地問老板娘。初升的太陽,把光芒灑在她的銀發上,一根根熠熠生輝,只有滿臉皺紋悄悄訴說著歲月的滄桑。 “老太太,今天來晚啦!不知怎的,今天好多人買報紙,不過,我幫你留了一份!”收下一枚硬幣,老板娘轉身拿出一份折疊好的《華國日報》,遞給了這位老熟客。 “這么早就賣完了?有什么大新聞嗎?”老太太順手展開了報紙,頭版的標題《華國19歲少女成功證明卡門猜想,勇奪100萬美元獎金》用了特大字體,給人以強烈的沖擊力。 當看到旁邊那張放大的少女照片,老太太愣住了,臉上的笑容驟然消失。 第11章 大清早亡了 報道帶來的影響是寧蔓華始料未及的。 距離卡門猜想被證明的論文發表已過去數日,但寧蔓華的熱度并未隨之消散。 只要走出寢室,寧蔓華就能感到從四面八方而來的視線,以及各種聽不清楚的竊竊私語。 甚至偶爾還有學生在校道上攔下她,請她在大學物理課本上幫忙簽個名,意思是“大佬開個光,考試不掛科”…… 她現在終于知道,動物園里被圍觀的珍稀動物到底是什么感受了! 在眾人的目光下,寧蔓華又硬著頭皮上了一個上午的課。 此時,錢主任來到教室門口,招手示意寧蔓華出來。 寧蔓華趕緊收拾了課本,像重獲自由的小鳥一樣,飛快地逃出了教室。 “你跑這么急,還以為有什么東西在后頭追你呢!”錢主任調侃道。 “錢主任,這活真不好干啊,早知道就不應該心軟,讓記者去纏你好了?!睂幝A小聲抱怨道。 “哈哈哈,就算你能逃這一次,難不成還能逃第二次?放心吧,以后還有大把采訪等著你呢?!?/br> 寧蔓華:…… 【不了不了,傷身體.avi】 “不開玩笑了,我來是想告訴你,我剛收到了教學部轉過來的國際物理奧林匹克競賽的邀請函,你趕緊去把簽證給弄了,平時的訓練題也要記得保持做,很快就要開始比賽了?!闭f著,錢主任把邀請函遞給寧蔓華。 寧蔓華雙手接過,翻開一看,只見淡黃色的紙上用燙金的英文寫著:“國際奧林匹克物理競賽組委會邀請華國燕大的寧蔓華女士于2000年5月3日-10日來吉列國洛城參加比賽。請持此函前往吉列國駐華大使館申請1次有效簽證?!?/br> “那些簽證要用的證件,你都準備好了嗎?”錢主任接著問道。 寧蔓華老實地搖頭:“還沒呢,上次比賽完回來,就忙著寫論文、開學、搬寢室、上課……都沒來得及回家?!?/br> “你呀!”錢主任輕輕戳了下寧蔓華的頭,一副恨鐵不成鋼的樣子:“那你得抓緊時間啊,別耽誤了到時候去不成,別人還以為我們華國人不敢去呢!這樣,你趕緊回家去拿,不用寫請假條了,我等下就跟你輔導員說?!?/br> “好咧,謝謝錢主任!”一看寧蔓華乖乖地應下,兩只眼睛還瞇得像兩個小月牙兒,錢主任的氣就消了一大半。 當天下午,寧蔓華匆匆吃過午飯,背上簡單的行囊,就往家里趕。 這輩子,寧蔓華的家在沿海的海城,從學校坐火車回去要兩三個小時。 她沒有提前跟寧父和繼母打招呼,一來是臨時決定,也沒有手機,二來根據原主的記憶,她對二人沒有任何好感。 萬一告訴了對方,他們把證件藏起來了呢?這也不是不可能的,還是悄悄回去,麻利地拿了證件更穩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