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人心都是rou長的(2)
1 二嫚結婚的新房,我們之前已有交代——那是在老宅的院子里新蓋起的幾間房子。 二嫚跟楊順結婚的那天,楊順的三個jiejie,除了給楊順轉親的三姐,大姐和二姐都是前來賀喜和幫著忙活。 三姐的沒來參加楊順的婚禮,是因為三姐剛結婚沒滿一個月——自己還算是“新人”。 而鄉間向來有一個講究忌論,就是新人跟新人之間是不能相互見面的。 按結婚規矩,二嫚嫁過門來頭三天的吃飯,應該是要跟新郎楊順在洞房里吃的——飯菜由別人給送過去。 但二嫚結婚的第一天,到了下晚時,賓皆散。 連楊順的大姐二姐,由于惦掛著自家的雞狗鵝鴨,也都回了家去。 跟前就只剩了公婆二老,自然也就沒有個可供端水送飯的人來使喚。 這不,當晚飯時,因為新房跟老宅就在一個院子里,這屋到那屋的,也沒有幾步距離,所以,到二嫚的婆婆把專門給新人吃的餃子煮好出了鍋,便干脆由新郎官楊順親自端飯到了新房,想來跟二嫚一塊吃。 可是,出乎意料的是,作為新娘的二嫚,看到楊順用托盤端著兩碗餃子進來新房,她稍一尋思,便接過楊順手里的托盤,只是對楊順簡單說了一句“你也來吧”,便頭前出了新房,端著托盤走向灶房去。 灶房里。 破舊的小飯桌已安放在當地上。桌面上放著煎餅笸籮和兩樣白天人沒吃完的殘湯剩菜。 二嫚的那公婆二老正準備開始吃飯。 一見二嫚端著餃子進來,不禁感到意外的二老一下有點愣怔住了。 不等他們反應過來,二嫚先把托盤里的兩碗餃子放到桌上。接著又拿過來兩個空碗,把那兩碗餃子分做了四份。 二嫚把其中的兩份,恭敬地雙手端到公婆跟前,開口對公婆招呼道: “爹,娘,吃飯吧。咱們就一塊吃。一家人,咱不講究那么多······“ 二嫚又抬眼看了一下跟進屋來的楊順,道: “別站著了,快坐下吃飯吧?!?/br> 剛過門當天的新媳婦竟就有如此言行,這顯然令楊順和他爹娘這憨厚的一家老少,一時之間都不免有點回不過神來,不知如何是好。 看那二嫚的說話,腔不高話不多,舉動又樸實,實在是說不上怎么起眼。但這卻讓他們不光感到了意外,并且隨后就不由自主地、莫名地有些激動了起來······ 2 二嫚剛過門就表現出來的讓人意外的舉動,令丈夫楊順和公婆對她不能不另眼相看。 而二嫚進一步所表現出來的她的那種賢惠、樸實、勤謹的個性——對待丈夫的知疼有熱,體貼關愛,對待公婆的孝敬情意······等等這些,讓一家人對二嫚情不自禁地也就越來越喜愛起來。 這樣一來,本就心性和善、待人處事厚道虔誠的楊順一家老少,自然對二嫚更是疼愛有加。 漸漸地,一家老少對二嫚甚至真就有了那么點“口大就擱口里含著”的來頭。 反過頭來說,二嫚也是一個知情感恩之人,一家老少對她的好,她當然感覺得到。 這,也促使的二嫚更加努力地用自己的情愛去回報他們······ 還是早在今年剛過了春節不久,通情達理、善解人意的公婆,看看“二月二,龍抬頭”——這個很多人分家時喜歡選擇的日子,說來也就要來了; 再看看現如今的小年輕,人們是越來越喜歡干手凈腳地去過自己的小日子,沒幾個人還愿意跟公婆這些破風箱、老痰洞之類的“朽爛貨”攪和在一起摸勺子。 同時,他們二老也是顧慮到二嫚在這事上也許會有著自己想法,卻又不好意思說出來——容易心里憋屈。 于是,他們一番計議之下,便由當婆婆的出頭,主動向二嫚提出了分家的建議。 但是,二嫚在聽了婆婆的建議后卻不同意,誠懇地說道: “娘,咱還是就在一起過吧。您和我爹都這把年紀了,往后越來越需要有人多照顧才好。我們年輕,在一起也能多照顧點你們?!系睦赌愕男?,小的贍養你的老’——這都是天經地義、理當應該的事。您和我爹就別多尋思了?!?/br> 這,讓二嫚的婆婆逢人一提起二嫚來,總會樂得合不攏嘴,喜愛之情總就禁不住溢于言表。 有時,婆婆出去串門時,要是得到一點核桃、紅棗之類的零食,或是人家娶親嫁女散發的糖塊、甜粑粑,她都會自己不舍得送到嘴上,而是在手里攥了半天之后,一回到家來就塞到了二嫚的手里······ 3 再說二嫚懷孕的事。 自從二嫚一懷上了,婆婆的一顆心幾乎就是直接長在了二嫚的身上——時刻惦記著二嫚的吃呀睡的。 二嫚偶爾咳嗽兩聲或打個噴嚏,在婆婆聽來也成了大動靜,總得趕忙問問這是咋了才能安心。 由于家里日子窮,沒啥營養給二嫚添加,家里的母雞們下的那幾個蛋,自然也就成了最好的東西。 婆婆見天便把雞蛋變著法做給二嫚吃,自己總也舍不得到嘴上。 有時,婆婆怕雞把蛋給下丟了,就會估摸著時間,堵在雞窩門口等著雞下蛋。 為了讓雞們好好下蛋,婆婆于是就更上心地去喂養家里的那幾只老母雞。 有時,婆婆甚至把母雞抱在懷里,一邊扒著雞嘴往里喂食,還一邊對著雞絮絮叨叨說著些囑咐的話——讓雞們好好吃食,多下蛋給她的兒媳加營養。 看婆婆的那樣子,仿佛是她認為那雞真能聽懂她的話是的! 而每當看到婆婆那對著抱在懷里的母雞一本正經說話的樣子,二嫚總就忍不住想發笑的同時,又總不免有些眼眶發熱,直想要流淚······ 是啊,都說“磨棍不是草長的,兒媳不是婆養的”??伤粋€從小缺失了母愛的姑娘,當她感覺到來自婆婆的那份拿著她當親閨女一般的疼愛時,她怎麼可能無動于衷、不為所動呢? 人心都是rou長的??! 對二嫚的公爹而言,自家能娶到二嫚這樣的兒媳婦進門,他在感嘆這是前世修為、自己老來得福的同時,對于二嫚這個兒媳婦,他雖然沒有老伴的那種幾乎逢人就夸的“宣傳力度”,但他也自有表達自己情感的方式——他會悶聲不響地抽空就上山盡量搞點野味啥的來家,囑咐老伴給二嫚改善一點生活。 而一旦兒子楊順遇上生產隊讓去守夜、出伕子之類外出的差事,他則是體貼地讓兒子留在家里陪著媳婦,情愿自己去頂替······ 人嘛——誰還不是從那年輕的時候走過來的······ 4 是在二嫚剛懷孕不久,因為妊娠反應比較強烈,她吃不好睡不好,體能消耗大,人正無精打采地不自在著。 一天晚上,半夜三更的,公爹那里突然肚子疼得厲害,豎跟頭打滾的,嚇得二嫚的婆婆都一屁股坐在地上起不來,只剩了哭泣的份。 到楊順趕忙把村里的赤腳醫生喊了來,那赤腳醫生一見二嫚公爹那疼痛難忍的樣子,由于自身終究是個還沒穿上鞋子的醫生——畢竟是知識少,經歷也少。他一時間也不敢斷定這是急性闌尾炎,還是膽道蛔蟲之類的毛病。 慌忙之下,他倒也還明智——建議還是趕緊送醫院為好。 于是,楊順便急忙跑出去喊人來幫忙。 之后,出于路途艱難的考慮,他們不打算用車子來推,而是先把自家的抽屜桌子來個四腿朝天,將桌腿綁上兩根木棍權作擔架。 之后緊接著,四個人便一人一邊,抬上老爹就奔公社醫院。 再看那本來正渾身難受不自在的二嫚,此時也變了個人似的,精神抖擻地提著家里的罩子燈,走在前面給人們照路。 然而,就在這一行人急匆匆走在趕往公社醫院的路上時,著急忙慌地楊順一個腳下失誤 ,腳脖子竟然就崴了個不輕快。 甚至還差點倒了擔架,把自己的老爹從上面給甩了出去! 眼見得楊順疼得呲牙咧嘴,舉步維艱,心急火燎的二嫚干脆讓楊順留下慢慢走,自己接過了楊順抬著的那一頭,直奔醫院而去。 到了公社衛生院時,二嫚已是連頭發都成了水洗一般。 這情形,讓那幾個跟她一塊抬著她公爹來醫院的人們不免便心生感動起來,心里話: “看看人家這兒媳婦·······咳,親閨女又能怎么樣······?!?/br> 經值班醫生診斷,二嫚公爹的毛病是急性闌尾炎,需要馬上手術,還得住院。 當二嫚拿出臨來時匆忙帶在身上的那點家中僅有的一點錢去交費,人家說那點錢根本就不夠,讓她趕緊想辦法再去籌措。 于是,一當那崴了腳的楊順好不容易趕到了醫院,二嫚便讓楊順先照看好公爹,自己趕忙回家來忙活借錢的事情。 走在回家的路上,二嫚一想到借錢的事,真是“親靠親,近靠近”——她首先就想到了自己娘家這頭。 但是,轉而一想之下,二嫚又打消了這一念頭。 二嫚這是尋思到:因為二哥結婚的事,家里還正拉著饑荒呢,自己現在要是跑去借錢,那不存心是要讓大哥為難嗎? 想來想去,二嫚最后打算回到村里后,直接就到本生產隊的保管那兒,看看能不能先應一應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