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五章:怎么半天不吭聲???
“快快快,裴寂大人里面請,府中早就泡好了茶,就等著裴大人了!” 李默頓時眉開眼笑的說道,連忙讓人將裴寂帶入燕王府正廳當中,奉茶引座,好不殷勤! “王珪祝燕王殿下開府大吉,武運昌隆,禮銀千兩,以作心意!” 太子府長史王珪,此刻同樣也沉聲說道,不過王珪的臉上雖然也有笑意,但是卻沒裴寂臉上那么濃,大概是因為看到了在李默身后的魏征吧! 接下來太子派系眾人紛紛忙不迭送上自己的禮銀,或白銀千兩或白銀五百,總之沒有一個空手而來, 李默一邊讓這兩個潁川學子把這筆賬給記下來,一方面讓那些秀女將太子府眾人引入燕王府當中, 又令陷陣營將這些送來的禮物拿到后院當中好生存放,忙的好不熱鬧! 而另一邊的秦王府眾人,此刻面色卻都不怎么好看,承天門下被這位燕王殿下硬生生逼著發放請柬,還強行規定的禮銀額度也就算了, 但是來者既是客,你這燕王好歹也給招呼一下好不好,就這樣把我等眾人硬生生干撂在這里,這就有點不太道德了吧! 不過好在朝堂當中,秦王派系之人畢竟是占了大多數,太子派系的支持者加起來也不過才二十來人左右,很快就送完了禮! 直到這個時候,李默才頓時轉過身來,像是發現新大陸一般驚喜的叫道: “哎呀呀,長孫大人,房大人,還有秦帥,尉遲元帥,你們幾個啥時候來的呀,怎么站這兒半天都不吭聲,本王差點兒都沒看到你們呢!” 長孫無忌房玄齡幾人,頓時不由無語,你燕王府外不就這么多人,我們秦王府來了這么一群謀臣良將,你丫愣是半點都沒看到,太子府那邊就來了大魚小魚兩三只,你還當盤菜了? 秦瓊,尉遲恭,還有前幾日被李默一個個強行發放了請柬的大唐大將軍們,此刻一個個差點兒把鼻子都給氣歪了, 尤其是尉遲恭,本來是抵死都不打算來的,但最后沒辦法還是來了。但是又說什么都不愿意給燕王送禮,最后還是秦瓊和長孫無忌他們幾個苦苦勸說,才讓尉遲恭帶著一千八百兩過來了! 但此刻見到李默這種樣子,尉遲恭頓時就有甩手便走的打算,可惜的是旁邊的秦瓊,此刻雖然也是臉色鐵青,但是卻一直把尉遲恭給拽著:“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我們也來燕王府看看,這燕王殿下開府,究竟搞成了什么陣仗!” 聽到秦瓊這樣說,尉遲恭才不再繼續掙扎,皇子開府建衙門,同樣也能夠彰顯出皇子的實力,畢竟開府建衙就相當于有自己的一個小朝廷, 在這個小朝廷當中,有什么樣的文臣武將,有什么樣的實力,在開府建衙的時候便能夠展現得一清二楚,淋漓盡致! 義寧二年,隋煬帝自裁身亡,五月,李淵自立為帝,建國號為唐,以李世民為尚書令,封秦王,李建成為皇太子,李元吉為齊王,以長安為都! 當時太子李建成,秦王李世民,齊王李元吉紛紛開府建衙,而也就是在那個時候,李世民才初步彰顯出自己的棱角, 當時長安建都,李淵立國之后,一月之內,太子,秦王,齊王三人紛紛開府建衙,似乎有意彰顯自己的威勢! 但可惜太子和齊王兩人開府建衙所表現出來的威勢固然極為不錯,但是與秦王李世民相比,卻就差之甚遠,而也正是在那個時候起,太子和齊王便感受到了來自秦王的壓力,而后便聯合起來,再加上高祖李淵也有意打壓李世民! 所以從武德元年到武德三年,這位秦王李世民的日子都不好過,甚至在幾次征戰過程當中,險些被太子和齊王以各種陰損手段給害了, 然后也就是從武德三年起,這位秦王殿下才慢慢展現出自己非凡的才智和果干,慢慢接受了秦瓊,長孫無忌,房玄齡這樣一大批文臣武將,從武德四年到武德六年,秦王的實力在慢慢增強,甚至已經撲滅了幾個反王, 而從武德六年起,杜如晦任戶部尚書之后,大唐財政平賬,但是這位秦王殿下的實力也得到了極大的發展,在武德七年,武德八年,這位秦王殿下才展現出真正恐怖的文治武功,令人足以稱道的豐功偉績! 只是卻不知道,今日這位燕王殿下開府建衙,又究竟會呈現出什么樣的陣仗來! …… “燕王殿下事務繁忙,記不得我等到也實屬正常,我等又豈敢怪罪燕王殿下呢?” 長孫無忌慢悠悠說道,似乎是完全不把這件事情放在心上! 李默見狀,也不由不暗罵一聲老狐貍,長孫無忌雖然面善,但卻是正兒八經的老狐貍,系統在對長孫無忌五項屬性探測當中,其中政治值有九十五點,謀略值有九十七點值高, 單從政治值和謀略值這兩點看,甚至比魏征還要更為恐怖,而且被動技能號稱千般心機,百種謀略,是秦王麾下三大謀臣之首,真正助秦王李世民有現如今之權勢最功不可沒者! “尉遲元帥你也來了,真是讓本王詫異呀!” 李默頓是把目光又轉到尉遲恭身上,說不過你長孫無忌,難道還說不過你尉遲恭嗎? “哼,燕王有請,誰敢不來!” 尉遲恭頓時也嗆了李默一句,今日若非是秦瓊非要拉他前來,他尉遲恭寧死也不愿前來受如此之恥! “嘿嘿,尉遲元帥說的好,不過沒忘記本王前幾日所說的話吧,人到禮到,人不到,禮也到!尉遲元帥人都到了,這禮總不該不會忘了吧!” 李默頓時無所謂的笑了,看著秦王府近百號人,就像是看著一大堆大肥羊一般! 要知道這每一頭肥羊最差也能夠給他送五百兩過來,而且還有像尉遲恭,秦瓊,長孫無忌這種特別肥的,每個人差不多要送兩千兩。 與秦王府這邊收的禮銀相比,太子和齊王那邊倒真的只是小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