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賽諾!” 小羊也學著提納里那樣雙手叉腰,故作嚴肅的板著臉打斷了賽諾的話:“我們都不會知道沙漠會發生什么,也不知道你要去做什么危險的事情,比起你不做什么準備就去沙漠讓我們擔心,還是帶上我的‘一切從簡’能更讓我們放心一點!” 提納里在小羊看不見的地方面對著賽諾大笑,揶揄的對賽諾眨了眨眼睛:“帶上吧,就像是埃利斯說的,你要讓我們放心嘛?!?/br> 作者有話要說: 一切從簡(故事):其實并沒有簡到哪里去,里面裝著埃利斯的大半身家,是家中給小羊制作的便攜道具,無論里面裝了多少東西,都只有一個腰包的重量,是埃利斯珍惜的伙伴,不過在必要時刻,他會果斷的將一切從簡借給自己的朋友使用。 第49章 喀萬驛是沙漠與雨林地界交接處唯一的一座驛站,也是靠近沙漠地區最后一個有著須彌雨林風格的大型集市。 再往里側靠近,高大的防沙壁所隔絕的另一端,便全都是赤海的沙漠了,那邊的建筑風格也與這邊的大不相同。 從各地趕到這里的商人們如同來此的旅人般絡繹不絕,商人們通常在這里銷售著各式珠寶,瓷器,編織物,以及在沙漠中能用到的各類物資補給品。大部分來自沙漠的貨物也會在這里整裝待發,通過離開的商隊運向提瓦特各地。 曾經有人在留言板上提出限制沙漠人進入雨林,說會擠占雨林地區人們的就職空間,不過寫下這些話的人很快就被三十人團找到,雙方進行了長時間的約談,最后以那個人灰溜溜的敗退為這件事畫上句號。 傭兵團內的人幾乎是由沙漠人組成的,這些傭兵團雖然表面上是自由的組織,實際上他們對赤王和人王的忠誠度很高,如果人王一聲令下,他們就會立刻回到沙漠,變成屬于沙漠國家的士兵。 關于這點各類傭兵團與美尼斯大多的心照不宣,美尼斯從未動用過這項權力,以現在沙漠擁有的武裝,應付一些突發情況綽綽有余,倘若以后當真有如此危機的時刻出現,能發動詔令的也不會再是美尼斯,而是納西妲了。 在距離沙漠最近的喀萬驛,無法被防沙壁完全遮擋的大風會裹挾著來自赤海的沙礫順著防沙壁飄在上空,又在不遠處緩緩下落,他們也會順著縫隙進入喀萬驛的內部。rou眼可見的滾滾黃沙在上空呼嘯而過,卻絲毫妨礙不了這里的繁榮。 “走過路過不要錯過!” “來買一件吧,你不會后悔的!” “新鮮的獸rou!新鮮的鳥蛋!” “您盡管看,我這地毯的質量你在別人家絕對找不到!” 來自璃月的商人招呼著來往的人們。在這里擺攤的商人有的來自璃月,有的來自楓丹,也有的來自蒙德,不過更多的還是須彌本地的人。 游客的身份與之截然相反,屬于須彌的游客沒有多少,美尼斯這些年拔除了很多教令院落下的隔閡,但在教令院的范圍內,民眾們盡量不往沙漠跑的思想已經成了習慣,不過忽視這個習慣的大有人在,他們是來自各個國家的學者,當然,大多數還是來自教令院。 這些學者不遠萬里的從世界各地來到這里,大多是為了自己的課題而奮斗,少數則是自己的興趣愛好。學醫的,學歷史的,鉆研沙漠遺跡的......賽諾大致掃了一眼,沒發現有教令院的學者為了自己的課題在這里鬧得太過出格,他輕車熟路的購買了足量的物資,迅速的甩掉了身后的尾巴,獨自一人從喀萬驛的小路離開,前往他此行的第一站,阿如村附近的營寨。 阿如村是距離喀萬驛最近一個的村子。 原本是遠避沙漠中心紛爭的人們建立起來的。它是最靠近雨林的沙漠村莊,由于交通便利,距離也足夠近,這里的人們時常背著沙漠的特產到喀萬驛去賣,又或者將一些貨物運輸回阿如村賣,這讓在此處落腳的人也能在阿如村購買到外界的東西,而所要付出的價格只是在原有的基礎上加上了一個微薄的跑腿費。經常有游客逛完沙漠之城后,特地在最后落腳的沙漠村莊阿如村購買那些在沙漠司空見慣的‘特產’,不得不說,最初做了這個決定的人真的很有遠見。 由于沙漠風沙的侵襲,這里的地形時常會發生改變,有些早年原本建在地上的建筑現在已經被掩埋至地下,需要經驗老道的商人或者本地人帶路才能到達那些隱蔽的入口,這樣的人阿如村自然也有,阿如村早已成為了一個重要的紐帶節點。 在沙漠中,最震撼人心的建筑物當屬赤王陵。 所有沙漠的子民都知道,赤王就沉睡在那里,那是悲憫的赤王為子民付出的代價,關于這件事的前因后果,刻在了每一座神廟的內外。沙漠子民們在認字時所學的課本,第一章的內容就是這篇內容。 “這份恩情,我們永不會遺忘?!?/br> 但緊接著的第二篇的內容就是:“大慈樹王雖然于我們有恩,但卻不代表我們會向雨林的居民卑躬屈膝,我們是平等的,是同屬于一個國家的兄弟姐妹,不是仆人或奴隸,沒有低人一等?!?/br> 感恩是沙漠子民對這份救命之恩應有的情感,不過雨林的居民可不要將他們客氣的退讓當作理所當然,說句不好聽的,當時的大部分雨林居民可沒有參與救援行動。 在那場災難中拯救過他們先祖的,真正‘英雄’們,在赤海的一處廣場上擁有一塊寫滿了他們所有人的名字的石壁,石壁每一年都會重新上色,甚至在挑選祭司時,也要考核他們能否熟知這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