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書迷正在閱讀:每天都想氣死太子、末世裁決者、和哥哥的死對頭啪啪了(1v1,高H)、嘗試溫柔gl、云天傳Ⅰ寂夜、續唐之路、下午三點的水果撻【H】、吊橋效應【野戰H】、名媛重生娛樂圈、[娛樂圈同人] 我在南韓磕CP
這場談話說了大概三個時辰,期間徒禛無數次的追問史陌某些細節,弄得史陌都開始回憶自己的高中歷史政治課本了。但就算是這樣,史陌還是隱藏了大部分的事情。例如,封建王朝的毀滅。 史陌不知道的是,這件事情早就已經在他入定的時候被他說出來了?;实酆屯綍煷蟾乓仓朗纺暗膿模簾o非就是因為太過驚世駭俗了,擔心皇帝治罪所以才沒說。 等史陌和徒暉回到了皇子所,徒暉直接就開口問史陌:“我聽你方才之言,似有未盡之意。不知可否告知?” 史陌看著徒暉一副求知若渴的誠摯表情,嘬了嘬牙花子,最后還是開口了。雖然史陌不知道本朝的未來國運,但是他知道清朝的國運??!所以就以清朝為例,開始跟徒暉講述那些他沒說出口的話。從稅收制度到司法制度,從鴉片戰爭到世界大戰。 講的人希望這些事情不會發生在未來的本朝,聽的人也是滿心凝重。兩個人從夕陽西下一直說到了明月高懸,一點也沒意識到時間的流逝,也沒注意到衛若蘭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就一直站在兩人身旁,靜靜的聽兩人談話。 衛若蘭此刻的心情其實很不好。他發現,徒暉和史陌說的什么稅收、司法、工業之類的東西,他完全都聽不懂??蛇@兩個人,不光懂,還能點評其中的利弊。他覺得自己和史陌的差距太大了!大到他覺得史陌的話都是天書一樣。 這種不好的心情并沒有隨著史陌對衛若蘭的包容和安撫而消失,反倒是發現皇帝開始著手為了史陌提出的改革能在以后順利進行而鋪路時,成為了一種壓力和動力。衛若蘭終于明白為什么史陌總是覺得自己“熊”了。 從這一刻開始,衛若蘭真的放下了一些浮躁,開始變得內斂和沉穩,真正的成長起來。他知道自己必須用盡全力才能追上史陌的步伐,而不是遠遠看著史陌遙不可及的背影。 最先發現衛若蘭的變化的,當然是把衛若蘭當兒子養的史陌。但是對于他的這種變化,史陌雖然不知道原因,但也是樂見其成的。史陌也用行動表示了自己對衛若蘭成長的支持。無論是談論的話題還是相處時的態度,都開始趨向于對待一個朋友,一個可以交心的人。無形之中,史陌和衛若蘭的關系又親近了不少。 時間就這么不緊不慢的流逝著,不知不覺中,十年的時光就這么過去了。要說如今的京城,衛若蘭和史陌,可以說是風云人物了。無論是誰家的大姑娘小媳婦,提起這兩個人,都忍不住一陣春、心蕩、漾。究其原因,是因為這兩個人都太優秀了,滿足了她們對于一生相守的良人的一切幻想。 史陌今年將滿十七歲,容貌很好的繼承了父母雙方的優點。雖然比不上被活活帥死的衛玠,但是讓人贊一句“貌比潘安”“當世宋玉”還是一點都不夸張的。容貌的出色并沒有讓史陌顯得女氣,因為史陌的身材基本繼承了當年的老保齡侯。雖然還沒完全長成,但是已經能窺見將來會是怎樣的一個威武男子了。 ☆、 第41章 史陌4.9 史陌不光長得好,因為是重新活了一回,史陌的性格里完全沒有十六七歲的少年人的浮躁,反倒是很沉穩。再加上被皇家教育了十年,身上自然流露出一種蔚然的氣度,讓人不敢因為史陌的年齡而小視史陌。 除此之外,史陌身上還有著保齡侯的爵位。本身又和徒暉關系很好,雖然沒有出仕,但皇帝卻經常以朝中之事相問詢,表現的很是器重史陌。光是最近幾次的科舉和恩科的瓊林宴,皇帝每次都會要求史陌一起參加。 據宮里的宮人們閑聊時候傳出的一絲半句的話說,凡是被史陌說了一聲“好”的人,最后都會得到皇帝的重視,開始計劃性的培養。這樣的信任,這樣的器重,真是讓一干人等深恨這怎么不是自己家的孩子呢? 這妥妥的就是鉆石王老五??!年齡正好,才貌齊全,又受皇帝重視,還和隱形太子徒暉有著竹馬之誼??梢哉f,京城里但凡自家有姑娘、又家世相當的人家,都希望能把史陌弄來當女婿/妹婿/姐夫。 而衛若蘭和史陌的風格卻又不同了。讓所有人都出乎意料的是,衛若蘭沒有繼承自己祖父和早亡的父親衛三爺的衣缽進入軍隊,反倒是棄武從文,走起了謀士的路。如今十九歲的衛若蘭,尚未娶妻定親。但這是因為他自己不愿意,只一心撲在“與人斗其樂無窮”的事業上,不斷的打擊徒暉的對手們。 說到這,就不得不再次提到徒暉了。大概是因為史陌在閑聊的時候,提了一句“從古至今當上太子的人基本就沒幾個好下場”的玩笑話,所以直到現在,皇帝徒禛也頂著大臣們一本又一本的“不立皇嗣社稷不穩”的奏折,咬死不立太子。 但是在不立太子的同時,又表明了自己屬意徒暉的決心?;旧蠌氖纺叭刖┑囊荒曛?,宮內就基本上沒有皇子出生了。于是皇帝的名下只有三個皇子,六個皇女。這也是皇帝自己希望的。要知道,上皇就是因為太會教育兒子,導致兒子太多又各個很優秀,弄到最后所有的兒子都覺得自己有資格坐上皇位,而導致一場廝殺了的。 皇帝本身是個好皇帝,平時沒什么時間臨幸后宮,再加上早年兄弟斗爭的一些心理陰影,所以現在的后宮是空蕩蕩的。除了些潛邸中人外,基本上沒有什么新人。這也是皇帝為了將來徒暉不至于把精力浪費在奪位之爭中所做的提前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