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多送國舅爺
詔獄內,除了楊勇講述外面情勢的聲音,再無別人的聲音。 不只是楊鎬對詔獄外面的事情一無所知,就是和楊鎬一起,被關在詔獄里,也不受其他錦衣衛特別刑訊針對的官員,也和楊鎬一樣,都對詔獄外的事情一無所知。 他們終日被關在這被隔絕外界的詔獄里,除非有外人來見他們,或者從錦衣衛那里得到些消息,否則,他們就如同一具活著的行尸走rou一般,完全與大明朝的外圍脫節。 在普通的刑部大牢里,他們也許靠著做官多年的人脈,又或者撈的金銀,也許能得到特別的照顧,如同后世坐牢的很多官員一樣,坐牢其實和沒坐牢沒什么區別,只不過多了一道名義上的枷鎖。 可是,進了詔獄,若是沒有什么通天的人脈關系,就算是一般的皇親國戚,想要進詔獄探望囚犯,也都是千難萬難的。 此時,楊勇口中說的些事情對于他們來說,都像是聽著什么不可思議的事情一樣,眾人聽著有滋有味,特別是朝中的黨爭趨勢,仕宦多年的他們,一朝被囚禁在這詔獄中,這么長時間不接觸,現在突然聽到,也是興趣倍增。 當然,放在楊鎬身上,就有所不同,楊鎬雖然聽著這些故事,很有感覺,不過,當楊鎬聽到楊勇講到東林黨上臺后,楊家人求助無門,最后看著昔日幕僚故將,投奔國舅爺麾下做事,然后通過國舅爺,走通了新近崛起的執掌內廷的司禮監秉筆太監李進忠的門路時,楊鎬心中,也是感觸頗深,熟知官場規則的楊鎬,深深明白里面有多么困難,同時也對昔日手下的忠心,十分感慨。 等楊勇一五一十的把這段時間發生的事情說了出來后,楊鎬這才搖了搖頭嘆息道:“我下獄的這些日子,真是苦了你們了!” 聞言,楊勇連忙道:“伯父說的哪里的話,楊家有伯父在,那才能稱楊家。若是楊家人不想方設法搭救伯父,難道要咱們楊家坐以待斃嗎?” “官場險惡,我倒是希望楊家不在意我,你們這些小輩,拿著家里積蓄,好好過日子,若是再能有一、二人做了小官,那就好了。中樞難測,待在這位置上,難保不出現身死族滅之禍!”楊鎬一臉感嘆道。 “伯父,小侄今日來,除了來探望伯父,還有為司禮監李公公帶句話的?!币姉铈€把話題說得這么深沉,楊勇也不好接,只能轉移話題,提醒楊鎬道。 聽了這話,楊鎬又搖頭笑了笑,而后,看了眼大牢四周,伸手示意楊勇靠近道:“來!附耳過來!” 見此,楊勇當即靠近楊鎬,側耳傾聽。 待楊勇靠近,楊鎬這才小聲說道:“李公公不就是希望我復出后和內廷聯手唄?有什么不可以的,你回去帶話給李公公,若是得救,大恩大德,楊京甫沒齒難忘!” 剛才聽到楊勇說他能進來,是因為李進忠為了知道他得救復出后,愿不愿意和內廷合作才給了名帖讓楊勇見他,楊鎬當時心里就有了計劃。 這計劃當然就是和已有崛起跡象的李進忠合作,先從詔獄里出來,然后再搭上李進忠這條線,重新回到大明官場,憑他楊鎬的實力,只要上面有人支持,就算現在朝政被東林黨人把持,他楊鎬也依舊能崛起。 至于楊鎬答應和李進忠合作,卻說話說得這么小聲謹慎的原因,也是怕他確定和李進忠合作的話,被詔獄里的其他人聽了,會影響到他之后的復出可能。 畢竟,剛才楊勇說李進忠要和自己合作,這被其他人聽了,也只能懷疑楊鎬與李進忠合作,但如果這事從楊鎬嘴里說出,那自然就是板上釘釘的事情,楊鎬自然要慎重考慮。 終究,事情沒出結果之前,決不能讓別人證實這事,否則傳出去,那對楊鎬就極為不利,雖然詔獄戒備森嚴,但保不齊詔獄里的其他人家里有人脈,派人來探監,甚至于,那些在不遠處守著的錦衣衛番子里,都有可能有人泄漏消息,所以,楊鎬對此不得不防著些。 “伯父放心!此事交給小侄?!钡昧藯铈€命令,楊勇連忙應道。 “嗯!能和李公公搭上線,實為不易,以李公公的權勢,若是李公公真有意救我出詔獄,你回去后需多湊集金銀,就算賣些家里的田產地契,也要讓李公公滿意?!睏铈€又道。 “是!小侄省得?!睏钣禄氐?。 “另外,那新進的國舅爺張璟那邊,你也不能落下,一樣要送,甚至要送的比送到李公公那里的金銀,只多不少,才行?!睏铈€想了想,又叮囑楊勇道。 “伯父?小侄沒聽錯吧?咱們要送國舅爺的禮,要比李公公那里還多?”聽到楊鎬所言,楊勇有些不確定道。 “你沒聽錯,回去照我說的辦就是?!睏铈€說道。 “這……”楊勇遲疑著,沒敢立即答應,他可害怕楊鎬這伯父在詔獄里待久了,變傻了。 誠然,能搭上李進忠這條內廷大佬的線,和張璟離不開干系,但以李進忠和張璟的權勢來看,明顯李進忠權勢更大,可現在楊鎬竟然要他送東西給二人,要多送給張璟,這就讓楊勇有些不明白了。 看到楊勇遲疑的樣子,楊鎬明白,他這武力尚可,但政治能力明顯不行的族侄,并沒有看出張璟和李進忠二人,到底誰更需要在意。 雖然楊鎬久在詔獄,但仕宦多年的他,又經歷了仕途的大起大落,政治經驗和嗅覺可都不低。 剛才在楊勇說了他求李進忠的事情經過后,他就已經看出張璟這國舅爺是連李進忠都忌憚的人物,否則,最簡單一點,為什么張璟拿了名帖給楊勇,那邊李進忠就片刻不耽擱,給楊勇把事辦了? 當下,楊鎬便把他對張璟和李進忠二人之間的關系猜測,說了出來,一下子就說的楊勇傻眼。 “小侄愚鈍,竟然連這件事背后這么簡單的道理都沒看出來?!睏钣卤粭铈€這么一說,只能傻傻認錯道。 “哎!這也不能怪你,你從小就不是頭腦靈光的人,要不是你讀書不行,我也不會讓你跟在我身邊,去沙場上謀出路的?!?/br> 楊鎬嘆了一口氣,而后想到了什么,有些責備道:“不過,你也是的,止生去國舅爺手下干了那么久差事,對于國舅爺和李公公的關系,肯定有所了解,他讓你求國舅爺,你怎么不抽時間多問問國舅爺和李公公的關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