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御馬監人才多
御馬監衙門內,備齊香案后,一幫內廷之中,能讓無數內外朝臣忌憚害怕的大珰們,誠惶誠恐的跪安接旨。 當然,看著張璟手里的圣旨,這些內廷大珰們,雖然感覺這圣旨傳旨的程序不規范,但有當初皇帝大婚時,見過張璟的內廷大珰還有其他太監作證張璟的國舅身份,他們才不敢立即質疑圣旨真假。 反正,宣完旨后,這些內廷大珰還是要接過圣旨印證的,要是有人作假,除非對方技術高超,否則他們還是能看得出來的。 況且,得到國舅爺傳旨的消息后,他們也派人火速騎馬去宮里問消息了,相信拖延國舅爺片刻,便可以確定真實性。 其實,也不能怪他們起疑,實在是他們御馬監這么多年來,只聽過皇親國戚來結交打馬匹的秋風,就沒聽過皇帝讓皇親國戚來傳旨的。 張璟十分正經的把借兵圣旨宣讀了,心里面,他也感嘆那劉時敏有些文采,能把簡單的圣旨用駢文、文言文寫的這么精煉,確實有些功底。 至于這些跪倒在地的內廷大珰們聽不聽得懂,那就只有他們自己知道了。 不過,想來這些能被放到御馬監領兵的內廷大珰們,應該都去過內書堂進修過,也應該自己讀過幾本兵書,這才能被皇帝安排,放心的掌兵才對。 當時,其實張璟自己在剛剛宣旨時,也發現他這宣旨有些不符合要求了。 想來是朱由校為了圖省事,沒給他安排錦衣衛隨行,所以沒將圣旨用蜜蠟封口,直接就讓他帶出來了,還是這不經內閣同意的中旨,不需要那么講究? 畢竟,這中旨不是給外臣的,也不需要多注意,而內臣終究是皇帝某種程度的家人,給他們的中旨,也不需要認真走程序,因為他們自己會有辦法證明這圣旨真假。 想到老朱家中后期的皇帝,都有怕麻煩、懶散的傳統,張璟覺得朱由校給自己的中旨這么簡單,應該是朱由校嫌太麻煩的緣故。 這么一想,張璟覺得他很有必要得把宣旨的步驟弄得正規些,畢竟在御馬監里,有他的身份頂著,這些太監不敢對他怎么樣,可是到五軍都督府,張璟十分懷疑他這么簡單的宣旨,會不會被里面看不慣他的人污蔑是圣旨。 如此想著,張璟覺得他得搞一個宣旨的衛隊,好在,朱由校說過配給他李進忠手下的錦衣衛,再加上他從御馬監抽來的兵馬,有這些人在,那這宣旨衛隊,可就齊活了。 隨著一眾太監接旨,在一個叫汪大海的提督太監拿著圣旨查看的時候,自有其他人為張璟介紹其他太監。 說起來,和其余各衙門不同,御馬監的內廷大珰有些多,因為這些人不少都在軍中任職,能力不俗,隨便挑出來,都可以帶些人去外地做鎮守太監,可以說,御馬監的人才是真多。 知道這些,張璟也就理解為什么御馬監戰力不低,并且皇帝十分信任他們了。 畢竟,御馬監和以往的太監監軍軍隊不同,它可不是太監監督軍隊將領了,而是連中低層軍官都監督,甚至于,有的身手不錯的太監,直接披甲做軍官,這就是皇帝從基層抓起,時刻監督軍隊思想,再配上內廷的衣食無憂,這要是還不保證軍隊的忠誠,那也就奇了怪了。 事實也證明這般措施的正確性,歷史上,御馬監唯一一次和叛亂牽扯進來的,也只有英宗復辟后,英宗要收拾助他復辟卻野心極大的曹吉祥的那一次叛亂。 只是,很顯然,曹吉祥最終還是失敗了,御馬監的禁軍,在知道曹吉祥要叛亂,多數都沒有聽他的。 試想一下,以曹吉祥掌握御馬監多年,甚至于憑借御馬監的禁軍,擁立英宗復辟,竟然在要叛亂之時,還被自己的心腹手下們集體倒戈,可想而知,以太監掌控御馬監禁軍的措施,是多么正確。 也正是因此,御馬監才能在大明歷次重要戰役中,深得歷代皇帝的信任,屢屢被抽并派出參戰,而歷代因此喪命殉國的御馬監出身的太監和御馬監的禁軍兵卒,也是不少。 記憶里,張璟可記得,真實歷史上,御馬監中的太監也是崇禎年間殉國最多的,而御馬監所屬的兵卒,也是為大明奮戰到最后一刻覆滅。 若是不計較太監亂政的好壞,御馬監出身的太監和禁軍,無論是在關外還是關內,不管是面對李闖亂賊還是建奴逆賊,這些被文官鄙視為的太監以及太監下屬,他們的表現足以讓一些滿口忠貞氣節,最后卻在國破時投降的文官羞愧。 一番詢問,張璟知道,御馬監雖然有不少內廷大珰,但真正做主的也只有三人。 這三人分別是張璟見到的提督太監汪大海,聽職位,他好像是御馬監里最大的太監,實則不然。 其實,提督太監,恰恰是三個大太監里,手中權力最小的一位,在王大海的上面,還有監督太監和掌印太監壓著。 而汪大海這個提督太監,其實主要的職責就是管理御馬監的日常,而調用兵馬卻需要監督太監同意,至于人事和錢糧方面則是掌印管總。 也就是說,御馬監權分三處,至于原因,無非是御馬監有兵,皇帝不敢把權利都給一人,所以要分權,讓御馬監三人相互制衡,這便是用人之道。 不過,和司禮監有些類似,司禮監秉筆太監說是有行政權,但最終還是要司禮監掌印太監蓋印點頭,保證圣旨下達,御馬監也是一樣。 雖說調用兵馬,監督太監可以做主,但那也只是在御馬監之內的地盤調用而已,真要調出御馬監外,也得要掌印太監蓋印點頭才行。 關于這一點,張璟也可以理解,畢竟,御馬監有兵,而且是禁軍精銳,這就不是說可以讓一個太監隨意指揮的,而特別要求監督太監和掌印太監同時點頭,這就完全保證御馬監的禁軍不會出亂子,恐怕這也是當初掌握御馬監多年的曹吉祥,為何會走漏消息,進而眾叛親離的原因,因為僅憑他一個人,是不可能指揮得動御馬監全部兵馬的。 這也就是說,張璟要借兵,得找另外二人,可是,這兩人現下都不在御馬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