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瓜很苦
翌日,朝會,令百官公卿想不到的事情就發生了。 不知道為何,皇帝手里竟然有了追贈袁應泰為兵部尚書和關于起復熊廷弼的詔書,并且主動在朝會開始時,就令人宣讀。 隨著詔書在司禮監秉筆太監王安的口中讀完,除了少數昨晚得到親近的內閣閣臣送來消息的官員外,其他群臣,皆為此嘩然。 本來,有的人還以為第二封詔書是朱由校又不經過內閣同意,所下的中旨了,可沒想到,那竟然真的是經過內閣首輔葉向高同意的詔書。 為此,一些人不由得猜測,這是皇帝和首輔之間,有了一些不為人知的內幕交易。 畢竟,昨日早朝,葉向高可還是堅定不移的帶著東林群臣,對抗皇帝,阻止熊廷弼起復的,今天突然變卦,還準備好了圣旨,那其中必然有因果。 可惜,這個瓜,他們也只能事后,去找熟悉的人打聽打聽,吃別人的剩瓜了。 當然,本來以為這個瓜就夠大,夠勁爆了,結果,剛把袁應泰追贈兵部尚書和熊廷弼起復的瓜吃完,皇帝朱由校,竟然又給他們帶來更大的瓜了,不過這個瓜,對他們而言,有些太苦澀了。 “諸位愛卿,朕近日聞奏,言及軍器局內部以軍械謀利。軍械,乃國之利器,朕沒想到,邊地將士為大明嗜血沙場,朝廷里,竟然還有人喝兵血,這事情。朕昨日已與葉相公聊過,已有定論,來人,宣旨?!敝煊尚Φ顑缺姵嫉?。 聞言,還不知道這事的人,都是一驚,軍器局的事情,哪有人不懂,大家喝兵血都是正常事情,就是軍餉,從戶部發出,不也層層過手漂沒些,更何況是軍械。 只是,他們沒想到,竟然有人把這事爆了出來,他們難道不知道規矩嗎?竟然這么破壞規矩? 很多拿過軍器局錢財的朝臣都想不明白,到底是誰,白花花的銀子不要,去干這么缺德的事情? 不過,他們也沒多少時間去想,很快王安便把朝廷對于被查出貪污受賄的官員,會在邸報上傳抄貪污官吏的名字、籍貫和他貪污的銀兩,并且禁錮終生,永不敘用的圣旨,自己朱由校要把軍器局從工部抽離的圣旨宣讀了出來。 隨著這兩道旨意讀出,可是真真切切的讓根本沒收到風聲的朝臣心里一陣大驚。 畢竟,第一道旨意,可是直接對貪污受賄的官員判了死刑,而第二道旨意,則是在奪不少文官口袋里的銀子。 當下,便有不少朝臣,包括東林一系的人,都對葉向高心有不滿,皇帝這么苛刻的要求,內閣竟然能同意,葉相公莫非是老糊涂了不成?竟然出賣他們文官的利益。 很快,便有朝臣出言反對,當然,對于懲治官員貪污受賄,他們自然不敢反對,畢竟,雖然大明現在的社會風氣和輿論,縱容官吏貪污,但這事情他們可不能放在明面上來說。 所以,即使在心里面,他們也認為禁錮貪污官吏仕途終生,永不敘用,太狠了,但也沒敢反對,他們能反對的,也只是軍器局從工部抽離的旨意而已。 他們認為朝廷無憑無據,就把軍器局從工部抽離,完全是瞎胡鬧的行為,要求皇帝和內閣重新裁決。 聽了這話,朱由校心里一陣冷笑,若是真拿出證據,這朝堂上將有多少人被牽連? 看了一眼所提議之人,朱由校似乎記得,這人也收到過高進的銀子,心里當即就明白這人的想法了。 真夠貪的,知道朕封了你們的財路,還這么據理力爭,若不是和葉向高他們有約,朕又燒了賬本,不然朕肯定要好好治你! 朱由校心里,這般恨恨想著。 當然,那人的問題,朱由校并不想回答,而是踢了個皮球,把這問題交給葉向高了。 “葉向高,該不該從工部里把軍器局抽出來,還是你回答吧!”朱由校道。 這話說出,頓時讓滿朝群臣,紛紛注視起葉向高來了。 而此時的葉向高,在聽到那反對的人和朱由校的話后,心里也是罵死那反對的人不識抬舉,夠貪的,現下倒好,把他放在火上烤了。 不過,葉向高心里明白,自從昨日他答應朱由校的條件擬旨后,就肯定會出這事情,總有舍不得利益被搶走的人,拼命出面保護自己的利益。 “是!”葉向高領命,隨后對那反對之人說道:“正如陛下適才所言,軍械,國之利器,不可不重視,如今軍器局上下,在軍械上謀利,貪污受賄,故而我也同意陛下的旨意,將軍器局從工部抽離,派合適之人監督?!?/br> 不過,葉向高的話,明顯有些避實就虛的意思。 說完之后,葉向高又向劉一燝和韓爌等閣臣打了眼色,他們都是參與了昨天事情的人,自然知道真要是把事情真相全部抖出來,會有什么后果。 所以,即使他們也對于葉向高把軍器局從工部抽離,有所怨言,但也得出言幫助葉向高。 “臣劉一燝以為葉相公所言甚是,軍器局已成工部毒瘤,必須徹底整治?!?/br> “不查軍器局,不足以平邊地將士之怨!臣韓爌也如此認為?!?/br> …… 當下,令不少人吃驚的一幕出現了,內閣一眾閣臣都要賣了他們文官利益,這到底怎么回事? 莫非這其中還有什么其它的貓膩不成? 不過,有閣臣們出言,這下就再也沒其他文官反對了,因為不少人都清楚,若是葉向高一人這么說,那可能是葉向高腦子不好,糊涂了,但連其他閣臣都這么堅決的表示要從工部抽離軍器局,那就表明,這里面,肯定出大事了。 為了安全起見,很多文官退縮,生怕卷進什么麻煩里。 眼見無人反對,朱由校點頭,心中暗笑,看這幫一直不把他放在眼里的人吃癟,那真是好! 而后,朱由校轉頭望向工部尚書張輔之道:“張卿,從工部抽離出軍器局,應該沒什么問題吧?” “回稟陛下,此事沒什么大問題,只是,軍器局原本的官吏,當如何安置呢?”張輔之顫顫巍巍的說著話,他都快要致仕的人了,對于工部的利益根本不在乎什么。 況且,他本來就不是愛財之人,若不是軍器局里面盤根錯節,張輔之早就想把這大明毒瘤解決了,現在有了機會,哪會給朱由校找岔子拖延? 不過,心里面,張輔之也在想到底是誰能讓內閣的那幫人吃癟,同意這么做呢? 莫非是他? 很快,張輔之想到了一個最近才進軍器局的人。 殿上,朱由校聽了張輔之的話,想到張璟之前的話,冷著臉說道:“令人查!有罪就查!不可放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