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臣能看看奏疏嗎?
張璟得了命令,便去乾清宮里,朱由校平日寫字的桌案上,當著朱由校的面,取來筆紙,恭恭敬敬的寫下了畢懋康、徐光啟和孫元化三人的名字。 整個過程,張璟雖然心里警告自己要放松些,但還是不由自主的十分拘謹。 畢竟,他現在可是用皇帝的桌子和筆紙,若是朱由校此時不在殿內,張璟還不會這么緊張,可是偏偏,朱由校就在這里,張璟心里想不緊張,可是身體卻是城市得很。 寫完之后,張璟放下筆,又看了眼紙上的字,確認寫得還行,不會被人恥笑后,這才安心。 目光偶然一瞥此刻那皇帝桌案上放著的一堆奏疏,張璟正好看到此時正打開的一本,看到那奏疏開頭有“詳查熊廷弼罪名”的字樣后,便想到了他這幾日也聽到的熊廷弼起復在朝會上被群臣阻止的消息。 不由自主的,張璟脫口問道:“陛下,熊廷弼起復之事還沒結果嗎?” 聞言,朱由校霎時像是被點爆情緒一樣,大怒道:“有他們在,能有什么結果?真要如他們的愿,派人去遼東詳查此事,再回來起復熊廷弼,那遼東朕到底派誰去安定?” 張璟聽后,也是意識到他剛才口快了,好在朱由校并沒有在意他的口快,而是一直吐“他們”的口水。 至于“他們”是誰,張璟猜也猜得出來是必須要為袁應泰取代熊廷弼為遼東經略,從而導致遼河以東失守,而負責的東林黨人。 從朱由校的話里,張璟也明白了朝局沒有進展,朱由校和東林黨人還在僵持著。 這可不好,真要讓東林黨人拖住熊廷弼,讓熊廷弼晚幾個月去遼東,說不得真的又讓王化貞冒出來,再上演一出經扶不和的鬧劇,那不就虧了? 不行,必須要立刻讓熊廷弼赴任。 張璟這般想著,心思也是不斷轉動,雖然真實歷史上,不清楚熊廷弼起復的經過,但不妨張璟去猜測那時候東林黨人為什么會放心一個楚黨的人接手他們的爛攤子? 當時,袁應泰死后,遼東的局勢敗壞,東林黨肯定要廷推選人,安穩遼東局勢。 而以明末各黨的尿性,東林黨人肯定是第一時間要選自己的人來頂替袁應泰,彌補責任。 不過,很明顯,東林黨內的高層,沒人敢擔此重任,畢竟都是一幫內政精英,談起兵事也能跟著兵書吹點牛逼,但真去戰場,就沒那么大的自信了。 終究,有袁應泰這個活生生的東林精英,不懂兵事卻各種逞能,最后落了個身死殉國的下場,那時候還有誰敢在那個時候說他兵事厲害? 故而,東林黨高層熄火,這才是東林黨人主動放棄遼東經略的位置,同意熊廷弼接任的最主要原因。 至于說東林黨內沒有一個知兵事的能人,那也不對,畢竟,作為彼時的朝廷第一朋黨,東林黨里面可都是彼時大明的精英人才,那么多人里面,怎么可能沒有人才? 如孫承宗、袁可立等后來證明過自己的儒將,其實不都是東林黨人嗎? 只是,他們是也沒用,那個時候,東林高層可不會考慮他們,原因也很簡單,那就是他們是東林黨內不能完全信任的邊緣人。 雖然他們身為東林黨人,但卻在黨爭中處于中立態度,甚至他們的政見除了反駁其他非東林黨派,還會反駁他們所屬的東林黨,這樣黨性難分的人,換了任何人都不會輕易用的,說不得就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了。 畢竟,讓他們去安定遼東,誰也不能保證他們什么時候會親東林,什么時候會反東林,既然不能確定,那還不如直接選個外黨的人,讓他們一開始就明白所選的人是政敵便可。 因此,一是因為他們是黨內邊緣人,二是因為他們黨性難分,三是因為他們之前也沒有實戰指揮的經驗,所以最終才會讓熊廷弼這個有在遼東壓制努爾哈赤,又和部分東林黨人關系走得近的外黨人,有了再次起復的機會了。 反正就是利用而已,先起復去安撫,至于有沒有用,那就不管了,反正不是本黨之人,隨便外人怎么說到都行。 明白了這些,張璟就知道東林黨人并非是完全針對熊廷弼,否則他們不會說要詳查熊廷弼罪名,再決定起復。 這其中,定然是有什么原因,讓他們不得不阻止。 左思右想,張璟也是有些不得要領,看著桌案上的奏疏,張璟心思一動,問朱由校道:“陛下,能容臣看看諸位朝臣所上的奏疏嗎?” “看奏疏?”朱由校聞言一愣,反問道:“你看這些干什么?臣子給朕上奏的奏疏,豈是能讓你隨便看的?” “也許,臣能從他們的奏疏里,找到讓他們同意起復熊廷弼的法子?!睆埈Z回道。 “這樣嗎?那你看吧!不過,出了這宮門,切忌外傳?!敝煊尚B勓?,同意道。 “是!”張璟應了一聲,而后便一一翻閱了那些奏疏。 殿內此時已經堆積了數堆的奏疏,擺放的樣子也不是非常整齊,明顯都被人翻閱過,而后大概是因為留中,一直發還處理吧。 想到后來螨清一直污蔑天啟帝不識字,不理政事,一心只會呆在后宮里做木匠活,張璟就大罵狗韃子無恥,自己鋪張無度,沉迷享樂,非要給自己吹噓添光,無限抹黑大明。 當然,天啟醉心不醉心木匠活,張璟不清楚,就算醉心,那也只是個人興趣愛好,螨清狗皇帝不也有圍獵下江南的愛好? 敢問他們游玩的時候,怎么沒人說他們不理政? 至于說天啟帝不識字,不會看奏疏,張璟只能說他們放屁了,反正張璟知道天啟或許知識見解儲備不多,但受到的教育絕對不會說不識字的。 甚至某些知識見解,當今的內閣首輔,螨清東林漢jian們的老祖宗,東林黨魁葉向高還開口贊同過,就這樣還能說不識字? 剛想到葉向高,張璟還真就翻到了葉向高了,而且,葉向高所上的奏疏,也讓張璟覺得有意思。 “請追謚故遼東經略袁應泰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