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節
書迷正在閱讀:圓舞記、女王蜂(娛樂圈)、皇子掠食指南、關西狼今天親了嗎[綜]、幸孕雙寶:宮少霸寵小甜妻、燕色弄影、欲蓋彌彰、腹黑狀元的庶女嬌妻、太陰、明末好國舅
韓氏笑著接口道:“母親說的是,淇姐兒確實是個好姑娘!” 蘇青淇一愣,垂下眼眸,低低的說:“謝祖母和母親夸贊!” 隨后蘇總督又詳細問了他們兄妹京都里的事,畢竟信鴿傳信的內容太簡潔,有些事說的不清楚。 蘇青淇挑了能回答的回答,二姐的事情都是蘇之瑾在說。 韓氏將蘇青淇拉到身邊,細細的問大姐蘇青琬的狀況,老夫人也在一旁聽著,蘇青淇將她知道的都一一說了出來,最后韓氏拍著她的手連連說:“好孩子,好孩子,多虧了你!” “這是我應該做的!” 之后韓氏將蘇青淇生母被冤枉的事公布了出來,一臉歉然的說對不起她云云,還說已經將她記在名下,當做了嫡女。 蘇青淇被接二連三的‘驚喜’弄得傻眼了。 不過原主的生母洗刷了冤屈是好事,只是不知事情的真相到底是什么,等回了院子再讓明蘭打聽一下。 眼見時候不早了,一個婆子進來了,躬身請示:“老夫人,老爺,太太,飯菜都準備好了,奴才們都等示下,是否擺宴?” 老夫人點了點頭,得到了回話,兩個孫媳婦忙張羅傳飯上菜。 蘇青淇被韓氏拉著坐在了她的左手邊,這是蘇青淇第一次和他們一同吃家宴,她的對面坐了大哥的嫡長子——今年四歲的泓哥兒,一個粉妝玉琢的漂亮小男娃! 此時泓哥兒正歪著腦袋一臉好奇的瞅著她,不一會就一臉興奮的嚷嚷。 “爹爹,娘親,對面jiejie做的糕糕很好吃!” 桌上的眾人:“……” “泓哥兒,這不是jiejie,這是你三姑姑……”大哥蘇之瑾的妻子趙氏有些尷尬的糾正泓哥兒錯誤的稱呼。 “三姑姑,三姑姑,你還做了糕糕嗎?”小家伙高興的眉開眼笑,想到三姑姑做的美味的糕糕,他忍不住咽了咽口水。 蘇青淇眼角一抽,這小家伙的記憶力真好! 不就是幾個月前她偶然見到當時迷路到她院子里來的可愛漂亮的小家伙,就逗了逗他,還給了他一塊自己做的山楂糕…… 沒想到這小家伙現在還記得她。 想到這個小家伙的粘人勁兒,蘇青淇一臉黑線! ☆、第34章 “姑姑今天才回來,沒做糕糕!” “哦!”剛剛還一臉興奮的泓哥兒立即聳拉著腦袋,就連桌上精心烹飪的菜肴都沒能吸引他的注意力。 蘇青淇其實挺喜歡這個小家伙的,見狀一臉不忍,只好安慰她:“明天姑姑給你做好吃的糕糕,好不好?” “好!”泓哥兒雙眼立即一亮,回的又快又響亮。 眾人:“……” 本來好好的一頓接風洗塵宴,被泓哥兒這個可愛的小家伙一鬧,大家都知道以前的蘇青淇是多不被重視,對蘇青淇更多了一份尷尬,特別是韓氏,此時最不自在的就是她了,連四歲的大孫子泓哥兒都不知道淇姐兒到底是誰,還叫錯了稱呼。 幸好這頓飯并無外人在,不然哪知道人家會怎么想。 一頓飯下來,蘇青淇很苦逼的吃撐了,遲來的熱情真不是普通人能承受的,他們聽了大哥說她做的藥膳既美味又對身體好,紛紛表達了想吃的欲望,蘇青淇應承了他們的要求——給他們做一頓特殊的藥膳宴。 蘇青淇離開明硯堂的時候,已是未時,手上無奈的牽了一枚萌噠噠的小包子,身后跟著小包子的仆人和奶嬤嬤等人,明蘭也恭敬的跟在身后,望著前面被孫小少爺黏得緊緊的姑娘,掩嘴偷笑。 虧得他們那么放心她,竟然將蘇家的嫡長孫交到她手中。 “三姑姑,你一定要記得給泓哥兒做糕糕!” 不停的被小家伙重復不要忘記了他的糕糕,蘇青淇囧里個囧,這小家伙不會是個小吃貨吧? “泓哥兒放心,姑姑不會忘記的!”所以你不要一直提醒了……姑姑耳朵都要生繭了。 再一次得到了姑姑肯定的回答,泓哥兒笑的十分燦爛,拉著姑姑的手高興得蹦蹦跳跳的,嗯,這一次他一定要記得三姑姑住的地方才行。 以后想吃好吃的,就去找三姑姑! 回到了幾個月未住的院子,發現院子已經煥然一新,特別是院子里的花草樹木種類多了不少,還多了好幾個粗使婆子,蘇青淇對此只是笑了笑。 明蘭怕姑娘累著,便讓幾個力氣大的粗使婆子抬了熱水到隔壁的浴房,這浴房還是蘇青淇見自己一個大院子,特別改造的。 說是改造,其實也沒什么改動,不過將隔壁的屋子清空,放上幾個酸枝木嫁小貓戲蝶的四扇屏風,加上一個大浴桶,還在這屋子和自己睡的屋子通了一道門。 在船上待了那么一個月左右,蘇青淇特別想泡個熱水澡,于是她很委婉的和小家伙泓哥兒說她累了,要休息。 希望小家伙認了路就離開。 哪知小家伙絲毫沒有離去的意思,很自在的在她的院子里到處亂竄,呃,是探索,后面跟著的奴才慌忙跟上去,一邊跟一邊喊‘孫少爺,小心,別摔著了!’。 蘇青淇無語的默默吐槽:小搗蛋! 算了,不管了。 她還是舒舒服服的泡個熱水澡,再美美的睡上一覺。 等蘇青淇醒來的時候,天已經快黑了,梳洗完畢后,想起泓哥兒這個精力旺盛的小家伙,便問明蘭:“明蘭,泓哥兒什么時候回去的?” 明蘭臉色有些古怪,輕咳一聲回道:“姑娘,孫少爺沒有回去,在東邊的廂房呼呼大睡,睡前還惦記著姑娘您做的糕點呢?!?/br> 蘇青淇嘴角抽了一下:“這個小吃貨!大嫂沒過來將他領回去?” “大少夫人來了,咳咳,只是孫少爺撒潑打滾就是不回去?!泵魈m想到自己下午看的那一場好戲,十分無語。 蘇青淇:“……大哥不管?” “大少爺不在,聽說趕著回軍營了!” 怪不得! 罷了,院子里有小廚房,她今晚就下廚給家人做一頓,便招了一個丫鬟進來,讓她去廚房拿些新鮮的食材過來。 “對了,明蘭,二哥去哪里了?” 想到今天的接風洗塵宴,只有二嫂出席,二哥沒有出現,蘇青淇便好奇的問了一句。 “聽說二少爺和表少爺為了春闈的事,前兩天去了一個大儒那里接受教導,估計過幾天才回來?!泵魈m在姑娘睡著的時候就打聽了府里發生的事兒。 “還有姑娘讓奴婢打聽田姨娘的事有結果了?!泵魈m將她打聽到的事情真相說了出來。 蘇青淇聽完后,沉默半晌后感嘆了一聲,田氏這個黑鍋背的真冤枉! 大慶朝的世家或者高門大戶都有一條約定成俗的做法,一旦聯姻的妻子去世,妻子的姐妹可以代替成為繼室。 這也是當初蘇總督讓蘇家兩個庶女去武昌侯府的原因。所以嫁入高門的女子對自己未婚的姐妹都會小心提防。 得知了田氏被陷害的內幕,蘇青淇懸著的心放了下來,開始到小廚房準備晚飯,只是這回做的飯菜分量有些多。 幸好蘇家的人口不多,不然蘇青淇還不樂意下廚呢。 讓明蘭喚人去通知了一聲,蘇青淇擬好菜單后就開始忙活開了,安排了幾個丫鬟婆子洗菜削皮,她先快速的處理好各種雞鴨魚rou食材,行云流水般的刀工讓小廚房里的下人驚呆了眼。 三姑娘竟然是個深藏不露的廚藝高手。 但一想到三姑娘以前的地位,他們不知道也不奇怪。 蘇青淇在罐子里燉了三個湯,一個老鴨湯,一個藥膳烏雞湯,一個野雞崽子湯,還有一個鴨子rou粥,又在爐灶大鍋上蒸了一大桶綠畦香稻粳米飯,便交代燒火婆子好好燒爐子。 蘇青淇開始做酒釀清蒸鴨子,府里的酒釀味甜酒香濃,品質上佳,不過蘇青淇還是運用功法提煉了一番,讓其酒香味更加濃郁清純。 將改進過酒釀涂抹在鴨rou上,有功法輔助,無需花太多的時間腌制就入了味,然后將鴨rou切成丁,放入蒸鍋,再將剩下的酒釀放了進去蒸。 她這回做的菜鴨rou占的比例比較大,《本草綱目》記載,鴨rou有養顏滋陰、調理臟腑的作用,適合老人和小孩食用。 就拎了兩簍子個頭比較大的太湖蟹運用輔助功法處理起來。 說起螃蟹,蘇青淇最喜歡的做法就是原汁原味的清蒸了,祖母的年紀大了,飲食偏清淡,清蒸正適合。 rou菜當然不止這幾道,還有水晶肘子,宮保雞丁,紅燒黃魚,清蒸鯽魚等等。 不止rou菜,素菜也是不能少的,清炒白菜,豆皮素菜卷,鼎湖上素,羅漢齋,素炒三絲,特別是鼎湖上素和羅漢齋需要的菜品種比較多,做起來有些繁瑣,花的時間相對長了一些。 最后就是一些糕點,醬菜了。 醬菜用的府里大廚做的,不過蘇青淇還是用功法提煉了一下味道,讓其更美味,至于糕點,因為是晚上,她就做了一些山楂糕給他們消食,當然她得做多一些,免得小吃貨泓哥兒又叨念。 做好的菜肴都裝在食盒里密封保溫放在一邊。 她這一頓做的十分豐盛,雖然晚上不能吃太好,不利養生,但蘇青淇想著就這么一頓,吃好點沒關系,而且她做的膳食都是有利身體健康的。 廚房里幫忙燒火的婆子一邊聞著濃郁的香味咽口水,一邊為三姑娘做飯的速度而震驚不已。 這一頓下來,蘇青淇僅僅花了一個小時,也就是半個時辰,堪比神速,誰讓她有《食經》的輔助功法當作弊器呢。 因為不用像熬制要他那個那樣需要提煉藥里的精華,做飯的時候她所用的精神力特別少,所以蘇青淇做完飯后依然神采奕奕,精神極好。 這個時候天已經黑了,府里到處掛滿了燈籠,蘇青淇的小院子也不例外,被下人掛上了燈籠。 “明蘭,你讓下面的人去通知祖母他們飯菜做好了,我先梳洗一下,順便將泓哥兒叫起來?!碧K青淇收拾了一下廚房,洗凈手,轉頭吩咐明蘭。 明蘭應了一聲就出去了。 蘇青淇回到屋子梳洗完,整理好衣襟就去了東廂房叫泓哥兒,照顧泓哥兒這個小家伙的奶嬤嬤和幾個下人都在那里。 見到蘇青淇過來了,連忙福身行禮。 蘇青淇只是點點頭,就進了屋子,看到泓哥兒像只小豬一樣卷著小被子在軟榻上呼呼大睡,小臉蛋紅撲撲的。 “小懶豬,起來吃飯了?!碧K青淇手癢的捏了下他的小臉蛋。 泓哥兒迷迷瞪瞪的睜開眼,見是自家三姑姑,立即蹬開小被子,蹭到她懷中抱住她,軟軟糯糯的喊了一聲:“三姑姑,你做了糕糕沒?” 蘇青淇好笑的拍拍他的小屁屁:“做了,快起來吃飯?!?/br> 一聽到姑姑做了糕糕,泓哥兒立即清醒了,歡呼一聲,‘吧唧’一聲在她臉上印下響亮一吻。 蘇青淇失笑,抱著他起來,幫他洗漱完后,便牽著他軟乎乎的小手去明硯堂用晚飯。 因為這一頓是蘇青淇親自下廚做的,聽過蘇之瑾描述過她的手藝后,一家人都十分期待。令人意外的是大哥竟然趕了回來。 那么多菜竟然吃光光,連用來消食的山楂糕都沒剩下。 所有人的肚子都撐圓了。 老夫人被丫鬟攙扶著回院子去了,這一頓晚飯,胃口不是很好的老夫人竟然吃了不少,還吃撐了,讓蘇遠鴻和韓氏特別高興。 經過這頓美食轟炸,作為父親的蘇遠鴻徹底的被蘇青淇的廚藝收服了,想到自己女兒這回是回家來備嫁的,留下的時間并不多,吃三女兒做的吃食機會不多了,頓時心塞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