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節
書迷正在閱讀:小狗需要主人(校園1v1)、為歡(古風NPH)、救贖四位男主后我死遁了、重生軟妹復仇記、我靠咸魚征服娛樂圈、嫡女榮華逆襲、手動靈氣復蘇,開局引出修煉者、重生學霸之路、麒麟兒、反派以理服人[快穿]
錄事連忙低頭在簿子上寫了起來,只是隱去了王奇的名字不提。 兩人繼續審下去,越聽越觸目驚心。哪里都有腐敗和黑幕,高展明和劉世嘉也是知道的,只是沒想到折沖府的腐敗情況居然如此之甚,用目無法紀都已經無法形容,有些事情做得簡直是問天借了膽,便是當朝皇帝都未必敢做那么多過分的事。 劉世嘉的臉色越來越黑,高展明的臉色也很不好看。那劉世嘉到底是個外人,他再怎么憤怒,也不過只是打抱不平罷了??筛哒姑鲄s是高家人,他除了不平、憤怒、憐憫的情緒之外,更多的則是擔憂。照這個形式下去,高家只會比他想的落敗的更快,這折沖府的勢力可是兵權,兵權就是要強大才可以捍衛自己的地位,可看看現在折沖府是個什么鬼樣子,練兵之地成了享樂腐敗之所,根本不堪一用。如今的高家,就是一個內里外全腐敗的繡花架子,他來得及在高家完全倒下之前靠自己的能力重新開辟一片天地嗎? 他們審完了兩人,又命人另提兩名叛軍上來繼續審。 突然,外面響起敲門聲:“御史大人,都尉大人!” 高展明道:“進來!” 一名校尉進來,跪下道:“大人,剛才有兩名士兵自殺了?!?/br> 高展明吃了一驚,劉世嘉冷笑道:“畏罪自殺?該不是平日里作威作福欺壓下士,如今見我和御史大人開始清查,就怕了吧?” “恐怕不是?!备哒姑鞯?。若真是劉世嘉所說的那些人,恐怕眼下都想辦法去找自己的靠山求情了,這么著急自殺,頗有些蹊蹺。他問道,“死的是什么人?” 那名校尉道:“是三府下的兩個普通士兵,名叫張立天和田三七?!?/br> 高展明將目光投向跪在堂下受審的兩名叛軍,那兩人露出了驚訝和悲傷的神色。 高展明道:“我知道了,你先出去吧?!?/br> 那名校尉就告退了。 高展明問叛軍:“張立天和田三七你們認識嗎?是什么人?” 一名叛軍哭著道:“他們是我們的朋友,和我們一樣都是窮苦人家出身的?!?/br> 劉世嘉一怔,坐正了身體,問道:“你們可知他們為何自殺?” 原來那兩個人雖沒在今日被抓,但叛軍謀逆之事并非是臨時起意,暗中籌劃了一月的時間,張立天和田三七兩人原本也是叛軍隊伍中的,只是事到臨頭怕了,就躲了起來沒有參加暴動。今日叛軍被抓,高展明和劉世嘉進行會審,張立天和田三七兩人也知道參與叛逆之人必死無疑,他們唯恐被供出來后牽連家人,便是不被供出來,叛軍都被鎮壓了,平日那些個作威作福的人只會更加囂張,他們的日子也過不下去,因此就自殺了。 聽完這些,劉世嘉和高展明都沉默了。 高展明想起在嘉州之時,也曾有叛軍作亂,被李景若抓住之后,下令全部當場誅殺,怕的就是審問過后一個牽扯一個,牽扯太多,人人自危,更多人鋌而走險,局勢將更難平復。如今這樣的局面又一次重演了,高展明選擇了和李景若不同的解決方法,李景若曾經擔心的事情也發生了。 高展明閉上眼睛。如果李景若在這里的話……他會怎么做呢? 劉世嘉道:“先把人帶下去,押后再審!” 等叛軍被帶走,劉世嘉起身道:“御史大人,我出去透透氣?!?/br> 高展明舉手示意:“請便?!?/br> 劉世嘉大步走了出去。 劉世嘉離開后,高展明正在房里閉目養神,不多久,他聽到急匆匆的腳步聲,睜開眼看清來人,不由吃了一驚:來的不是折沖府的人,而是親王府校尉、高元照的心腹高淵。他一進門,就急沖沖道:“兄弟啊,你怎么真讓劉世嘉那家伙查起案子來了!” 高展明頓時頭疼不已。他就知道那些人肯定會去通風報信搬救兵,沒想到救兵來的這么快,直接就把高元照的親信給請來了??磥砀咴找碴P注著折沖府的動態,希望趕緊把暴動鎮壓下去就完結此事。 高展明只得裝傻道:“我也是沒法子,那劉世嘉堅持要查,誰不讓查他就砍誰,被他砍死的家伙現今尸首還停在院子里呢。我也是被逼無奈的?!?/br> 高淵蹙眉道:“借他一個膽子,他也不敢動你!折沖府的兵力任你調遣吶!你是御史,這么簡單的事情還擺不平,先說幾句話把他給穩住了,拖過了今晚,一切可就由不得他了?!?/br> 高展明只得道:“等他回來,我再想想法子?!庇值?,“再者說,便是讓他查,這案子終究辦不辦,怎么辦,也由不得他的,你也不必如此擔心?!?/br> 正說著,門突然被人推開,劉世嘉大步走了進來。高淵嚇了一跳,連忙拱手陪笑:“劉都尉?!?/br> 劉世嘉心中了然,目光諷刺地看了他一眼,又看了眼高展明,深吸了一口氣,道:“高御史,我今日身體不適,這案子容后再審,如何?” 高展明一怔。劉世嘉不傻,他這么說,也就是說他放棄往下查了。為什么?就因為死了兩個人?高淵卻喜出望外,拼命拉高展明的袖子,示意他趕緊同意。 高展明只得起身道:“那劉大人趕緊回府歇著吧?!?/br> 劉世嘉轉身就往外走,高展明立刻甩脫高淵跟了上去:“劉都尉,我送你一程!” 劉世嘉走在前面,腳步極快,高展明小跑才跟上他,兩人走到折沖府外,高展明小聲問道:“劉兄,怎么不查了?” 劉世嘉嘴角勾起一絲嘲諷的笑容:“查夠了。方才那些,就已經叫我大開眼界,我算是想明白了,我沒功夫費心費力為你們高家做事,我更樂意看著你們是怎么自生自滅的?!狈讲艑彸龅哪切┽咚轿璞椎氖虑?,已經令人瞠目結舌,劉世嘉可節度使之子,他心里很清楚,一個軍府到了今日的模樣,已經形同虛設,其崩壞已經可以預見。再者,便是他當真往下查下去,上頭有高元照和太后壓著,那些為非作歹之人也未必會受到懲戒,還不如就眼看著他樓塌了吧。 高展明道:“我送你?!?/br> 劉世嘉道:“不必!”翻身跳上馬,揚長而去。 第九十四章 來信 劉世嘉突然放棄了對案情的搜查,讓高展明既有些失望,又松了口氣。 松了口氣,自然是因為眼下的難題解決了,他要是堅持把這案子查下去,太后和安國公那里的壓力必然不好對付。不過他原本也沒指望靠著這次機會就能把蛀掉的地方連根拔起,只是想弄清楚高家的沉疴痼疾究竟到了什么地步。 忙完了折沖府的事,高展明回到自己府上,引鶴迎面走來,笑道:“爺,有您的信,從嘉州來的?!?/br> 高展明見引鶴笑得促狹,便知信是李景若寄來的。他今日經歷折沖府一事,原本心情不佳,聽得有李景若的來信之后,臉上不由露出了欣喜的神色。 引鶴跟了高展明那么久,兩人之間的情誼早已超過了主仆,他沒大沒小地揶揄道:“爺,瞧您笑的,今日是有什么高興事?” 高展明瞪了他一眼:“沒事做就去幫忙清算賬本,少在這晃悠?!边呎f邊快步往臥室走去。 高展明在院子里又碰見了唐云。自打他開誠布公地和唐云談過之后,唐云跟他之間就有了默契,唐云不會干涉他,他偶爾給唐云遞些消息,唐云如何跟太后和安國公交差的事兒他也不問,總之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高展明回到房里,信被引鶴放在他抽屜里了,他確認信封完好沒有被人動過之后,小心翼翼地將信拆開。 信的抬頭,寫著夫人二字,高展明不由得笑罵道:“這家伙?!?/br> 看了幾行之后,高展明有些吃驚。李景若說他父親身體抱恙,他寫這封信的時候正準備離開嘉州,高展明收到信時他應當已經返回襄城了。他在信中提了些生活瑣事,說高展明離開之后嘉州的百姓都很想念高青天,又提到聽聞劉世嘉被高家扣在京城之中,讓他不要和劉世嘉起沖突。還有一件事,是他拜托高展明去做的。他說他曾有兩位舊友,都是文采斐然、大義廉潔之輩,只是時局不佳,五年前不幸招來殺身之禍。再過幾日,就是他那兩位舊友的忌日,他那兩位舊友被葬在城南的山腳下,請高展明有空就親自替他去為舊友掃掃墳,上柱香,以慰藉舊友在天之靈。 高展明看到此處,不由將信暫時壓下,沉思起來。 信送來的還算及時,那兩日的忌日也就是十幾天后了。李景若在信上說的并不明白,雖然提到了他的兩位舊友名叫許榮、張申,這兩人的名字高展明似乎在哪里聽說過,但細想又很陌生。李景若信上說他們不幸招致殺生之禍,卻語焉不詳未提他們究竟是如何死的,大約也是擔心說的太多而信落入旁人手中會惹事。但他好端端的讓高展明替他去掃墓,還特意提了親自二字。李景若絕不是無事生非之人,他這么說,就必然有他的用意。 高展明記下了許榮、張申兩人的名字,又拿起信繼續看。后面的就都是些瑣碎之語了,然而在信的末尾,李景若寫了四個字——“明哲自?!?。高展明是聰明人,看見這四個字,不由吃了一驚。李景若這般提醒,只怕是他知道了什么不能明說的事,又或者是他自己有什么計劃??傊?,他絕不會無緣無故這么說。 高展明看完之后,便將信和信封一并燒了。 第二日,高展明到御史臺辦公,趁著午休之時旁人不在,便開始翻閱卷宗。既然李景若說張申許榮是有殺生之禍,又說到時局不佳,最有可能的情況便是這二人是犯了事被朝廷處死的。這兩人又曾是官員,御史臺督查官員,有多年來官員犯案的卷宗,在這里興許能找到一些關于那二人的信息。雖說李景若在信上只是請高展明去幫忙掃墓,但既然提到了這二人,興許有什么是他希望高展明知道卻不能詳說的,就需要高展明自己查證了。這御史臺一年的卷宗就有整整一櫥柜,一個人想要翻完那么多卷宗找出張申和許榮的案子并不容易。不過高展明卻自有他的排查之法。 既然李景若說了這兩人公正廉潔,那貪污腐敗一類的案子自然就不用看了;時局不佳四個字頗有深意,說明這二人不是尋常的罪名,最有可能的,是因言獲罪,他便從此處下手。也是高展明運氣好,不過半柱香的時間,他就在卷宗上找到了這兩人的名字。 看完這兩人的卷宗之后,高展明又吃了一驚。許榮和張申是同一年的進士,一人是榜眼,一人殿試第九,都是極好的名次。他們中第之時,高展明還是民間一個備考的書生,凡是書生,自然關注了科考一事,因此才會覺得他們的名字有些耳熟。他們中第之后便被留在宮中做了郎官。五年前,有人在他們的詩作文集中地找出了幾句看似諷刺皇帝的句子來,他們就被捉拿下獄,罪名是謀逆,沒多久就被處死了。卷宗里有記錄他們當時獲罪的文章,高展明匆匆瀏覽一遍,就那幾句文字,要安上一個謀逆罪,實在是牽強附會。毫無疑問,許榮和張申得罪了人,有人要致他們與死地,所以故意陷害。 此時有官員回來了,高展明連忙將卷宗放了回去。 下午離開御史臺之后,高展明買了兩壇酒,去找高天文。 高天文瞧見高展明來了,頗有些吃驚,熱情地將他進入府內,語氣難免有些嗔怪:“什么風把你給刮來了?我還以為你已經把我這堂兄給忘了?!?/br> 高展明入朝沒多久就自愿離京去了嘉州,回京之后焦頭爛額的事情一大堆,因此幾乎沒來拜訪過高天文。高家他們這一輩子弟大多是些紈绔子弟,又都是勢利眼,出身比他高的瞧不上他,出身比他低的在他落魄時不正眼瞧他,在他得勢時又眼巴巴湊上來攀親戚,使他對這些兄弟們都沒什么好印象,但惟獨高天文是個例外,在他落魄時也沒少對他關照。 想到這些,高展明頗有些愧疚,一上桌先自罰了兩杯酒,道:“堂哥,對不住?!?/br> 高天文笑道:“罷了,兄弟之間不說這些,平日我也忙得很,沒空顧得上你?!焙攘吮?,也不由得感慨起來:“從前在宗學里的時候,總想早些出學入士,以為會更自由些。哪曉得入了朝,才發覺還不如在宗學里念書的時候。宗學里雖也有些人情世故,但總是自家兄弟親戚,算計的不如朝堂上那么厲害?!?/br> 高天文是高家出身高的嫡子,同輩中地位僅次于高華崇,在宗學里自然沒什么人敢算計他,學堂里黑暗的事情也輪不到他,因此他自然覺得念書的時候好。但高展明從前便是受欺壓的,宗學和朝堂,于他而言,并沒有多大差別,甚至上了朝,他能夠做的事情還更多些。不過他只是呵呵笑了笑,并沒有反駁。 兩人喝酒聊了些閑話和朝堂大事,高展明道:“哥,我從前在學中只曉得死讀書,以為讀好了書就能夠出人頭地,現在在姑媽和皇帝身邊做事,才發現許多事情我都不明白,做人小心翼翼,生怕說錯了話?!?/br> 高天文道:“你有什么不明白的,說出來,我若是知道,興許還能提點你兩句?!?/br> 高展明道:“哥,你有沒有聽說過許榮、張申這二人的名字?” 高天文摸著下巴道:“似乎有些耳熟?!?/br> 高展明道:“我近日幾句話說得不好,被長官提點,提到了這二人,說他們是因言獲罪,小心我步了他們后塵。我心里介懷,就查了這二人的卷宗,他們是因謀逆獲罪,因在文章中暗諷了皇上?!彼闹芸戳丝?,見四周無人,壓低了聲音道,“我看了那二人獲罪的文章,老實說……實在牽強的很。我心里實在好奇,他們究竟是為何獲罪?” 高天文皺眉,似乎沒什么印象:“是嗎?” 高展明道:“與他們一同獲罪的,還有一位名叫陸習的御史?!?/br> 高天文一怔,重復道:“陸習……陸習?張申……許榮……??!我有印象了!”他皺眉,不滿道,“哪個蠢貨,竟敢將你和他們相提并論?你究竟說錯了什么話?” 高展明干笑道:“也沒什么,只是那日喝了酒,一時口快,抱怨了兩句不得志的蠢話罷了?!?/br> 高天文搖搖頭,道:“這些事你應該也聽說過,大約是忘了吧。五年前,天子二十大壽,按說也該親政了,只是……你明白。陸習張申許榮那幾名言官,自詡清流之士,有些看不慣,因此聯名上書,也是他們自己找死,言辭犀利激烈,還用到了挾天子以令諸侯之類大逆不道的話。所以……” 高展明頓時恍然大悟。五年前高展明畢竟還是民間小老百姓,對朝堂上的明爭暗斗全不知曉,但高天文不同,他是高家嫡子嫡孫,所以知曉內情。原來事情是這么回事。高展明原先就猜到了張申許榮得罪的人可能是高家的人,但這個結果還是讓他吃了一驚。這兩人是李景若的故交好友?李景若讓他去給這兩人掃墓?這要是讓人發現了,尤其是被高家的人發現了,必然會對他起疑的……李景若到底安的什么心? 高天文拿手在高展明面前晃了晃:“君亮你怎么了?” 高展明回過神來:“???” 高天文道:“叫了你幾聲都不理,你走神了?” 高展明喝了口酒掩飾自己的尷尬:“是有些詫異?!?/br> 高天文聳肩:“你那長官怎么會將你比作這幾人,你可是高家人,便是你說話不得體,這比法也太不恰當了。也是你心大寬容,若不然找姑媽參他一本,夠他吃一壺的了?!?/br> 高展明笑了笑:“那倒也不至于,不管怎么說,我還是小心著些,少得罪人為好?!?/br> 弄清了張申許榮二人的經歷之后,高展明心中頗多疑問。李景若這么要求,肯定有他的用意,但不管怎么說,高展明相信李景若的用意絕對不會是為了害自己。 因此十日之后,到了那二人的忌日,高展明還是準備了花食,換了身低調的衣服,趁著無人注意偷偷從后門溜出府邸,朝城郊去了。 第九十五章 掃墓 高展明來到城郊,為找那兩人的墳塋,破費了不少力氣。畢竟那二人是獲罪之身,親友不敢堂而皇之地將他們厚葬,只能在城郊簡葬,墓碑淹沒在草叢之中,若非仔細尋找,都難以找到。 高展明來到張申的墳前,放下祭食和花,墓碑上已經積了灰,他用袖子擦了擦灰。既然是李景若的朋友,既然李景若拜托了他來掃墓,他就會完成這件事。 “你怎么在這里?!” 高展明突然聽見身后傳來一個驚詫的聲音。他立刻回頭,看見身后站的人,不由大吃一驚——他怎么也沒想到,居然會在這個地方碰到劉世嘉! 劉世嘉快步上前,看見高展明在墳前放下的祭品和被他擦干凈的墓碑,猛地抬起頭,目光復雜地看著高展明。高展明怔怔地站在原地。劉世嘉怎么會出現在城郊?接著,他看見了劉世嘉手中的祭品,愈發驚詫。劉世嘉也是來掃墓的?劉世嘉認識這兩個人? “你……”劉世嘉咬了咬嘴唇,將手中的祭品在墓前放下,摸了摸被高展明擦拭干凈的墓碑?!澳阏J得他們?” 高展明突然想起,他在御史臺瀏覽卷宗之時,卷宗上有寫張申、許榮二人的出身,他二人皆是營州人,平盧鎮治營州,劉世嘉乃是平盧鎮節度使之子,也就是說,他和張申、許榮二人乃是同鄉人,所以他認得這兩人也在情理之中。電光石火之間,高展明突然明白了!這是李景若為他搭的橋,李景若雖然人不在京城之中,但是對于高展明和劉世嘉的事情卻很清楚,他在信中請高展明來此,應當是知道劉世嘉會來此地。而且這二人對劉世嘉而言,應當是頗有些分量的人,要不然劉世嘉也不會一人獨自前來掃墓,帶著如此多的花食。以這二人為切入點,高展明很有可能能夠改善與劉世嘉之間的關系!李景若如此安排,他必然不能辜負。 高展明內心洶涌翻覆,表面上卻很平靜:“張申、許榮二人乃是我摯友之友,也就是我的朋友?!贝嗽?,也不算假話。 過了一會兒,他又輕聲道:“此二人都是忠義之輩……我敬佩他們?!边@話,高展明說的是實話。張申許榮二人是因言獲罪,敢于反對一手遮天的高家,御史臺卷宗里有他二人的文章,高展明讀過,確實好文采,只能說是生不逢時,若是放在他朝,興許能成為棟梁之才。 劉世嘉怔了好一會兒,在墳前坐下,開了一壇他帶來的酒,先是在墳前緩緩灑了一圈,便算是對逝者敬過酒了,然后他對高展明道:“陪我喝兩杯吧?!?/br> 高展明在劉世嘉身邊席地而坐,接過了劉世嘉遞過來的一個酒碗,劉世嘉只帶了一個碗,自己抱壇而飲… “張申曾經是我府上的幕僚……”大約是喝酒之后有傾訴的欲望,劉世嘉在沉默地灌了數口酒之后,終于開口,“許榮是他的朋友。我小時候,張申曾教我念過,又把許榮介紹給我認識。他們兩個都是生性開朗的人,帶我去過很多地方,給我說過很多故事。后來他們在平盧鎮待不下去了,就去了京城考功名?!?/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