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節
書迷正在閱讀:[綜漫]在下千手、紅顏風華錄、[綜漫]游戲才不會變成現實、[綜漫]琴酒和紅方稱兄道弟、朕有特殊和諧技巧、香濃入骨、鐵骨英姿之小妻要逆襲、(穿越、重生)軟男嫩女H、嬌養成歡:鞏爺的隱婚夫人、我有一個恐怖直播間
思考片刻,朱厚照點點頭。 “楊先生所言有理。管理皇莊之人,應選擅農者,否則被騙都不曉得?!?/br> “陛下圣明?!睏瞽懶Φ?,“另外,皇莊出息不豐,同所種稻麥糧種怕也有關。陛下不妨下令,選老成扶犁之人,篩選培育良種,分出莊田耕種。得高產稻麥,一可豐皇莊出產,奉孝兩宮,二可濟貧弱小民,彰天子仁德?!?/br> 說幾句話,就要順毛拍上一拍,真心累。 “朕明白了,可還有?” “漢時,朝廷曾遣使臣出使西域,帶回瓜果菜蔬及香料種子,被民間廣泛種植。太宗高皇帝年間,船隊出海也曾載回紫檀等良木?!?/br> 終于要道出真實意圖,楊瓚頗有幾分緊張。 “臣歸京時,曾在城中見到多名番商??梢?,國朝雖未遣使,番商卻從未曾斷絕往來?!?/br> “楊先生是說?” “臣曾聞,海外有糧,畝產高于稻谷黍麥??稍S番商以利,令其遍尋糧種,于皇莊內試種。如能尋到豐產良種,解軍餉之急,民生之困,陛下當功比漢武唐宗,必為萬世稱頌!” 估算現下年月,美洲的金銀和作物應已開始流入歐洲。土豆需要改良,玉米的話,有種子就能成長。 楊瓚對農業不熟,但后世的高產作物,卻是知道幾種。 在燈市見到的幾個大胡子番商,不似歐洲人,更像是往來海上的中東人。有錢能使鬼推磨。由他們做中間商,效率遠高于組建船隊,自行出海。 重要的是,短時間內,用不著和滿朝文武打嘴仗。 如果說動朱厚照,提前將高產作物引入大明,應對后續的天災人禍,多多少少,總能多幾分把握。 必須感謝彈劾皇莊的王御史,不是這位仁兄,楊瓚還想不起這件事。只能說機緣巧合,無心之下,給楊瓚送上梯子。只要牢固不斷,借力向上爬,已是必然。 朱厚照被楊瓚說得熱血沸騰。功比漢武唐宗,為萬世稱頌,想想就很激動。 自外邦引入糧食倒不是難事。難的是,如何在皇莊耕種。萬一走漏消息,又會被言官噴口水。 看出朱厚照的猶豫,楊瓚上前半步,如此這般,這般如此講述一番。 朱厚照舒展眉心,眼睛越來越亮。 “楊先生以為有用?” “臣以為有用?!?/br> “好!” 朱厚照痛快拍板,就這么辦! “陛下英明!” 楊瓚行禮,告訴自己,放心還早。只是邁出第一步,其后必有更多阻力,必要振作精神,才能同某些愛好挑事的同僚大戰三百回合。 熊孩子犯熊,冒險陪上一回,又有何妨。 為胸中僅存的熱血,楊小探花握拳,拼了! 正德元年,正月庚子,楊瓚回京第三日,天子駕臨奉天殿。 受夠西角門的逼仄,接到換地早朝的口諭,文武群臣無一人反對。 御階前,站著一身蟒服的谷大用。 昨日,楊瓚上請完畢,順帶又抽劉公公一頓。讒言惑君,不將天子帶向正道,兩罪并罰,抽得比上次更狠。 朱厚照沒有阻止楊瓚。 經過楊侍讀的一番剖析,朱厚照驟然發現,在胳膊不夠粗之前,嘗試和群臣掰腕子,實在不是個好主意。就算贏了,也會疼上十天半個月。 身為天子,本應是cao控棋局之人,擼袖子親自下場,實在不夠明智,完全是傻到冒煙。 不承認自己犯熊,錯的必須是旁人。 想到劉瑾幾番“進言”,朱厚照差點親自動手。 無論從哪個角度看,劉公公這頓抽都是“實至名歸”,半點也不冤枉。 于是乎,“短暫”間隔之后,噩夢成真,劉公公二次臉腫,復成豬頭。 據言,因樣子過于凄慘,司禮監王提督都生出惻隱之心,對下邊的人發話,在消腫之前,輕點收拾。 輕點下手,而不是不下手。 劉瑾關在屋里,對著墻角垂淚。 想干點壞事,怎么就這么難? 姓楊的是他今生最大的克星,沒有之一! “天子升殿,跪!” 比起劉瑾和張永,谷大用的聲音少去幾分尖銳,聽著還算順耳。 楊瓚隨群臣跪拜,起身時不小心按到前臂,好懸沒有呲牙咧嘴。 抽人是個力氣活,想要可持續發展,必要勤加練習。 大殿之上,文武皆以為將繼續昨日“議題”,要么天子暴怒甩袖,要么又有幾個倒霉蛋被大漢將軍拖走。 不料,朱厚照改換作風,雷厲風行,不給群臣開口的機會,先一步令谷大用宣讀圣旨。 “天子敕:召前總鎮兩廣地方太監韋經還朝,查貪污稅銀,依律嚴懲?!?/br> “召鎮守江西太監董讓,鎮守薊州太監劉瑯還朝,交司禮監法辦。革鎮守山東太監朱云,鎮守陜西太監劉云三年祿米?!?/br> “命錦衣衛嚴查各地鎮守太監,凡有貪酷擾民,斥而不改者,俱押解還京,別選廉正者代之?!?/br> 首道驚雷炸響,群臣尚來不及反應,谷大用已開始宣讀第二道旨意。 “敕刑部大理寺,聯合錦衣衛東廠,嚴查選婚太監違法之事。各府州縣,凡有女子舉送,當地選婚太監,衙門官員,俱要嚴查。證據確鑿,當究治其罪,絕不姑息!” 圣旨宣讀完畢,谷大用退到一側。 俯視群臣,朱厚照開口道:“皇莊乃天家私產,管事放縱下人違法,收取過往貨稅,朕已下令錦衣衛徹查。凡參與者,內侍法辦,余者交送當地府衙?!?/br> 不等群臣出聲,朱厚照拋下又一顆驚雷。 “昨日,聞王卿家所言,朕甚感民生之艱?!?/br> 故意頓了一下,等眾人的心提到嗓子眼,朱厚照才接著道:“自今日起,凡皇莊所在,留內官三人管理莊田內事。另設校尉十人,力士數名,由南北鎮撫司調撥,盤查寧晉、靜海、永清等縣官道。凡私設關卡一律廢除。濫收貨稅路稅盡皆交還,涉事之人嚴懲不貸!” 殿中落針可聞,朱厚照嘴角差點咧到耳根。 楊先生不說,他還不曉得,各地官府衙門,除正稅上交朝廷,雜稅多留庫房自用。 皇莊向來往商人收稅,的確不對。府州縣衙門雁過拔毛,不只商人,農人的幾個銅板都不放過,更是大過。還有臉說朕昏庸? 彈劾皇莊管事不法,好,朕處置! 向往來客貨收稅觸犯律條,好,全部廢掉! 只是朕不收,皇莊所在地的官衙也要仿效而行。誰敢收,被錦衣衛查到,統統剁手! 哭窮? 朕不管。 誰上疏彈劾的找誰去。 站在文臣隊伍里,楊瓚低著頭,表情肅然,目光清正。對于給天子出了這樣的主意,全無半點負擔。 事實上,如果不是下手有點狠,抽得劉公公無法見人,他倒想推薦劉瑾出任寧晉縣皇莊管事。 一來,把這顆釘子從朱厚照身邊啟走。二來,以劉公公的手段和韌性,對付當地官員當是綽綽有余。 甭管是好是壞,只要用處得當,都能發光發熱。 無奈,下手有點太快,劉公公有段日子不能見人。 楊瓚抿了抿嘴唇,頗有些遺憾。 第七十七章 解局 三 連聲驚雷炸響,奉天殿中,群臣猝不及防,皆是目瞪口呆。 升殿之前,眾人想過多種可能,全然沒有想到,天子會毫無預兆,突然“讓步”。事先沒有任何準備,連領旨謝恩都慢了半拍。 內閣反應最快,當先行禮。 “陛下圣明!” 兩班文武這才如夢初醒,連忙跪地,山呼萬歲。 倉促之下,動作不夠整齊劃一,聲音也是參差不齊。 坐在龍椅上,朱厚照俯視眾人,心情格外的好。 朝堂上垂紳正笏,風儀嚴峻,背地里簠簋不修,貪得無厭。這樣的人,憑什么指責他的不是?憑什么指著他的鼻子斥“庸碌”“昏聵”! 眾人跪在地上,山呼萬歲聲不絕。 朱厚照居高臨下,許久才叫起身。如果不是楊先生在列,必要讓他們多跪一刻。 不是少年天子又犯熊,實因垂繼大統以來,這樣的場面少之又少。 早朝之上,群臣出列,不是指責他好玩,以致懈怠朝政,就是諷諫他好武夫之道,有失體統,要么就是盯著皇家內庫,各種挖錢。 在群臣眼中,他做什么都不對。 除了乖乖從內庫掏錢,對言官的諷諫唯唯應是,其他的,多吃塊豆糕都是違背禮儀,奢靡浪費。 敲著膝蓋,掃過眾人臉上的表情,朱厚照心中只有一個念頭:爽! 從皇太子到天子,從文華殿到奉天殿,他還沒有這么爽過。 犯熊不算。和群臣針鋒相對,甩袖子走人也不算。 甩人巴掌,還能讓被甩巴掌的人滿口稱頌,當真是做夢都先想不到。 楊先生獻策時,他還有幾分擔心?,F下看來,壓根不必要。 “眾卿平身?!?/br> 四字出口,帶著壓抑不住的興奮。